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何以应对?
2015-06-11
作者:骆颂恩
来源:雅博网作者我也要投稿
经文:诗46:1-3,7。
灾难,往往是在人意想不到的时候,忽然来临,使人措手不及。给人类的生命与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与影响。
近日,“东方之星”号,长江沉船事件触目惊心。至此(2015年6月8日),遇难人数已升至434人。加上14名生还者,目前失踪人员还剩8人。
作为基督徒,该做些什么?又如何看待?这是我们目前要思考的问题。在灾难面前,我们更多考虑的是责任与爱心,并积极行动。而不是袖手旁观,更不应该是过多的质疑与定罪。即便是人为造成,也只需吸取教训,引以为戒,积极应对,去寻找弥补损失的出路。
首先,我们对灾难要有基本的认识,才能作出积极的应对措施;
一、灾难的分类
1、天然灾害
如地震、海啸、暴雨、洪水泛滥、泥石流、热带风暴、火山爆发、飓风、龙卷风、还有野火燎原等等。这些都是自然现象,使人防不胜防,有时难以应对。
2、人为因素
无心之过或料想不到的事,通常是人为疏忽、机械故障所造成的。诸如坠机意外、交通事故(包括水上)、住家失火、戏水溺亡等等。
3、暴力惨案
出于故意,对个人或团体施加暴力所致。例如:战争、恐怖袭击、蓄意谋杀、劫持绑架、挟持人质、拷打虐待、集体屠杀、恶意纵火、家庭暴力等。
二、灾难的特性
1、出乎意料
灾难像是晴天霹雳,没有预警就骤然降临。让人感觉好像糊里糊涂地挨了一棍子,头昏眼花,不知所措。不但承受不了,而且心里根本就没有预备。
2、不能掌握
灾难不但出人意料,而且还远超过人力所能预防、改变,或者掌握。一旦开始,灾难不但会让人认识到自己无力拦阻,而且更会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在人软弱的人性中,没有人能完全真正地预防灾难的发生。
3、无法想像
灾难所造成的影响和破坏力,远远超出人的想像。灾难,有着梦幻般的特质,令人瞠目结舌。从前我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如今真的发生了。
灾难过后,生命的脆弱就更显而易见。灾难对个人、家庭、生计,乃至未来所带来的影响,究竟有多深远?没有人完全明白,于是人只好在盼望与恐惧、绝望与疑惑间徘徊。一方面不想放弃希望,但却又害怕再次把希望寄托在任何人或任何事上。
如今我们天天活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之中,随时都有危险的可能。因此,我们需要时刻警醒,活在神的大能与慈爱里,有敬虔的生活。
三、灾难的影响
1、幸存者的罪恶感
灾难过后余生的人,面对其他难友重伤丧命、举家哀哭的情况下,尽管自己大难不死,但实在很难会有心情去跟家人一同庆祝。
不仅如此,幸存者往往有很深的罪恶感,而且那种感觉,啃蚀心房,挥之不去。不但不觉得应该感恩,而且心里极其矛盾:“人家在哭,我怎么敢笑?”“身边这么多人都死了,为什么就我活着?”“我当时为什么没有多救几个人?”特别是当他们之所以存活,纯粹出于巧合,而非任何有意识的决定时,这样的感受,会特别地强烈。
甚至有些人会走火入魔,荒谬地认为就是因为别人的牺牲,才换来自己的苟延残喘。男性尤其如此,觉得自己为了活命,却害了别人,这时候更会觉得自己“懦弱”。这种错误的罪恶感,会带来羞耻、无能、自卑等等不健康的感受,进而更加摧毁生还者的信心。
灾后余生的人,面对自己活着的喜乐,跟面对死者的难过,这两种感受似乎格格不入。活着的感恩,竟然孕育出内疚。“人家死了,家里那么难道,我自己还高兴得起来?”这种不协调的情绪,让生还者及生还者亲友重建的过程,变得更加复杂,且还常会引起创伤哀恸。
2、创伤哀恸
大难临头,必有所失。不管失的是什么,心里不可能不悲痛。而悲痛,正是自我调整,习惯生命里失去所珍重之人事物的辛苦过程。但意外悲剧所带来的震撼,却会把幸存者狠狠抛进了极度忧伤的里面,而这就是所谓的“创伤哀恸”。
琼安·约福斯基写道:“创伤哀恸是对于灾难的直接反应;因为灾难威胁到人类的保障、安全,以及我们所有赖以安身立命的信念。”
对那些在灾难中家毁人亡、乡里涂炭的人来说,特别需要专业人员的帮助,才能面对心里的创伤哀恸。他们的经验越是残暴恐怖、越是出人意外,走出创伤哀恸的过程,也就越是复杂漫长。
而那些能够把哀恸之情好好宣泄出来的人,不代表他们伤得没那么深;相反地,他们是把痛苦,转化成了叫生命得以成长的契机,不再只是他们必须忍受的危机,而这当然需要时间。
哀恸,不是单一事件,而是一个旅程。虽然人生不可能再景物依旧,但还是可以柳暗花明。走在哀恸的这条路上,往往会让人看到前所未见的事情。
大难临头,有些人会产生并发症。这时候就需要特别的协助,不论是专业的资源,或是咨商铺导人员等等,都能派得上用场。
3、急性压力症候群
大难临头,打从感到生命受到威胁、造成创伤的事件起,大约一个月内,有人会开始有恐惧、无助、惊吓的强烈感受;某些人甚至会没办法恢复正常的生活。像这样调整的过程,从两天到一个月都有可能。
以下这些症状,如果出现的话,那就代表可能需要专业人员协助创伤之后的重建:
麻木、抽离感、感受不到正常情绪。
对周围环境的感受不再敏锐,好像处在“精神恍惚”的状态。
提不起劲,对任何事情都没兴趣参与。
与人不和,或是跟别人开始疏远。
开始想不起来创伤里头那些重要的部分。
同样的画面、念头、梦境、错觉、过去的场景一再出现,重复活在创伤里无法出来。
不愿提起任何可能联想到创伤的事。
焦虑、越来越容易惊醒、辗转难眠、易怒、注意力不集中、过度警觉、过度容易受惊吓、不自主动作。
这些症状,往往一点一滴地侵蚀心灵,让人没办法过正常的生活,也难以和人相处。
4、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根据美国“国立创伤后压力症候群防治中心”的统计资料显示,单是北美地区,每年就有一千七百万人遭遇到创伤或是灾难。而其中,有20%-30%的人,会产生严重的“创伤后压力症候群”,或其他精神异常的状况。
“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就是恶性的,“急性压力症候群”。不但比“急性压力”的影响更为剧烈,而且时间更长,往往会持续一个月以上,严重的话,可能困扰幸存者数年之久。创伤发生之后,这个病的潜伏期可能长达六个月,直到触动了伤心事,然后才发作。
“创伤后压力症候群”会影响病人生活的每一个层面,不论是社会、工作、关系,或灵命上,都会遭遇极大的干扰和痛苦。
一旦这种痛苦渗透进家庭、学校,或工作里,就会让人没办法去作日常生活该做的事。这时候,就要寻求协助了。藉由专业辅导人员的帮助,可以让幸存者及其家属透过讲述自己的故事、学习适度表达哀恸、降低焦虑、压力管理等方法。这样持续不断地提供支援,可协助他们走出创伤的痛苦回忆,进而活出积极健康的人生。
四、我们该做什么?
传道书指出:“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传7:2)
灾难,特别是那种会让人认清自己也不免一死的灾难,往往会迫使我们重新反省人生的意义和目的。灾难,也会促使人去重新衡量生活的方式。不管你喜不喜欢,经过逆境创痛的火炉里所产生的信念,才是人生能持守下去的信念。
透过创伤来学习人生的功课,比起平时要更加辛苦。不但要认清现实,还要接纳现实里最残酷的一面;然而也就在这残酷当中,我们可以学到最重要的功课,成为往后人生的基础。
到底哪些才是你相信会有永恒意义与价值的事情。圣经上说,永恒的意义与价值,来自于你跟神,以及你透过基督与其他人所建立起来的关系。
要认识神并要爱他。耶稣把整本旧约浓缩成两条最基本的命令,让人就算是大难临头,也能保有合神心意的眼光。第一条命令是在马太福音22章37-38节里。耶稣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
爱主你的神,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所有一切的总纲;绝对必要,无可替代。神,就好比人生的北极星;任何其他的关系,不论再怎么要紧,倘若取代了神,那人生是注定失败的。除非把信神、讨神喜悦当成首要的目标(林后5:9、15),否则人生其他一切东西,都不会有多大意义。
人跟神的关系定位了,然后才有自由,才能环绕着神的周围,去重新安排跟其他人的关系。耶稣接着在马太福音22章39-40节里指出:“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生命里最重要的人是谁?是配偶?子女?父母?还是朋友?其实我们对神的爱,会涌流出来,成为我们对人的爱,进而强化了我们与人的关系。事实上,真正的“爱人如己”,乃是顺服神、爱神最深刻的表现(罗12:9;彼前4:8-11;约一3:11-18)。
有时人要等到大难临头,悲剧上演的时候,才看得清楚,人生的意义;一帆风顺、志得意满的时候,常常忘了神,就像以色列人进入应许之地后那样(参申6:10-12)。但是神所要的,是人不论顺境、逆境,都可以发自内心对神的全然委身。可叹的是,神却往往要用灾难来唤醒人的注意。如果我们肯让神藉着灾难来教导我们,那么神就能装备你我,让我们在这个险恶世界里活得更有信心,且更有力量去面对这个万变的世界。
经训:“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所以,……我们也不害怕。”(诗46:1-3) 因为“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诗46:7)
注:本文主要内容均来自;中国基督教两会出版的《大难临头》一书,原著:提姆 杰克森。谢谢您的阅读,企盼神的祝福临到您!
【作者简介】 骆颂恩:雅博网作者。上海松江人,生于一九六一年,籍贯浙江诸暨。自幼受父亲的影响,蒙恩成为基督的跟随者。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福音广播”成了我学习圣经的启蒙老师……八十年代末,参加过上海华东神学院(一年制)的培训学习,九0年八月回到本区教会作义工传道,直至二00一年三月被按立为该区教会长老,并作专职传道至今。于二00五年九月返校,再就读一年神学,获取了神学专科学历。二00八年至二0一0年,就读于上海电视大学的“行政管理”专科,并获得大专学历。不惑之年的学习生活,使我惊喜地经历到与童年时代不一样的人生体验,让我更珍惜自己的学习成果,为主所用。笔者比较倾注于“归正神学”,因它给了我更坚定的信心和勇气,走侍奉神的道路。
[ 赞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