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灵命进深生活的原则

2018-12-26 作者:梅浩林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灵命进深生活的原则.jpg

   寻求与神亲爱合一生命的属灵原则,有密不可分的两个面向:一是我们单独亲近神的生活,二是我们公开亲近神的生活。这两者既不是非A即B,也不是A、B皆是的选项——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单独与公开亲近神,原是二而一的两个面向。

 
  爱中合一的亲密会容许神为别人的益处住在我们里面,也容许我们为别人的益处住在神里面。有哪些原则能培养我们,使我们在公开、单独两方面都与神有这种亲密?此处我采用原则而不用操练,原因是操练会因人、因文化而异;尽管如此,此类操练若能有效培育出在神的爱中降服,以及为别人的益处而等候神差遣的心,必定是因为实行了某些重要的灵命进深成长原则的结果。
 
  单独亲近神的操练
 
  与神同在的内在生命,并不是我们必须去赢取、建构、或是产生的东西。藉着极大的奥秘,神已经在十架之爱里,内住于我们生命深处。奥古斯丁清楚有力地说明这点:
 
  我爱你爱得太迟!你是远古之美,却又始终如新!我爱你爱得太迟!看哪!你在我里面,而我,畸形的我,却在外面,在你所造的佳美形体中,热切寻求你。你在我里面,我却没有与你同在。
 
  正如你我,奥古斯丁寻找在他之外、与他隔绝的神。然而他发现,我们应该在生命深处寻见神、爱神。这正是保罗在他的宣告中所要引领我们的:“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西3:3)。我们该看重的是神在我们生命深处的同在,因为我们就是在此与神产生亲爱合一的关系。
 
  我们习惯于“以自我为指引”的生命,那无所不用其极的结构,沉湎于完全失去重心的生命模式,所以对自己生命的深刻内在向度大都不觉不察。的确,我们大概知道心理学观点如何看待自己的意识与潜意识,但我们大都不认识自己生命深层的灵性根基。
 
  世上狂乱的忙碌、诱惑、消遣,吸引我们离开生命的深层核心,将我们薄薄地洒在生命表层。只要我们醒着,视觉、味觉、肉体的刺激便连环出击,争相吸引注意力,诱惑我们或要求我们效忠。多媒体则以图像、照片、感官知觉,微妙地塑造我们如何认识世界与自己在世上的地位。各种价值体系竞相争取我们的忠诚,我们的生活变得支离破碎、焦点扭曲,我们的理智与情感成了激烈翻腾的巨大漩涡。梅顿将这种生命状态描述得极好:
 
  因为只要我们独自活在自己的表层意识,并且完全认同生命肤浅、短暂的那一面,我们便会彻底沉溺于不实;而“热切地攀附于不实”正是万恶之源,严格来说就是骄傲。那等于是宣告:相对于神的存有与真实,我们非实存的生命才是终极真实,我们是为此而活。因此,我们必须脱离内里的不实,才能与内心更深处的真实联合,那是我们的真我——我们最内层“住在神里面的自我”。
 
  所以我们最大的需要是归回生命深处的中心,因为神的十架之爱就是在这里成为我们的真我,与我们同在。
 
  归回生命深处的中心,涉及两个重要原则:脱离与贯注。此处我们谈的仍旧不是有先后次序的原则——先脱离后贯注;而是两者并行的行动,使我们的生命从非神的一切,转为以神为生命的中心、根源、内涵。倘若我们打算先脱离非神的一切,再来达成以神为中心的目的,很快便会落入敬虔假我以自我为指引的种种活动。脱离与贯注是走向与神亲爱合一的关键节奏,两者是诚挚爱神的举动,倘若别有动机,最终都会沦为“以自我为指引”的爱。
 
  因此,我们个人与神独处时必须有一些操练,检视自己的身份、意义、价值、与目标所扎根的那些非神事物。这未必表示这些事物都是邪恶的。的确,我们的身份通常都扎根于本身与本性都属于神美好创造的事物,但这些绝不足以构成我们身份的根基。光是明辨身份的虚假根基不足够,若要使我们的身份脱离这些事,必须操练在何时依附,便在何时于爱中降服于神。
 
  脱离与贯注的行动并非否定世界的禁欲主义,它最终是肯定世界,使我们恢复与世界真实、正当的关系,也让世界按神的旨意恢复真实、正当的地位,因为神的旨意就是希望我们可以为了他人的益处,与他有亲爱合一的生命。脱离与贯注不仅恢复了我们与神的关系,使这份关系成为我们真实生命的根源与内涵,更恢复我们受造应该在世上拥有的地位与角色。
 
  为了世人而亲近神的操练
 
  为了世人而亲近神的操练,着重于我们如何在世人中间活出与神同行的生命。
 
  单独亲近神有个最大的危险:我们藉着一些操练在日常生活的活动与关系中,把自己献给神,单这些操练却可能只是“以自我为指引”的奋斗,完全无法带领我们脱离假我那毁灭、令人衰败的牵绊。操练有其不可分割的“另一面”,它们的面对不但只是作为恩典的工具,帮助我们脱离假我,更使我们为了他人的益处,而成为献给神的祭。我们操练不再控制人、控制处境,也同时可能是操练为别人的益处而侯神差遣;操练赦免那些伤害、得罪、侮辱过我们的人,也可能是一种途径,使我们得以在神的恩典中操练与他们和好,并且促使他们与神和好。
 
  不过,为了世人而亲近神有些可以遵行的原则。藉着具体使用主祷文祷告,我们找到两个可以具体落实的基本原则。第一个原则来自“我们在天上的父”这句祷告;第二原则则来自“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我们在天上的父。耶稣教我们祷告“我们在天上的父”(太6:9)。这句话可说是为了世人而亲近神的首要面向:为世人而在神里面。第一个词我们,显示祷告时应先对神敞开,我们并非单独孤寂地祷告,我们是在生命一切的关系框架中来到神面前,而这些关系有真实的也有尚待发展的,有亲密的也有最疏远的,有经常性的也有非经常性的;我们是以人类群体(就最广与最狭的意义而言)的生活为背景来到神面前。除了平日较为亲近的关系网络,以及至亲的家人朋友网之外,整个人类家族也都包含在“我们”当中。在“我们”这两个字里,我们与神的关系以及与他人的关系无可避免地交织在了一起;我们个人与神的亲密关系,以及我们为了世人而与神亲近的关系,二者难解难分。
 
  若真诚祈求“我们的父”,我们一切人际关系的背景便会改变。每个包含在我们里面的人都成了神所钟爱的,也成了我们的弟兄姐妹。别人不再只因他们能促成我们的时程计划而受重视,也不再因他们阻挠我们的目的而受贬抑。别人不再是我们赛局中的棋子、满足我们欲望的物件、或是该被妖魔化并摧毁的敌人;人人都成为神所爱、神的恩典源源浇灌的人。“别人”所指的是那些我们该成为他们的弟兄或姊妹的人,神的爱与恩典,要在我们里面感动他们。“我们的父”立即将我们一面与神结合,一面与他人结合。如果我们把我们的父这几个字带入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使这些字,成为各种关系的内在含义,成为我们在每种关系之后不断轻声的祷告,那么在一切的关系框架中,我们单独亲近神,也就变成为了世人而亲近神。无论我们置身何种关系,说话与倾听时,与他人互动时,我们可以在进深的层次不断宣告:“我们的父……我们的父……”。
 
  因此,为世人而亲近神的第一个原则是:将生活美中关系置于神同在、神动工改变的背景。至于第二个原则可见于主祷文接下来一连串的祷告。
 
  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耶稣教导我们要祷告:“让(let)你的名被尊为圣,让你的国降临,让你的旨意成就在地上,如同在天上一样。”(太6:9-10,笔者自译)。当我们祷告“让你的名被尊为圣”,我们并非坐在人生边线的观众,为神加入的比赛,在场边喝彩。这个祷告时全然委身于今世的生活(“在地上”),以至于神的真实同在与本质能以某种程度在我们里面彰显,也藉由我们彰显。我们是在承认凭自己的能力不能成就这事,但我们愿意在日常生活的各种情况中,活出对神的亲爱降服,如此,真道方能在我们里面成为肉身。
 
  当我们祷告“让你的国降临”,不是在祈求神终结历史,速速送我们进入荣耀的国度,或是挥一挥魔棒,解决我们生命中面临的一切问题。我们是在承诺:今世(“在地上”)过着在爱中降服于神的生活,并透过我们的行事为人,具体实现神的生命、整全国度的价值、原则与动机。同样地,我们依然无法靠自己以这种方式落实神的国度,但是可以接着亲近降服,容许神在日常生活的处境中,在我们身上,并且透过我们,落实国度的生命。
 
  以“让你的国降临”成为我们置身日常生活处境的驱动力,意思就是:“求在上面的事;那里有基督坐在神的右边”(西3:1),这就是置身于另一种真实,却又生活在世上(“在地上”)。
 
  当我们祷告“让你的国降临”,不是在我们人生大事中专断地以神的旨意为箭令,也不是无论做什么,都求神让事情顺顺利利。相反地,我们是彻底委身,承诺在世上(“在地上”),以亲近神、降服于神的方式生活,让我们在回应所经历的事时,具体实现神的旨意。以“让你的旨意成就”为我们参与人生大事的原动力,就是将我们的全人转向天上的事,亦即有基督居中的事(西3:2)。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