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中国之两种需要

2006-02-03 作者:博学  
来源:本站原创我也要投稿

中国之两种需要

文/罗博学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京华烟云》,引起极大轰动,首创收视高峰。我认为它能够赢得观众好评,至少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大腕明星的联袂出演,造就收视热潮;
第二:原著林语堂先生不落俗套的故事叙述、情感刻画、人物个性的塑造、以及赋予故事深刻内涵,而赢得强烈共鸣!

看完这部片子,我不想对任何演员作一些评论。我还没有达到如此高超的影评阶段,也毫无此兴趣。这部片子(或者说这部小说),给我印象最深,震撼最大的,不是那些精明能干的所谓强人,而是孔立夫和木兰的父亲姚思安。

在孔氏身上,明显看到他的爱国情怀,和一位民zh u战士的激昂斗志。他很有点鲁迅的味道,他的身上弥散着呐喊的气息。他始终以热忱报国为己任,以铿锵语言对时政的腐朽和没落,作以极其严厉的批判。也因此屡遭杀身之祸。其实,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往往是需要这种鲁迅式的人物,能够站出来,将国之弊端和腐朽,指明在执政者面前。如果一个国家不允许这样的人存在,不鼓励呐喊精神的张扬,根本无法使国家成为一个民zh u的,自由的,平等和博爱的国度。这种呐喊的强音,是当代中国的需要!

下面,让我重点谈谈对姚思安的看法。

稍微对林语堂先生有所了解的人,一定会知道语堂先生的基督信仰。他还有一部非常有名的信仰文学《从异教徒到基督徒》(又译《信仰之旅》)。全面阐述他从异教徒到基督徒的心灵旅程和心灵挣扎。因此,在《京华烟云》中,先生特意塑造了姚思安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无论在小说蓝本,还是在电视剧中,他给人的是一种安定在天的精神境界。他学识渊博,每有遭遇总是泰然处之,有临危不乱的胸襟。但更重要的是,林先生笔下的姚思安,显然扮演一个寻道者的角色,他或多或少可以被看作林先生的原型。在那个战乱频仍的年代,姚家风雨飘摇。姚思安毅然离家,不受任何尘世羁绊,身着一袭长衫,一幅黑框眼镜,一个布包,在外开始一种流浪的、寻找的、渴慕真道的人生生涯。他说自己是在外面“寻道”,他步行在祖国万千河山,心胸想必得到又一次极大升华和开拓?精神境界可能早已超越于生死极限。语堂先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正的寻道者,一个真实的人。

姚思安的寻道思想,并不会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厌世的,消极的,逃避一切责任的懦夫!相反,他是一个真正的寻道者!他的“道”存在心中一片广阔的天地。得真道者,是一个超越一切而凌驾一切之上的勇者。他不会逃避人的义务,他以对“道”的理解和阐释,轻易驾驭人间一切战火连天。因此,当日本人要掠夺姚氏珍藏的甲骨文时,姚思安大义凛然,毫无畏惧。他知道甲骨文是中国祖先留给后人一笔极大的精神财富,他知道自己身为中国人,绝对不能出卖自己的中国心!因此,在最后一刻,寻道者姚思安大声呐喊:“即使让甲骨化为灰烬,也要留在华夏大地上!”他最终以生命血的代价,捍卫了中国传统文化,捍卫了中国人民的尊严!

一个寻道者姚思安,在林先生笔下,是如此一位精神饱满的人物形象。他以生命渴求真道,以得到真道的生命,毅然成为国家的捐躯者,毅然捍卫文化之道,生命之道!

我们知道,一部杰出的小说,其成熟的因素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和宝贵的精神含量。而第三种,是一部小说的灵魂,也是评判其含金量的标准。在语堂先生的巨著《京华烟云》中,其中的精神含量是无比沉重的。尤其在姚思安身上,我看到了语堂先生对“道”的渴慕。只有作者本人对“道”的理解,才能展现在作品中。好象老子与他的《道德经》。

《京华烟云》大约写于20世纪30年代,正值中国战乱时期。林先生向我们展示了孔立夫和姚思安两位人物形象。他们的同时出现,似乎暗示了什么?

孔立夫的爱国情怀,他的批判精神,他的呐喊,他以纯粹文人的笔杆子,试图唤醒当政者的心志;

姚思安的深厚学养,他的临危不乱,他的广阔胸襟,他对真道的渴慕,试图以“道”的力量,成为战胜一切的盾牌。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之两种需要,是孔立夫与姚思安的结合。是“呐喊”与“真道”的纯粹精神的融合。国之兴盛,必要有呐喊的勇气,有鲁迅式的爱国方式;国之兴盛,更必须有一种“真道”的力量鼓舞!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