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晨更拾遗

2012-10-08 作者:微尘  
来源:《杏树枝期刊》第七期我也要投稿

 晨更拾遗

◆ 微尘

 

【太2:6】犹大地的伯利恒啊,你在犹大诸城中并不是最小的,因为将来有一位君王要从你那里出来,牧养我以色列民。

按世人的眼光看来,君王是站在高位,治理国家,管束百姓的,但在属神的国度里,君王是用来“牧养”百姓的。神国的治理是以爱为基础的,爱大,牧养的范围也大。并且,君王的出身多是卑微,从低处起步的。“从伯利恒我们动身……”。

 

【太2:13-14】有主的使者……说:“起来!带着小孩子……逃往埃及,住在那里,等我吩咐你……”约瑟就起来,夜间……

“等我吩咐”,讲出我们所要学的功课——等候,神不会将我们以后所要走的一连串的路都指给我们看,他要我们一步一步受祂引导而前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顺从祂当下这步的引导,接着就是等候。“就起来,夜间”讲出约瑟的顺从之快,一知道神的意思,就立刻遵行,不顾黑夜艰难,这样的心是何等宝贵!

 

【太3:1】那时,有施洗的约翰出来,在犹太的旷野传道……

这人是从神那里差来的,他来,不是往耶路撒冷人口聚居之地去,也不是往穿细软衣服的人那里去,他乃是在犹大的旷野传道。他来,不是要显扬自己的名声,也不是要讨尊贵人的喜欢;他来,乃是单单为道作见证。所以他不在乎自己吃的是什么,也不在乎神差他在哪里传道(人很难领会他传道会是在人迹罕至的旷野),甚至他也不在乎自己是什么,只说自己是旷野里喊着的人声,是连给基督提鞋也不配的。他不怕人,也不畏势,他会在大庭广众之下,称撒都该人和法利赛人是毒蛇的种类,也敢直言希律的不是,他是一个不顾一切为神而活的人。他没有行过一件神迹,但他却作了神要他做的——为光作见证。

 

【太3:17】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

这是父对祂儿子三十年生活的评价和肯定。三十年间默默无闻隐藏的生活,似乎什么都没做,却都安静守在神的时候里。在拿撒勒这个小山村里慢慢长大,一点一点经历着人世间最普通、最卑微的生活,祂要休息,祂同样需要饮食和劳作,神的生命,却是地地道道平凡人的生活。这些还不够,稀奇的是,在人中间生活了那么久,竟然少有人知祂里面高贵的生命,这真是隐藏的生活。也只是生活,平平淡淡的生活,却也蒙了父的喜悦(不是读经,不是祷告,不是聚会)。我们的生活有多少是神所喜悦的呢?

 

【太5:23-24】所以,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

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向弟兄怀怨,神会提醒或要求我们要放下,要饶恕;但这里有更深的要求: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接着,不是弟兄向你寻求饶恕,而是你要主动过去与他和好。若是我们放下对弟兄的埋怨,那是神的恩典,是神的爱;若是我们消除弟兄对我们的怨意,使弟兄在神面前平安,那是我们对弟兄的爱,也是神对我们更大的恩典、更深的爱。

 

【太5:18】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

也许,神的一些话、一些应许,真的要等到天地都废去了,才能得着应验,得着成全,甚至还要再等。哦,那是怎样的一种等候、一种煎熬呢!到底,等到最后的是谁?等得最久的又是谁呢?

 

【太6:1】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

神并不真叫我们将善事行在人面前,乃是叫我们不要“故意”,神更在乎的是我们里面的存心。所以,一面我们不要故意在人面前显出善行,在人面前吹号宣告自己是基督徒,我们只要行在神面前,让人认出我们是跟随基督的;也不要随便夸奖行善的人,免得满足人的虚荣心,夺去他们在神面前的赏赐。凡事谨记父在暗中察看。

 

【太6:8】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

是的,在我们没有祈求以先,天父早已知道我们一切的需要了,但我们傻傻的,许多时候还不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所以当耶利哥城旁的两个瞎子到主面前的时候,主说“要我为你们做什么”,主要我们求得清楚,求得准确。在我们这边,我们最关心的是主有没有垂听我们的祷告,而在神那边,祂则先在暗中察看我们的祷告,看我们的态度,看我们的心。(如果态度对,心对,他还会因这个缘故来报答我们呢!)

 

【太6:11】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

关乎外面物质的需要,主教导门徒的祈求非常有限,祂只要所得的够“今日”所需,但关乎神的国与神的旨意时,求得甚广,“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这是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的实例。

 

【太6:21】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

这是主所说的实际,我们的心牵制于我们的财宝。若我们的财宝是属地之物,我们的心就贴于地;若我们的财宝是属天之物,我们的心就常思念天上之事。我们心里所宝贝、所注重的,就是我们的财宝。我们的心若注重罪,这罪就成了我们的财宝;我们的心若注重学业,学业就成了我们的财宝,我们的心若单单看重我们的主,祂就成了我们最大的财富。愿我们的心所珍藏的乃是天上永恒之物。

 

【太6:24】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

这里并不是说“你们要把事奉神摆在第一位,事奉玛门摆在第二、第三或是最末位”,乃是说“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 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我们所遇见所接触的事,或这样或那样有许多,但主只有一位。如果学业或金钱决定了我们生活的目的,左右了我们人生的选择,划定了我们努力的方向,那么它就实实在在成了我们的主,我们的一切都为着它,围绕着它。(谁肯真实地认主为主呢?)

 

【太7:3-4】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

就着我们平时的视力,能够看清别人的眼睛已属不易,但这里有一件稀奇的事:有人自己眼中已经被梁木挡着了,竟然还会看到存在弟兄眼中细小的刺!会不会因为他心里有问题呢?会否在看以先,就心有芥蒂了呢?

 

【太7:21】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

不是喊“主啊,主啊”多的人就能进天国,也不是奉主名传了许多道、赶出许多鬼、行过许多异能的人就能进天国,也不是知道神旨意、谈论神旨意、分享神旨意的人就能进天国,这些都不是,惟独遵行神旨意的人才能进入父为爱祂之人所预备的国度,也惟有他们才是神真正喜悦的儿女。哦,愿神开启我们的眼睛,不是为祂做多少工作,行多少大事来讨祂喜欢,乃是作顺命的儿女来求祂喜悦。

 

【太7:24 】所以,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

主并不是说“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并且行得好的是聪明人,行得不好的就是无知的人”,他乃是说“就去行的”,主似乎不是很在意我们行的结果怎样,效果如何,他乃是看重我们有没有去行,有没有愿作的心,这样的人,主称是聪明人,他们的根基是立在磐石上的。让我们抛开一切的挂虑,一切的胆怯,简单地照祂的话去行吧!

 

【太6:34】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主不要我们为明天忧虑,但我们不要以为为今天忧虑就是合法、是正常的了;是的,今天有今天的难处,我们不逃避,但我们照样没必要为今天忧虑。“应当一无挂虑。”我们应当多思念天上的事,就如经上所言:“她想到日后的景况就喜笑。”要常常喜乐!

 

【太8:21】又有一个门徒对耶稣说:“主啊,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

这个门徒并非说“容我回去”,而是说“容我先回去”(注意这个“先”字),他不是不要跟从主,只是在跟从主之前,他还有个“先”的事情没做。哦,不是等考试考好了,再来跟从主,不是等工作安顿下来后,再来跟从主,也不是等到心里所挂念的事处理完了,再来跟从主,而是,无论何处、何时都要跟随。“我若曾爱祢,主,应当是现在。”(选222首)

 

【太8:24-25】海里忽然起了暴风,甚至船被波浪掩盖。耶稣却睡着了。门徒来叫醒了祂……

不管外面的风浪有多大,都不能搅扰我们的主,甚至船都快被波浪掩盖了,祂似乎仍是无动于衷;但当门徒对祂呼喊、向祂求救的时候,祂却醒了。为何?这是爱的关注呀!虽然祂对外面的环境不甚理会,但祂的心却时刻牵挂着祂所爱的儿女。附一事例:一位姊妹的妈妈平时睡觉的时候,不管外面有多吵,她都能睡得踏踏实实的,不受影响;但有一次,这位姊妹和她妹妹都感冒了,夜里只是稍微一点点的咳嗽,她妈妈就醒过来了…… 我们的神岂不更是如此吗?

 

【太8:34】合城的人都出来迎见耶稣,既见了,就央求祂离开他们的境界。

有些人见耶稣是因他里面有真实的需要,仰望神的拯救和帮助,但这里的人,迎见耶稣,是向往耶稣来满足他们不洁的动机(他们曾是以养猪为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利益;当然耶稣不会、也不能迎合他们的愿望。有些人见了耶稣,生命就出现了转机,也巴不得能跟从主一生,像格拉森被鬼附过的那人,但这里的人,既见了,却是央求祂离开他们的境界。对主不同的态度,就引出了不同的前途与人生。

 

【太9:2】一个瘫子,到耶稣跟前来……

我们的软弱常是我们不敢到神面前去的原因,我们以为我们自己太亏欠主、太得罪主了,所以羞于去见祂。而其实,神的心远不是我们愚昧的心所想的那样狭窄,祂仍是以坚定的慈爱与怜悯宽恕我们,包容我们;祂并不要求我们行得多好来赢得祂的喜悦;相反,祂倒是预备了丰盛的恩典与怜恤,赐给那些照着本相到祂面前来的人。“小子,放心吧!你的罪赦了。”你看,瘫子还未开始求赦免,但神似乎已迫不及待地要安慰他心,赦免他罪了。祂是何等乐意宽恕人的过失啊!真愿我们每次也凭着简单的心,坦然无惧地到祂面前,不管我们的光景与本相如何。

 

【太9:20】有一个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

在圣经里,血所代表的就是生命,一个人身上有漏洞,有破口,即使这个漏洞很小,如果不把它止住,最后的结局就是死亡;虽然挨过了“十二年”,并未见死,但时间越过,死的事实却在身上越显越深。如果我们忽视我们身上的漏洞,不去对付它,即使我们努力追求,殷勤积蓄,我们的劳苦终归徒然,我们仍是觉得力量微小,生命软弱,并且属灵的死亡反而在我们身上越显越深。我们在哪一点上,常常软弱,常常跌倒,胜不过的,那就是我们的漏洞。到主面前,求祂怜悯医治。若真不敢到祂面前,或难处太大,那就到祂背后“摸”祂吧,总要寻求医治。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