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东方哈佛:上海圣约翰大学

2021-06-10 作者:张铁非  
来源:原创投稿雅博网我也要投稿

圣约翰大学.jpg

  上海圣约翰大学创建于1879年9月1日,原名是圣约翰学院,是由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 施约瑟(S.J.Sekoresehewsky)将原来的两所圣公会学校培雅书院和度恩书院合并而成,在沪西梵皇渡购地兴办。于4月14日破土动工,9月1日开学招入第一期学生。办学初期设西学、国学和《圣经》三门。

  卜舫济( F.L. HawksPott)校长

  1881年学校的英语老师卜舫济( F.L. HawksPott)开始完全用英语授课,这是中国首个全英语授课的学校。1886年年轻的卜舫济出任校长,时间长达52年,对圣约翰大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1892年起学校正式开设大学课程,并且将英语作为最重要的学科教授。1896年学校形成 文理科、 医科、神学科及 预科的教学格局,为沪上唯一高等学府,对 东南地区高等教育的改革产生深远影响。1905年,学校成为正式的大学,并在美国华盛顿州 注册,大学设文学院、理学院、医学院、神学院四所大学学院以及一所附属预科学校,成为获得美国z /-府认可的在华教会学校。1913年,圣约翰大学又开始招收研究生,1936年开始招收女生,后来发展成为一所拥有5个学院(原来的4所加上后来的农学院)16个系的综合性教会大学,是当时上海乃至全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入读者许多多是政商名流的后代或富家子弟,而且拥有很浓厚的《圣经》背景。

  圣约翰大学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教会大学之一,原为约翰书院,由美国圣公会主教施约瑟1877年开始筹建,1879年正式开学。最初,为了吸引学生和扩大影响,该学校免收学杂费,而且免费提供住宿和其它生活用品。1888年圣公会传教士卜舫济开始担任校长,直到1942年退休。

  学校最初设国文和神学两部,1880年设医学部,1881年设英文部。在教学特色上,该校尤其重视英文学习,是学生的必修课,而且课堂大部分用英文授课。由于该大学的学生英文水平在全国是最好的,因此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20世纪后,圣约翰大学在提高教学质量,扩大办学规模方面了很大努力,先后建成文学院、理学院、医学院、神学院四个相对独立的学院。1906年以后,它的毕业生还可以进入美国的大学深造,所以吸引了大批学生。20世纪40年代中期,圣约翰大学的规模又进一步发展。

  1950年12月,圣约翰大学正式宣布与美国圣公会脱离关系。1952年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被拆散并入上海多所高校。原校址所在地是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地址是上海万航渡路1575号。

  建国后圣约翰大学被分拆的详细情况如下:1949年--1952年圣约翰大学新闻系、外文系、中文系(部分)并入复旦大学;1951年圣约翰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并入同济大学;1952年圣约翰大学机械工程系并入交通大学;1952年圣约翰大学经济系并入上海财政经济学院(今 上海财经大学)。1952年圣约翰大学政zh i系并入华东政法学院(今华东政法大学)。1952年圣约翰大学理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教育系、中文系(部分)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参与组建上海第二医学院,后更名为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取消神学院,学生转入南京的圣经学校

  圣约翰大学是首个将西方教学风格引入中国的学校,除了极重视 英语以外,《圣经》、体育,课外活动也十分被强调。校内的体育设施完善,这里还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支足球队 。

  1950年12月, 圣约翰大学正式宣布与 美国圣公会脱离关系。1952年秋,圣约翰大学停办。1949年至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圣约翰大学各院系被拆散并入上海多所高校,分别是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第二医学院、同济大学、交通大学、上海财政经济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圣约翰大学原校址现为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主要为华政培养研究生所在地。

  血脉延续

  在台湾

  1967年,台湾的圣约翰大学校友为了延续圣约翰的精神,原本打算在台复校,但受到当时国民党z /-府教育政策的影响,私人仅能开办专科学校,遂成立新埔工业专科学校,2003年升等为圣约翰技术学院,2005年改制为 圣约翰科技大学(英文校名:SaintJohn's University),未来将恢复为圣约翰大学,成为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光耀圣约翰光芒。

  在加拿大

  另外,圣约翰校友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支持下于该校设立了专为研究生而设的圣约翰学院。据 上海圣约翰大学校友沈鉴治所言,虽母校不能在中国大地上重现,但这已是复校的第一步,故这所学院得到不少校友支持。

  杰出校友,灿若群星

  顾维钧(外交家)任袁世凯总统英文秘书、内阁秘书、外务部顾问和宪法起草委员等职。后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职,国民z /-府驻法、英大使,联合国首席代表、驻美大使,海牙国际法院副院长;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就山东的主权问题据理力争,以出色的辩论才能阐述中国对山东有不容争辩的主权,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权益作出了贡献。

  宋子文(政zh i家、金融家、外交家)

  荣毅仁(老上海商业巨擎、原国家副主席、中信集团创始人)

  林语堂(著名作家,国学大师,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学主任、新加坡南洋大学创始人)

  张爱玲(中国近代最富盛名的女作家)

  邹韬奋(新闻出版家、中国新闻和出版领域的国家最高奖项均以其名字命名)

  潘序伦(中国现代会计之父)

  贝聿铭(I.M. Pei,世界建筑大师,代表作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中国苏州博物馆、香港中银大厦)

  邹文怀(香港电影教父,一手打造出 李小龙和成龙两位最能代表中国的世界顶级明星及无数天王巨星、香港嘉禾集团创始人及主席)

  史久镛(联合国国际法院院长、大法官)

  经叔平(老上海商业巨子、民生银行创始人、原全国工商联主席)

  吴肇光(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

  孙学悟(中国基础化学奠基人)

  颜福庆(中华医学会创始人)

  周有光(汉语拼音创始人)

  黄嘉华(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

  顾震隆(中国复合材料研究奠基人)

  刘鸿生(老上海实业大王)

  严家淦(政zh i家,原中华民国总统)

  吴宓(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

  成幼殊、 黄金祺、 陈成达、 黄宗英、黄嘉华、 何占春、 吴宗锡、 董鼎山、 董乐山、 王永年、 曾楚霖、鲁平等人,其校友多活跃于商界、政界、文学界、外交界和医务界,很多都曾对中国的历史进程起到过重要影响。

  大学校训

  校训初为“ 光与真理”,后加上 孔子名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约大校歌

  歌词

  Leaving the lowlands, faces to the dawning, Scaling themountainheights, heeding not fears warning, Sons of theOrient,children ofmorning, Seekersof light we come!

  Heirs to the wisdom,taught by saints and sages,Gathered fromeveryclime,treasures of ages. Neverclosingwisdom’s book,turning still newpages,Seekersoftruth we come!

  Then college days done,stirredbyhighambition,Armed’ gainst the foes of man,viceansuperstition,Ournative land to serve, this shall be ourmission,SOlight and truthshall come!

  歌词释义

  校歌有三节:

  第一节是:我们应该做寻求光明的人,我们是“东方之子”,是“清早的儿女”,要我们攀登高峰。

  第二节是:要做寻求真理的人,智慧的书永远不要关起来,要翻到新的一页。

  第三节是:毕业之后要满怀雄心壮志,同罪恶,同迷信,同人类的敌人去战斗,为祖国服务是我们的使命。

  --英文歌词作者,圣约翰大学圣经神学系教授Dr. Cameron MacRae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