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的内卷
读《外展型教会》的一点反思
《外展型教会》的作者是一位植堂者,也是一位神学教育者。这本书可称为‘牧师训练手册’、‘牧师成长指南’或称之为自我救赎式的牧养转向以救赎为中心的牧养。对我这一代人来说,最可怕的事就是没有被牧师训练就成为牧师、传道,自己没有被牧养,就开始在牧养别人。读过几本神学的书就认为自己是天下最‘正统’。比如改革宗在中国怪现象,无论是正宗的宗或是自创的宗,从东、从西、从南、从北在江湖论剑,都学会了‘迷踪拳’。作者在书之开篇就大声呼喊:使命、使命、使命,主呼召的牧师不是在圈内打‘迷踪拳’,乃是要践行基督的大使命。主命令他的门徒要去,使万人作主的门徒(这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他给这条使命一个应许:他就与我们同在(给我们力量来完成这项任务)。
一间教会没有践行基督的使命,最根本的原因内敛,按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来说:内卷。作者在书中总结内敛的七个核心要素(特点):1、隧道视野-将教会的事工潜力限制为仅用手头可见的资源能完成的程度,他们过去的负面经历和现今的艰难感受一起进一步限制了教会事工的可能性。作者针对这种现象下结论:不信,这种不信导致教会的沉闷状态当作正常的、可接受的,将人数的停滞和减少当作不可避免的。2、共有的小组优越感-无异象的教会却常常拥有胜于其他教会的‘优越感’。这种现象特别发生在小型的教会里,会众和领袖由于“害怕消失”而变得以自我中心。3、过分敏感于负面看法-会众感到自卑和枯萎,一感到有反对的迹象就会死去。教会的“柱石”说一句否定的话就足以敲响教会的笼子,并让每个人都跑去寻找护蔽。4、语气很好-一名很好的牧师在一次很好的讲道中,用很好的语气传讲了一位很好的耶稣。5、肥皂剧的风格-信徒用大量的口舌,不是去见证、祷告、敬拜或彼此造就,而是公开评论彼此的缺点、行为和罪恶。6、困惑的领袖角色-教会实际上想让牧师和长老有摩西、亚伦那样的威严和举止,却没有先知之火。7、错误的目标导向-扭曲的统一关注,一种支配性的优先关注。这种统一性基本上就是一个舒服的私人俱乐部保护着这个团体的价值和特权。当面对有可能颠覆自己传统的“局外人”时,教会成员便竭力捍卫所属传统的基本群体价值观。关注的重心不在是神的荣耀、失丧灵魂的归正、基督的国度。我的传统、我的宗、我的、我的价值会取代一切。我的荣耀取代了神的荣耀,一个人的归正被称为政迹。
内卷化的结果必然导致躺平,牧师是信徒口中的好牧师、忙碌的牧师,全能型牧师。教会的事工渐渐形式化、堵缺口、救火式、宗派化……。或者说,内卷或躺平是人性的天性,我们不知不觉就会进入以自我为中心的牧养。这种牧养在某一个层面会让你感觉舒服,或者我们正以某一种方式寻找这种舒服。但是以救赎为中心的牧养恰恰不同,首先牧师要被救赎,其次他的工作要被福音更新。无论是前者的救赎或后者的更新,给牧师带来的是不安、挣扎、困惑、承认自己的有限。试想某一个晚上或主日,牧师召聚了长执会全体同工、各团契的负责人、小组长、甚至是全体会众面前,坦白自己的软弱、自己的罪、自己实在没有力量服侍下去了。你想,长执同工、会众会如何回应呢?
本书的作者以自己失败、自己的软弱给读者、给教会先行者、给牧师讲述福音如何救赎了他和他的服侍。具体的内容就留给大家自己去读这本书了。
其实还有很多要说的……
如果你目前的服侍或教会陷在内卷化或躺平,不如多读几本书:《死灰复燃》、《以一不能盖全》、《21世纪教会成长学》……。
我们在传统里传下了什么?比如学某一种形式是容易的,这种形式要表达的意义:福音是什么?从日内瓦到苏格兰的长老会、到荷兰改革宗……、改革宗从来没有被某一种形式主义统一过,只有不断的归正、归正、归正的加尔文主义带来教会一次又一次的复兴。何时教会停止归正,何时教会就进入内卷和躺平。读这本书,我是看到上个世纪长老会在北美的复苏迹象。不是这一位作者,还有克罗尼、亚当斯……。他们重新发现了福音,在福音里被更新。
【作者简介】 归原:雅博网作者,1998年蒙恩,2000年在圣经专修班进修,2001年开始传道,2014年再次入神学院进修,2016年毕业。现任瓯北恩约归正教会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