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回到恩典本身

2013-11-07 作者:海夫  
来源:雅博网作者我也要投稿

  在“另现代与圣经”讲座上,我提的问题是:“另现代的一些思想内涵是和东方精神相契合的。东方包括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会在西方,因着好奇,因着另现代的精神需求而大行其道。事实上也已经这样。那么怎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福音,怎么持守上帝的道?”这个问题很大,会上没有时间展开讨论。

  其实我对此略有答案,答案就一个:恩典。俯伏于恩典,回到恩典本身。对每一个人,无论信主还是不信主,对于当下的时代,无论西方还是东方,都是急迫的,而且是“别无分店”的窄门。

  于此,既是我信主以来越发深切的个人生命切实的体验,也是在圣灵带领下多方阅读、思考后的领受。什么样的神学、教义、任何一种思想、文化,若没有恩典的“春风化雨”,都无非一套有限的知识,在一定时空下的探寻,和一本自义的糊涂账。唯独圣灵叫人活!这也是我一直不断强调福音绝对区别于文化,高于文化,垂直作用于文化,不刻意谈“文化使命”的原因所在。

  回到恩典本身,意味着彻底认清自己和上帝的绝对区别而地将自己归零,并且是因着真诚的爱而甘心情愿地归零。不是简单地否定,而是完全归零。若不是神来与人合一,神与人合绝无可能。因为若非上帝的创造和救赎,再有什么荣耀,也不过伏在虚空之下,叹息劳苦,且是无底的深渊。

  回到恩典本身,意味着爱和生命的随时从新发动。不认识上帝的人,绝无谦卑可言。其骄傲大到自以为可言谦卑,并以谦卑为骄傲。而骄傲是堕落者的本相。只有回到恩典而从新发动的力量,才可以胜过“现代主义文化背后隐秘的另一种现代性,一种有可能导致整个宇宙精神坍塌、萎缩、死寂的力量。”上帝也必叫真正属祂的人拥有这种力量,好在主来的日子站立得住。

  “你们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哥林多前书4:7),全然的恩典,人没有一丁点可以夸口,无论何时何地。关于启示和理性,恩典和本性关系的论战,持续了近两千年,各路神学家、各位思想大虾在各个时代都有近乎针尖对麦芒式的争论。我想上帝在每个时代做出的引导是不一样的,免得人或瞎眼,或自义,以致跌跌撞撞,自取其祸。祂永远在人的有限之上,就如祂在时间之内,又在时间之上,祂以自己的恩典和智慧来带领。

  摘录周伟驰的《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思想》(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奥古斯丁的恩典论”中的一些句子:

  奥古斯丁的恩典论战胜佩拉纠的自由意志论,常常被赋予许多的文化意义,被认为代表着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古典哲学中那个靠着自己的天赋的知识能力和道德能力“止于至善”的“人”,这时被查出早已病入膏肓,在知识上是“无知”,在道德上是“无能”,拜托困境的唯一希望只在“基督的恩典”。

  在一个讲求等级结构的时代,奥古斯丁在恩典问题上就注入了一种平等性,强调没有一个群体是未被上帝的恩典所触及的。任何人的努力,无论怎样卑微,都和那显示了“超凡魅力”的人的作为一样,绝对地出自上帝恩典的白白的赐予。

  上帝的恩典,其表现形式有时激烈,有时平静,但都是同一种恩典。正如诗篇87首所说,万民都属耶路撒冷。《上帝之城》耶稣为了消除有教养的异教徒迈入教会的障碍而写的。上帝的恩典是对一切人敞开的。

  最重要的是,在恩典论里,奥古斯丁清楚地抓住了他那个时代整个宗教文化都弥漫着的强烈的代理感(或翻译为:代办、中介,媒介),由超自然的默示证实的代理感。布朗说,奥古斯丁将这种代理感“驯化”了,让上帝恩典的光荣队一切人都开放。在一个无人能自我光荣的时代,他让以上帝为根基的“代理”意义上的光荣敞向每一个人。他认为上帝在每一颗心灵里都放置了“极重的荣耀”(哥林多后书4:10)。

  信仰本身是上帝给的,信仰的开端也不是自己启动的,而是出自上帝,是上帝让人有了信。人的存在、理智、道德(意志)方面的更新,莫不最终出于三位一体上帝的力量。他的理智得到真光基督的照耀,除掉了“光明”;他的意志得到了圣灵的规劝,除掉了“贪婪”,他的存在除掉了“骄傲”,由虚弱的“小是”渐成坚强的“大是”。他的更新不是出于自己的功劳,而是完全出于神力。所以祷告是最重要的事。

  在奥古斯丁与佩拉纠派的争论中,核心分歧在与双方对“恩典”的理解不同。奥古斯丁主张的是“内在恩典”,即上帝(主要是圣灵)在人的心中工作,人的每一个善念和善行里,都有上帝的工作;佩拉纠派主张的则是“外在恩典”。认为恩典就是上帝赋予人自由意志、律法、圣经、教训和基督这个学习的“榜样”。奥古斯丁指出,佩拉纠派的实质就是以个人的自由意志,人的完善的本性等外在的恩典,来否定上帝的内在恩典,否定人唯有靠上帝恩典方能得救的必要性。在奥古斯丁看来,佩拉纠派对于外在恩典的强调,只能导致律法主义,使人不知恩典的真义。

  奥古斯丁认为上帝不只是外在地通过圣经、律法、基督的言行来影响人,还内在地作用乃至主宰人的内心思想,使人遵从他的意志。在奥古斯丁哪里,“自由”实际上相当于“自愿”。由于“自愿”、“意愿”、与“意志”,“爱”的相关性,“意志”/“爱”在奥古斯丁那里有相当于整个人格,或决定一个人的人格的主要因素,因此,对“意愿”做比较深入的考察就是必要的。

  奥古斯丁的“内在恩典”,表现为对“你们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这个问题,作了这样一个回答:“你们的意念是从上帝那里领受来的!”这里是说人领受的意念,或人用以做判断的材料,乃是上帝准备的,是从上帝那里来的……如果一定要问“究竟是谁在起主导作用”,我们就只能说,在内心思想的这种“互文性”里,一个人的意念和上帝的意念是水乳交融地融在一起的,人凭之做出抉择的意念,是在这种交叉影响下作出来的……是“上帝的恩典战了上风”。


【作者简介】 海夫本名:康晓蓉,雅博网作者。作家、诗人、牧者。籍贯四川,70后。1995年大学毕业到浙江工作。先在中学执教语文,后从事影视、杂志等文化传媒工作。2006年回居成都,2007年归主。2010年开始牧会,2013年7月按立为牧者。 诗作散见《十月》、《中国当代女诗人爱情诗选》等。2007年出版诗集《诗三百与字一个》,写有哲学散文集《生命与爱》,2012年自选诗集《活水》。2013年信仰文集《风随着福音吹》。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