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勿以高考成败论英雄

2019-06-06 作者:刘主生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timg3E7W1CZ6.jpg

  已经在美国读博士的我,每到高考季节,都难以忘怀曾经历过的一切,回首往事,忍不住写下来和学子们分享,高考——这人生的一叶障目。

  1

  1994年7月末的一天,我收到了自己的高考成绩单,距离自己之前估算的分数低了50多分,同时距离自己第一志愿填报的一所国家一级重点大学录取线低了五分。那一年,我18岁,自己的精神世界,竟然因此而在顷刻之间轰然倒塌。

  每天,我那被绝望涂抹过的眼睛,所看到的世界也全都是毫无生气的灰色。那时我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从来就没有想过的事实。后来,我得了精神抑郁症,不敢出去见人。每天就躲在家里,打开电视,从早上的新闻报导一直看到深夜的天气预报,整个暑假,我都像是活在一场梦魇里面。

  属于70后的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在院校工作。像千千万万中国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自打上小学,我的肩上就承载着父母深切的期待,希望我读书一路高歌,直到“金榜题名”。到了高中阶段,上一辈人的期待早已转化成了我对自己人生价值的全面界定,而且是唯一的认识角度。那就是:人生的成功与否,是以每个学期的综合成绩排名为标准的,而最终人生是否能铸就辉煌是以高考成绩和所进入的大学级别来决定的。

  这个简单而残酷的竞争标准,在当时我就读的全国重点高中,是每一个孩子心中的公理。我和他们一样,每天埋首于浩瀚的题海训练里;然而,我和他们中间许多人又不太一样,当时我的全省会考成绩在整个高三毕业班中名列前茅,是属于老师眼中可以考上北大清华的第一梯队。这唯一的优越感在高考前支撑着我,成了我自我认同、并自傲自满的“人生价值”。

  然而,在高考最后冲刺的那个阶段,我竟然患上了神经衰弱症,根本无法入睡,一直紧张亢奋。结果考试那几天,我就睁着眼睛躺在床上,连雨滴掉在地上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我想了很多东西,甚至想到了死。考试时我的大脑如同一个浆糊桶,思维在里面艰难爬行,完全失去了做题的灵感,只想赶快熬过去。考完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也完了,不过心里还存着一丝侥幸,主要是靠一种长期以来的优异感支撑着,直到这个泡沫最终被无情的事实击碎。在高中毕业的饭席上,跟我竞争过的一个同学顺利考上了那所大学,他得意地对我说高考的结果占整个人命运的80%,但还有20%可以再努力改变,那时我真想给他脸上一拳作为响应。

  从此,我梦想着有一天可以把剩下的20%变作80%,然而,我还是沮丧于命运的起跑线已经决定。

  2

  在一所省级普通大学里,我度过了极其郁闷的四年,虽然得过“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一等奖,拿了双学位,考了托福,我却永远在憧憬着另外一个世界,一个不再属于我的高考之梦,成了生命中一道推不开的门,我被关在幸福的门外。

  直到1998年复活节,这扇门,这个结,才在一条小河里被新生命的喜悦所融化。那一年,我成为基督徒并且受洗,在受洗时,我大声地宣告从此要紧紧跟随主耶稣。在基督里,我终于找到了天堂的所在,而之前,我的内心只有地狱,因为我曾经以为天堂之门的“金榜题名”,已经无情地抛弃了我。

  距离高考十年之后,2004年的秋天带着神的呼召,我起身赴美攻读神学,那时的我内心早已没有80%和20%的挣扎,因为在基督里面,“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哥林多后书》5:17)。

  在信仰的成长初期,我看到不少毕业于名牌大学,有着优厚工作待遇的基督徒竟然放下一切,到边远的山区去扶贫、支教、行医,用基督的爱安慰了无数忧伤痛苦的灵魂。

  在河南农村教会事奉期间,我看到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基督徒写了800多首赞美诗,在各地的教会传唱,而这位姐妹不过平静地表示不是她有什么才华,她的创作灵感完全来自上帝。

  最后,在基督身上,我发现了这愿意放下100%,而不是抓住80%或者20%的根源,就是“他本有神的形象……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腓立比书》2:6-7)。

  耶稣基督爱我,竟然为我舍己,使我可以获得新的生命。这个爱的真理,深深地渗透到我的生命中,不仅医治了高考失败留下的的阴影和伤害,更重要的是帮我树立了崭新的人生定向:一个有福的人生不是紧紧抓住不放的人生,而是效法耶稣,愿意给予、分享、祝福他人的人生。

  3

  古语有云:拿得起,放得下,乃人生之大境界。面对高考,许多人最放不下的就是“自我”,怕失败,怕羞辱,怕让父母、老师失望。我后来发现,不管是抓80%还是20%,最终抓的都是“自我中心”的人生,都是为了证明自己。记得在高中班里,学习优秀的同学都是自己有一本“武功秘籍”,舍不得和别人交流,我也是那样自私,为了“鱼跃龙门”,差点赔上了自己的生命。

  在神的爱里,我看到从哪个大学毕业、有没有上过大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明白生命本身才最珍贵,并且懂得如何去健康、快乐地生活。信主多年以后,我恍然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其实并不在理工科,而是文科,不过当时在中国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我选择了自己最感兴趣的神学,在读书的每一天,我内心都存着向神的感恩,我尽我的努力来面对每一门功课,然而我深知神最看重的不是我的学习成绩,而是我的生命品格,是我对别人的爱心。

  高考,对于今天怀揣着大学梦的每一位中国学子而言,依然很重要,因为这毕竟还是中国大学招生的主要考核标准。不过,作为一位尝过高考辛酸苦辣的过来人,我愿意与你共勉。

  其实,高考并不代表我们人生的全部,只是一个中间站;高考也不能考核我们的所有能力,只能检验其中的一小部分;高考不是一个命运审判,只是一次机会;高考不是80%和20%的数学题,只是我们成长中学习的一个功课。所以,不要让高考冷却我们对生活的热情,不要让高考拿走我们梦想的自由,不要让高考否定我们做人的价值,不要让高考剥夺我们追求幸福的权利。总之,切勿以高考成败论英雄!

  当我们能够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来自上帝爱的创造,都有他独特的美善的旨意时,我们就能够抱一个轻松平和的心态,去迎接高考、享受高考,也去迎接人生的各样挑战、并享受人生。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