圣诞庆会这一天
圣诞庆会这一天
12月19日的沈阳金华园宾馆大厅,从中午12点钟开始,这里便陆续走进了一个个的特殊的人们。这些人,无论是衣着简朴还是打扮华丽,无论是胖的还是瘦的,无论是男是女,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面孔都是一样的;一样的微笑,一样的喜悦,一样的温馨和灿烂。所谓特殊,因为他们是神的儿女。
进入大厅,抬眼可见,宽阔的舞台上方挂了一条红底白字的横幅“欢乐庆圣诞,福音满中华”。最惹眼的是,舞台正中紫红的背景幕布上,悬挂了四个大字“欢庆圣诞”,中间是一个巨大十字架。十字架是用绿绸折成的一束束的小花组成的,周围的灯光,熠熠闪闪。舞台左面,是一方主持节目用的案台,上面放了麦克风。案台前是一棵塑料制品的圣诞树,树上的小彩灯,流光溢彩而缭绕其间。舞台右面,紧帖紫色幕布上,是一个轻体材料做成的,笑模笑样的圣诞老人的像。舞台顶端,气球连接成的弧状彩练,一漂一浮的,就像在与人们争抢喜气似的。这一切,既有肃穆雅致的一面,又不失于喜庆浪漫的情怀。
每年一度的“沈阳圣光查经团契”举办的圣诞特会就要开始了。电子屏幕拉开,温馨柔和的音乐响起,屏幕上出现了团契同工和众多姊妹兄弟的身影,他们回顾了对团契生活的经历与感受。话语不多,情真意切。经历不同,感受却凝聚成一句最朴实最真诚的话语,那就是:赞美主感谢主!
接近下午一点,拥有三百多座位的会场已经是无虚席以待了,接待的兄弟姊妹只好把会场内所有的凳子排列到过道两侧,露着歉意的微笑将后来的人让到这里就座。舞台上身穿黄色套装的青年组兄弟姊妹的歌声一落,退出舞台,圣诞礼拜的程序便宣布开始。
全场的静穆,祷告的音浪,赞美的歌声,让空气为之一变,变得对我们的主更加敬畏,变得对信仰更加虔诚,变得对圣诞的日子更加感恩。一首《马槽歌》,唱出了对主的纪念,一首《扬声赞美歌》,表达了众信徒的心声。微笑与泪滴,流露在脸上,激荡在会场的空气中,一浪高过一浪,飞迸出乳白色窗帘的外面,融入湛蓝的天空,传响于城市的街道楼厦之间。北国的城市,瑞雪覆盖,圣洁而美好。但愿我们的心声能够传达到城市的每个人的心中,我们要传福音给每一个人,让人们的心灵也像瑞雪那样洁白。我们敬拜信仰的圣灵降临在这里,我们赞美的主正慈爱地望着我们,我们感恩,我们敬拜,我们赞美,我们歌唱,我们喜乐,我们……
这时,一位身穿淡灰色套裙的年轻女士走向台前时,全场猛地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掌声里容纳了羡慕、感激和友情。我们是一家人,同在主的光耀里享受恩典。这位女士就是牧养我们的牧师。她从去年八月到香港的中国神学院进行神学深造,为了参加我们的圣诞庆会,不顾学业的劳累,风尘仆仆地从遥远的香港赶回到我们的中间。她的名字在沈阳的各大教会的信徒里,只要提起是无人不知的。她叫王晶莉。掌声里,她矜持的举止,感恩的微笑,稳健的步履,让掌声叠次响起。她向我们做了一个长达四十多分钟的讲道,讲道的题目是《上帝与中国文化》。随着她的声音,电子屏幕上出现了道家鼻祖老子、儒家创始人孔子及佛家的一位身披袈裟的老僧。接着,屏幕上又出现了一系列的儒、释、道各家和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一些言论。还有一幅甲骨文龟裂图,一幅耶稣诞生马槽里的画像。
中国文化传承的基础是源于儒、释、道各家的。对于我们信仰的基督教,中国的绝大多数人认为是所谓的“洋教”。其实不是这样的,从中国的历史来看,儒教兴起于汉代,道教也是在东汉时期逐渐形成的,这两大教是中国的本土文化。至于佛教和基督教,都是从唐代断续传入中国的。道家以老子的《道德经》为经典,讲究无为、守常、不争,就是我们常常说起的“无为而治”和“与世无争”的观念。但《道德经》里所说的“道”却与基督教讲的“道”有相通之处。《约翰福音》里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道德经》里的道,是指人类的本源,自然的规律,做人的原则。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道就是神,但其义理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道家承认神的存在,但它把神的存在建立在成仙成道的理想之中。儒家的孔子对神的观念比道家明朗,孔子认为要“敬鬼神而远之”,这里的“敬”字应该是一个动词,强调神是存在的,只是在我们没有认识它以前,一定要远离它。佛家把人生的最高境界归向“涅槃成佛”,所谓成佛,佛就是他们理想的无生死的大彻大悟的一种境界。这与基督教讲的神是完全不同的。中国人所以视基督教为洋教,是因为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时,派遣一批打着宗教幌子做间谍活动人,损害了中国人的利益而造成的。这本身不是宗教的错,更不能因此否定神的存在。
我们抛弃这些不谈,把历史追溯到夏、商、周的原始年代,那时人们普遍地相信上帝的存在,在儒家经典的“五经”里,到处都有“上帝”这两个字。譬如《尚书·汤誓》里就有“予畏上帝”之语,其他篇章更是不胜枚举。这里的上帝,与基督教所讲的上帝基本上是一致的。到了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朝中期,基督教的传入和兴盛,融合了中国的儒教道教,被很多人所接纳,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原道觉世歌》就是对上帝存在的一种肯定,一种信仰。洪秀全说:“上帝当拜,人人所同,何分西北,何问南东”由此来看,中国的文化是与神分不开的,神是与中国人始终同在的。况且,神的存在是不分民族界限的,也不分东方与西方的,神是整个人类的神,是整个自然的神,人与自然都是他造的……
王牧师的讲道,我们听过很多,但如此深层次的讲道却还是第一次。讲题很深,题目也很大,但她只是粗略地讲了一些。我的归纳也是粗略的,因为我记录的不太多,还有很多内容漏掉了。
如此深的讲道,面对台下的信徒来说,虽然神学的根基不一样,但都很认真地听,认真地记,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耳目一新的。王牧师的讲道风格,不仅仅是语言清晰,声情并茂,而是能够把很深的道理用浅显的比喻,用强烈的逻辑,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逐步推进,最后把道理打进你的心里。记得,我在信主前在教会听过一次她的讲道,听完后,我简直是惊呆了。回到家我就和妻子说,这个牧师简直是个天才。因为,我从上学那天开始,听过老师的讲课,听过教授的讲座,小学、中学、大学加起来,听过无数人的讲课,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她的水平。我也听过很多牧师的讲道,包括美国的、英国的、港台的一些牧师,觉得她讲道的魅力远胜于那些牧师,神赐给她讲道的恩典,我们是从心里真诚地感谢神和赞美神。一切的荣耀都归于我们敬拜的神。
谢饭祷告后,圣诞庆会的文艺节目开始。这里有同工的合唱和律动、姊妹会的舞蹈、合唱和短剧、老年组的诗朗诵、青年祖的相声、小品和律动、弟兄组的合唱。舞蹈翩翩,如蝶似燕。诗情画意,歌声朗朗。相声诙谐,小品幽默。律动的情怀,扣人心扉。在享受这些节目的时候,我们就会自然想起传唱于信徒之间的那首《全然向你》的歌。因为这是我们此时的感受,此时的心情。
当赞美的旋律响起,我的心全然向你,当圣灵的恩膏满溢,我的灵不再封闭,赞美的清泉如春雨沐浴,我心中的喜乐川流不息,赞美的音符如雪花飘逸,心中的暖流冉冉升起……此时此刻,我们沉浸于赞美主称谢主的氛围里,心如花朵,情若江河,我们要一生一世献上自己,一生一世地跟随主!
弟兄组合唱的一首《宣教的中国》,气势磅礴,波涛汹涌似地将节目推向高潮。“……我要传扬传扬主的名,誓要得胜在神的国度里,我带着使命向前走,要唤醒沉睡的中国,纵然流血的时候,我也永远不回头。我带着异像向前走,要看到宣教的中国,将福音传遍世界每个角落。”是的,我们庆祝圣诞,我们之所以不顾劳累地忙碌于这次圣诞庆会的召开,之所以倾尽财力、物力、人力,其目的就是要传福音于世界各个角落。在这次圣诞庆会,又有五十多人来到了主的面前,成为我们的弟兄姊妹,成为我们这个团契的肢体。
我们感恩,我们祝福。由同工表演的律动《最美的祝福》,为这次圣诞庆会画上一个圆圆满满的句号。柔和静美的音乐声里,我们看见了天空和大地的辽阔,看见了阳光下的小草、绿树、花朵的缓慢绽开,看见了江河湖海的澎湃,看见了高山和飞禽走兽的欢呼。这一切都是我们的主创造的,因为这样,这一生最美的祝福,就是能认识主耶稣。这一生最美的祝福,就是能信靠主耶稣。
庆会结束的最后一刻,是晚上十九点多钟,主内的摄影师为我们全场信徒照了像。这些照片和会间的录像,将成为我们对这次圣诞庆会永远的纪念。
圣诞庆会这一天过去了,我们肩负传扬福音的使命却永远不会过去。哈利路亚,全能的创造主,哈利路亚,万国万民都向你跪拜。我们会永远跟随你,信靠你的,直到永远——
【作者简介】 大漠,2009年8月28日在沈阳东关教会受洗归主。2012年开始在《雅博网》网站做文字侍奉至今。先后在《信仰之旅》、《文化中国》及网站发表信仰文章近200篇。现为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