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而生的美国女孩(四):留在中国
耶稣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马太福音》:19:14)
为中国而生的女儿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伯林顿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小镇,民风淳厚,宗教色彩浓郁。20世纪60年代初期,小镇上克拉克家的长女,一个金发碧眼的小女孩诞生,取名罗娜。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南方中产阶级家庭,罗娜的父亲是一位电机工程师,母亲是一位端庄贤淑的知识妇女。小罗娜记得五岁的时候她搬进了一个新家,那是一栋两层楼的花园洋房,绿草如茵,风景如画,不远处是一条潺潺的小溪,罗娜她最喜欢在院子里爬树。
罗娜的家庭是一个传统的基督教家庭,父母双方家族中都不乏敬虔爱主的人。罗娜一出生便和父母亲一起去教会,参加各种属灵聚会,上主日学、读经、祷告,对她来说,就如人要吃饭一样理所当然。二年级时,课堂上老师问每一个孩子:长大了要干什么?七岁的小罗娜说:要当宣教士。九岁的时候,她就养成了每天必读《圣经》的习惯,但她真正重生得救是十一岁时。那一年她母亲带她到了一个新的教会,这个教会比较重视福音真理的宣讲和教导。一个主日她听到了牧师的福音信息,自己心里一下子就明白了,默默祷告,求耶稣进到自己的心里,赦免自己的罪,做自己的救主。过去她是在头脑中把《圣经》作为知识来相信,而现在是从心底里接受耶稣是自己的主。
“重生后我就有一个转变,我就很想把福音传出去,以前是做为知识知道,现在就想传福音。”后来罗娜分享自己的见证时是这么说的。罗娜的父母亲不仅用自己的爱,也用神的话语养育自己的女儿。罗娜的母亲说女儿的生命成长中,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个是《圣经》,神的话语在女儿的生命中扎了根;另一个因素是顺服神,让神在自己的生命中作工,当呼召临到她时,罗娜就以顺服的心回应。
罗娜读二年级时一篇课文中简单介绍了汉字,她很感兴趣,母亲就带她到图书馆借了一本关于汉字的书,画一个太阳加一点就成了“日”字,画一个月牙就成了“月”字。这些象形文字对小罗娜有极大的吸引力,七岁的小罗娜心里就很清楚,长大了神要差派她到中国去。
多年前罗娜的外婆有一个祷告,求神呼召她的两个女儿作宣教士,神垂听了老人多年的祷告,但并不是呼召她的两个女儿,而是在她的孙子一代中呼召了罗娜和她的妹妹,两人都成了宣教士。1983年罗娜从美国的著名基督教大学惠顿学院毕业,使徒保罗说:“向软弱的人我就做软弱的人,为要得软弱的人,向什么样的人,我就做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这些人。凡我所行的,都是为福音的缘故,为要人同得这福音的好处。”怀着与保罗同样的心志,为了更多的中国人归主,罗娜奉差出征,临行前她父母以前教会的牧师,为她按手祷告说:主啊,求你把她变成一个中国人。神垂听了这位牧师的祷告。
从尘土中提拔的人
“祂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从粪堆中提拔穷苦人,使他们与王子同坐,是与本国的王子同坐。”(《诗篇》113:7、8)
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安铁路局宿舍铁路东村的排房里,火车司机赵师父家的小六,呱呱坠地,取名赵建安,是家中最小的一个。建安14岁那年突然得了黄胆性肝炎,住了两次医院也没治好。休学在家里,整天唠叨说:“谁能把我的病治好,我怎么感激他都行。”一天一个邻居端着饭碗来他家串门,边吃边聊说:“咱们铁路东村有一个人很多病,听说信耶稣后都好了。”其实讲这话的人也不信耶稣,他只是聊天而已,可是建安听了,颇为好奇:信耶稣是怎么回事呢?这个耶稣是人名呢,还是地名呢?第二天他便去找那个信耶稣的人,这是位老姐妹,见到他很客气,说:“主拣选你了。”建安当时不明白,说:“我是来找你的,你怎么说主拣选了我呢?我有病需要祷告。”
这位老姐妹就带他到她家的里屋,拣了块砖头放在潮湿的地上,让他跪到砖上带着他祷告,教给他说:“你只要说,主救我!”去她家祷告三天后,再到医院检查身体病好了。他心中很困惑,觉得也没吃什么先进的药,也没打什么先进的针,怎么病就会好呢?那时那位老姊妹他们礼拜三、六日都有聚会,都是家庭教会,建安便跟着他们去聚会,听牧师讲道,越听心里就越喜乐。一年多后他听明白了道理,便认罪悔改,接受耶稣为主。
小建安信主后欢喜快乐,在学校中也传福音。他曾听到其他传福音的人说,上帝能赐给人聪明,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有一次考试的时候,他就使劲祷告,求主赐他智慧、聪明,一直祷告到十二点,似乎听到灵里有声音说:交托主,荣耀归天父。顿时压力就没有了。第二天考英文他的成绩很好,同学们就问他:“你怎么考这么好呢?”他答到:交托主,信基督。这是1979年6月的事,当时的老师无法相信,一个初一的孩子会信耶稣,反而断定他精神不对头,他们觉得建安整天神啊,鬼的,遇到事情就说是神的恩典,不好的事情就是撒旦的攻击,一定是脑子出了问题,便通知建安的父亲把孩子带走,休学回家。
80年后,建安离开了学校,心里也没有不能上学而忧愁,反而觉得是神的恩典,要他多聚会。那段时间他到处参加聚会,常听福音电台,也到各家探访、帮忙,非常喜乐,生命有很大长进,当时也没有多少属灵书籍,他主要从聚会和福音电台来汲取灵里的养分。他从福音电台听到宋尚洁怎么爱主,怎样为了福音把美国大学里得的金钥匙荣荣誉证书扔到大海。还有一次听到福音电台说,如果一个人愿意做乡村的传道人,那真是以耶和华为乐,而不是以世界上的事为乐。他便懂得以主为乐,与主亲近是最好的。他们的牧师教导说,有主万事足,无罪一身轻。他们听了便大声:阿们!
后来他跟父亲干了一段时间的临时工,1985年他被市公交公司录取为工人。开始在西安市内公共汽车上当售票员,他服务的是到徐家庄的6路车。沿途经过许多大学,如西北电信学院,西北工业学院,体育学院,许多大学生也常乘这趟车。建安心中火热爱主,常常在车上公开传福音,这在80年代的中国的确罕见。他常把一大本黑皮《圣经》放在票夹上面,那时一般人还买不到《圣经》,常常有人会好奇的问他这是什么书,只要有人问,他就借机会向人传福音,有时他也会带一些福音单张分发出去。神喜悦信心单纯的人,也在预备这个年轻人,将来使用他。
你的头发染的真好看
1983年中国的门虽然已经敞开,但是外国人要是长期在中国居住、工作还不是那么容易,于是罗娜先到了台湾,在一家孤儿院侍奉。有一次,神给了她一个机会到大陆观光。那次旅行中罗娜对西安印象最深,感到是神呼召她去西安侍奉。80年代初的西安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封闭的,他们这些外国人每到一处总有人围观,他们最后一站到博物馆。一行约十个人被群众团团围住,走不出去,其中一位老外忍不住用汉语问:你们为什么看我们?有一个**声回答:“我们想和你们做朋友。”罗娜一听心中大叫:哎呀,太好了!西安这个地方太好了!求神一步一步的带领,给我开门,让我能够到西安。
回到台湾后,她开始为西安祷告。她那时已经开始学着读中文《圣经》,每读到锡安的时候,她就想到了中国的西安,她也向神祷告求凭据:主啊,如果你让我去西安的话,就让我在台湾认识一些西安人吧。孤儿院有一个已经长大离开的孩子,罗娜要为她安排教会,去探访她时,见到这孩子的继父,罗娜问他:你老家在哪里?他说,西安啊。第一个凭据来了。过了一个礼拜后,做完礼拜,她见到一个老弟兄,便问他老家在哪里,他说在陕西。并告诉罗娜说,过几天是正月初八,在中山堂有一个同乡会,全部是陕西西安人,你来参加吧。罗娜去了后,一下子见到两三百个西安人,她说:主啊,够了,够了,求你为我开路,我愿意顺服去西安。
罗娜于1986年来到长沙,几个月后她到了西安,从1983年起她就开始学习中文,学侍奉,学做中国人。她的语言能力颇强,加上自己的刻苦学习,很快就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到了中国,面对着这么多的人群时,她一点也不觉得陌生,反而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因为有“向什么样的人,就做什么样的人的心志”,有主的呼召,她虽然面临很多挑战,但靠着神的恩典她都能一一胜过。她先学吃中国饭,到台湾吃苦瓜,到广东去吃蛇皮,到湖南吃辣子,到陕西吃大蒜,她全能适应。她和普通的中国人一样睡硬板床,站着乘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虽然这些事情对一个喝美国牛奶,在花园洋房里长大的美国姑娘有一些困难,但她说:“碰到难处就要奉耶稣的名,靠主走过来。觉得很苦的时候,神就让我想到周围那么多的人比我还苦,他们经历这些事情那么多年也过来了,比方说,在火车上或者公共汽车上一站好几个小时时,我实在受不了,就先下来,然后再坐出租车回去,条件允许的时候我会这样做的。我没有像他们从头到尾都是站,我吃苦没有像中国人那样多。”
“你的头发染的真好看!”一次一位陕西的妇女见到她,把她当成了中国人,看着她满头金发,直称赞她的头发染的好。然而对罗娜来说,向什么样的人我就做什么样的人,不是目的;总要救些人,为要与人同得这福音的好处,才是她的目的。她不仅是取了中国人的生活模式,更重要的是她以基督的心为心,她的负担就是服侍中国的孤儿、流浪儿。耶稣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
罗娜自己生在了基督徒的家庭。从小父母亲就把她带到耶稣那里,她是在基督之爱的养育下长大的。她盼望每一个中国孩子都能得到自己从小得到的那份爱,从小就认识主耶稣,但是中国的小孩子在哪里呢?罗娜找到西安民政局,要求去西安的社会福利院工作,结果是连参观都不准她进去,因为她是外国人。为了能够留在中国,侍奉中国,她两次到**局要申请加入中国国籍,然而都被拒绝了。孤儿院的门似乎对她是关闭了,她只好审请到幼儿园教书。她开始像一个普通中国人一样,骑着自行车一趟趟的去找西安教育局,说明自己想到幼儿园服务的心愿,然后是慢长的了无音信的等待。有人鼓励她再去一趟,寻问结果,她骑上自行车一边流泪一边祷告:神所开的门,无人能关;祂所关的门,无人能开,她就求神给她开一个门。一路哭到她要去的地方,对方告诉她说:“我帮你已经联系好了,在交大小学里工作,不是幼儿园。”罗娜开始在西安交大的小学教900个小学生英文。然而一年之后,学校说,大学部还缺外教呢,你还是教大学生吧。罗娜只好转教大学生,似乎她离小孩子越来越远了。然而神的呼召是不会错的。
神所预备的
1989年罗纳在西安教书的时候,有一对同在西安的美国夫妻与她交谈时说:“西安有一位年轻的主内弟兄,很热心,很大胆,在公共汽车上公开的传福音。”罗娜说:“哇,这么好的弟兄,我们就为他祷告吧。”1990年秋天她在市一大教书时,弟兄姐妹为了使她认识更多的肢体,有更多的团契,就把赵建安介绍给她。建安第一次见到罗娜时觉得她很单纯,普通话讲的很好听,对人真诚,很亲切。两人第一次见面只讲神的事,只谈《圣经》。而罗娜在建安来访时已经在迫切祷告神,求神为她预备能够和她一起天天读经的姐妹,因为她觉得每周一次聚会灵里实在不够,祷告完了又加了一句:或者是我未来的丈夫来和我一起读经,愿神的旨意成全。她很高兴认识建安,觉得这个弟兄很朴实,他的普通话她全部都可以听得懂,容易沟通,不像在大学里的普通话,有很多成语和名词,听不懂。两人开始经常在一起读经。
罗娜在长沙的时候就有人给她介绍对象,她说她有两个标准衡量:第一,当然是信耶稣;第二,是对方去不去西安。原来对方是想跟着罗娜去美国,当然就不行了。在西安的时候,罗娜的身边不乏硕士、博士、留校老师的朋友,以至建安有一段时间看到找罗娜的都是博士生,教师,觉得自己的条件太差,但是回去一祷告,心里觉得不能突然中断关系,所以还是继续和罗娜查经。按人的标准,罗纳似乎应该和校园里的知识分子更接近才对,然后罗娜却有不同的标准,她当时接触的家庭教会的肢体,很多是工人,很多家庭是妻子信主,丈夫不信主。罗娜想,如果自己有一位工人丈夫,与这些姐妹的丈夫背景相似,去传福音就方便了。她就求神预备一个不懂英语的丈夫,她觉得如果丈夫英语很好的话,就可能去美国不愿意回来,也不愿意在中国传福音了。她在大学里的几年,看到大部分来找她的学生,是想学英文,想出国,这很普遍。而罗娜则是想传福音,她择偶也是以传福音为标准的。与建安的交往使她有点感动,好像是神预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