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
4000多年前的一天,长期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亚伯兰听从内心的声音,做出果断的决定。他带着妻子、侄子和仆婢,“离开本地、本族、父家”,踏上了寻找“流奶与蜜之地”的漫漫征程。离开家乡之后,几代人饱经风霜,历尽沧桑,但直到生命的尽头,他们始终没有找到理想的栖身之处。然而,他们没有打过退堂鼓,没有走过回头路。《希伯来书》的作者评论道:“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亚伯兰所处的时代,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已经孕育出西亚最早的文明,建在幼发拉底河畔的吾珥早就是商贾云集的贸易中心,而亚伯兰则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富户。然而,他并不留恋自己的家乡,因为他“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没有抵达“家乡”之前,他一直把自己当作“寄居的异乡人”(《当代译本修订版》)。
为了心中那个“更美的家乡”,他既能看淡一切、放弃一切,又能承受一切、担当一切!亚伯兰的一生,正好是基督徒的人生写照!我们的一生,不也在“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吗?人人都有念兹在兹的家乡,但为了生存,为了梦想,好些人不得不选择挥别故乡、远走他乡,去为自己寻找一个物质层面的“更美的家乡”,哪怕对故乡有再多的不舍。然而,即便所有梦想全都实现,我们还是不会拥有真正的快乐,因为心灵的本能驱使我们“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路易斯(CliveStaplesLewis)说得好:“我若发现自己心中的一个渴望此世万事万物都无法满足,最可能的解释是:我是为了另一个世界而造。
”所以,古往今来,一直都有人“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真的“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我们就会像亚伯兰一样,把自己当作“寄居的异乡人”!果真如此,我们就不会迷恋尘世的浮华,奢求生活的安逸,也不会排斥人间的烟火,逃避自己的责任。一位农夫终日在牛栏和粪堆中操劳,有人打趣地问他:“你为什么不会厌倦这肮脏的生活?”他回答说:“仰望将来的人,绝不厌倦现在的生活。”
【作者简介】 李世峥,男,汉族,1979年1月生于陕北农村。受家庭熏陶,自幼跟从基督。曾先后在两所基督教神学院攻读神学五年,2001年起在教会全职侍奉,2004年接受教师(副牧师)圣职,2010年接受牧师圣职。现任一基督教杂志责任编辑,并参与基督教图书出版事工。同时,在一教会参与讲台侍奉及圣事,亦在圣经学校做兼职教师。博主向来爱好写作,成为传道人之后,对文字事工有所看见,亦有所托付,因而一直致力于文字侍奉。1998年以来,已在全国主要教会刊物发表文章160余篇,共约6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