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隨馬禮遜的腳蹤
追隨馬禮遜的腳蹤
--紀念更正教來華二百年
馬禮遜把福音帶到中國,今年是二百週年。在華人教會準備紀念的時候,我們該看看這位傑出使徒的精神,效法他的腳蹤。
馬禮遜(Robert Morrison, 1782-1834)1782年一月五日生在布勒古林(Buller's Green), 英格蘭北邊近蘇格蘭的一個村鎮。父母是蘇格蘭長老會的信徒,他在基督教信仰熏陶下長大;年十二歲時,即能背誦詩篇第一百十九篇。早年作過鞋匠學徒,在十五歲的時候,悔改重生,接受了耶穌為救主。他進入奧克斯屯學院(Hoxton College),學習神學,天文,醫學,並初步學習中文。他不僅是求取知識,更不是以宗教為職業,而是注重靈命,敬虔祈禱,靠聖靈過效法耶穌基督的生活。
1807年,倫敦宣道會(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按立授馬禮遜任牧職,差他往中國宣道。
到這樣一個遙遠帶有神秘色彩的地方,最理想該是至少二人結伴同往;但沒有別人肯去,馬禮遜只得孤身登船。另一個問題,當時的英國東印度公司,興趣在販賣鴉片,賺錢,對於福音有反感,沒有航海的船肯載他去中國。他只得先橫渡大西洋,繞南美洲到美國,然後轉往中國。航程既長,行船又苦;那年一月八日離英國港岸啟航,到九月七日,才抵達廣州,歷時八個月!
馬禮遜在華傳道二十七年,到1834年八月一日,在廣州離世,只見到十人受洗皈主,但每一個果子都是誠實堅貞。
今天的華人,如果認真作宣教事工,馬禮遜可以作我們的楷模。
一.受苦冒險
那時候的中國,採取閉關自守的政策,嚴禁外人居住,傳福音更不必說。到了廣州,卻不能進行傳教。因為他通曉中國語文,就於1809年,接受東印度公司譯員的身分,才得合法居留。不過,那時的中國z /-府,不准華人教授洋人華文,違者處死,更嚴禁向華人傳福音;英國當局,也攔阻他傳道。當時,受聘教授他華文的老師,常身懷毒藥,預備被察覺時,即服毒自盡,免得身受酷刑。在這樣的環境下,馬禮遜不能不認真苦學。
馬禮遜在1807年,同瑪麗(Mary Morton)結婚;但新婚夫人不獲准居住廣州,只得居住澳門;夫婦分居異地,馬禮遜需要往返奔波,甚少家庭之樂。他們第一個兒子夭折,竟然沒有葬身之地:當地華人不准他埋葬;英國在澳門沒有墓地;經過了許多交涉,才得以在澳門北一個小山上,安葬小小的軀體。1815年, 馬禮遜夫人因為一家水土不服,挈年幼的兒女返回英國;留下了馬禮遜孤身一人,繼續艱苦奮鬥。
1820年,馬禮遜夫人帶著小兒女從英國返澳門,正可重享相聚的快樂;但因染霍亂症,遽然逝世。而他的同工米憐,也於是1822年病故。馬禮遜傷痛的心情,可想而知。
1824年,馬禮遜首次回到英國休假返回中國的時候,帶著新婚的續弦妻子伊莉莎白(Elizabeth Armstrong)同行。他們又生了四名兒女。1833年馬禮遜夫人留下大的兒子伴同父親,帶著前妻的女兒和自己生的四名幼年兒女,返英國居住;那也是他們的永別,此生未能在地上再見面。馬禮遜繼續努力事奉,一生為在華宣教工作立下根基,讓後人在上面建造。
無可爭辯的,像使徒保羅一樣,為基督所受的苦難,是馬禮遜蒙召的證據,是真正奉獻的表現。
二.認清根本
同時,他進行翻譯聖經為中文的工作。1811年,首先譯成出版的,是使徒行傳;想見他是追慕使徒受苦傳福音的腳蹤,更可解決所面對的宣道問題,也可以勉勵自己;華人同工,也必然受到感動。那時,刊印書籍需刻木版;在1812年,清z /-府再頒禁令:“凡刻印基督教書籍者處死。”因此,馬禮遜的譯經與刊印工作,冒極大的危險。在困難之中,1813年,中文新約聖經出版。
馬禮遜來華之後,孤軍奮鬥了五年。到1812年,倫敦差會才派米憐(William Milne, 1785-1822)來華協助。米憐也是蘇格蘭人,1813年,到了澳門,因為他是傳更正教,不見容於葡萄牙z /-府,被逐出境,而繼往廣州。米憐在那裏,分發福音單張及小冊,也學習中國語文。他幫助馬禮遜譯經。兩年後,在馬來亞的馬六甲,設立了一座印刷所,印行了第一份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統記傳(The Indo-Chinese Gleaner)。馬禮遜和米憐,並於1818年創英華書院(Anglo-Chinese College),宗旨是“教導華人青年英文,並向他們傳播基督教信仰,並教導宣教士學華文”。由米憐擔任校長。可惜,米憐於四年後逝世。他們二人合作翻譯成的全部新舊約聖經,則於1824年出版, 成為更正教的第二本中文譯本聖經 (只比馬士曼Joshua Marshman譯本, 1822年在印度出版遲約二年)。
馬禮遜也出版了中文文法及中英字典。成為當時在華洋人學中文必備的書。他也編譯了第一本聖詩集,名為養心神詩,只有27頁,於1818年出版。其他宣教士們先後出版了四種同一名字的聖詩,最晚的為1857年,可見當時對聖詩功能的認識。
這是所有宣教士應該效法的:對宣教地區語言文化的興趣,是關心他們靈魂的表現,對聖經的尊重和認識,在神的話語上扎根,是真正工作的根基。今天教會普遍的根本問題,是問題的根本,缺乏這樣的觀念,所以產生各樣的毛病,百孔千瘡,必須從這裡救治。
三.教會體制
馬禮遜翻譯聖經中的第一卷書,是馬可福音;接著,就譯使徒行傳。為甚麼譯使徒行傳呢?因為傳道結了果子,就是教會的延續;傳道的最佳典範,見於使徒行傳;建立教會正確的範本,是使徒行傳;教會不能永遠不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要參照使徒行傳。而且使徒行傳是聖靈引導人作工,從這書中,可以見到人要柔和的順從聖靈,才不至於偏行己路。
教會不是屬於任何個人的。有了健全的教會體制,才是在基督的根基上建造。人可以過去,也必然過去;健全的教會,不至人亡政息,能夠正確的傳續。
教會不是人為的組織,不能憑個人一喜一怒之間,任意縱橫闢闔,用自己的手段,尖頭銳面,討人歡喜。現在有人說:衡量教會成功標準的,是ABC(Attendance, Building, Cash),就是:聚會人數,建築規模,現金收入。想想看,這樣的所謂“標準”,用於賭場,俱樂部,豈不也是合用?單這種觀念,就足以為教會的羞恥,悲哀!
使教會在外邦人中受褻瀆的,是那批宗教人,用世俗化的經營手法,沒有道德標準,把聖殿變成商店,變成了“賊窩”!你想神的兒子耶穌基督,說這話的時候,是使氣罵街,是憑血氣行事嗎?當然不是。耶穌為父神的殿“心中焦急,如同火燒”,是看到人違背神定規的體制,拒絕照神“山上指示的樣式”,是敗壞的人性人工,必然結出敗壞的果子。所以必須回到聖經,重建教會體制。
馬禮遜在世的年日,只是五十二歲。現在,他離世一百七十多年後,中國教會雖經過多少的風浪,仍然屹立,繼續發展。雖然不是明顯的,但我們相信,是他立下了好的根基。
四.任事認真
馬禮遜忠心事奉主,不是以勾引人入教為目的,他不是求速成,好寫出誇耀自己的動人報告。他不懂“教會增長術”,只扎實的耕作。
他的第一個果子,名叫蔡高,成為首先承認主名的華人基督徒。協助印刷聖經的,有一名刻木版的工人名叫梁發。他冒著生命的危險,不顧清廷的禁令,成為最早期信徒之一,後來並作了第一位被按立的華人牧師。
今天這工商業的時代,是講究務外觀,求眼前歡的時代。去商店裡買回來的東西,是花在包裝上的費用,比實在的內容更多;有時還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實在講,是欺騙的文化,是魔鬼的陰謀,不幸,也大量滲入了教會裡面!
美國教會作的調查顯示:興旺的教會條件,是好的停車場,託兒所,廚房,交誼,招待,廁所...而教義放在最後,遠不如廁所重要!
華人教會“後見”不明,以為洪秀全鬧得有聲有色,可惜未成功,否則會給基督教有好處。但從另一方面看,幸而洪楊沒成功,否則半生不熟的急就教徒,是長遠的問題。我們該警惕,對洪秀全沒正確深入的教訓,督責,教導,培養,造成多大的禍患!
馬禮遜的認真工作,不僅是對神負責,也是教會的益處。也許,他以約二十七年的歲月,結了十個果子,算不得甚麼英雄;但從客觀環境看,已經是不易了,比起李文斯敦好得多,比先知耶利米更好。不過,這不是應該有的衡量標準,特別是他每個信徒都真誠,恐怕比大批的群體歸信,後來卻大批流失更好些。
在這一方面,我們需要跟馬禮遜學習的更多。今天,我們亟須回到那“古道”,即使是少人行的古道。
我們的反省
先賢馬禮遜能作為宣教士的榜樣,不是偶然的事;也不僅是因為他有超越的品德。他真相信主耶穌,他因為愛他的主而工作,他因為有將來的盼望,而能夠忍受苦難。
華人以刻苦勤勞,著名世界。在美國,築路,淘金,割魚,甚麼工作都肯作,在邁維勒的(Herman Melville)名著大白鯨(Moby Dick,1851)中,也出現一名中國水手。為甚麼今代華人,沒有產生這樣吃苦犯難的宣教士?我們今天,不僅應該注意有多少信徒,差遣了多少宣教士,該想想:有多少像馬禮遜的宣教士?
還是少宣揚自己吧!在馬禮遜來華二百週年前夕,福音仍未傳遍,中華的土地上,仍然有人沒聽見福音而滅亡。讓我們謙卑下來,好好禱告,起而步武先賢後塵,繼續忠心於主交託的大使命。
現在,是華人教會揚帆遠征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