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决志”
圣诞节过后的这几天,不断听到主内肢体分享的感恩见证,也不断看到教会网站刊出的特大喜讯,内容几乎相同,就是某某教会的圣诞布道中,又有多少多少人“决志归主”。作为以传扬福音为己任的牧者,得知有人“归主”的消息,我当然会为之激动。然而,激动之余,亦有一些担忧。我在想,这些“决志归主”的人群,是否都能进入天国呢?或者说的近一点,他们是否都能继续留在教会呢?我想,没有人敢于给出一个绝对而肯定的答案。因此,当大家伙沉浸在新人“决志归主”的喜悦之中时,我要向教会的牧者和肢体泼泼凉水,使得大家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并且促使大家可以由此思考一些深层的问题。我知道,这个时候说这样的话,很不合时宜。我也知道,这些话会令很多人不悦,所以板砖乱飞几乎无可避免,但还是觉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引起我对“决志归主”之思考的关键问题,是“决志”与“归主”之间的联系。当大家以“决志归主”这个约定俗成的教会术语(之所以说它“约定俗成”,是因为这个术语并非出自圣经)描述布道会的成功之时,乃是将“决志”等同于“归主”;而我为这个说法担忧的原因,是我从来都不愿意将布道会上的“决志”与“归主”当作同一回事,换个说法,就是认为在布道会上“决志”的人,不一定都是“归主”的人。因此,我要提醒大家——应当冷眼看“决志”。
“归主”这个词是来自圣经的,见于徒5:14,11:21,15:3。顾名思义,“归主”就是“归入主基督”或者“归服主基督”,与之类似的说法,新约圣经中还有“归服主”(徒9:35,11:24)、“归服上帝”(徒15:19)、“归入基督”(加3:27)、“归向上帝”(徒26:18)等等。从救恩论的角度讲,“归主”与“得救”、“称义”的意思相同。对于“归主”的理解,有两个重要的方面:第一,从人的角度讲,“归主”就意味着完全相信上帝,并相信耶稣基督的救恩,继而在圣灵的光照下认罪悔改;第二,从上帝的角度讲,“归主”就意味着罪得赦免,有了永生的凭据,从而“从黑暗中归向光明,从撒但权下归向上帝”(徒26:18)。从这个意义上讲,有谁敢说那些在布道会上“决志”的人都是真正“归主”的人呢?其实,理解“决志”与“归主”之关系的关键,是对“决志”之含义的理解。以下这一段,我们就来谈谈“决志”的由来及意义。
“决志”这个词并非出自圣经,据说是由十九世纪的美国布道家查尔斯·G·芬尼(CharlesGrandisonFinney,1792-1875)发明的,他也是第一个在布道会上使用“呼召”和“决志”的方式的牧者。当时,美国教会掀起复兴运动,史称“第二次大觉醒”。芬尼的布道大有影响,甚有感染力,所以他在布道之后,常常“呼召”,让因听道而受感动的人到讲台前“决志”。后来,这种“呼召”与“决志”相结合的布道方式相延成风,被后人争相效仿,甚至有人将此视为布道会的唯一模式。尽管有人对这种方式有很多的质疑,甚至批评,但我不愿加入批评的行列,因为我觉得,这种方式本身无可厚非,毕竟“决志”虽然不是来自圣经,却也不与圣经矛盾,因为圣经中也有“决志”的记载,比如撒该,当他说“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给穷人,我若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时,其实就是“决志”。事实上,一个真正被主光照并愿意接受救恩的人,“决志”是必不可少的。反过来说,一个真正“决志”的人,一定是真正愿意接受救恩并获得新生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决志”与“归主”就可以认为是统一的了。可是,什么是真正的“决志”呢?我们一定要避免将“决志”作礼仪化和形式化的理解。试问,那些在布道会上“决志”的人,是否全部都是真正“决志”的人呢?虽然我们没有资格也没有办法判断这些人中谁是真的“决志”,谁是假的“决志”。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果认为所有被牧者“呼召”到讲台前并已“决志”的人均是真的“决志”,这种说法一定是没有说服力的,也一定是不负责任的。
在我看来,那些在布道会上“决志”的人,至少有三类:第一类,他们“决志”,是要真正认罪悔改,归向基督。第二类,他们“决志”,是因为“盛情难却”而给牧者及朋友个“面子”。有人讲过一个故事,某位牧者在布道会上竭力“呼召”,却不见一人到讲台前“决志”。后来,他一直没有信主的父亲上去“决志”了。聚会结束后,牧者高兴地说:“父亲呀,你终于愿意信主了!”父亲说:“我是怕你下不了台!”我不能确定这个故事是真是假,但我知道这样的现象一定存在。第三类,他们“决志”,纯粹是为了起哄、跟风和凑热闹,他们“决志”之后,便绝尘而去,再也不会来到教会。某次布道会上,牧师在台上反复“呼召”,我后排的一位男生对女生说:“去吧,发东西呢!”最后,她就去了,并且在牧师的带领下“决志”了。这位女生,自然也被教会在布道会后列入了“决志归主”的名单。这里所说的第一类人,他们的“决志”是真的,一定是真正“归主”的人。而后面所说的两种人,他们的“决志”是假的,一定不是真正“归主”的人,如果教会和牧者把他们都当作“归主”之人,就有自欺欺人之嫌。事实上,领人“归主”很难,但让人“决志”却要简单的多,除了布道的内容之外,牧者的“呼召”、诗班的音乐、朋友的劝说,都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不能使人真正“归主”的“决志”,又有什么意义呢?
由此可见,理论上的“决志”与“归主”是完全统一的,但现实中的“决志”与“归主”却时常并不一致,因为很多人的“决志”不是出于真诚,所以他们其实并没有“归主”。因此,我们不应将站在讲台前“决志”的人全部当作“归主”的人。
走笔至此,拙文已经可以画上句号了。然而,我觉得意犹未尽,所以再不厌其烦地写上一段。我要在这一段所说的是,为什么今日教会的领袖、牧者及信徒均喜欢宣扬“决志归主”的“见证”?原因很简单,就是大家已经习惯于以“归主”的人数作为考量布道会成功与否的标准。倘若大张旗鼓的布道会,竟然没有人“归主”,谁都难以接受这个事实。然而,我不得不说,这种思维本身就有问题。如果将“归主”的人数作为布道会之成功的硬指标的话,耶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布道者,因为他所主讲的布道会大多不很“成功”。大家应该都能能记得,关于“生命之粮”的那一次布道会,信仰不可谓不纯正,内容不可谓不精彩,但事实上,那次布道会竟然没有一个当场“决志”的新信徒(参约6:22-65)。大家注重未信者的“归主”,这当然是好事,但绝不能为了追求“归主”的人数,就将布道会上的“决志”与“归主”等同起来,将神圣的“归主”简单地理解为布道会上的“决志”。事实上,持这种看法的人大有人在,只要一个人到过讲台前,并且做过“决志”的祷告,教会和牧者就一厢情愿地将他(她)当作“归主”的人,尽管上帝并不认为他(她)已经“归主”,连他(她)自己也不认为自己已经归主。于是,便导致产生了一种不良现象:某些教会及牧者看重的,已经不再是“归主”,只是“决志”。只要“决志”的人数多了,布道会的组织者、布道者以及带领朋友来教会的信徒都开心了,俨然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所以大家都很看重“决志”的人数。然而,明眼人都知道,这其实是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思维在作祟。
【作者简介】 李世峥,男,汉族,1979年1月生于陕北农村。受家庭熏陶,自幼跟从基督。曾先后在两所基督教神学院攻读神学五年,2001年起在教会全职侍奉,2004年接受教师(副牧师)圣职,2010年接受牧师圣职。现任一基督教杂志责任编辑,并参与基督教图书出版事工。同时,在一教会参与讲台侍奉及圣事,亦在圣经学校做兼职教师。博主向来爱好写作,成为传道人之后,对文字事工有所看见,亦有所托付,因而一直致力于文字侍奉。1998年以来,已在全国主要教会刊物发表文章160余篇,共约6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