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关于《沉默》,还想说点啥

2017-02-19 作者:雅歌的花园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1.jpg

  《沉默》里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人物,是不能忽略的,他叫吉次郎。

  吉次郎是罗德里格兹神父和同伴登陆日本的向导,两位神父初次见到吉次郎时,他如同一个流浪汉一样漂流海外,像狗一样肮脏,渴望回到家乡,他会说一点英文,两位神父问他是不是基督徒时,他矢口否认。

  吉次郎是一个好向导,不仅把两位神父带到日本,还帮助他们找到了教会的领袖——爷爷会长,两位神父因此展开了在几个很偏远的村落很隐蔽的教会中的服事工作,他们也获知吉次郎是一名基督徒。当许多人排队找他们告解的时候,吉次郎突然跑开了,灵性敏锐的罗德里格兹神父知道吉次郎是需要被帮助的人,就去找到吉次郎,二人有一段在海边的对话。吉次郎说,他和家人都是基督徒,在官兵要求他们弃教,踩踏耶稣圣像时,整个大家庭除了他,都选择了不弃教,不踩踏圣像,吉次郎的每一个家人都被用草甸子捆绑起来,堆在一个平台上,被活活烧死,而吉次郎在家人被燃烧的肉的焦味中,以及灼目的火光中活下来了。

  在海边,吉次郎说,好像现在那燃烧家人的火焰不再那么灼目了,他不知道上主是不是可以饶恕他,在海边,他痛哭流涕地做了一次告解。罗德里格兹神父温柔地抚摸着他的头,代表上主饶恕了他的弃教。

  吉次郎之后有一段时间的神采飞扬的样子,在教会中,在两位神父身边,恢复了人的尊严。

  好景不长,两位神父到来的风声被走漏了,不知道是谁告密的,教会有人认为是吉次郎,但并没有根据,而且吉次郎自己也在往后的告解中也并没有承认过。为了保护两位神父,教会只好决定按照代官井上的要求,由4个人去当人质,两位教会的领袖,爷爷会长,和他的接班人,另有一位是自告奋勇的弟兄,吉次郎因为是外村人,硬被大家推举成了人质。原先以为,这4位只要踩踏圣像就可以过关,罗德里格兹神父也认为可以踩。但狡猾的井上并不以此为满足,他看出这几个人是表面踩踏心中并没有打算弃教,于是又有更恶毒的一招,拿出有圣母马利亚的十字架,让4个人朝上面吐吐沫,并且骂亵渎的话。

  吉次郎再一次面临跟上一次和家人在一起相似的光景,其他三位都无法向圣母马利亚吐吐沫,而他能做到,除了他,其他三位就被绑在海边的木架上,被海浪无情冲刷,在痛苦中煎熬而死。两位神父在分头逃亡的路上,罗德里格兹神父再次遇到吉次郎,而这一次,似乎是吉次郎主动出卖了神父。当官兵把钱抛在吉次郎的脚下时,吉次郎大声对神父喊着说,他不是为了钱出卖他,他是被逼的。

  吉次郎之后依然又去找罗德里格兹神父告解,在囚笼中,神父心中虽然厌恶他,却依然为他告解。最后吉次郎做了罗德里格兹神父的仆人,不过那个时候,神父已经不叫神父,有了日本名字,成为了僧人。吉次郎依然坚持要求为他告解,这一次之后,他跟随罗德里格兹神父要去做例行的踩踏圣像,来确认他们持续在弃教的状态中,当吉次郎踩了圣像要走的时候,被官兵突然发现他胸前佩戴的圣物,他坚持说这不是神父给他的,是他自己赌博得到的,他被带走,电影没有再提到他的生死,估计这一次,他可能是死定了,而这一次,他没有再出卖神父。

  吉次郎这个人物在原著中我印象不深了,但在电影中真的是刻画得太深刻了。他对神充满敬畏和渴望,但一次又一次被自己的软弱和惧怕控制,好像每一次他都能轻而易举地做出弃教的选择,每当这样的时候,他的形象就特别猥琐,那种既可怜又可恶的样子,全无人的尊严,而每当他痛哭告解之后,脸上有喜悦洋溢,有那种短暂的灿烂。这是一个内心非常复杂的小人物,既渴望上主的救赎,又无法为信仰付上代价,恐怕这也是大多数信徒的真实写照。人性中的罪性的污秽,与神赐予人的神性的光辉,交织在这个人的身上。令我想到《圣经》中的卖主的犹大与彼得。

  或许犹大也认为自己不是为了钱出卖耶稣,因为他后来把卖主的钱扔到祭司那里去了。但《圣经》上说犹大实在是一个贪财的人,贪不义之财,真的是一个让人深陷其中的大坑。我以前为犹大不平过,觉得犹大卖主是命运的安排,也就是说是上帝的安排,他不应该承担责任。我这些年仔细研读《圣经》,看到犹大卖主完全是他主动地选择,和魔鬼的配合,因为最后他卖主的行为是因为“魔鬼入了他的心”,他立刻回应了魔鬼的呼召就去行动了,那一刻并非圣灵入了他的心。只是,让我不解的是耶稣明明一直就知道犹大是一个叛徒,为什么不提防他?!为什么让犹大带着官兵准确地在对的地点抓到耶稣?!为什么不对犹大保密?!我有很多“为什么”,是因为我不太真正明白神对罪人的慈爱究竟可以到什么程度,其实耶稣甚至也为犹太卖他的罪钉十字架,只是犹太不接受,要自行了断,从开始到末了,犹大始终没有真正认识耶稣是谁,也没有真正相信耶稣关于自己身份的一切讲论,犹大一直混在门徒的团队中,他的眼睛一直在钱财上。

  彼得也曾经在耶稣被 b u之后三次否认主,好像弃教的踩踏圣像的基督徒一样,但当他悔改,重新转向神的时候,一切都不再一样了,他曾经的失败甚至也成了他独特的产业,成为教会的重要柱石。

  我不知道从神的眼光如何看吉次郎,或许我们所看不起的、憎恶的吉次郎身上,也能看到我们里面的幽暗……而罗德里格兹神父一次又一次为吉次郎的告解,也符合神慈爱的怜悯的性情。

  最后想说说“弃教”这个词儿,我在想,从组织形式上,甚至宗教生活的一切都可以“弃”得掉,但从神与他儿女的关系上,是不可能隔断的。就好像亲生父子的关系,儿子之所以被称为儿子,父亲之所以被称为父亲,是他们之间的血脉关系,无论发生什么事情,这个关系是无法切断,甚至就算当事人不认了,那身份依然无法改变。神与他儿女的关系,又岂止是血脉的关系?!

  记得刚刚信主时在一个老年人的团契里当宝宝,享受被一大群信仰成熟的长辈们照料的光景。有一次从团契查经回家的路上,和一位温温和和的老姊妹走在一起,她给予我很多鼓励,跟我分享她自己的故事,她的家庭是天主教徒,她婴儿的时候就受洗了,后来都不许信了,信仰生活也就中断了。当她60多岁的某一天,坐在公交车上,路过宣武门教堂,觉得特别被吸引,就进去了,就像多年在外的浪子回家一样,从此就没有再离开过。当教会说她所受的婴儿洗不算,要重新上慕道班,接受施洗,她哭了很久,她说就像回家了却被当成外人一样,但她依然选择了安静顺服,再一次受洗……她对我说,年轻人信主真好,那时我三十多岁,那时她七十来岁……

  记得那一群老人,许多人都是小的时候信主,后来被迫中断很多年,他们的父母辈都是基督徒,跟随一个美国的宣教士和她的中国助手(也是她的女婿),他们小时候跟宣教士的外孙女在一起,都在教会中长大,后来当他们步入老年的时候,重续信仰生活,那个团契的带领人就是那一位美国宣教士的外孙女。她,也是我信仰的启蒙老师……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