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青少年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014-04-22 作者:倪希米  
来源:新浪博客我也要投稿


  时常听有口号;孩子是未来的接班人。在与整个社会思潮的对观中,身为青少年的侍奉者,对此群体颇多希望与担忧。

  自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主流文化,儒、释、道被后现代文化颠覆之后,以享乐为其价值取向;电视、网络、MTV、广告、流行音乐渐渐取代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文化传统,成为青少年最主要的社会工具。这辆青少年文化列车,驶向一个五光十色、目眩神迷的欲望荒野,乘客没有方向、人生没有理想,仅剩极度的空虚及失落。

  这绝对不仅是教会外的现象,在教会内,为数不多的青少年基督徒也无法幸免。唯一区别是:非基督徒青少年生活糜烂;信徒则借属灵操练抽离世界,或沉醉在自我陶醉的诗歌节奏里,信仰生活演变为一个心态的描述。他们未必全部甘心沉溺下去,问题是谁愿意、更可以伸手拉他们一把,引领他们成长、突破,走向满有盼望的未来?

  危机的前因

  青少年是教会里一个拥有潜在资源的群体。他们的特性是青春、热情、时间和无限的精力,以及对未来远大的理想。但青少年在教会事工的动员上,往往只有量的增长,缺乏质的培育,所以很少教牧会期盼他们为教会做出深远、重大的贡献及影响。

  在我平日侍奉观察中,青少年事工没有获得长远发展,一个关键原因在于,教会同工往往看重主日证道、音乐崇拜、小组和团契活动、对外宣教等“成人事工”,以致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第二代事工,也缺乏专职同工的委身。

  长此以往,便直接影响青年团契的未来走向,及生命素质。我们应放远眼光,不单盼望训练一些做事精明的同工,而是培养他们成为明日的生命导师。五年后,这群青少年会进入大学,或成为职业青年,他们的信仰是否建立在稳固的圣经根基上,则需要我们这些身为“先知”的人今日担负起责任。

  希望越来越多有丰富牧会经验的牧师和领袖发现:青少年主日学的成长,有助于教会成长。建立健康教会最好之办法,就是透过主日学。香港的“突破”机构,响应青少年事工,作出积极回应:制订“教会青少年导师培育”计划。其间提及:教会的青少年牧养有赖于一群有召命、愿委身、并接受过生命装备与事奉专门训练的教牧同工和青年老师。这提供给温州教会主日学拓展的契机,提倡推广教会青少年事工,共同承受青少年使命的专职同工委身。

  成长历程的危机

  毋庸置疑,青少年在个人成长和学业上,都会面对很多挑战。

  时常每逢周末,青少年参加团契大起大跌,相距最高峰的几十人,甚至时常聚会十多人,已算难得。这不单影响老师的信心,对到场的青少年也有一定影响。为何出现如此状况呢?经仔细询问,以学业较忙为由。

  今天的青少年困于学业、人际、家庭、社会所赋予的压力,生命岂不正待被点燃起来吗?这是生命影响生命的工程。

  很多人有自己心中的模仿对象,青少年尤其如此。青少年正是在“身份探索和追求”的成长期里,寻找可认同的榜样和尝试模仿他人的行为。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青少年需要参照点,引领他们的人生之路。如此,主日学的老师则需具有一定的生命魅力。若是青少年没有在老师的生命中看到上帝的形象,他们的目光会转移到其他人群中。青少年在信仰中经历怀疑势必非常频繁,他们自我辨别和自律能力都不成熟,一旦处于信仰的怀疑期,若没有给予及时辅导,就会离开教会。

  精神分析学之父,弗洛伊德就是一个先例。身为犹太人的他,年幼时,接受来自犹太教的信仰教育,可后来为什么走向无神论,至终留下永久的遗憾?原因出在少年时,没有建立正确的以信仰为中心的人生观、价值观,之后对信仰产生怀疑,不再相信上帝及他的创造。因此,我们需要引导青少年走出信仰的怀疑期,建立正确的、持久的信仰,让这个以耶稣基督为根基的信仰,成为青少年生命的航标,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文化土壤的危机

  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及其思想形态,深受近代潮流文化的感染和影响。潮流文化成为今日教会很大的冲击和挑战。

  何谓潮流文化?潮流文化是语言、观念、行为和生活方式的表现,经过大众传媒的表达及推介的文化产品,成为青少年互相认同和学习的生活文化。

  青少年在潮流文化的熏陶与教化之下,会成为怎样的人?潮流文化会衍生出一系列的不良文化,其中包括下列因素,需要我们关注。

  1、平面文化:如平面图纸一般浅薄轻飘,没有深度和重量,没有根,容易随波逐流。在此文化影响下,青少年不记过去,不想将来;只有今天,不求永恒;但求拥有,但求现象。这是一种现实主义的享乐人生观。

  2、物质文化:近年的青少年被称为“消费人”,所以也是物质主义者。在现今的中学里,很少青少年会对将来的大学专业,诸如文史哲产生兴趣,一般热门专业都是赚钱较多的科目,不管有没有这种才能,只要赚很多钱就有兴趣。

  3、感性文化:正如典型的后现代人一般,今日青少年非常重感性,尽情发泄自己的情感,在教会中,也注重情感的抒发,比如喜欢后现代流行敬拜乐,对传统圣诗则敬而远之。

  4、反叛文化:现今校园中攀比现象非常普遍,他们喜欢穿名牌服装,将头发染色,痴迷数码产品……久而久之,若教会没有发挥主日学的功用,他们也自然会出现这一类的反叛表达。

  青少年对人生、价值、爱情、金钱、快乐、永恒等诸多看法,受当今潮流文化的负面影响甚于家庭和教会,此事实将成为教会的青少年导师和基督徒家长所面临的挑战。我们必须从了解到理解,但理解不代表着认同,当我们批判、拆毁一套架构时,须及时给予更适合、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价值建构。所以保罗劝勉我们:“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上帝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事工的转型

  青少年的信仰状况和灵性光景直接影响到教会的未来,可惜的是,教会和福音机构在青少年事工方面的投入远远不够。近几年,海外主日学教材和参考书日益丰富,但是完全切合内地本土化实际情况的少之又少。好的教材最需要的,不是让学生积聚知识,而是认清目标。笔者真心盼望有更多基督徒教育学专家、基督徒心理辅导专家、青少年事工资深工作者、已经开展青少年事工的教会教牧人员,从专业和信仰角度,并担负责任感、使命感,著书立论,在青少年事工领域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青少年群体是教会的一份子,也是教会今天事工的对象之一,与成人均分所有资源。据统计:现今的青少年在各地教会中所占比例普遍偏低,流失现象非常严重。据我了解,在温州已是普遍问题。展望教会的未来,危机重重,如何化危机为转机?

  首先,要让主日学成为青少年的‘家’,让他们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在教会中,要让青少年认识到生命的核心价值是建立于爱。基督信仰永远是生命影响生命的工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少年教育本就是为塑造人更像基督,基督所有的教育实质就是围绕着爱。

  今天教会办青少年主日学,往往掉入实用主义的陷阱,以实用色彩成为教会开办青少年主日学的导向,如温州特色聚会,每年暑假,几乎每个教会都会举行学生夏令营,前后长达一个月。近几年,笔者有幸也参与这项事工,结束之后有所听闻;现在的学生夏令营大不如从前,想当初复兴之势……

  之后,与一位资深文字工作者,咨询交谈之余总结:现在温州青少年夏令营聚会模式一直承袭上个年代奋兴会的模式,一场聚会,先唱诗,之后听道,最后以祷告结束。有人认为青少年变好或变坏,是受环境的熏陶、影响、压力所致。然而在相同的环境下,为什么却能使人产生极不相同的变化?有些学生夏令营结束后,回去追求对主的委身,可是有些学生却依然我行我素。

  既然是学生夏令营,就要有夏令营的程序,有学生自主自由的时间,带领他们彼此交通和了解,而不是一整天安排紧凑,以致几天下来身体疲累。同时,搭建起向非基督徒学生传福音的桥梁:诸如开展音乐培训、人生哲理探讨、信仰游戏等融入聚会当中。藉著营会,使青少年离开父母,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从而建立与主的关系。许多传道人、事奉同工,都是少年时在营会中被主爱激励,作出献身侍主的决定。

  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文化差异。教会开展工作,为了赢得青少年的心,则需效法耶稣的心肠,有属灵的视野、属灵的敏感、透视青少年的平衡发展。为着主的缘故,为上帝国度的异象,我们应敢于接受新时代的挑战,尝试了解他们、服事他们。

  备注:原文标题《温州教会青少年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刊登《麦种》杂志25期,编辑时有变动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