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迟延不离开?
有人说,告别过去最好的方式是远离那座城,只有远离与过去一切相关的人和事,才能换一种生活方式。因为如果继续生活在原来的地方,很有可能和过去的人和事纠缠不清,也就无法彻底的脱离过去。离开那熟悉的街道,离开那吃惯了的饭菜,离开那曾经让人动心的人和事,这就犹如脱胎换骨,用旧皮囊过新生活,用从没有的态度和方式来面对未来,或是潇洒,或凄美,或叹息,或黯然……总之,就是再也不愿回到过去的生活里了。
我曾经一直以为这是一种“作”的人生态度,我想,能够做到的那一定是真性情之人。说心里话,我羡慕他们的人生态度,但我却没有勇气去尝试这样的生活变化。因为离开自己熟悉的城市是需要勇气的,这就意味着要重新开始。难道这不是一种逃避过去的人生态度吗?
如果问人为什么要离开原来的地方,这当然是需要理由的,那么,亚伯拉罕的离开又是为什么呢?在来11:8-10说:“亚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他因着信,就在所应许之地作客,好像在异地居住帐棚,与那同蒙一个应许的以撒、雅各一样。因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亚伯拉罕离开的理由就是——“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这离开就再没有回头路了,“作客”就是暂居的,“居住帐篷”就是需要不断搬迁,不能定居安顿下来。到底要到哪里去?自己还不知道,因为那座城还需要等候,还没有完全来到。
如果是你,你敢这样出发吗?
若想离开原来地方,即使那里有我们太多的故事也只能留下了,然后我们自己抽身而去,去发展也好,去深造也罢,那都是一个新的开始。这不是背叛,而是不想和过去有任何的瓜葛。
如果人生是一趟旅程,那么离开就是不变的主题。人之所以不断前往乃是因为还没有到达最终的目的地,需要与过去道别,这也是为了另一段路新的开始。出发、到达、再离开、再启程……这就是客旅的生活。每一段路程的尽头也连接着另一段路程的开始,无论过去是辉煌也好,失败也罢,都被留在昨天里。
罗得和亚伯拉罕一同从本族本乡出发,结果却去了不同的地方。一个前往应许之地,另一个却去了繁华的所多玛。我想,他们一开始都是认认真真出发的,并且也都在心里决定,说:“我不再回头,我已经决定要去往应许之地。因此,我这一生的旅程都要朝着那个方向行走的。”在那个神圣的呼召下,他们向着那座天上之城踏出每一步的脚印,他们走着一条因着永恒而踏在今生的路,那是因着天堂而踏在地上的一条路。这就好像那一群出埃及的人,一开始都是认真对待的,只是,时间长了,一天、两天、原本坚定过的那个誓言开始有些疑惑,原来抓住的应许好像也渐渐没了底。
对罗得而言,他不知道那个应许什么时候实现,不知道还要等多久。他想要诗和远方,但他更需要的是眼前的苟且。他需要被满足,需要一个看得见的安慰,需要一个摸得着的满足,他无法忍耐空空的等待着一个还看不见的祝福。他并不是不知道有一位耶和华上帝,只是在漫长的等待和煎熬当中,眼前就出现了可以替代神应许的安慰。那抓得住的实体可以填补心中的满足感,所以,他选择前往所多玛生活。他需要安定,需要被肯定,需要被接纳,为此,他只好不断去迎合那里的生活,需要慢慢接受那里的风俗习惯,好让自己更好地融入其中。就像现在有很多人会说的一句话:“我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这种无赖感随环境漂泊,被迫适应着,有一种想改变又无可奈何的无力感。
可这终究是一条不归路。
罗得知道自己所在的城市是糟糕的,“因为城内罪恶的声音在耶和华面前甚大(创19:13)。”但罗得迟延不走(创19:16)。罗得相信有危险的存在,但他迟延不走;罗得知道耶和华不失信,一定会成就所说的话,但他迟延不走;罗得知道刑罚的可怕,但他迟延不走;即使他耳边响起天使的警告,他清楚知道那愤怒的声音来自上帝:“起来!带着你的妻子和你在这里的两个女儿出去,免得你因这城里的罪恶同被剿灭(创19:15)”但他还是迟延不走;这滞留不动拖拖拉拉甚至麻木的状态简直让人不可思议,使我们读起来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这也如许多上帝儿女的生命处境,他们心中也有这样的一座城,想离开,但又不愿离开。在他们心里是知道自己不应该一直住在里面的。知道这是危险的,知道这是不对的,知道这环境是不适合自己的,一切都知道,但是,就是这样待在里面持续许多年不肯离开。他们相信天国,可好像又不怎么那么向往,他们相信地狱,可对他们来说又感觉地狱没有那么可怕,他们恨恶魔鬼,却又常常与它为伍,今天聚会感动的不要不要的,明天继续过着属世的生活,白天领了圣餐,晚上回家继续追剧,他们想要天上的,也想要地上的……
有一颗迟延不走的灵魂是多么可怕的事!这种分不清属灵和属世的边界感的人所带来的结果就是罗得的结局。明明知道靠近所多玛会有影响,但不在乎!明明知道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是邪恶的,但无所谓!即使有那么一点的良心不安,或有顾虑,但时间长了也就渐渐烟消云散。罗得不是一开始就前往所多玛的,他一开始的目的地是应许之地,他和亚伯拉罕有着同样的目标,只是后来“渐渐挪移帐篷,直到所多玛”(创13:12)。
罗得在所多玛也努力过,但他的生命毫无分量,他的话没人听,他的信仰没有吸引任何人,连他的女婿都不信。因为,那里没有一个义人,迟延不走的生命对整个世界而言毫无影响力。其实,那些过着不合乎圣经规定和与世人混杂不分的生活都是罗得的弟兄姐妹。
真正属灵的生活就是像寄居一样的生活,知道自己要前往哪里,知道自己与世界有别。但愿我们不要自欺,如果跟随罗得的脚步,如果作出罗得的选择,你的生命一定会落到他的光景中,一定会变成可怜巴巴迟延不走的人。更不要像罗得的妻子,即使人走了,心还留在所多玛,仍然忍不住回头望,结果变成盐柱。那些立场不坚定,优柔寡断的人生命一定会消耗殆尽直到荒废。
你是否是迟延不走的人呢?迟延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作者简介】 小方舟:原名吴建梅,雅博网编辑。江苏省连云港灌南人,江苏神学院本科毕业。自幼爱好文学、写作,信主前曾在电台、报刊等发表过文章。1999年8月31日信主加入教会并参与事奉至今。信主后立志为主写作,希望通过文字来牧养,使更多人得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