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宁静
一月的宁静
(一)
2007年的日历在微微细雪掩盖之下,悄悄地掀开了首页。
岁月就是这样不知不觉的移动了轻轻的脚步,当你发觉某种改变时,岁月的痕迹已经拖出了很远了。这些痕迹,或者存放在记忆的档案之中,或者如同烟云一般的消失了。
回顾是人们的习惯,尤其是在肌体松弛的状态下,某种回顾便是思维餐饮的调味品,好在生活经历滋味从来都不是单一的调料,所以,让回顾拉扯着品味的,便会驾驭情感升降起伏在甜酸苦辣的往复之中,好似一张思绪的餐桌,谁都不曾忽略过它,它是每个人的拥有。
也许就在这种回顾的过程里,经验之树便悄然滋长了。从瑟瑟颤抖于风雨之中悲伤,到迎着风霜翩然起舞,然后是闲看风云变幻。沉稳替代了羞涩,无畏取代了胆怯。于是,如同季节的变幻,生命的色调也随在这其中变换着。
可是,不管辉煌与否,生发在心底的,隐隐一声叹息,它在缓慢地提升了,也是在不知不觉中的。
抬头看看这些文字,似乎过于暗淡了。也是啊,新的首页,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春天,因为最长的黑夜留在了掀过的那些页片里面了,寒冷虽然还在,但是正在走向结束。崭新意味着希望,谁不为此而憧憬美好呢?
回顾是人生的需要,但是记着不要沉湎在回顾之中,不要为了回顾而回顾。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吧,让眼睛盯住前面,因为希望的羽翼总是在前面等待着的,它是不会消失的,因为航线依然伸展向远方。
真的是这样,如果单纯回顾生活的细节,只不过刺激一下神经的感触,重要的是在回顾之中领略某种精华,当你在回顾里领悟经历的实质之时,无法不做出灵魂屈膝之下的感恩!也无法不发自内心的万般忏悔!
感恩能够在种种恩赐之下,体会经历的酸甜苦辣,让幼稚的灵魂变得成熟; 忏悔那多少次曾在在经历功课之中的失败。
也许成长的效果是微小的,尽管总是伴随着忏悔的眼泪和内疚,毕竟,我还是拥有了收获!
信念是我忠实的朋友,它会伴随我的步履不舍;希望之火依然明亮,指引我走向爱的永恒;过去的时光铺垫在新的征程之上,我会走的更稳,走的更好!
(二)
2007-1-9
周日乘车上街,登上环路,看见最后面有一个空座位,斜身挤过去坐了下来。
刚坐稳,身旁的那位乘客就和我搭话:“去三好街有多远?”
我扫了一眼,坐在我身边的是一位老者。我想,也许这位老人听不到报站吧?坐在车后面,听不到报站提示的时候是常有的,况且是一位老人,并戴着帽子遮盖了耳朵。
“有5、6站呢,可能你听不到报站,不过不要紧,我比你晚下车,到时候我提醒你就是了。” 我算了一下大致的站数,对老人家说。
“哦,挺远着呢!”老人家说了声谢谢。我坐在这儿,感觉到老人家不时地向外张望着。我心里明白,老人家心里很不安稳,因为他对这趟公交车的途经不是很熟悉。我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心里在想着:一定要提前告诉老人家下车的站点,给他足够的准备时间。
过了一会儿,老人家轻轻对自己,也在对我说:“他们告诉我,去音乐学院要在三好街下车的。我75岁了,也许不该这样出门的。”
听到这话,我才转过脸仔细地打量了老人,他一身黑色羽绒服,手里拿着一只黑色小包,记得我刚刚挤过来的时候,这只小包被他放在这个空座上面,看见我过来才拿起来的。在他的脸上,刻满了风霜岁月,应该有着难以记载的操劳?从此刻一脸的忐忑不安来看,老人家对他的这次行动也许又很多的担忧,这时间忍不住才这样说吧?
观察着老人,我突然猜想到了老人家的行动目的,在心里呈现出一幅长辈探望出门在外的爱子的画面。于是,我也轻声问道:“大爷,你是不是想去看望上学的孩子呢?”
大爷听到我的问话,登时换成满是幸福的脸对我笑了:“你怎么猜得那么准啊,我是去看望孩子的!”
因为自己猜对了,也是满心的欢喜,我笑着回应老人家:“老人都惦记着孩子啊!是不是想得很啊?”
“是啊!是啊!”老人家使劲点着头,脸上藏不住那种热切的期望。
“是你的孙子?”我也被他的情绪感染了,禁不住和他攀谈起来。
老人家告诉我:“是外孙子!他在音乐学院念书,在家想他了,忍不住去看看他!”
“一定是个好孩子,让你这样爱他!”我可以想象这个孩子一定也很爱他的。
果然,提到这个话题,老人家无限的爱怜:“好孩子啊!你不知道,只要饭桌上有哪样觉得不错的菜,他都要往我碗里夹!这孩子,和我亲啊!”
“你老人家真是好福气!”我和这位老人一起笑了。
很快,车站就要到了,我又嘱咐了老人家一番。老人家居然感慨地说:“还是好人多啊!”我带着惭愧轻声笑了:我并没有做什么,这点事情居然也让他感动了。
老人家起身走向车门,马上要下车的那一刻,我看见他突然转过身,冲着我挥着手!这一刻让我对这位老人敬佩了,他是一位重感情的老人啊!
短暂的邂逅,又在匆匆之中消失。然而留下的情感,却是不容易消失的。感谢上苍赋予人类的这种感情的色彩,让我们无论相识与否,无论亲情与否,都会在相应的空间里获得一种温馨。
我们真的应改善待与珍惜这种恩赐,用我们心灵里那种爱的情感面对自己的周遭,这样,生存的家庭里是美好幸福的,生存的社会场合是善意和谐的。
天堂的概念,本是未来的世界。而上帝的真爱同样的遍布在这个世间每一处角落,把我们心灵的意识选择在真爱的层面里,这时候我们无需刻意的做些什么,一个真挚的关怀,就可以让天堂之美降临在我们的周围,其实我们并没有付出什么,然而我们因此拥有了无限的美好。既然我们可以拥有和谐,为什么不去把握呢?
上帝赐给我们自由的意识,让我们拥有了选择的权利,在我们回归天堂之前,我们应该在这个世间选择爱的展现,用心灵创造人间的天堂,即便这对人的生命来说只是暂时的,但是这个美丽的世界是值得我们去珍爱的!
(三)
某一天,一个人发出信息,要大家为猎杀流浪狗祷告,在应答中,我发表看法,对流浪狗给社会造成的危害表示担忧,不料这位朋友似乎大光其火,抛下一句:“你别告诉我你没有这份爱心祷告!”之后不再言语了。
我在想,论爱心,这种举动无可非议,我也非常怜悯这些命运凄惨的可爱宠物,为它们的生命经历悲叹。可喜的是,近年来也常有谴责虐待动物的报道,同时也有很多救援危难动物的感人事情发生。但是,解救这些可怜状态之下动物的同时,是否有人能够想到屠宰场上的情景呢?难道那些动物真的就应该与其他动物有所不同吗?
我做了一种想象:解救下一只被抛弃的流浪狗,然后兴致勃勃的咀嚼烤肉,这种画面是否太具有讽刺意味了呢?
为了一个生命的享受,用另一个生命作为代价,我不能说这就是公平。
维持人的生命,在这个星球上,万能的缔造者赐下了种类繁多的食物。为什么偏要选择同样贪生怕死的动物作为满足口中欲望的目标呢?
食素,在很多人的头脑里,总是染上宗教的色彩。其实,在满世界宣扬爱心的主题上,减少口中的肉类应该算作一个方面。因为放弃用动物的生命满足人口腹的享受,是更加完美体现着爱心的作为。
当人们用爱怜的眼光凝视野生动物的生存习性,用各种行动和措施努力改善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的时候。应该想到堆放在餐桌上的那些肉类!人们已经习惯了把这些动物单纯的当做了食物,仿佛这些出自于一个食物的加工厂,完全得忘记了它们同样是生命的种族,它们同样具有自己的情感。
记得在和一些基督徒探讨这个问题时,他们说这是上帝赐给人类的食物,可是圣经里面有说:【创9:4】凡有生命,带血的肉,你们不可吃; 如果说肉可以吃,我想问:哪一快肉中没有血呢?我已经懂得,信仰的根本在于灵魂的提升和净化,因为追随真理,向往天堂,我们应该让自己的灵魂值得这个荣耀,值得那个高雅的境地。所以不吃肉虽然不是目的,但是对于信仰者来说是很重要的环节。
即使抛开宗教的话题,现在饮食科学的研究,同样得出了过多摄入动物食品的危害。
我不知道是否自己的话题扯的太远了,但是作为灵魂归宿的关注者,真理之爱的追随者,我意识到远离杀戮需要从饮食开始!既然我们可以喜爱那些为人们带来欢乐的小猫小狗,为它们的不幸难过,为什么不能怜悯那些因为要作为人们餐桌上的食物而遭受悲惨命运的动物们呢?
我们的生存的能源,维持生命的食物并不是没有选择的余地,所以,为了高雅,为了爱心,我们为什么不选择放弃杀害生命呢?
(四)
漫游在网络上的人群,应该说青年人占据比例的绝大多数,浏览各种网站,婚姻的主题总是热门的。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无论是否信仰,自然的规律是不可违背的。当然,为了信仰奉献自身又是另当别论的。功成败论无需我们评说。
看到信仰者对于择偶的话题,倒是引起我的思虑了。虽然这对于我已经不再是话题了,不过看到这种探讨的热烈场面,似乎也在心里有些话说,全当一月宁静之中的缓流,在不经意之下出发罢了。
小的时候,听老奶奶讲故事,从此知道了,男女的婚姻是月下老人穿红线引在一起的,当时在想:月下老人一定很忙!
识字了,看童话故事,又明白了,男女的爱情是因为被丘比特手中的那支箭射中在一起了。那时候觉得:丘比特和他的神箭真是太神奇了!
知道文学的时候,读懂了“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这句成语的典故。想想这成语里面的含义真是精确极了。
如今,对我来说,这一切都成为了切切实实的经历,其中的甜酸苦辣,让我在茶余饭后,有了许许多多可以回味的东西。当然也有很多变成了模模糊糊的雾一样的什么了。
在这里,静下心来,扑捉浮升上来的那点我的收藏,竟然只有这么几个字:“彼此相爱”、“志同道合”、“心地善良”。其实,爱情到婚姻,拥有这12个字足够了。
这恋爱恋爱,没有彼此的相爱还说什么婚姻?人不是动物,从‘彼此相爱’开始,婚姻是爱情的发展,婚姻的完成,标志着两个人将因此准备着相依到生命的尽头了;所以,“志同道合”应该是彼此不分离的基础,这个基础决定着婚姻的质量;“心地善良”的重要性在于头两项不够完美之时的弥补,因为失误也是难免的。但是彼此心地善良,就会让这种品质所产生的理念包容彼此的不足,使婚姻归于美满。
回到信仰者的择偶,选择相同信仰的人婚配,正是“志同道合”的概念,双方珠联璧合,共勉前进,可谓是理想之举。
但是别忘记了,最重要的应该是“彼此相爱”,如果没有爱情,谁敢保证这种婚姻婚姻是美满长久的呢?甚至可以出现争执的信仰婚姻。
此刻,真诚希望每一对婚姻的双方都具有“心地善良”的品行。说到“心地善良”,应该承认,没有信仰的人群之中,也同样存在善良之人。要我形容,如果说善良的信仰者是一位天使,那么,没有信仰的善良者好比一位熟睡的天使,只不过他(她)的灵魂还没有醒来而已。
我的最后摊牌观点是:不要将是否拥有信仰作为择偶的死板选择。幸福是真爱的体现,拥抱降临的幸福没有错,保持自己的信仰取决于自己的信念。幸福和信仰可以同时拥有的,并不单一的由必须都具有信仰。应该明白,信仰者基本上都具有没有信仰的经历。
月下老人的那根红线,丘比特的神箭,谁能说不是上帝的旨意?缘分很可能就是无法分割的磁场,让一种力量牵引着走到一起。
不管怎么说,当上帝为之作出某种选择的时候,可能也就推托不掉了的。可能这就是一种不可推卸的使命呢!
(五)
网络漫游一晃就是几年了,知道自己已经成为“网络老手”还是在与一位稳重的基督徒弟兄的调侃中认识到的。
网络生活现在似乎成为了我整个生活之中的很占据比例的一部分。也和实际生活一样,网络经历同样也给我带来了欢乐、苦恼以及启发和收获,也同样在我的心里留有很多值得的回忆。
记得最初在太极拳聊天室,这是我接触网络人群的第一区域。在那里,我第一次有了网络的对话。我所认识的第一个网友是一位西安人。都说网络虚假,真的感谢上帝,我遇到的总是很真实的人!他很真实,也很聪明。他是一位《道德经》迷,对《道德经》也很有独到的见解,之所以与他得以密切接触,正是因为了《道德经》。那是一次在聊天室,一个聊友过来问我:能够打好太极拳,看哪些书最好?我那时候不假思索地告诉他:《道德经》、《金刚经》、《圣经》。他看到我的发言,径直过来和我说话,告诉我他也喜欢《道德经》,希望和我信件来往,彼此切磋。
在以后的交往中,确实让我在理念上产生很多的启发,彼此的交流里,更多的是他让人感觉聪慧的思想,他给我看了他的《太极漫谈》,在里面可以看到他的修炼体验。后来我们也在手机上攀谈,至今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他的一条短信:“在一次站桩中,我看到的光是无限的明亮而不刺眼,很多领悟就从那时候开始了。”他的体验让我很羡慕,也很惊讶。
走到今天,在信仰的悟道过程里,我领会到一个答案:智慧之光是真实不虚的,它来自真理的无限 光芒。它就就是上帝之光。这光芒无所不在,同时存在于我们的内在,也许就是我们生命的根本。当我们的心灵意识完全导向他的时候,我们就会拥有它,被它的明亮所照耀,因而,我们的智慧就会开启。我们会领悟到很多从前不能够理解的东西,它不是从知识那里来的,我想,这是超世界的东西,它来自于上帝的恩典。我们拥有了它,就会拥有超凡的世界观,让我们洒脱的走完自己的人生,我们依靠它,在世间生命终结之时,顺利地走向天父的怀抱。
上主的爱无所不在,但是我们必须以一颗纯洁的心灵去归顺他,发现,则是心灵的感受,上主之爱就是开启智慧的源泉。而“只有直接的体验你才能进入真正知识的源头”,它是内在与真爱契合的表征。
(六)
虽然我选择了“一月的宁静”,但是却没有怎样的宁静,尤其是今天的话题,更是一个招惹麻烦的思考了。
这也不完全怪我,因为我想起了我的老师的一段启发:“我们选择这样,以便能够有各自的独立,每部分的不同经历。就像我们把家里分隔成不同的房间,在隔间之前,它只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把所有的墙打掉之后,它仍然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我们隔间,是为了做自己私人的事。”
这段启发,让我联想到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分隔。我在想,修习的同是《圣经》,同是接受耶稣的教诲,同是称作耶稣的门徒,在真理追求的意义上讲,能说有什么不同吗?也许,为了我的这个主题,会涌现出很多想置于我俯首认输的雄辩,可是啊,人的那些苍白的语言,我不想听了!因为这长久的两千年了,有多少时候没有过争辩呢?真理需要争辩吗?
在网络以及实际中,我接触过基督教,也接触过天主教。从每一个与之相识的教徒那里,感受的相同的那种对基督耶稣的爱;感受同样的对天堂的认识以及向往。因为了他们,使我拥有过很多快乐。在每一处我都能感受相同的那份善良和那份真诚的爱。
可是,仿佛《圣经》已经分隔成各自不同的两半,我所看到的,便是在纷争甚至敌视里,隔间成了不能相容的组成,我真的无法接受,无论是怎样的理由!
本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共有空间,偏偏组成两种隔间,在各自的领地,谁都以为自己的才是应该的主题。作为一个局外人,看到这些,除了深深的遗憾,我难以选择应该属于哪里!这并不是我在犹豫,而是我根本不想在这样分割的状态里做什么选择!除非有一天我能够站在打掉隔间的完整空间里面之时!
每个间隔里,带给了相同爱的感受;每个间隔里,也带给了我分隔的伤感。我在心里呐喊着:合一吧!回归本来的同一!
在我的心里,浮现着这样的画面:两本《圣经》被两只手擎起,渐渐的,两本《圣经》重叠了,耀眼的光芒如同太阳!那是一个真正的,圆满的太阳!
是的,那光芒是整个的圆,它不是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