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以直报怨”与“爱人如己”

2024-07-07 作者:李世铮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284124c574dc48a51cf419c754ad4bec.jpg

3:10-11           “以直报怨”与“爱人如己”     

 

有人请教孔子:“以德报怨,何如?”他的意思是:别人对我不好,我却好心待他,您觉得我做得怎么样?对于这种做法,孔子不以为然,他反问道:“何以报德?”意思是:好心回报仇怨,何以回报恩德?孔子反问之后,立即给出答案:“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他的意思是:用公正回报仇怨,用恩德回报恩德。“以怨报怨”,肯定不对,但“以德报怨”又太难做到,那么,就“以直报怨”吧!

《吕氏春秋》记载: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缺个地方长官,谁去担任合适?”祁黄羊答道:“解狐就能胜任。”平公听过,非常惊讶,不解地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的是谁适合出任长官,并没有问谁是我的仇人呀!”祁黄羊如果处心积虑地打压解狐,那叫“以怨报怨”;如果满腔热情地扶植解狐,那叫“以德报怨”;他能客观公正地荐举解狐,这就是“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已经很难,因为“以怨报怨”才是人的天性,但还是有人要将其“拔高”为“以德报怨”。教会里也有类似的现象。“爱人如己”已经很难,“损人利己”才是人的天性,但还是有人要将其“拔高”为“爱人胜己”。很多年前,我听过一次讲道,题目和经文都是“爱人如己”,三个小标题分别是:爱人胜己、爱人舍己、爱人无己。我的天,这位讲员对听众的要求居然比上主还高!

约翰宣讲天国真理的时候,有人受了感动,就问他说:“我们当做什么呢?”约翰回答他们:“有两件衣裳的,就分给那没有的;有食物的,也当这样行(参路3:10-11)”“有两件衣裳”的时候,能够想到没有衣服的穷人,并且愿意将其中一件捐给他们,这就是“爱人如己”。约翰没有要求他的听众“爱人胜己”,就是把自己仅有的一件衣服捐给穷人,并不是这样做不好,而是太少人可以做到!

上帝对我们有很多要求,但“他的诫命不是难守的”,只要我们立志遵守,并且寻求帮助,就没有一样是行不通、做不到的。公元1世纪的法利赛人把信仰变成“难担的重担”,并且将之“捆起来”,“搁在人的肩上”。律法规定的十一奉献仅限五谷、新酒、牛羊,法利赛人却说,“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包括“薄荷、茴香、芹菜”。如果那些法利赛人活到今天,我们在微信群里抢到1毛钱的红包,他们一定也会责令我们奉献1分出来。这样的信仰,是不是会让人窒息?所以,恩主告诉我们:“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

“以德报怨”、“爱人胜己”,以这样的道德标准“严以律己”,当然没有问题,但任何人都没有资格、没有理由以这样的道德标准“严以待人”。能够做到“以直报怨”、“爱人如己”,我们就可以问心无愧了!故此,对于那些要求我们“以德报怨”、“爱人胜己”的“道德导师”和“道德法官”,一定不要理睬,这些人不是坏,就是蠢!听从他们的教导,我们不会越来越善良,只会越来越虚伪!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