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耶稣是怎么样传福音并培训门徒
——读《跟随耶稣学布道》
导读:看看耶稣的教导和榜样,当代培训门徒的方法和途径与之相距太远了
《The Master Plan of Evangelism》艺术至今未能在中国大陆出版发行,但它却是布道学的经典之作。葛培理赞誉说,在这个时代里,很少有一本书像它一样,“在普世福音广传广传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它改变了基督徒的布道思维。这本书1963年在美国出版,40年后,2006年在台湾由萧暇丽翻译成中文,道声出版社出版,名字译为《跟随耶稣学布道》。这部名著的作者名叫Robert E Coleman,曾在我们家附近的三一身学院任教,是名教授,台湾人翻译老外的名字愿意慷慨地赠送一个中国姓氏,他的名字被翻译成柯若柏。
这本书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很简练,后面还附有讨论题。
全书探讨的是主导耶稣事工的八个基本原则,可以称之为“布道策略”。耶稣的目标是“全世界布道”。救世的使命支配了他的全部生命。为了让大陆的兄弟姐妹多一点知道这本书说了什么,我对此书做了详细的摘录。
第一章 拣选
(第一个原则:训练一小批领袖以带动群众)
人就是方法。“在耶稣的行动计划中,首要目标是只呼召一小批新兵,施与训练,以便祂离开地上回天国的时候,这一小批经过训练的精兵能在地上为祂作见证,接续他的工作。”(第39页。因大陆看不到此书,以下就不列高数的页码了)
耶稣拣选领袖的标准;耶稣所拣选的门徒都是一批素质参差不齐的小人物,不具备一点领袖气质。“但耶稣看出这些平凡小人物的潜能......因为他们有颗受教的的心,尽管他们经常判断错误,属灵理解力迟钝,但他们诚实,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们真心切慕耶稣。愿意被他所使用。”
“耶稣能使用任何愿意被他使用的人。”
精心调教:“耶稣调教门徒的最基本原则,就是把心力集中在所要使用的人身上。”因为,“在一切决定性因素都相等的情况下,学生人数越少,有效教导的机会就越大。”因此,耶稣集中精力培训十二个门徒,并对彼得,雅各合约翰给予“优先特权”。耶稣把祂在世上仅剩的两三年时光,奉献给这十二位学生。而整个救世事工的成败,也担在这十二个人的肩头上。
与此同时,耶稣也不忽略大众,但不迎合大众的口味。而是教导世人领悟他国度的真意。
耶稣充分明白人性的腐败善变,以及恶者攻击的势力对人所造成的威胁,“祂唯一的希望是以身作则号召一批领袖,精心培育他们,然后将群众的牧养关顾交给这些领袖去做。”因为只有“先培育在属天事物上能够带领群众的领袖,世人的牧养才有可能得着一劳永逸的解决之道。”
当代教会要按照耶稣设立的“拣选及专注”的原则模式,肯花更多时间和才能去“训练”少数人。耶稣已经树立了一个典范:“赢得群众很容易,只要给他们领袖就行了。”
第二章 交情
(第二个原则:“要他们常和自己同在”)
耶稣的训练门徒的方案,“本质上就是让使徒跟在祂身边看、听、学”,常与他们同在,因为“身教就是言教”。主耶稣传道的几年里,多半时间都与使徒一起吃、喝、住、谈话、祷告、教训群众,花时间与他们单独相处。
这样的训练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肯花时间相处。
“‘领导人训练养成’的唯一之道在于亲切又密集的陪伴、指导和示范,” “人际相处”的功能没有替代品。(第70页)
教会必须建立培育初信者的制度,其基础是“个别关顾”,“使每一位初信者都能得到一位基督徒朋友的关照,直到初信者灵命成熟,能关顾别人为止。”
第三章 献身
(第三个原则,门徒的首要特质就是甘心顺服)
耶稣要求门徒对他必须忠诚,信靠他并遵行他的教导。忠诚地顺服耶稣教导和命令,这是门徒最显著的特征。跟随耶稣,这就是基本要求。人若不首先学习成为一名跟随者,就不可能成为一名领袖。
愿意成为耶稣门徒的人必须计算成本,“人必须愿意付出代价,才能成为合乎耶稣使用的器皿,”但最终只有少数人愿意付出真正的代价。
虽然使徒们有许多软弱、不足、失败,但他们甘心情愿地追随耶稣。耶稣包容这些门徒,持续地操练教导他们明白真理。绝对顺服是爱的表现。
“顺服是学习之道”:“要使耶稣的话语进入门徒心中并彻底改变他们的生命,唯一的方式只有顺服,没有顺服,门徒的品格无法塑造。.。人必须绝对顺从主耶稣的旨意,必要的话,甚至完全放弃自我。”
当今许多基督徒灵命和宣教事工停滞甚至倒退,根源是没有遵行上帝的命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培养一小群绝对顺服神的教牧领袖。
第四章 分享生命
(第四个原则:用自己的生命彰显自己所宣讲的真理)
耶稣向世人展示了生命:
1)耶稣的人生就是“舍己”,把天父上帝赐给祂的一切都给出去了。通过为世人舍命来诠释天父之爱。
2)不可遏制的热情,耶稣抓住一切机会把他燃烧在他心中的的救世热情,上帝对世人的爱,传递给他的门徒。“这热情是他一切谈话与行动的动力。”
3)耶稣“自己分别为圣”(约17:19),这也是为门徒得益,使我们“也因真理成圣”。
4)耶稣确定的检验事工的标准,就是十字架上的舍己之爱。他怎样爱门徒,门徒就要怎样彼此相爱。唯有这爱才能真正赢得人心。唯有耶稣住在人心,人才有能力爱别人。
人不能靠自己拥有基督的生命,惟有圣灵能赐基督的生命给人。因着圣灵在人心中运行,使徒的生命才能在恩典和真理中得着改变,活出基督样式,才能吸引人归向圣父。
“只有上帝的圣灵能使人持续地参与福音事工并拯救世人。。。主耶稣所要求门徒的惟有:完全让圣灵掌管他们的生命。”
“我们所没有的,便无法与人分享。能与人分享我们在基督里的灵命,就证明自己拥有基督的生命。我们也不能拒绝与人分享基督的生命,否则势必失去它”,我们必须舍己才能得着基督生命
第五章 示范
(第五个原则:效法耶稣所示范的生活榜样,使之成为基督徒的生活方式)
耶稣最关切门徒要学会他的生活方式,让他们与上帝,与别人都保持良好的关系。延续耶稣所树立的生活榜样并与他人分享耶稣的生命,这对于传福音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祷告的榜样:耶稣常常刻意让使徒看见他与天父在祷告中的交往,也看见耶稣祷告后充满了能力,这使门徒可以领悟到,耶稣得胜生活的秘诀有部分来自祷告。
熟悉神的话语:耶稣所示范的生活榜样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他重视圣经、经常引用圣经,教导并解说圣经,并身体力行地应用圣经,让圣经成为门徒所传的真道的权威。
把领人归主放在最优先的位置:耶稣“之所以如此以身作则,最重要也是为了教导门徒如何领人归主。”
“耶稣的教学法,就是把教学法隐藏起来。他自己就是教学法。”他亲自与门徒一起操练他的教导。(第113页)他就地取材,现身说法,可以称之为“实物情境教学法”:“凡是他所教导的他都首先亲身示范,证实日常生活行得通也足堪应用在福音事工上,他才教导人們,他自己做不到的,绝不教导或要求。” 说到底就是“以耶稣为师。”
第六章 差派
(第六个原则:差派使徒去做工——传福音)
耶稣所建立的事工,为的是让他的门徒日后能够接棒,向世界传扬福音。他等待他们学上手之后,才差派他们出去做工。
在差派之前,1)耶稣首先进行事工简介,介绍传福音的任务。告诉门徒,他对他们的人生计划就是传扬上帝国的道,医治病人;2)说明传福音的对象与地点,让门徒先到最容易接受福音的听众那里去。(要花最多的时间与当地最有门徒潜力的人呆在一起,当门徒离开后,让那些人接棒跟进);3)在生活上仰赖上帝的供应。
对艰难要有心理准备,并邀请人们对福音做出非友即敌的决定。要分组行动。
传福音,是耶稣基督给门徒的绝对命令,门徒必须行动起来。
第七章 督导
(第七个原则,听取事工报告,并给予讲评,总结)
“耶稣刻意在使徒传道回来回把他们招聚在一起,听取他们的工作汇报,并与使徒分享他自己出去传福音的喜乐。”他们一起来检视、反省,总结其中的成败得失,并分享传福音的喜乐。
对门徒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失败的地方,耶稣毫不留情地指出并给出改正的方法,使他们的生命一步步成长、成熟。“无论成败,耶稣都吩咐门徒继续前进,不要留在原地得意或者沮丧。无论他们做什么,总有更多的要学习,要去做。”
“传福音的目标是征服世界。。。我们的战场就是世界,我们蒙召不是要守住碉堡,那是要袭击高处。”
第八章 复制
(第八个原则:耶稣的生命样式在门徒身上复制出来,并通过他们复制更多的门徒)
耶稣期待门徒能够复制他的生命,从而复制更多的门徒,将福音不断地扩展。在复制中,要坚守耶稣布道策略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即“为基督耶稣作见证”和“福音最终要征服世界”,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耶稣“全盘策略的成败关键取决于使徒的忠心摆上。起步阶段,团队规模小不要紧,重点是使徒得继续复制更多的门徒,而且要把耶稣示范的事工方法一代一代教导传递下去,这是基督教会的制胜之道。”
“要成就布道的效果,关键不在于‘事情’,而世在于‘人’”,邦兹说:“人是上帝的方法。”作者接着说:“在拥有被圣灵充满又愿意委身遵行季度策略的工人以前,我们所采用的任何布道方法都不会有效果。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新型’布道思维。重点不在于更好的事工方法,而在于更好的男女工人,他们拥有亲身遇见救主的经历,从中感受救主对世人的热爱,明白主的异象,而且他们甘心虚己,范式彰显基督!他们唯一想要的就是按着耶稣所喜悦的旨意让基督生命在他们身上涌流。”
结束语
只要上帝喜欢使用的就是好方法。但找到工人并训练工人以待令人归主必须放在事工的第一位。
要从少数人开始。最好的成果总是由几个人做出来的。
门徒训练的唯一有效训练方式,就是训练者要与受训者在一起。
必须肯花时间。
从小组活动入手。对他们有所期待,经常与他们碰面,帮助他们在上帝的恩典和知识上继续长进,在灵性上不断进深,培养他们的能力,装备他们以便有朝一日能独当一面。
最关键的在于他们个人灵性的经历。
2014.4.23世界读书日 初稿
2017.6.15修订
(本文转自作者微信公众号:范学德)
【作者简介】 范学德,50年代出生在中国大陆。19岁入党,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哲学系,1985年考入**中央党校,获硕士学位。在中共辽宁省委党校教授哲学多年后,于1991年秋来到美国。在教会中与基督徒激烈辩论信仰三年半后,于1995年年初信耶稣,成为基督徒,一年后到慕迪圣经学院读研究院。毕业后他经常在北美、欧洲、澳洲等地布道,其它时间从事写作,出版了《我为什么不愿成为基督徒》、《心的呼唤》、《梦中山河——红小兵忏悔录》、《活在美国》和《细节中的文明——寻找美国的灵魂》等十多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