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剔别人,可能是自己有毛病
2017-11-06
作者:柯恩德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耶稣在谈到人们何时有论断的资格时,向我们提了个问题:“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既然耶稣讲话的对象是教会,我们就用不着为神家庭内部的诸多争执而大惊小怪。
他这里指的“弟兄”,并非自然家庭关系中的手足,而是属灵意义上的弟兄姊妹。耶稣直率地指出我们有一个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我们容易因他人的小问题(刺)而烦恼,却看不见自己的大问题(梁木)。我们一旦缺少客观性,就没有资格和能力去评判别人,帮他们挑“刺”。
我们去挑剔别人的毛病,往往是自身的系统出了故障。耶稣用“梁木”和“刺”的夸张比喻迫使我们直面自己爱管闲事的本能。我们在别人身上看见的错误,耶稣称为“刺”,一个惹恼我们的小玩意儿。但是在我们指责他人的时候,我们却忽视了自己身上更严重的问题。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我们之所以好找茬、管闲事,正是被自己眼中的梁木所害。“梁木”是耶稣专指我们自身问题的用语,它是我们里面的罪,是我们堕落天性的证据。它使得我们热衷指责,而非饶恕。
我们眼中的梁木使我们看不清,它放大别人微小如尘埃的过失,却无视自己所犯的错误。这个“梁木”聚焦并放大别人的缺点,让它们显得比实际的情形差很多。事实上,这正是我们的缺点在作怪,放大别人缺点的同时,遮掩了我们自己的过失。
耶稣希望我们明白,当我们挑剔、指责别人时,我们自己有着严重的问题。事实上,找茬这个举动,比我们眼中别人的过错更为糟糕。在指示我们如何提出恰当纠正之前,耶稣建立了一个“法官”的标准:我们必须客观看待自己。
于是我们就不得不问这个问题:我们的“梁木”到底是找茬的恶习本身呢,还是生命中另有其他的罪?通常是两种情况都有。
耶稣以问作答:“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他这样说,前提是假设我们是通情达理的人,能够马上明白对于管闲事和自我纵容,我们心中缺乏统一的标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眼中没有梁木,我们再去纠正他人也算合情合理。但是如果我们有梁木仍去干预别人,我们的过错就大过别人的问题。管闲事通常都是强加于人,因此总是令人反感生厌。
[ 赞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