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恩的"追星族"
2016-04-19
作者:见证的百合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什么是"追星"?"追星"就是人找个自己仰慕的对象,拼命地扩大其优点,完全忽视他们的缺点,以致假想他们为完美的,放在心中来崇拜,达到自我满足的目的。有这样行为的人也被称为"追星族"。教会里有"追星族"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种现象不在少数。有一位信徒千里迢迢参加聚会,就是为要聆听他所喜爱的牧者的一篇讲道;当信徒开口闭口就是某某牧者如何如何;有信徒看某某牧者的权威超当成金科玉律,不敢有任何的质疑,甚至当有人出来指出不足的时候,心里非常接受不了,无论对错,极力为那牧者辩解,极力维护这牧者在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形象。这就是"追星"的心理。这样看来,在教会里的"追星族"还是很普遍的。
那基督徒为何会"追星"呢?有姊妹的见证能够了解"追星族的心理:"有基督徒说我崇拜牧师,我承认我是崇拜牧师。我当然要紧紧地抓住牧师啊,神到底在哪里啊?神远在天上,看不见又摸不着的,但神的仆人看得见又摸得着,神抓不住,我当然要抓住他派来的看得见又摸得着的仆人啊?这有错吗?"可见人即使信主之后,如果没有积极的追求和经历,人的灵依然是空的。一方面渴慕神的充满,另一方面不愿付上代价寻求神。其结果灵依然是空的,饥渴的人们饥不择食,总得要有填满它。但在我们的心里有各样的偶像:金钱、地位、名声、情爱、个人爱好……等等。很多人做非基督徒时崇拜某某明星,做了基督徒倒对这些明星没什么兴趣了,但心中仍旧有追星的动力,只是换了对象而已。常常听到有人会极力赞扬某某牧者,说他是神的代言人、神在地上的权柄。如果他的心中没有被神填满,那就要用神的仆人来填满它--这就是追星的开始了。我们知道基督徒不能拜偶像。如此看来,"追星"其实是出于一种自私的行为。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满足欲,抓一个人来放在心中,填补心中神的空缺而已。一旦那被崇拜的对象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不能满足自己的时候,就会立刻将其弃绝,转向新的"星星"。
在新约圣经里,也有"追星族"的记载,就是那东方的博士。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有博士从东方来,说:"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哪里?我们在东方看见他的星,特来拜他。"希律王听见了,就心里不安;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他就召齐了祭司长和民间的文士,问他们说:"基督当生在何处?"他们回答说:"在犹太的伯利恒。因为有先知记着,说:犹大地的伯利恒啊,你在犹大诸城中并不是最小的,因为将来有一位君王要从你那里出来,牧养我以色列民。当下希律暗暗地召了博士来,细问那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就差他们往伯利恒去,说:"你们去仔细寻访那小孩子,寻到了,就来报信,我也好去拜他。"他们听见王的话就去了。在东方所看见的那星,忽然在他们前头行,直行到小孩子的地方,就在上头停住了。他们看见那星,就大大地欢喜;进了房子,看见小孩子和他母亲马利亚,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开宝盒,拿黄金、乳香、没药为礼物献给他。博士因为在梦中被主指示不要回去见希律,就从别的路回本地去了。
对今日基督徒来说,我们依然坚信,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带领人的那颗星就是你的「信」,因为「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来11:6)这样,「信」才是一颗真正引人向主的星;这星不必显示在黑暗的夜空,而是显示在每个寻求真理者的生命里,就如约翰福音所见证的:"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1:14)说不定东方博士在伯利恒所见到的已经不是先前那星的光,就是「神的荣光」,别人因此无法看见。
作为人,很多时候会有意无意地去崇拜某些神人、高人,但我们的心被神填满时,无需再用神的替代品来填满了;反过来当人的内心不再被神的替代品填满时,积极地寻求神的时候,也就容易被神来充满。当年,神安排一颗「星」在天上引领东方的博士;今天,我们依然要做一个属灵的"追星族",追逐我们灵里的那颗星,让祂引领我们归向耶稣的信心和能力,那么,我们也可以成为蒙恩的"追星族"。
[ 赞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