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1月5日,马礼逊出生于大不列颠岛北部的小镇莫佩思的一个贫雇农家里,在他之前已有七个兄姐,他排行最小,家境极为贫困。后来,他父亲把全家搬到纽开斯尔谋生,专以制鞋坯为业,一家老小全都参加劳动,过着下层社会的穷困生活,经常缺衣缺食,但马礼逊却勤奋读书,从小就学会拉丁文、希伯来文和希腊文,独立生活能力很强。他父亲是家乡长老会的长老,信仰虔诚,受其影响,马礼逊先后就学于霍克斯顿学校(Hoxton Academy)和戈斯波特传教士学院(Gosport Missionary Academy),除攻读神学课程外,还学习天文、医学和初等汉语,并听取了传教士在非洲和印度等地传教经验的介绍。
1798年,马礼逊加入长老会(Presbyterian Church)。1804年5月,他向伦敦传教会(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报名,要求接收他为传教士。伦敦传教会同意了他的申请,命他再接受两年更为严格的训练,然后派往中国开辟新的传教区,作为英国殖民zh u义者派赴中国的第一个传教士。1807年1月8日,马礼逊在伦敦教堂被封立为牧师。同年1月20日,伦敦传教会专为马礼逊举行了欢送大会,在会上宣读了给马礼逊的《书面指示》和《告诫书》。
1807年1月31日,马礼逊在伦敦登上“雷米顿兹号”货船取道美国前往中国。当时他是二十五岁的青年,未婚,独自一人首途赴华。马礼逊于同年4月20日到达美国纽约,受到美国基督教界人士的接待,国务卿对马礼逊志愿代表新教前往中国开教表示支持,并亲笔写了一封信交他带给广州美国商馆的卡林顿,命在马礼逊到达广州后给予一切方便。于是马礼逊在1807年5月12日搭乘美国货船“三叉戟号”,从纽约启程,经爪哇、澳门,经过近四个月的海上颠簸,于同年9月8日到达广州。
当时,马礼逊面临着两大困难:其一,清廷禁教令不准传教士进入内地;其二,华人不得信教,且不能教洋人习中文,违者处以极刑。除了来自清z /-府的限制,马礼逊在广州还受到东印度公司的敌视,他不敢暴露英国人的身份,只能冒充美国人,并在美国领事卡林顿的帮助下,才得以居留广州。同时,马礼逊也遭到罗马天主教主教的仇视和嫉妒,这使他的处境更为艰难。马礼逊在广州受到美国商人的接待,让他住进美国商馆,掩护其身份,供给他食宿,并代他聘请一个中文老师,使其安顿下来。1809年2月,马礼逊接受东印度公司的聘请,担任其译员,时间长达25年。。接受这份工作的原因是既可安全地居留该地,有助于学习中文,所得薪酬又可减轻差会的财务负担,或许还能改变东印度公司敌视宣教工作的态度。
1810年,马礼逊开刻由他修订的中文《使徒行传》,1814年完成《新约》的新译本。1819年,他与传教士米怜共同翻译完成《旧约全书》,取名为《神天圣书》,于1823年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出版,把《新旧约全书》完整地介绍到中国。
马礼逊在翻译、编排和出版《圣经》的同时,也进行了中国文化经典翻译。他认为翻译中国经典将有助于西方更好地了解中国,他是比较系统地将中国经典翻译成英文的第一人。1812年马礼逊翻译出版了中国的《三字经》(The Three-Character Classic)、《大学》(The Great Science)、《三教源流》(Account of FOE)、《太上老君》(Account of the Sect TAO-SZU)等。
为了帮助西方人阅读中文,1815年马礼逊还编写出版了英文版的《通用汉言之法》(A Grammar of the Chinese Language)和《中文英译》(Translations from the Original Chinese)。1816编写了《中文会话及凡例》(Dialogues and Attached Sentences in the Chinese Language)。1817年编写了《中国大观》(A View of China, for Philosophical Purposes, Containing A Sketch of Chinese Chronology, Geography, Religion and Customs)。1823年编纂出版了《华英字典》(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英语辞典。1824年马礼逊出版了《父子对话:中国的历史和现状》(China: Dialogues Between A Father and His Two Children Concerning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State of That Country)。1828年编写出版了《广东省土话字汇》(Vocabulary of the Canton Dialect)。
1818年马礼逊在澳门创办“英华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该校是近代传教士开办的第一所中文学校,招收华侨子弟前来就读,以培养中国的教牧人才。校内以中英文施教,课程有神学、数学、历史、地理等,马礼逊曾任该院牧师。1825年,该校开始招收女生。鸦片战争后的第二年(1843年),“英华书院”迁往香港,1856年停办。传教士在中国办学,为日后创办基督教大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是一种跨文化的教育事业。
最早的中文刊物是马礼逊于1815年8月5日在米怜的协助下,于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Chinese Monthly Magazine),这份月刊主要是介绍基督教的教义,也有少量的介绍历史、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内容。它是近代以来以中国人为对象的第一份中文期刊,揭开了中国期刊史的序幕。1832年,马礼逊又和美国传教士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 1801-1861)合作编辑英文《中国丛报》(The Chinese Repository)。
1820年马礼逊在澳门开设了一家中式诊所,聘请中西医师,以免费医疗服务作为传教的媒介。1827年又增设一家眼科医院。六年以后,又在广州开设了一家眼科医院,眼科医生聘请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医师担当。
由于马礼逊在中西文化方面所做出的开创性工作,而且贡献很大,1817年格拉斯哥大学授予其神学博士学位,1824年他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1834年,马礼逊由英王任命为英国首任驻华商务监督的秘书兼译员,官衔为副领事,同年8月,在广州病逝,安葬于澳门基督教坟场,后在广州建有马礼逊纪念堂(基督教青年会长堤会址)。
除《华英字典》外,马礼逊还著有《通用汉言之法》、《中国大观》和《广东省土话字汇》等文学著作,并撰写大量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其汉学研究影响巨大。有英国“汉学之父”之称的乔治·斯当东认为马礼逊是“公认的欧洲第一流的汉学家”。(Broomhall Marshall, Robert Morrison, A Master Builder)美国人亨特甚至称马礼逊为“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传教士和汉学家”([美]亨特:《旧中国杂记》,沈正邦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
——《通用汉言之法》
《通用汉言之法》(A Grammar of the Chinese Language)是马礼逊关于中国语言学的第一部著作,书名系马礼逊自定,全书共280页。马礼逊在序言中明确说明,他撰述该书的目的是给学习中文的学生提供切合实际的帮助。该书首先是关于中文独特性的评论,然后依次是:中文拼音表/汉语词汇的欧洲拼字法/音节表/声调/声调练习表/汉字的书写方法/汉字的结构/部首表/中文字典/标点法/名词/数词表/名词的数、性、格/形容词的原级、比较级、最高级/韵文/代词:人称代词、疑问代词、表示代词、关系代词、个别代词、不定代词/动词/副词/介词/连词/感叹词/地方土话、诗学。最后,马礼逊介绍了中国的诗歌及韵律,五言诗和七言诗的规则。概述了中国诗歌的发展史,详细介绍了《诗经》的内容以及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除诗歌外,马礼逊指出中国还有赋、曲、辞、词、并翻译了《寄友人·忆父》、《送春辞》、《江南曲》等。
——《中国大观》
《中国大观》(A view of China)是马礼逊继《通用汉言之法》之后的第二部文学著作,由东印度公司资助,于1817年在澳门东印度公司出版社出版。关于写作这部著作的目的,马礼逊坦言是为了帮助学习中文的学生,并非供人娱乐用的。该书包括年表、地理、z /-府、节令、节日和宗教神学等部分。
——《广东省土话字汇》
马礼逊在中国的经历使他认识到,学习中文,既要会官话,又必须掌握方言。而在广州在澳门乃至南洋进行传教和商务,学会广东省土话则为必需。因此,在1823年编纂完《华英字典》后,马礼逊便着手编纂一部方言字汇,终在1828年由东印度公司出资在澳门出版《广东省土话字汇》(A Vocabulary of the Canton Dialect)。
《广东省土话字汇》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英汉字汇,第二部分为汉英字汇,第三部分为成语词组;最后附有英国文语凡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