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职场里的敬拜

2016-05-31 作者:周璇、沈洪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职场里的敬拜.jpg

  编按:以下文章摘自南方人物周刊,虽然里面的用语出于无心或是有意,显出“外行”,但是确实给我们很大的鼓励,让我们看到神真是用“诸般的智慧聪明充充足足赏给我们”祂的恩典,祂借着教会让天上执政的掌权的得知神百般的智慧。虽是旧闻,亦有新感,重温神的恩惠。


  这个中产社区里的基督徒以三四十岁的已婚中青年白领为主,有些还是生意场上身家过亿的董事长、总经理一类,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人把他们称为都市新贵

  深夜。卧室。灯都灭了,黑暗的房间里一片宁静。

  卢宁闭目凝神,牵着5岁女儿的手,跪在床上,向着窗,开始对天上的耶稣父亲说话。

  “谢谢你爱我们,谢谢你赐予我很美好的一天……”

  这样十分钟的祷告,是正式受洗一年多的卢宁每晚的必修课,雷打不动。如果还有旁人在,形式就简化为端坐床沿,在心里默念。

  35岁的卢宁,是丽江花园1998年入住的业主。年初,她从干了十年的外企辞职,目前从事保健品营销工作。像她这样富足多金、生活康乐的基督徒在丽江花园还有很多。

  他们的身份标签

  丽江花园坐落在广州市番禺区南浦岛,是著名的中产社区,常住人口在4万左右。大约三年前,基督教信仰开始悄悄地在这个社区盛行起来。

  “起初信的人还不多,但是邻里串串门子,或者经朋友介绍,很快就认识了社区里不少基督徒。最重要的是,亲眼看到那些教徒们大多家庭和睦人生美满,就觉得信教这件事似乎真的很有说服力。”

  卢宁自称便是这传播链上的一环,她最早是受朋友肖虹的影响而对基督教有所关注,信教后的她也不断传播福音给身边的朋友。

  卢宁拿出手机给记者看了一条短信,上面写着:“今晚18点20分中央四套播放台湾基督徒吕代豪从杀手到博士的传奇人生,请准时收看。”

  这是基督教在社区内的传播方式,也是教友之间保持沟通的重要手段。

  除了短信转发外,有什么活动还会打电话通知,或者去社区网站发帖布告,相熟的教友偶尔还会举家结伴出游。

  成为基督徒后,卢宁有空就去听些讲座。讲座由社区里的教会学校主办,有谈论夫妻如何相处的,有指导怎么教育孩子的……此外,社区内的以撒书屋也是教友们重要的活动据点。该书店是广州市第一家专营基督类图书的连锁书店。常定期举办活动,加强教友间的交流。

  在卢宁的描述中,这个中产社区里的基督徒们大概有如下一些身份标签:以三四十岁的已婚中青年白领为主,有些还是生意场上身家过亿的董事长、总经理一类,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素质好。也可以简单概括为:成功人士,都市新贵。

  家庭教会式的礼拜

  由于距离教堂太远,人数多,丽江花园的中产白领们更愿意选择小型家庭教会的礼拜方式。

  每周末的礼拜,其实很像是一次homeparty(家庭聚会),只不过聚会内容既不是打麻将也不是喝酒吃饭,而是查经——查读《圣经》。

  通常来说,活动地点在组员间轮流。记者到社区采访的这个周末,查经小组的十个人准时聚到了肖虹家。这次的主题是受到他人冒犯时要如何应对。首先由肖虹带领大家查读《圣经》里有关内容,然后聊天,各自谈体会,把生活中的困惑拿出来讨论。渴了喝茶,饿了吃水果,从形式上来说,“其实和朋友聚会没什么分别”。

  类似这样的查经小组在丽江花园非常多。受制于某些因素,基督徒们都是“小圈子活动”。圈子的划分也有一定根据,比如年龄相仿,职业类似,像肖虹这组基本就都是学中文出身的人。

  填补焦虑中产的内心豁口

  “像我这么骄傲的人,一直是个无神论者。”板寸头、穿着褐色格纹短袖衬衫的段钧,曾是个生意人,也曾经对基督教嗤之以鼻。“之前我去过一些教堂,看着全是老弱病残,我就更觉得虚无缥缈的信仰毫无意义,我是不需要的。”

  段钧同样毕业于某大学中文系,1998年他带着太太南下闯广州,“那时候生意真正是做大了。”白道黑道的交道都要打。那阵子,我的道德观全崩溃了,去了夜总会我才知道,原来这才是有钱人的生活!我也开始跟着混了,一个月没十天晚上能着家的”。

  纸醉金迷的代价是一场悄然到来的劫数。“大树”官员出问题了,连带着倒掉的,包括了段氏企业。一时间,债主如仇。像港片里常见的那样,段钧陷入了被黑社会追杀的境地。

  就在窗外的江边,他犹豫思考了好多天,最后横下一条心,把那些“黄色的、算命的、风水的乱七八糟的东西”绑上一块石头,全丢到江底了。然后听从朋友的建议,段钧信了基督,“牧师告诉我,奉神的名,那些恐惧就会消失”。段钧开始暗自祷告,大意是求主恩赐他勇气,让他不再害怕,敢跟为债务追杀他的客户通电话。

  十几天后,被段钧称之为“奇迹”的事情发生了。十几个客户,港商台商美商,异口同声地不逼债了,不找人“做了我”,欠着的钱准允以后再还。当晚,如获新生的段钧大摇大摆地出丽江了,“我知道我要起来了。”

  现在的他,做起了图书出版业。虽不如从前开公司那么有钱,但“整个人变得平静了,容易满足”。

  “其实人生下来就是不完整的。以为挣更多的钱,住更大的房子,娶漂亮的老婆就会更开心。但当这一切都拥有了,才发现其实并不开心。人的内心始终有个空洞。”经历了大风大浪已届不惑的段钧这样感慨。

  等待救赎的婚姻

  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迈克夫妇是丽江花园里受人艳羡的一对夫妻。迈克高大帅气,太太邓安安漂亮优雅,看着就是养眼登对的一对儿。相识19年,相恋13年,如今迈克开公司,太太在中国移动上班,宝宝在蒙特梭利幼儿园。

  这么恩爱的一对当年却“差点分道扬镳”。

  “其实如果不是信教,我都不知道我们现在是否还在一起,我也许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迈克看着太太认真地说,邓安安安静地笑了笑,点头赞同。

  五年前,他们遭遇了婚姻危机。两个人甚至一度悲情地笃信: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

  像大多数白领一样,两人扑在各自的工作上,缺乏沟通和交流,宝宝丢给爷爷奶奶带。“我知道婚姻出了问题,看似事业成功,但是心灵空虚失落。事业和家庭之间不能平衡。”邓安安说,“那个时候,我们甚至都怀疑对方是否适合自己,我们真的要一辈子走下去吗?”

  偶然的机会,邓安安读了《圣经》里的《论贤妻》,“受到极大触动”,也彻底改变了对婚姻的认识,“以前只知道埋怨对方,哀叹自己倒霉,没嫁个好男人。《圣经》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内心的污浊。”她从过去在家里的女强人变得谦卑了,柔和了,人也因此常常感到喜乐。

  “以前我爱她,爱的是她的好,她对我好。信了基督之后,我爱的是她的不好,我愿意去包容。”生意人迈克信手拈来个比方,“以前的婚姻就像合同,你不做,那我也不做。而现在,婚姻更像是种盟誓。你不做,我还是要做。以前总是觉得对方有问题,觉得对方不好,而现在更多看到的是自己的不足,特别强调克己。信仰已经成了我们婚姻的基石。”

  这番话迈克说得认真而坦诚,坐在一旁的太太一直微笑望着他。其实,太太为了经营婚姻和教育孩子也做了牺牲——主动申请调换到工作量小一些的部门。

  他们不但成全了家庭,还尝试反馈社会。他们两口子通过考试成为了“全球华人家庭更新协会”的辅导员,每周有两三个晚上,他们会和出现家庭危机的夫妇们聊天,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在这个中产社区之中,很多人跟迈克夫妇一样,首先是因为希望挽救婚姻危机而走向信仰,也有的是为了在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里给自己减压,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都是带着自身的困惑信仰上帝。在接受记者采访的人当中,大多表示信教拓展了自己生命的宽度,让人学会了爱与宽容,甚至是更加积极进取,而较少出现一般人们所担心的“消极”、“保守”以及“宿命”。

  “祷告也是给自己一个自省的机会———在那种特定的仪式下,让我有机会认真地想一想: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什么才会让我最快乐。”卢宁说。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