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我没有足够信心做个无神论者

2009-03-11 作者:美/Norman L. Geisler & Fra  
来源:翻译我也要投稿

  导 读

  寻找生命之谜的答案

  

  怀疑一种信仰实际就是相信另外一种信仰。- 菲利.E.约翰

  

  在学期的第一天,宗教学的教授就给这些思维开放的现代学生们一个清楚的警告:“请把你们的信仰暂时放在一边,在我们这个《旧约》课程,我会分享的一些发现可能与你们小时候在主日学课程中学到的相冲突。我不是想要去冒犯你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我想要做的是让大家可以尽量客观的分析。”

  教授的话令我肃然起敬。我(Frank)报名参加这个课程的学习,就是不想有任何宗教偏见,更客观地研究上帝和圣经,了解到底有没有上帝,我想我来对了地方。

  从课程开始,教授对圣经《旧约》采取了非常怀疑的眼光。很快就宣扬他的理论:“摩西五经不是摩西所写;圣经中很多先知的预言是在事实发生后再写上去的;犹太人原先是多神信仰,因为《旧约》的最后编著者是‘狂热的一神论者’,所以犹太人才最终成为一神论。”

  除了坐在我前几排的一个年轻人外,大部分学生对教授的分析都点头称是。随着课程的继续,那个学生渐渐变得不安和激动起来。有一天,当教授开始批评《以赛亚书》中的部分章节时,那年轻人抑制不住脱口而出:

  “这样不对,这是上帝的话语。”

  “这家伙太宗教了”,我低声对旁边的同学说。

  “你们看”,教授对大家说,“打一开始我就提醒各位要把你们的宗教情结放在一边,否则我们的课程就不能够足够公正客观。”

  “但是现在是你不够公正客观”,年轻人不满地从座位上站起来,“你这样怀疑论也是过分主观。”

  “不要打扰我们上课! ”

  “坐下!”

  “这里不是儿童主日学! ”其他人七嘴八舌起来。

  教授想尽力平息课堂里混乱的情绪,但那个激动的学生最终是愤然离去而且再也没有回来继续这个课程。

  我对那个同学有些同情,也觉得教授授课也是带有他的反宗教的偏见,但我想更多听听他对《旧约》,特别是有关上帝的看法,所以继续修完整个课程。当学期结束时,我想教授的观点是对的 - 《旧约》并没有太大的价值 – 起码很大程度上是这样。然而,对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 到底上帝是否存在 – 我依然没有答案。课程结束了,但我并没有感到完全满意,好像没有完成,没有结果。所以我想再去找教授谈谈,去的时候教授正被同学们围住问问题。等到所有的同学都问完并离开后,我对教授说:“谢谢您的课程,教授!我觉得从您的课程中我学习到了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圣经》。不过我还是有个大问题想请教您。”

  “好的”,教授回答说,“ 是什么问题呢?”

  “我报名参加您的这个课程,目的是想搞清楚是否真的有一位上帝存在,请问…有吗?”

  “我不知道”,教授不假思索地回答说。

  “您不知道?”

  “是的,我不知道。”

  他的回答让我给愣住了,心里想对他说:“等等,你一直在教导说《旧约》错误百出不可信,但你竟然不知道是否有上帝?如果上帝真的存在,《旧约》就可能就是真的!”因为最终的成绩不包括这项,我才觉得稍微好想点。但对这整个课程,我确实失望至极。我可以接受并尊重一个有理据的“有”或“没有”的答案,但一句“不知道”- 这个答案大街上任何一个不懂的人都会,但从一个大学教宗教学的教授那里,我期望得到更多。

  后来我认识到对一个现代的大学学府我的期望值有些不切实际的高。大学,顾名思义,就是“大”道之“学”。当一个人来读大学,我们预期他从各门学科(包括艺术,物理学,哲学,数学等等)的知识中被引导探索发现明白有关生命自然统一性的“大道”,认识到生命的大智慧,而不是支离破碎的点滴。这是大学教育的最高的目标,然而现代的大学,很多不能称为“大学”,而是“杂学”,罗列堆积各种不同观点,意见和假说,不管其是否荒谬;相对来说真正的真理(必然是排他的)却难以立足,因为不够宽容太过固执己见。

  不管从大学里面有没有被教导,我们每个人心灵深处还是有个信念就是,这个变化的世界和人生中, 有其“大道”,有统一的永恒不变的真理。缤纷繁杂的世界和变化莫测人生好像是无数的拼图玩具碎片,初看杂乱无章,如果没有一张完整的大图片,这些碎片就看不出有任何意义。当一个人看到了玩具盒上面的完整图片,才明白原来碎片可以排列整理出这么美好的图画。现在问题是:是否有人有这个大的完整的图片?很多宗教都声称有。他们中间是否可能有对的呢?

  

  宗教和拼图盒上的图案

  世上的许多宗教经常试图为生命提供答案 - 就是那个拼图玩具盒上面的完整图案 - 指导我们把无数的生命碎片怎样连在一起组成有意义的美丽画面。而这个整幅的图画,通常都与神有关。一个人的信仰会影响他或她生命中的每个层面。正与Mortimer Adler –《西方世界经典丛书》的主编,当被人问到为什么丛书中有关“神”的部分占最多篇幅时 – 他很有见地的指出因为不同的神的观念对社会和人生所带来的影响远超过其他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事实上,有关生命的五个最基本的问题是:

  1. 源头:我从哪里来?

  2. 认知:我是谁?

  3. 意义:为什么我在这儿?

  4. 道德:我应该如何生活?

  5. 命定:我往哪里去?

  有没有神的观念直接影响我们对上述问题的答案。如果上帝存在,那么我们的生命就有个终极的目标和意义;如果我们生命的存在有其终极目的,那么生活道路就有绝对的正确错误之分;不同的选择不单影响我们的现在更会影响我们在永恒中的地位和状况。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上帝,也就没有所谓永恒,终极目标,如何过活也就不存在绝对的对错,你想干嘛或你愿意相信什么都无关紧要 – 因为最终都会死亡,一切都将结束如灰飞烟灭。

  这样,世界上各种宗教中有没有可能,其中某些给我们提供了是否有上帝的正确观念呢?是否有些宗教为我们提供了真正的生命拼图盒上的整幅图画呢?人们常常因为以下原因对此提出质疑。

  首先,很多人认为只有一个宗教信仰是对的这个观念不合理。因为如果一个信仰是真理的话,那么今天有几十亿的其他宗教信徒统统都错完了?还有这么多世纪以来的所有的信徒都错了?(而且如果基督教信仰是真理的话,问题就更大了:基督教似乎在教导说非基督徒都要下地狱!)这会造成不同信仰带来的不和谐。

  随和的美国人更倾向于相信:没有一个宗教是完全的绝对真理。许多大学教授就喜欢用盲人摸象的寓言来表达这个看法:每个盲人只是摸到了大象的部分,当然对大象就有不同的认知。抓到象牙的那个说:“这是杆枪”;另一个盲人摸到象鼻就说:“是条蛇”;抱住象腿的宣称:“这是棵树”;而摸到象尾巴的却认为是条绳子;摸到象耳朵的盲人确信大象是把扇子;最后那个靠到大象躯干上的,认定大象就像一堵墙。世上不同的宗教就象这几个盲人一样,他们根据不同的感受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没有一个宗教有完全的绝对真理,没有一个宗教真正拥有或看到生命拼图盒上的整幅图画。条条道路通罗马,宗教是爬同一座山的不同路径。这种观念,在美国这种注重包容思想的地方有特别的吸引力。

  美国人认为所谓真理在宗教里是矛盾的,就是说,宗教里不存在绝对的真理。不同的宗教只是代表不同人口味不同或观点不同,无所谓对错。就像你喜欢巧克力我中意香子兰;你热衷基督教,我信仰伊斯兰;如果佛教对你有帮助,那佛教对你来说就是真理。而且,你不可以也不应该因信仰不同来批判我!

  真理在宗教中第二个主要问题是:生活中生命中有些现象很难与信仰中所宣称的相调和 – 好像有些拼图碎片不属于这幅图画一样。比如有关魔鬼的问题以及为何上帝在魔鬼作恶时常常保持沉默的问题。这对那些宣称存在一个全能上帝的人来说都是极难回答的困难。很多怀疑论者和无神论者通常都会质疑:“如果真有一位全能的上帝,他应该很容易就排除所有的疑惑。毕竟,如果上帝在那里,他为什么偏偏要隐藏呢?为什么他不现身揭露那些虚假的宗教,结束一切的论战?为什么他不起来阻止世上一切恶魔的作为,包括那些给他脸上抹黑的宗教战争?为什么很多好人偏遇坏事?面对这些问题通常信徒都不知如何回答。

  最后,许多具有现代思想的精英们断言从宗教信仰去认识或建立人生的拼图画面根本就不合理。为什么呢?他们认为只有科学里才有绝对真理。不但进化论早就把神排除在外,而且他们的观点是只有在实验室里可以验证的东西才是真理。也就是说,科学研究客观事实客观真理,而宗教只停留在信仰的范围,主观的范围。所以试图用证据或事实来证明宗教理念是毫无意义的,好像无法去证明巧克力味或香兰草味那种冰淇淋更好吃一样,喜好不是可以证明的。既然宗教不是属于客观事实,只是个人主观的感受,那么,他们觉得任何从宗教信仰出发去建立生命拼图画面压根就不能为我们提供一个真正客观科学的画面。

  这样说来,我们到底该从哪儿开始?难道我们不可能了解是否上帝,不可能认识生命拼图大画面?我们应当接受生命本没有什么永恒的,非主观的意义吗?(如果需要,你就自己创造一个属于你个人的拼图)我们是否应该对那位教授的答案 – 不知道 - 感到满意了呢?

  我们不这么认为。我们相信有一个真正的答案。不管问题有多么难,正如前面已经略略提到的(后面章节会陆续详细阐述),我们相信都会有一个合理的解答,事实上,我们相信基督教给出的答案相对其他宗教的解释,包括无神论的解答,会更加合理,也需要更少的“信仰”。让我们简单解释一下。

  

  什么样的“上帝”?

  在进一步阐述之前,让我们先澄清一些基本概念。世界上大多数信仰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神论,多神论和无神论。

  所谓一神论,信仰者相信创造者是有位格的上帝,他是独立于他所创造的世界的;可以粗略的用画家和作品的关系来类比:上帝象一位画家,世界就是他的作品;画家绘画,作品流露出他的情感他的特性,但他不是那幅图画。世界主要的一神论包括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

  与一神论相对的,多神论所相信的神是没有位格的,实际上就是这个世界本身。用同样的比方,多神论的神就是那幅画本身;草有草神,天有天神,树有树神,你是神,我也是神,等等。主要的多神论来自东方宗教如印度教,佛教的一些分支和“新世纪运动”的各种思潮。

  而无神论,顾名思义不相信有上帝,“从来没有救世主”。还是按上面的类比,无神论者相信这看似一幅画的东西是自然存在永远存在的。没有创造者。宗教人文主义属于这种信仰。

  简单来说,三种主要信仰就是:

  一神论 – 神创造一切;

  多神论 – 神就是一切;

  无神论 – 根本没有神。

  还有一个我们会经常提到的概念是不可知论,是认为对有关上帝的问题人不可能知道真理的答案。

  好了,到现在为止我们清楚要讨论的基本概念,让我们回到有关信仰和宗教的问题上。

  

  信仰和宗教

  尽管看起来很有道理,但认为宗教就是信仰,宗教就是现代神话的观念并不正确。宗教当然需要信仰,但宗教并不只是信仰并不只关乎信仰。所有不同宗教观包括无神论者都宣称自己的是真理,而且很多认为自己的信仰可以经过科学和历史的检验。

  例如,一神论者认为宇宙有个开始,而无神论和多神论认为宇宙是永存的,没有开端。这两个看法是互相矛盾不可兼容的,不可能同时都对 - 宇宙或者有开始或者没有。如果通过科学的研究自然和宇宙的历史,我们就可以合理的判断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有关基督复活的事情。基督徒认为耶稣基督曾从死里复活,但穆斯林却说耶稣根本就没有死。同样,这两种观点不可能同时都对。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哪个是对的呢?可以通过就二者提供的证据,比照历史的证据,谁是谁非自然可以分晓。

  需要留意的是,不单宗教试图解答这些问题,科学家们也乐此不疲。科学和宗教常常都在探讨同样的问题:宇宙从哪里来?生命从哪里来?神迹是可能的吗?等等。换句话来说,宗教和科学并不象有些人所认为的那样相互矛盾,而是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踏上不同的路径,试图去探索去了解有关宇宙生命的奥秘。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用科学或历史研究可以证实或证伪。但通过这种方法,很多信条可以相当程度的被确信,而有些就不是这么回事。

  

  有关基督教的问题

  基督教信仰合理吗?我们相信是。除非一个人愿意用一个开放的头脑作彻底的研究,否则信仰基督教很可能问题多多。首先是理性方面的困难,比如,象前面刚提到的一些问题(有关魔鬼的问题,许多科学家的否定等)对我们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很难理解。

  还有就是情感的因素。基督教的排他性,地狱论,还有很多基督徒的伪善成为很多人接受基督教的障碍。(事实上,和其他相比,教会里的伪善是引起人们反感的最主要因素! 有人曾经说:“基督教最大的问题就是基督徒。”)

  最后,还有意志方面的原因。很多人不愿意信耶稣是因为基督教的道德观似乎束缚了很多生活中自由;其实每个人都不想被人管,要把自由拱手交到一个看不见的上帝手中自然就更不甘了。

  虽然有这么多的困难和障碍,我们认为信仰基督教比其他宗教或无神论更加合理,也更少需要“信心”。如果你愿意深入了解研究后面的证据,我们相信你决定做一个非基督徒比作个基督徒将会更加困难。

  为什么呢?实在因为人的限制,我们根本就不可能证明上帝存在与否。除了对我们自身存在的绝对把握,生命中的很多东西都是属于可能的范畴。无论我们自己有多确信,事实上另外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的。

  虽然我们有很充分的证据去证实,这些证据让我们有超过95%以上的把握肯定我们的信仰,本书的结论仍然可能会错。(95%恐怕是我们有局限的人性中可能达到的最好数据,生命中那些最大的决定如果有这个比例的确信就远超所需)。当然,如果从后面的证据和论证中去认定我们错误就需要更多一点“信仰”。

  

  无神论的信心

  基督教信仰是需要信心,但不要忘记任何的信仰包括无神论或多神论都需要信心。最近在一个研讨会上发生的事情也正说明这种情形。Barry是个无神论者,对朋友Steve成为基督徒大惑不解。

  他说:“真搞不懂他怎么这样,他是很理性的一个人,我问很多有关基督教的问题他都答不上来,就号称相信耶稣。他还辩解说自己是初信还在学习中。”

  我(Frank)回答说:“Barry, 针对任何一个特定的问题,我们不可能都完全弄明白,更不用说是有关无限上帝的课题。所以就算还有疑问,如果有足够的信息我们还是可以下个结论的。”

  Barry同意我的观点,不过他仍然没有意识到他责备Steve的,正是自己也同样在做的。Barry已经有个结论 – 无神论 – 虽然他并没有彻底可靠的信息支持。他真的知道没有神吗?他研究过有关上帝存在的每一个理由每一个证据吗?他有关于上帝详尽信息的吗?他能够回答一切质疑无神论的问题吗?当然没有。事实上也是不可能有。所以Barry和Steve一样,都不是绝对的,而是在一个几率可能的范畴中讨论问题,不管有没有意识到,要相信没有神是需要一定的信心。

  

  另一个例子是卡尔.萨甘,他宣称自己是不可知论者;但当他说“整个宇宙本来就是这样以后也会是这样”时,实际上他已经选择相信无神自然主义的信仰。他是如何得出他的结论的?他有没有这种可能去100%了解他信仰的理据呢?萨甘是有限知识有限的一个人,他只能象基督徒宣称神是存在的一样,在一个可能的范畴中去判断,去否定,去肯定,去相信。所以,我们的问题是,到底谁有更可靠的证据?谁的证据更合理?当慢慢进入并考察一些证据后,我们会看到无神论比基督徒需要更多的“信心”去相信。

  你可能会想:“相信无神论比做基督徒需要更多信心?!你们在说什么呀?”我们的逻辑是无论你信仰什么,如果支持你信仰的证据少,你就需要更多的“信心”;反之亦然。信心是从知识到信仰之间的桥梁。我们说无神论比基督徒需要更多一点“信心”是指,从已有的证据知识到信仰之间的这座桥梁,无神论的比基督徒的长得多。或者说,从经验,法律,科学,哲学等方面研究推导得出的结论,更符合基督教信仰而不是无神论的。

  这里我们简单例举以后的章节中要详细论述的部分类证:

  1. 现代科学的证据压倒性地证明了宇宙有起源,并从无到有的大爆炸开始,这更符合有神从无到有的创造观念(基督教观念),还是符合没有谁创造宇宙的观念(无神论观点)。哪一种更合理?当然是基督教的。哪一种观念需要信心去跨越?无神论的。

  2. 最原始的生命形式包含了相对于1000部百科全书的信息量。基督徒相信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上帝创造出这种包含1000部百科全书信息量的生命形式。无神论相信是自然本身创造出各种生命形式。基督徒有证据支持他们的观点,无神论没有相当分量的证据,故在这个问题上他们需要更多一点“信心”。

  3. 先知在几百年前就预言说神要以人的形式来到人间,并且预言这个亦神亦人会从某个血统,出生在某个城市,最后要受难,死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并要从死里复活以拯救世上的罪人。当预言的时刻到了,有很多的见证人以及后来的记录证实预言所要发生的确实如是发生。特别那些见证人只要否认他们所见所传的,就可以免受以致于死的极大的迫害,更显明其真实不伪。在耶路撒冷数千人看到听到这些事情后就昄依了基督教,并且在那个时候这个“好消息”就很快传到世界各地。古代的历史学家和作家们从不同角度提到或肯定了这些事实,同时考古学家们的发现也进一步佐证事件的真实性。从上面第一点宇宙起源论中我们看到上帝存在的证据,而后所有其他的证据在基督徒看来也无可置疑地是上帝自己的作为,出于上帝的安排和计划。无神论者否认这样合理的推论需要特别的“信心”,这个推论的前提,是建立在这些预言,亲眼的见证,信徒为此遭受的苦难和受死,教会的建立,其他作者的记录,考古的相关发现,还有其他稍后再提及的证据的基础上。

  读完上面的三点,你心目中可能有些其他问题或反对的意见。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太过简略就跳到结论,详细的内容在本书中会一一阐述。我们希望大家看到的重点就是,任何一种世界观,任何一种信仰,包括无神论,都需要一定程度的“信心”。

  就连怀疑论都需要“信心”。他们相信应该凡事都怀疑(除了不怀疑自己的怀疑)。同样地,不可知论者也需要很多“信心”相信他们的不可知论。在信仰中没有绝对的中立。像菲利.约翰所说:“怀疑一种信仰实际就是相信另外一种信仰。”换句话说,无神论者,就是基督教的怀疑者,无神论的信仰者。我们很快就会看到, 如果人们在真诚地面对我们所提供的所有证据后,还是决定选择信仰无神论,他需要比选择信仰基督教更多更大的信心。

  

  揭开生命拼图盒上的图案

  各种证据显明基督教信仰更加可信。这些证据包括以下逻辑相连的十二大点:

  1. 真理是可以认知的。

  2. 真理的反面是缪误。

  3. 上帝是存在的,有四个大方面的证据支持

  a) 宇宙的起源

  b) 宇宙的设计

  c) 生命的设计

  d) 道德律

  4. 如果上帝存在,神迹就是可能的。

  5. 上帝可以行神迹让人看到他的信实。

  6. 新约是可信的,有以下支持

  a) 早期见证

  b) 亲眼见证人的记录

  c) 旁证

  d) 早期信徒的生命见证

  7. 新约中记载耶稣就是上帝。

  8. 耶稣是上帝,有神迹进一步的证实

  a) 他的一生诚与先知所预言的完全一致;

  b) 他圣洁的生命和所行的神迹;

  c) 他预言并成就自己的受难和从死里复活。

  9. 由此可知耶稣的确是上帝道成肉身。

  10. 耶稣所教导的当然就是上帝的真理。

  11. 耶稣教导说圣经是上帝的话语。

  12. 那么,圣经是真理是上帝的话语,与此相背的就是缪误。

  

  在正式展开论述之前,我们再次澄清以下五个要点:

  首先,我们不是先入为主下结论说以上的论点都是真理。所有论点的前提条件需要去展开验证。例如,上面第3点中“上帝是存在的”,这不是我们的预设前提,而是需要充分并且合理的论据去论证的。在本书中我们会这样做。

  其次,我们需要从彻底的怀疑主义开始,就是说从连有没有永恒真理,可不可以认识真理都需要怀疑。因为如果这种文化观念是对的,即不存在什么永恒真理,那么所谓真理是永恒上帝或上帝永恒的道就是无稽之谈。反之,如果有永恒真理,而且是可以认识的,那么有关真理的探讨才合情理,深入研究有关上帝的存在以及后续相关问题才有必要和价值。

  第三,如果整个论证过程逻辑清晰结论合理,其他宗教中与圣经所记载的不同就自然被否证了(这听起来好像很傲慢并自以为是,容我们后面再来探讨)。这并不意味着其他所有的宗教都完全错误或没有任何真理在其中。逻辑上如果圣经是真理,那么其他宗教教义中与圣经相违背的就不真。简单比方,如果圣经是真理,圣经记载神创造宇宙并托住万有,那么否认这点的信仰(如无神论)就必定不是真理,是错误的学说。同样,如果圣经是真理,圣经告诉我们耶稣从死里复活,古兰经中有关否认这一点的记载就不是正确的。(反之亦然,如果古兰经是真理,任何圣经中的记载如果与古兰经中的不同就都不是真理。)

  第四,我们为基督教举证是相信并觉得我们每个人需要在真理中过活。苏格拉底曾说过没有经历历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我们相信在没有仔细考察研究就认信就盲目跟从的宗教也不值得去信仰。更进一步的,与一般人看法不同的是,基督徒不是“只有信仰”,相反圣经教导基督徒要去思想我们所相信的并追溯信仰的缘由,要求回答人们的疑问(彼前3:15),为信仰辩护(林后10:4-5)。既然上帝是理性的(源头),他要求我们最大限度的使用理性,事实上,耶稣给我们的最大的诫命中就包括要运用我们的理性,“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

  最后一点,我们经常被问到,如果有这么多证据支持基督教信仰,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不相信?答案是:虽然我们相信后面展示给大家的证据可以合理的推论出圣经是绝对真理,但证据并不可以强迫人们去信仰。信仰不但关乎理性更是一个意志的选择。很多人不相信基督教,是因为他们有很多理性上的问题没有得到解答,而更多人的不信却只是因为他们不信!不是因为理性上的困难,只是不愿意相信耶稣是基督是神。伟大的无神论者尼采就是这种类型的人,他写道:“如果一个人意图去证实基督教的上帝,我们就应该更不能相信他。”“不需要证据争论,我们已经选择不信基督教。”很明显,尼采的不信不是因为理性的困扰而是他个人意志的选择。

  在这点上可能怀疑主义有话说 – 基督徒不也是一样,他们不也是选择要相信基督的吗?这话也不虚,很多基督徒对他们的信仰并没有仔细思量,他们只是愿意相信。他们对圣经真理有很单纯的信心。单纯的意愿与真理可能并不相符,也不可能因为你的良好意愿而使其成为真理。然而这里我们所要强调的是这样一个事实:许多非基督徒的信仰只是因为他们愿意去相信,他们愿意做“信仰上的盲目一跃”。在下面的章节中,我们以事实为参照将好好看看谁的跳跃更大步。

  怀疑主义可能还有问题:“为什么人们不愿意接受免费的救恩这么好的礼物,却偏偏要反对基督教呢?”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其实答案部分有上面所讲到的意志选择因素:很多人认为如果接受基督教,他们需要改变以前的思维,对朋友,财富,生活方式或道德观都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改变是必须的而人们倾向于维持现状,特别是说要放弃自己主权,那就更加不愿意了。基督教中有很多宽恕赦免,但作为基督徒也意味着你要对付自己并要背自己的十字架;在基督里是完全自由的,但你要付出一生的代价。

  去论证某个问题与去接受论证的结论是两件不同的事。就算有充足的证据理性上支持基督教的信仰,但接不接受还是要你个人你自己考虑的决定。请思考在下面这种可能的情况下你会如何做:如果有人把你心目中所有有关基督教问题合理解答清楚,证明圣经教导的是真理, 你愿意成为一个基督徒吗?请认真考虑一下。如果你真诚的答案是“不”,其原因不是出于理性而是感性和意志的因素。再多的证据对你也无济于事。

  我相信这是出于上帝的美意:如果你不愿意接受基督,你可以自由的选择拒绝他。自由 – 甚至自由地拒绝真理 – 正是我们人性高贵的本质,而是否正确的运用自由也将决定我们在永恒中的命运。生命存在的核心正在于此(上帝为何不显现以平息一切问题的关键也在此 – 让我们平等自由去选择 – 因为他大能的彰显就会让我们没有选择的自由,只能选择他!),生命的价值也正在于此。对那些愿意相信的人,上帝早就预备足够的证据帮助他们确信,同时他也留些空间让那些不愿意相信的人自由选择;上帝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自愿自由地选择去爱他或不爱他。因为爱是自发自由的,不可强求,有任何束缚或意图的就不是真正的爱。正如CS 路易斯所言:“上帝有两件武器 – 不可抗拒和无可争辩, 但在爱的本性中上帝愿意束缚自己;他可以很轻易地控制人的意志,但从不如此。上帝从不去强逼,他只用爱吸引。”

  本书的目的,所有的证论,在某方面是期望能吸引你归向上帝。请记住所有的材料证据,都不是我们的,而是上帝自己预备的。我们所作的不过是按照我们人的逻辑整理了这些证据,加入一些生活中的故事事例,让整本书尽可能地可读易解。

  

  总归结论

  我们已经看到,许多人都宣称他们的信仰是经得起考验和研究论证的,以确乎其信仰的真实性可靠性。然而我们的生活不是在绝对的领域,所有信仰所宣称的结论都是建立在证据的相对合理推论上,包括无神论,所有的信仰都需要一定的“信心”。后面的章节中我们会详细探讨的证据,让我们看到“真神存在”和“圣经是真理”等都是非常合理的结论。相反,要做一个非基督徒需要更多一些的“信心”。

  同时我们也留意到,并不是证据充分合理就可以让人们相信基督教。很多无神论和非基督徒拒绝基督教不是理性上缺乏证据支持,而是他们意志上不愿意。人们常常压制真理而不是按真理而活。我们人都有个倾向:按照我们自己的愿望挑选合适的理论,而不是按照真理的教导去改变我们的生活。

  再等等。有没有第三种可能?像本文开始时的那位旧约教授一样做个不可知论者如何?他说他不知道上帝是否存在。这种人可能被认为头脑开放心胸宽广。或许是对的,但“头脑开放”与“没有头脑”还是有较大区别的。在证据面前,认为结论不可知的人或许只是缺乏头脑(理性)。毕竟,当我们看到证据,推论合理结论,然后认识真理,这不正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开放的头脑吗?当所有的证据指向真理时,我们该如何行?例如,有很多不同的证据证明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的第一任总统,我们是否还要对谁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保持“头脑开放”的怀疑?不,这是“没有头脑”。有些问题有清楚明确的答案。我们很快就可以看到,从有关基督教真理的证据中,推论的结论是非常合理的。

  上帝影响我们生活中的每个层面。上帝也是我们从无数生命形态各门学问中找到终极真理答案的钥匙,这是我们需要回答的最根本问题。幸运地是,如果我们推论合理,大家在本书结束是会找到生命拼图盒上面的整幅图案。让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