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基督徒不能彼此相爱
「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十三34、35)
主耶稣对门徒的吩咐,道出了信徒彼此相爱的重要;这与衪为门徒向天父的祷告:「使他们都合而为一」(约十七22)相配合。信徒在爱裹的合一,不单反映神「爱」的属性,和衪所赐的新生命(约壹四7、8)的特质,更是对未信者一大吸引,帮助他们来到主前。然而,事实上,在信徒群体中,这爱裹合一的理想,往往难以实现。使徒保罗在写给腓立比的信中,就曾具体的说:「我劝友阿蝶和循都基,要在主里同心」(腓四2);明显地,这两位女同工的不和,是众所周知的,并已传到保罗耳中。在同一封信中,保罗又勉励众人:「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各人不要单顾自已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腓二3-5)
在这裹,保罗道出了一些破坏爱心和合一的行为与态度:
1.结党(selfishambition):这是一些人为了自私的野心,搅小圈子、排斥异己、甚至有争鬭(strife)的行为。这样的事,自然会破坏教会或群体的合一,使气氛紧张、多人离去、甚或引致分裂。哥林多教会的结党纷争就是典型例子(林前一10-12)。很不幸,哥林多现象,在当代(特别是北美)的华人教会中,亦间有所闻。
2.贪图虚荣(vainconceit):事奉的人往往期望得荣耀,就如排名的先后、人家对你的尊称、外表的风光、地位权力等,但这些都是虚空、没有价值的,因为这些荣耀,不单是短暂的,并且与神的国度无关。在无所不知的神面前,唯有在爱神爱人的动机下、忠心的服事,经得起考验,方能至终得到主的称赞,并享受真正的荣耀(林前四1-5;太廿五21、23;彼前一7)。
3.骄傲自大(pride&arrogance):人若常将自己的长处对比他人的短处,肯定觉得自已比别人强!还有,若是自己犯错,我们最懂得为自己找藉口--环境、他人、一时不小心等!其实,谦卑并非只是表面的礼貌,也绝不是推辞事奉的手段(推说:我什么都不行),而是一种对他人的欣赏和尊重,一种自我了解:我的不足、輭弱、性格、恩赐;且知道自己一切所有皆从神而来。骄傲自大者,往往缺乏自知之明,并且容易与人不和,产生冲突。
4.只顾自己、不顾别人(self-centeredness):个人主义、自我中心,是肢体生活的敌人。它的特点是,只看到我的需要、我的意见、我的家庭,而看不到他人和教会(神家)的需要。这种「各家自扫门前雪」的心态,会带来冷漠、疏离、缺少沟通和了解,甚至容易产生误会不和;这样的群体,当然很难有合一的见证了!
在面对这些人性中的负面特质,保罗要求他所带领的信徒,要正视、承认这些輭弱,并向它们说「不!」,并且要朝相反方向走:放下自私的野心、正面追求主的称赞,并且存心谦卑、看别人比自己强、多关心服事他人、多效法耶稣谦卑和舍已为人的爱。这种对付罪、培养爱的生命操练,当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也不能靠己力去成就,乃是靠着圣灵的能力,不断地去「治死」那在亚当裹的败坏(罗八13);并且「结出」圣灵的果子(加五16,22-23)。这是一种品格的培养(characterformation),是需要信徒一生努力不懈的。
主耶稣对门徒说:「你们既知道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约十三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