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口舌,免遭祸患
2024-03-20
作者:渔夫和云彩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杨修是三国时期有名的才子,一度很受曹操的器重。史书上说:“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可是,他后来却因为“鸡肋事件”而丧命。
所谓“鸡肋事件”,其实就是杨修逞一时口舌之快而自招祸患。
回顾“鸡肋事件”,缘起一碗鸡汤,始于一个口令。随之有一份猜测,伴之有人逞口舌之快,终止于一个人头落地。
曹操与刘备战势胶着。若进攻,易损兵折将,不划算;若收兵回去,又怕人笑话,面子上过不去。此况令曹操一时犹豫不决。
这时,厨师送来鸡汤,曹操看见碗中有鸡肋,心有感怀。碰巧,夏侯惇入帐,请示夜间通行的口号是什么,曹操随口答道:“鸡肋!鸡肋!”。于是夏侯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并无其它反应。
而才子杨修听见“鸡肋”口号后,做出了一个令人不解的举动——让随行士兵收拾行装。大有一副随时准备撤兵的势头。
有人将此事报告给了夏侯惇。夏侯惇大吃一惊,便去问杨修到底怎么回事。
杨修一副得意样,说:
“从今夜的号令来看,便可以知道魏王不久便要退兵回都。
鸡肋,吃起来没有肉,丢了又可惜。
如今进兵不能胜利,退兵让人耻笑,在这里没有益处,不如早日回去,来日魏王必然班师还朝。
因此我先行收拾行装,免得临到走时慌乱。”
杨修娓娓而谈,一番别出生面的分析,令夏侯惇如梦初醒,情不自禁点赞:“先生真是明白魏王的心思啊!”然后,夏侯惇也开始收拾行装。
一传十,十传百。不多久,军营中的诸位将领全都收拾行装,于是底下的士兵们也纷纷效仿,一副准备班师回朝的忙碌景象。
当晚,曹操巡查军营,见此情景大惊。问明原因之后,勃然大怒,说道:“杨修乱造谣言,乱我军心!”便叫了刀斧手来,将杨修推出去斩了。就这样,才子杨修再也说不出话来了,命丧刀下。
无可否认,杨修确实很聪明。仅凭随口而出的动态口令“鸡肋”二字,就猜透了曹操的心思。如此人才,真不多见。但他为什么又会丧命呢?
有人认为,究其根本,是杨修不守规矩,乱了军心。因为曹操虽然在沉吟“鸡肋”,有了退兵的心思,但是这件事一没有形成决议,还没有正式官方公布,杨修凭什么说出来?他以什么身份什么资格在军中传令?
可见,除了不守职场规矩之外,杨修之死也与他说话不谨慎,没有管好自己的嘴巴大大相关。
箴言(21:23)有话:
管住口舌,免遭祸患。
谨守口与舌的,就保守自己免受灾难。
它强调了谨慎言行的重要性,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灾难。
那么,如何做才能好好管住自己的口舌,远离祸患呢?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我们更好地管好口舌,控制自己的言辞:
1.深思熟虑后再开口。比如,在说话之前,先花点时间思考一下自己想说的话是否合适?是否必须要说?是否对别人有益?是否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同是时,考虑所说出来的话语可能带来的后果,以及是否有更好的表达方式。
2.谨慎选择话题。避免参与可能引起争议或冲突的话题。比如,YU情期间,又逢美国大选,不少人莫名地支持川普,甚至为其DG,还劝说别人也如此。但也有许多人持不同见解,一聊起就容易争论,一个不好还会引发轻视他人之罪。
3.保持对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感受。即使你不同意别人的看法,也要避免使用侮辱性或攻击性的语言。例子同上。
4.学习更多倾听。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总是明智的。许多时候,根本还没搞清楚真相就急着开口,招来的不是误会就是笑话。所以明智的人总是在别人讲完了才开口,其实听完别人的话也有助于自己在回应时更加周全。
5.避免八卦和流言蜚语。避免参与或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和谣言。这些言论可能会损害你的声誉,甚至可能导致法律问题。你可以吃瓜,但不必贩卖瓜。
6.保持谦逊的态度。不要过分夸大自己的成就或贬低他人。想想面对口出狂言的人,你心里是怎么想的?谦逊的态度令人舒服,容易被接纳。可以让你看起来更加成熟和可靠。
7.有及时道歉的勇气。如果发现自己的言辞对他人造成了伤害,引发了不必要的冲突或误解,要有向他人道歉的勇气,及时找到机会进行表达歉意。因为承认错误并表达悔意有助于修复关系,减少潜在的祸患。
其实,想了这么多,总结起来,皆与做人有关。若爱人,必凡事为其着想,不愿其难过,而愿其平安喜乐。
凡事秉承爱人如己的原则,大多就能避免犯罪出错了。
亲爱的,愿你平安!一天比一天更慎言。又愿你口所出的,都是造就人的好话,如同用盐调和过……
[ 赞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