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童年的创伤?四个步骤让我们医治释放,重获新生!
美国著名的临床心理学家、被誉为“爱情博士”婚姻家庭治疗师黄维仁博士说过,一个人的性格85%是在其童年成长中的经历塑造的,而剩下的15%是在后天的经历,特别是在恋爱和婚姻中塑造的。童年的经历影响人的一生,我们的性格、信仰、价值观、认知、处世态度、心理健康、面对挫败的应对能力等等,往往都是在童年的经历中建立的。
自由记者和作家保罗·R·布莱恩 (Paul R. Brian) 经过长期的观察,也得出结论:一个有着不快乐的童年的人生,就像试图将重物绑在脚踝上绕跑道跑一圈一样。从你最早的记忆开始,你就会经历挫折、评判、言语或身体上的虐待,以及匮乏和痛苦的氛围。
布莱恩的观点认为,如果一个人无法摆脱童年的阴影,他就无法自由地开启人生的旅程。许多人一生都无法摆脱童年的阴影,故而影响了他一生的成长,但这不应该让我们一生都是如此!我们如何才能在童年的伤害中得到医治,不让不幸的童年定义我们的人生?事实上,我们甚至可以让童年不愉快的经历成为人生动力的燃料,自我疗愈,我们只需要走好四个步骤:
第一步、自我疗愈=要接受和认可自己的经历
不要内疚、耿耿于怀或否认我们那段痛苦的经历,创伤是真实存在的,它真实地影响了我们。否认和逃避只会让我越陷越深,让我们承认和面对那种伤害。
第二步、思考人生的经历,寻求个中的美意
造物主曾说:“我知道我对你们有美好的计划,这些计划是赐福乐的计划,不是降在获得计划,是叫你们末后有指望”。
我们要相信天生五材必有用!我们的出生绝非偶然,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虽然我们并不清晰这些计划和目的是什么,但我们可以确信我们的经历就是这个计划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可以为我们的经历感恩,而不是耿耿于怀。
那么,如何走出不愉快的经历,让我们从被那些经历的捆绑中释放,甚至让那样的经历成为腾飞的力量?
我们可以拿出一张纸,做自我人生的反省和疗愈:
1、我们在一张白纸的中间画一条线,代表我们从过去到未来的经历;
2、我们在这条线上标记我们在某个时间点愉快和不愉快的经历,是线的上面记录快乐的经历,在下面记下不愉快的经历;
3、我们为愉快的经历感恩,并且多去回忆那些感恩的经历;
4、反思和询问造物主我们可以在不愉快的经历中领悟什么恩典?
5、学习饶恕伤害我们的人,也饶恕我们自己的无知;
6、把那段经历耤着pray交托,感恩,释放自己。
这个过程是个关键,我们看第三步。
第三步、寻求信念和心灵的重生
我们需要给自己一个安静的时间,在缓缓的灵修音乐中,找一个自己感到放松的姿势,开始我们的心灵重生的对话:
1、向祂倾诉那段经历,告诉祂那段经历;那种感受;
2、倾诉自己的感受和伤害,表示自己愿意放下;
3、表达愿意饶恕的决心,恳求祂给你能力和力量饶恕;
4、恳求祂的医治和释放,恳求他的灵充满我们的心;
5、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倾诉和释放的内容,就用笔划掉;宣告自己不再被这些经历捆绑了;
6、恳求指引,给自己清醒的目标,并且定睛我们的目标而努力。
当我们做了这样的宣信,我们就真的学会埋葬那段不愉快的经历,释放自己,饶恕他人,重获新生,便不再重提旧账了。
第四步、重建生活秩序
前三部是自我医治释放,但这还不够。如果没有第四步,我们还会打回原形。
记住,这个步骤非常关键,我们需要重建神圣的秩序来代替我们过去的生活习惯,这个过程包括:
1、写下我们在寻求他的过程中,获得的目标,包括每天需要努力完成的使命。
2、安排好每天的生活,包括灵修-娱乐-运动-工作-社交-省思等等的时间。保持生活的平衡。
3、重建安全感。与值得信赖的人建立良好关系,让自己感到被爱和接纳。
4、建立健康的生活圈。比如,参加团契、接受教牧辅导获得专业指导和同理心。
5、保持秩序,表达情感。通过写日记、创作艺术等方式表达内心情感,而不是压抑。
6、不断地原谅和释怀。谅解当年加害者的无知,但不等于原谅他们的行为。重在放下怨恨,重拾自由。
7、建立信心和自信,坚持希望,当阴霾的心情来临的时候,我们要懂得拒绝它。
童年不愉快的经历之所以会如同绑缚在我们脚踝之上的脚镣,让我们裹足不前,就是因为我们被那段记忆束缚了。如果我们无法释怀,又不能直面,那种不释然的经历会在我们的想象中反复播放,不断放大,最终让给我们活在那段经历的囚禁之中自艾自怜,又胆怯易怒。
并非所有的童年伤害都一定会左右我们的人生。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命运和经历都掌握在祂的手里,祂对我们有美好的计划,祂让我们经历的就是完成那美好计划的一部分,因此,我们所有的经历都是有意义的,不是为了被伤害,而是为了被建立。关键是我们如何将那些经历化为人生的祝福。上面的四步是我们自我疗愈童年伤害的步骤。我相信,如果我们能认真地对自我做一个彻底的疗愈之旅的反思和重建,我们的人生将会不一样——那曾经痛苦的经历就会成为我们扬帆远航的动力!
不要再让过去的经历辖制我们了,今天就让我们下定决心,停下来,花点时间,让自己直面那段经历而不是逃避,并且接受医治和释放吧!
【作者简介】 张远来:雅博网作者,现居广州。本人为专职牧师,自由撰稿人,主要著作有《借古鉴今》、《危机与契机》、《中国教会体制的反思》、《灵恩运动反思》、《我信故我思》、《广州教会发展现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