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介绍---耶路撒冷旧城
2004-12-19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搜集我也要投稿
耶路撒冷旧城至今仍保有中古世纪城廓都市风貌。现有城墙为16世纪时鄂图曼土耳其所建,分别有约帕门,大马士革门、希律门、狮子门、金门、铛门、锡安门、新门等八座城门。目前除金门外,其余皆可自由进出。
由于每个城门,皆分别通往四个不同的宗教圣区,因此从朝圣者进出圣殿所选择的城门,约略可以看出其宗教信仰和身份。
旧城最高处的戴维城塔位在约帕门附近犹太区内。这座约于两千多年前由希律王所建造的城塔,陆续被挖掘出土的有古老的哈莫尼( Harmony)城墙和法赛尔塔(Phasael Tower)、希皮库斯塔( Hippicus Tower)和米里亚尼塔等三座城塔,以及罗马、拜占庭、十字军和土耳其时代建筑遗迹。城塔中设有耶路撒冷历史博物馆,里面陈列迦南人、希伯来人、希腊人、十字军、土耳其人、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丰富的历史文物。此外,为吸引各方观光客,夜晚的戴维城塔还会举办声光表演。
犹太区内古迹处处,有许多业经毁坏或重建的犹太纪念堂和建筑遗迹。1948年被毁的胡瓦犹太教会堂(Hurva Synagogue) 只剩下拱门和部份屋垣。哭墙左方的威尔森拱门(Wilson Arch) 被发掘于1865年,宽墙(The Broad Wall)是座宽7公尺的石墙,乃是希西家国王(King Hezekian) 于公元前701年所造。
「希律王时代住所」(Herodian Quarter)是反映公元前37年至公元70年间,希律王时期遗留下来,包括圣殿牧师在内的荣耀、富商人士之宅邸。「被焚毁房屋」(Burnt House) ,是公元70年被罗马烧毁的房屋地库工场,为昔日耶路撒冷犹太时期结束的见证,目前改成古迹博物馆,藉以提醒以色列人圣殿被毁之史实。卡尔多(Cardo )拱形街道历史可溯至罗马拜占庭时期,现已规划成精品购物区和餐馆等地,充满活力亮丽。
对于犹太人来说,旧城中最神圣的地方,莫过于3千多年以前,由所罗门所建造供奉「十诫」法柜的圣殿,两度被巴比伦和罗马人摧毁后,唯一仅存的外墙残垣。这面西墙(Western Wall)并不全为第二座圣殿遗迹,最底层基石是希律王所造,山面岩块则是拜占庭和回教所加盖的。西墙原文是Occidental,意即欧洲之墙,公元初时,欧洲人认为耶路撒冷是欧洲的尽头,而这面墙就是欧亚分界线了。长久以来,流放至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会回到这面象征犹太信仰和苦难的墙前低声祈祷,为缅怀昔日民族光荣和历史沧桑而悲恸,后被称作哭墙( Wailing Wall)。
哭墙高约20公尺、长50公尺,中间屏风相隔,祈祷时男女有别进入广场墙前,男士必须戴上传统帽子,入口处亦备有纸帽供应。许多徘徊不去的祈祷者,或以手抚找墙面、或背诵经文、或将写着祈祷字句的纸条塞入墙壁石缝间。历经断千年的风雨和朝圣者的抚触,哭墙石头也泛泛发光,已经如泣如诉一般。
旧城墙内的圣殿山(Temple Mount),是耶路撒冷圣地中的圣地,到处都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神圣史迹所在。入口处就在哭墙边沿石阶而上的奥玛清真寺(Mosque of Omar),又称岩石顶(Dome of the Rock),是公元前687年第二圣殿被毁后由穆斯林所建。
这座金色圆顶的美丽建筑,堪称耶路撒冷的地标,不论从任何角度远眺此城,皆能看见奥玛清真寺闪烁的光芒。清真寺呈八角形,每边21公尺长,圆顶是真金箔贴成,顶上有新月形标志柱子。大理石砌建的墙壁,以马赛克彩磁贴成阿拉伯图案装饰,墙上方还有马赛克磁砖装饰之可兰经文字。
寺内圆顶壁柱皆由马赛克磁砖和彩色玻璃装饰而成,显得富丽优美。圆顶下方栅栏内的白色岩丘,据说是亚伯拉罕将其子艾萨克献祭予上帝,以及先知穆罕默德由天使加百列(Gabriel) 引领升天之处。石丘下的比雷─阿尔瓦(Birel-Arwah) 洞穴,即为灵魂之井,传说是世界地球的中心。
奥玛清真寺被视为继麦加和麦地那之后另一伟大伊斯兰教圣地。多年来清真寺贴金工程费用,都是由约日独力负担,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或许互相仇视,但是当约旦占领哭墙时,仍允许犹太人进入默祷,而今以色列占领耶路撒冷,也依旧允许阿拉伯人前往清真寺膜拜。由此可见,宗教力量的崇高巨大,使得人性即使处于战争之中,仍能显现和平的一面。
阿喀萨清真寺,意思是「在远方」清真寺,与奥玛清真寺相望。朴素的罗马式外观和黑色圆顶拱门,为纪念先知从麦加和麦地那展开夜行跋涉来此,成为伊斯兰教世界又一圣地。清真寺建筑建于公元709年瓦利德(Walid) 王时代,至1099年十字军占领城市时改名 Templum Solmonis罗马会堂,直到13世纪末马木路克时期易名为阿喀萨清真寺。后来又经过老震损毁,修建期间大理石圆柱由墨索里尼捐赠,天花板屋顶则是埃及国王法鲁克(Farouk)所赠。此清真寺还发生过两次重大事件,一件是1951年7月20日约旦国王阿布杜拉(Abdullah)遇刺于门口,现今的胡笙(Hussein) 国王由于穿着护胸和勋章奇迹似地逃过一劫,子弹掠过的痕迹仍明显留在圆柱上。
耶路撒冷旧城至今仍保有中古世纪城廓都市风貌。现有城墙为16世纪时鄂图曼土耳其所建,分别有约帕门,大马士革门、希律门、狮子门、金门、铛门、锡安门、新门等八座城门。目前除金门外,其余皆可自由进出。
由于每个城门,皆分别通往四个不同的宗教圣区,因此从朝圣者进出圣殿所选择的城门,约略可以看出其宗教信仰和身份。
旧城最高处的戴维城塔位在约帕门附近犹太区内。这座约于两千多年前由希律王所建造的城塔,陆续被挖掘出土的有古老的哈莫尼( Harmony)城墙和法赛尔塔(Phasael Tower)、希皮库斯塔( Hippicus Tower)和米里亚尼塔等三座城塔,以及罗马、拜占庭、十字军和土耳其时代建筑遗迹。城塔中设有耶路撒冷历史博物馆,里面陈列迦南人、希伯来人、希腊人、十字军、土耳其人、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丰富的历史文物。此外,为吸引各方观光客,夜晚的戴维城塔还会举办声光表演。
犹太区内古迹处处,有许多业经毁坏或重建的犹太纪念堂和建筑遗迹。1948年被毁的胡瓦犹太教会堂(Hurva Synagogue) 只剩下拱门和部份屋垣。哭墙左方的威尔森拱门(Wilson Arch) 被发掘于1865年,宽墙(The Broad Wall)是座宽7公尺的石墙,乃是希西家国王(King Hezekian) 于公元前701年所造。
「希律王时代住所」(Herodian Quarter)是反映公元前37年至公元70年间,希律王时期遗留下来,包括圣殿牧师在内的荣耀、富商人士之宅邸。「被焚毁房屋」(Burnt House) ,是公元70年被罗马烧毁的房屋地库工场,为昔日耶路撒冷犹太时期结束的见证,目前改成古迹博物馆,藉以提醒以色列人圣殿被毁之史实。卡尔多(Cardo )拱形街道历史可溯至罗马拜占庭时期,现已规划成精品购物区和餐馆等地,充满活力亮丽。
对于犹太人来说,旧城中最神圣的地方,莫过于3千多年以前,由所罗门所建造供奉「十诫」法柜的圣殿,两度被巴比伦和罗马人摧毁后,唯一仅存的外墙残垣。这面西墙(Western Wall)并不全为第二座圣殿遗迹,最底层基石是希律王所造,山面岩块则是拜占庭和回教所加盖的。西墙原文是Occidental,意即欧洲之墙,公元初时,欧洲人认为耶路撒冷是欧洲的尽头,而这面墙就是欧亚分界线了。长久以来,流放至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会回到这面象征犹太信仰和苦难的墙前低声祈祷,为缅怀昔日民族光荣和历史沧桑而悲恸,后被称作哭墙( Wailing Wall)。
哭墙高约20公尺、长50公尺,中间屏风相隔,祈祷时男女有别进入广场墙前,男士必须戴上传统帽子,入口处亦备有纸帽供应。许多徘徊不去的祈祷者,或以手抚找墙面、或背诵经文、或将写着祈祷字句的纸条塞入墙壁石缝间。历经断千年的风雨和朝圣者的抚触,哭墙石头也泛泛发光,已经如泣如诉一般。
旧城墙内的圣殿山(Temple Mount),是耶路撒冷圣地中的圣地,到处都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神圣史迹所在。入口处就在哭墙边沿石阶而上的奥玛清真寺(Mosque of Omar),又称岩石顶(Dome of the Rock),是公元前687年第二圣殿被毁后由穆斯林所建。
这座金色圆顶的美丽建筑,堪称耶路撒冷的地标,不论从任何角度远眺此城,皆能看见奥玛清真寺闪烁的光芒。清真寺呈八角形,每边21公尺长,圆顶是真金箔贴成,顶上有新月形标志柱子。大理石砌建的墙壁,以马赛克彩磁贴成阿拉伯图案装饰,墙上方还有马赛克磁砖装饰之可兰经文字。
寺内圆顶壁柱皆由马赛克磁砖和彩色玻璃装饰而成,显得富丽优美。圆顶下方栅栏内的白色岩丘,据说是亚伯拉罕将其子艾萨克献祭予上帝,以及先知穆罕默德由天使加百列(Gabriel) 引领升天之处。石丘下的比雷─阿尔瓦(Birel-Arwah) 洞穴,即为灵魂之井,传说是世界地球的中心。
奥玛清真寺被视为继麦加和麦地那之后另一伟大伊斯兰教圣地。多年来清真寺贴金工程费用,都是由约日独力负担,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或许互相仇视,但是当约旦占领哭墙时,仍允许犹太人进入默祷,而今以色列占领耶路撒冷,也依旧允许阿拉伯人前往清真寺膜拜。由此可见,宗教力量的崇高巨大,使得人性即使处于战争之中,仍能显现和平的一面。
阿喀萨清真寺,意思是「在远方」清真寺,与奥玛清真寺相望。朴素的罗马式外观和黑色圆顶拱门,为纪念先知从麦加和麦地那展开夜行跋涉来此,成为伊斯兰教世界又一圣地。清真寺建筑建于公元709年瓦利德(Walid) 王时代,至1099年十字军占领城市时改名 Templum Solmonis罗马会堂,直到13世纪末马木路克时期易名为阿喀萨清真寺。后来又经过老震损毁,修建期间大理石圆柱由墨索里尼捐赠,天花板屋顶则是埃及国王法鲁克(Farouk)所赠。此清真寺还发生过两次重大事件,一件是1951年7月20日约旦国王阿布杜拉(Abdullah)遇刺于门口,现今的胡笙(Hussein) 国王由于穿着护胸和勋章奇迹似地逃过一劫,子弹掠过的痕迹仍明显留在圆柱上。
[ 赞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