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利门书中的三种人
《腓利门书》是一封私人信件,也是保罗书信中最短的一封书信,整封信原文只有335个字;是保罗在罗马坐监的时候写给歌罗西教会一个热心基督徒的信。传统认为收信人就是腓利门,他的妻子名叫亚腓亚,亚基布可能是他们的儿子。这封信虽短,却是一封极有社会价值和属灵意义的信。透过它,我们更能了解保罗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更能了解信徒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实践自己的信仰。在这封书信中涉及了三个主要人物,今天我要藉着这封书信跟大家分享一个主题:《腓利门书中的三种人》。
一、保罗:帮助他人和睦的人
保罗,原名扫罗,有很好的出身,生来就是罗马籍的犹太人,又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当时非常优秀的犹太拉比迦玛列门下受教,在同辈当中又是个佼佼者。他还是个法利赛人,在他还没有归信耶稣之前,曾经为他祖先的信仰大发热心,也曾逼 -/迫过教会、残害过信徒,但当他在大马色的路上蒙复活的基督光照他、呼召他,他便成为基督的仆人、外邦人的使徒、他到处传福音、建立教会,新约圣经27卷中有13卷是保罗写的。保罗是一个福音的使者,他深深知道自己所领受的职分:一个是劝人与神和好,另一个是劝人与人和睦。哥林多后书5章18至21节说:“一切都是出于神,他藉着基督使我们与他和好,又将劝人与他和好的职分赐给我们。这就是神在基督里叫世人与自己和好,不将他们的过犯归到他们身上,并且将这和好的道理托付了我们。所以,我们作基督的使者,就好像神藉我们劝你们一般。我们替基督求你们与神和好。神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使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这几节经文讲到保罗领受了劝人与神和好的职分。在腓立比教会中有两个姐妹,她们之间有矛盾,保罗写信劝勉她们,也请教会帮助她们。保罗说:“我劝友阿爹和循都基要在主里同心,我也求你这真是同负一轭的,帮助这两个女人,因为她们在福音上曾与我一同劳苦。”(腓4:2-3)这是讲到保罗曾劝勉人与人和睦。保罗自己也曾主动地与人和好。在保罗第一次宣教途中,马可因为觉得太苦了,半路上自己回家了。当保罗进行第二次宣教旅行时,巴拿巴要带着马可同去,保罗坚决反对,认为马可没有团队精神,吃不了苦,估计当时让马可也非常难堪。因为保罗跟巴拿巴的意见无法达成一致,因而两人就此分道扬镳了。巴拿巴带着马可去宣教,保罗拣选了西拉和提摩太开始了第二次旅行布道。或许因为保罗对马可有成见,使得马可非常追求、又上进,之后马可不能跟随保罗,他就跟随了彼得,成为彼得“属灵的儿子”,后来还写了《马可福音》。当保罗的人生快要的结束的时候,他在提摩太后书4章11节对提摩太说:“你来的时候,要把马可带来,因为他在传福音的事上于我有益处。”可见他对马可有了正确的认识,也愿意主动跟马可和好。
在腓利门书中保罗充当了一个劝人和好、帮助他人和睦的角色。阿尼西母偷窃主人的钱财,他应该自己担当后果,跟保罗没有什么关系。很多人的观念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要多管闲事,不要给自己惹不必要的麻烦。但保罗不是这样想的,他关心阿尼西母的前途和命运,因他心里有基督的爱。他愿意为这个奴隶尽上自己的努力,其实保罗从来没有把阿尼西母当奴隶看,乃是把他看成在基督里的兄弟、心上的人、属灵的儿子。
劝人和好,帮助他人和睦并不是那么容易做的,需要有爱心、要态度谦卑、又要有智慧的言语,还要愿意付代价。我们看看保罗是怎么做的。腓利门书8至10节保罗说:“我虽然靠着基督能放胆吩咐你合宜的事,然而向我这样有年纪的保罗,现在又是为基督耶稣被囚的,宁可凭着爱心求你,就是为我在困锁中所生的儿子阿尼西母求你。”保罗没有藉着他使徒的权柄吩咐人,他乃是以一个年老的基督的仆人并且是被囚在监狱里的仆人的身份,凭着爱心带着谦卑地求。保罗还愿意付代价,在18至19节对腓利门说:“他若亏负你,或欠你什么,都归在我的账上,我必偿还,这是我保罗亲笔写的。”可以说,保罗在劝人和好、帮助他人和睦的事情作了美好的榜样,值得每一个弟兄姐妹学习。使人和睦是每一个神的儿女应该具备的生命品格,主耶稣在八福篇中提到:“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女。”(太5:9)
二、阿尼西母:因信悔改认罪的人
阿尼西母这个人在本书信中提及的不多,我们了解到他是歌罗西人腓利门家中的奴隶,他偷了主人家的钱财逃跑了。逃到了罗马,有机会认识在罗马坐监的保罗,因保罗所传的福音他就信了耶稣,但阿尼西母本人的内心世界书信中却没有任何描述。弟兄姐妹,大家想不想对阿尼西母内心的想法有一点认识和了解呢?我们可以通过当时的社会背景、阿尼西母的身份、以及他所做的事,在我们的灵修和默想中进行思考。
阿尼西母如何成为奴隶,到底他生来就是一个奴隶,还是被卖为奴隶,或是其它什么原因,圣经中没有讲明。他虽然是个奴隶,但他肯定向往着美好的、自由的生活。他盼望挣脱奴役的枷锁,但他的生命完全掌握在奴隶主的手中,他根本谈不上拥有什么人生观和价值观!他恨这个世界,更恨这个社会体制。但为了存活,他把这种恨深埋在心中。然而他心中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盼望越来越强烈,他希望改变这一切,而且必须改变,哪怕付出一切代价。有一天机会终于来了,他不但可以逃生,而且逃走时还可以偷走主人不少的钱财。于是他鼓足了勇气,带着钱逃到了罗马。
阿尼西母到了罗马后,可以想象他的处境。我们可以肯定他不能在罗马随意行动,假如他这样做会冒非常大的风险。按当时的法律,在逃的奴隶如果被抓,后果可想而知,不是处死就是被转卖。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逃跑的奴隶肯定很心虚,必然害怕引起他人的注意。此时的阿尼西母似乎得到了自由,但他在罗马的生活却是度日如年,他每一天盼望着天黑,因为他要趁着夜色去购买自己生活的必需品!阿尼西母到底在罗马怎么生活,我们不得而知。但他有机会认识在监狱里的保罗,保罗活出的生命深深地吸引了他,虽然保罗在监狱里没有人身自由,但他内心却满有喜乐;他被囚,却有平安;他好像什么都没有,但却样样都不缺!阿尼西母得知保罗能有这样的生命,是因保罗所信的耶稣基督。就这样阿尼西母接受了耶稣基督作他个人的救主。在阿尼西母和保罗的接触中,保罗谆谆善诱使他认识到,世界上根本没有真正的自由,只有道成肉身、死而复活的耶稣能带给人属天的自由和平安。因为耶稣所除去的是人生命中的罪,当一个人接受耶稣基督时,他的罪在上帝面前就被赦免了,并领受了属天的生命和平安。
至于阿尼西母为什么要回到他主人腓利门那里,我们有理由相信,自从信主后,他必然会蒙圣灵的光照,让他认识到偷钱和逃走都是神所不喜悦的行为,为此圣灵责备他,致使他一直内疚而没有平安。于是他把内心的想法跟保罗交通,他在基督耶稣里的追求得到保罗的支持和肯定,保罗为此给他主人写了一封份量很重的信,就是《腓利门书》。虽然这封书信给了阿尼西母很大的力量,但要回到歌罗西去依然是他信心的表现。在那里等候他的是未知数,有可能是自由、有可能是死亡、有可能被责打、有可能被转卖!但是这些对于阿尼西母来说都不再惧怕,因为他在基督里得到了永远的平安和真正的自由。他因蒙受上帝的恩典,他以悔改为信心的行动,所以他要回去。我们可以说,阿尼西母不再为自己而逃,而是为上帝回去,这是新生命在他里面给他的新的要求,他要勇敢面对自己的过往,他要悔改认罪。
对基督徒来说,我们都是被耶稣基督从罪恶当中拯救出来的百姓,神已经赐给我们内心的平安和活出新生命的能力,我们当向神认罪悔改,也当向被我们得罪的人认错补偿。这也是我们今天从阿尼西母的生命中学到的功课。
三、腓利门:在基督里肯饶恕的人
腓利门是歌罗西城的富户,他本人可能是保罗在以弗所三年宣教期间所结的果子。当时的社会是奴隶社会,他是奴隶主,家中却有教会。阿尼西母是腓利门家中的一名奴隶,这名字原是“有益处”的意思,可是,他的行动反而变成主人的损失。当阿尼西母决定要回到腓利门那里向他认错,请求他的饶恕。保罗猜想腓利门对阿尼西母逃跑的愤怒,于是就写了这封书信,凭着爱心请求腓利门在基督里饶恕和接纳阿尼西母。由保罗的同工推基古带着阿尼西母一同去送信。可以想象,腓利门和妻子亚腓亚,并儿子亚基布,一家人读完此信,肯定是热泪盈眶。一个为基督的缘故被囚的使徒,一个对主忠心耿耿的使徒,自己在监狱的捆锁之中所想的仍然不是自己的益处,而是别人,这怎能不使人感动呢?我们相信,腓利门饶恕了阿尼西母,并以主内的弟兄接纳了他,因为这封纯属个人书信的公开即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明。
饶恕一个得罪你的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常常记不住别人的好,却牢牢记住别人对自己的不好,一提起那件让自己受伤的事,就很难过、很痛苦,甚至想报复,这就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一样。要饶恕,除非有在基督里的爱,并愿意照着主耶稣的教导去行。腓利门是一个有信心和爱心的基督徒,保罗称赞他说:“我祷告的时候提到你,常为你感谢我的神,因听说你的爱心并你向主耶稣和众圣徒的信心。愿你与人所同有的信心显出功效,使人知道你们各样善事都是为基督作的。兄弟啊,我为你的爱心大有快乐,大得安慰,因众圣徒的心从你得了畅快。”(门4-7)从保罗的这几句话看来,腓利门在教会里的爱心和信心是大家公认的。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爱我们周围的弟兄姊妹,甚至我们也可以去爱一个和我们不相干的人;但是,能不能用同样的爱去饶恕和爱一个曾经亏负过你、伤害过你、对不起你的人呢?这对基督徒来说是一种挑战,我想同样对腓利门也是一种挑战。为了让腓利门在饶恕的功课上做得容易一些,保罗告诉腓利门要从神的角度用全新的眼光来看待阿尼西母,保罗说:“他从前与你没有益处,但如今与你我都有益处。他暂时离开你,或者是叫你永远得着他,不再是奴仆,乃是高过奴仆,是亲爱的兄弟。在我实在是如此,何况在你呢!这也不拘是按肉体说,是按主说。”(门11、15-16)的确,阿尼西母过去对腓利门没有什么益处,但现在大有益处。信主后的阿尼西母的价值,已不再是用地上的价值来衡量,而是用神国里的价值来衡量,他是合乎主用的器皿,而且是贵重的器皿。保罗要腓利门用不同的眼光看改变后的阿尼西母,也从不同的角度看阿尼西母逃跑的这件事。虽然阿尼西母的逃跑确实不应该,但是万事互相效力,如果阿尼西母没有逃跑,他永远是一个心不甘、情不愿没有价值的奴隶。
旧约圣经中有个饶恕的典范,他就是在埃及作宰相约瑟。约瑟十七岁时被十个哥哥卖到埃及,之后的十几年过得生活也相当艰难,但他倚靠上帝,后来成了埃及的宰相。当埃及和迦南地遭遇饥荒的时候,约瑟与兄弟相认。兄弟们想起自己从前的恶,害怕约瑟报复他们。但约瑟从神的眼光看过去的事:“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是光景。”(创50:20)约瑟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的意思虽是坏的,但要相信神的意思却是好的。这也是我们能饶恕他人的理由。
据教会历史的传说,腓利门在基督里饶恕和接纳了阿尼西母,没有把他看成奴隶,乃是给了他自由,让他更好地侍奉主。后来,在以弗所教会中有个叫阿尼西母的主教,他就是腓利门在基督里饶恕、接纳和释放的奴隶阿尼西母。
结语:
今天我们藉着腓利门书分享了这三个人物,可能这三个人物就是在信仰生活中的我们。但愿我们都能够作使人和睦人,用爱心、谦卑、智慧劝人和好、和睦;当我们得罪他人时,让基督的光在我们里面照亮,给我们力量向神认罪悔改、向人认错补偿;若是他人得罪我们,我们要用基督的爱饶恕和接纳他,让我们的生命活出基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