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基督信仰改变的人生
原来赵晓研究很多热点经济问题,媒体的约稿也很多。但现在,他更多做自己喜欢的研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年轻的时候,你是动物,被各种欲望驱使。但有一天你学会了放弃,你就开始成熟了。”
在人生转型之后,赵晓逐渐减少在媒体的发言,集中做两件事,一是研究经济学的伦理和信仰基础,二是参与到传统中华文明与基督信仰融合的文明实践中去。“此后我的为人态度宽容了很多,学术思考也深厚起来。”
“最为重要的是守住自己。”他说,“要拒绝野心的诱惑,还要拒绝媚俗。把握自己,首先不丢分,然后能拿多少算多少。”
有人曾问到他在整个中国经济改革中扮演的角色?他想了许久,“我努力做一盏照路的小桔灯吧!这盏灯也许能照亮别人一点点,却不一定能帮助我看清自己。所以我真的很需要信仰的光照。我永远不会以为自己知道很多,或者有多重要。”
赵晓认为是基督信仰更新了自己的心灵。现在的赵晓眉宇间非常开阔,容光焕发,笑容洋溢。没有了信仰之前的好胜心以及浮躁,骄傲逐渐被基督信仰的喜乐、和平、谦卑所代替。他解释说:“这是真正的喜乐,不是快乐。常人所谈的快乐常是在满足了某个心愿条件下才有的一种心情,是有条件的;而喜乐是来自于信仰的力量,来自于内心深处的信靠与安全感,与外在环境和条件无关,也是旁人夺不去的。这是一种在上帝面前降服后内心深处完全的释放与快乐。”
当心灵真实地被基督信仰更新后,赵晓坦言自己生命幸福指数上升了很多。作为学者,经常要面临学术观点的争辩,有时甚至会挨骂,以前好胜心切的他逐渐变得包容并充满了爱。前段时间他提出“现在买房,就是爱国”观点,被评为2008年十大网络语录,遭遇了很多网友的板砖。“如果是过去,我肯定会大大激怒,但现在都能坦然接受,不仅不予回应,还真心感谢所有批评的网友,因为他们愿意关心我的观点。基督信仰告诉我爱是凡事包容,只要坚信自己所讲的是真理就行了。”赵晓认为是信仰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心胸更开阔、更敢于坚持真理。
虽然赵晓信仰虔诚,但事实上,他并不会特别去向自己圈子里的人传讲信仰。比如说他很少给学生传讲福音。他觉得如果给学生讲他的信仰,会给他们格外的压力,是不公平的。他更祈愿能用生命活出信仰,有基督爱的馨香之气,自然地让外人感受其所信仰的上帝的美好。
赵晓的妻子比他早几年信仰基督。后来,两边的家人纷纷信主,因为家人看到了他们婚姻生活的美好见证。
赵晓相信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基督徒将是中国以及世界的祝福,尽管现在还不是所有中国人都能理解并接受这一点。他打比方说,有一个人家里有十个儿子,开始都是种田、读私塾和做官的。后来有个儿子剪了辫子去外国留洋,家里就想:完了,这个儿子不再是中国人。但结果发现,读了洋学堂的那个儿子其实贡献很大,他给家里带来了科学。又有一个儿子,在改革开放后下了海,家里想,这下又完了,这个儿子以后没有出息。但结果发现,这个儿子其实很有出息,他给家里带来了财富。现在呢,又有一个儿子去信了基督,家里有人又不习惯,甚至想要不再承认他是家里的儿子。但最终,家里人会发现,这个儿子其实是家里最有爱心的儿子,是必将给家庭带来莫大祝福的儿子。赵晓以此来表达基督信仰逐渐融入中国,中国人将从不习惯到习惯的过程。
赵晓现在工作之外也忙着全国各地听道、讲道以及去灾区赈灾。他说:神的爱不同之处就在于,这爱来自天上,来自无限与永恒,其长阔高深过于人所能测度,因此,神的爱让人更有能力自然而然地、更多地去爱别人,从而比以前做得好些。
赵晓还强调,人其实是缺乏力量来爱别人的,除非他得到了上帝的爱。他讲到,当他全家都一起跪下来祷告时,很多问题都解决了,并且那种洋溢着的浓浓的爱真的让人想起都很温暖。因为神先爱了人,所以人才能去爱。
赵晓刚信主时,常常传福音,写很多文章呼吁人的灵魂觉醒,充满激情。他的朋友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何帆博士写文章称他“像个传教士,善辩而平易近人。”不曾想,何帆博士真的受到了影响,现在也已信靠耶稣。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成为基督徒,如今赵晓更多的是在做坚固已信者的信心的工作,并挑战他们将信仰活出来,同建山上之城,让中国变得更美好。他现在呼吁最多的是中国督徒们要用生命活出信仰,活出美好的见证。“我现在做的工作有点象当年‘五月花号’的清教徒,目的是让中国成为新的山上之城,一个更有道德,更能给国人及世界带来祝福的崛起大国”。在赵晓微微的笑容中,透露出更多期待、耐心、包容与安静。
他身边的香柏领导力机构成都办事处负责人崔立德认为:从赵晓起初写的《有教堂的市场经济和没有教堂的市场经济》,到现在写的《有十字架的变革和没有十字架的变革》,透视出他思想的深刻变革,这背后是他所体会到基督信仰的十字架上的舍己的爱,他很希望中国人都能得到这样的圣爱。
一代代的经济学家自然更迭,在赵晓看来,一个经济学家能否有些洞见为人记得,真的超出了可以把握的范围。他竖起食指,在面前晃了晃,笑着说,“Don't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