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击杀歌利亚所使用的机弦,竟然是人类战争史的“活化石”
2021-12-27
作者:六口缸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大卫用机弦甩石击杀了巨人歌利亚
在圣经撒母耳记中曾记载了牧羊人大卫用机弦甩石击杀巨人歌利亚的故事。
然而,“机弦”是个什么东西,相信不少人会感到陌生。
更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这么一个形制简单的武器,居然贯穿了从石器时代到现代,长达数千年之久的人类文明史,至今依旧流传在部分地域的民间。
说起“机弦”,其还有个俗名可能稍稍为人所知,那就是“投石索”。
早在石器时代,人类祖先只能借助随手可得的石块狩猎或驱赶野兽。不过,人的臂力毕竟有限,无法实现射程与威力的均衡,面对大型动物时会显得无能为力。因此,投石索就应运而生了。
说起投石索的原理,其实十分简单,就是利用绳索甩动过程中产生的动能来加强石块的速度与威力并进行攻击。
投石索的制作方法十分简单,材料也十分易得
而其制作方法也相当方便,只需要找到两根长度相同的绳子,在各自一段用皮带或皮囊相连,一个可靠耐用的投石索就诞生了。
投石索的使用方法
使用时,只需要使用者将绳子一端系在手腕上,另一端攥在手中,在中间的皮带中放上较为光滑的石块,然后在头顶飞速挥舞使其旋转,当旋转数圈后,石块达到一定速度时,即可松开手中所攥的绳头,皮带中石块便会沿着切线方向向外飞出,从而达到攻击的目的。
同时,根据地域以及时代的不同,投石的方式也有着许多的演进,除了常见的仅靠腕力、臂力在头顶旋转的“直升机式投法”以外,还有以8字形在身体两侧旋转的“巴利阿里八字投法”以及借助腰身力量实现更大速度的“拜占庭式投法”等等。
在介绍过使用方法后,接下来跟大家聊一聊投石索的沿革历程。
西亚地区的牧羊人会常常使用投石索
在人类文明早期,投石索更加广泛见诸于游牧地区的民族,中亚、西亚以及南美部分地区都有着上千年的投石索使用习俗。
除了杖和竿,制作成本低廉,弹药唾手可得的投石索似乎成为了世界各地牧民们不约而同的选择。
一方面,力道刚猛的石块可以让牧人在十分安全的距离顺利击退来犯的野兽;另一方面,牧人也可以用较小型的石子或土块在不造成伤害的前提下有效矫正离群的牲畜。一些有经验的牧人甚至能够做到有限范围内的精准打击。
随着文明演进,冲突与战争逐渐走上人类历史舞台,然而,对于任何参战一方而言,如何有效地拒敌于千里之外,无疑是意味着更小的损失以及更充裕的备战时间。
古代战争中,投石索与弓箭都是有效的远程攻击手段
因此,与弓箭一样,投石索也作为早期文明中宝贵的远程攻击手段而倍受青睐。
同时,在早期文明的战争中,职业士兵的概念尚未出现,许多战争都要靠征召普通民众以开展战事,因此,许多能够熟练使用投石索的牧人便加入了军队,成为了战争中的远程打击力量。
亚述文明遗址浮雕上刻画的投石手士兵
从古埃及、亚述、巴比伦乃至希腊、罗马时期,都能在战争史记述中见到投石兵的相关记载。
不过,能够做到像大卫一样实现精准打击的优秀投石手还是凤毛麟角,另一方面,受制于早期战争的战术思想,不论中外,战争往往以集团方阵形式进行开展,并且很少有精准狙杀的作战需求.
因此,投石索往往以集群打击的形式参与战斗,借助密集的火力覆盖以换取命中率,从而对敌人进行打击。
对冷兵器稍有了解的朋友一定了解,相较锐利武器,钝器往往能够对甲胄士兵造成更大伤害,而高速飞行的石块则无疑是他们的噩梦。
在杀伤力方面,使用投石索的各个国家也依据本土的实际情况以及作战需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
在古代中亚,一些投石手会将石块打磨加工成梭形(纺锤形),并让其表面更加光滑,以此实现飞行轨迹更加稳定,击伤效果更为显著。
打磨后的铅弹杀伤力更强
而在古罗马,一些投石手甚至会将石块换成打磨后的铅弹,以进一步增强其杀伤威力。
经历如此大规模且精心发展后,投石索带给步兵的恐惧可想而知,古希腊曾有句谚语就曾表明了步兵对于投石索威力的忌惮:
“装备整齐的重装步兵最害怕的不是同样强大的对手,而是衣衫褴褛的投石手。”
那么有朋友可能会问,既然投石索如此强力,为什么中国战争历史上却少有提及,更是鲜有人知呢?
其实,投石索在我国的边疆部分有着游牧风俗的地区,还是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的,在内蒙、西藏等地,都能见到投石索或者与其用法相似的器具。
1996年的剧情片《红河谷》中,出现了类似投石索的器具
然而,相较欧洲、西亚以及南美地区的多山地貌衍生出的游牧习俗,在古代中国,人类聚居区更多集中在平原且以农耕文明为主,因此这种极具游牧气息的投石索自然也就没有特别强烈的使用需求,更不用提后续的发展演进了。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在世界军事领域方面,中国古代的弓弩是发展相对较早且应用更为成熟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弓箭就已经将大规模出现在军阵中,而弩则更是从秦汉时期一直沿用至明代。相较于对士兵个人技艺要求苛刻、训练周期更长、易于上手难于精通的投石索,杀伤能力更强的弓箭成为了古代中国远程火力的更优选择。
但是,投石索倒也并非从未在中国军事领域显迹。在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军队中就曾出现过一种名为“曳石杆”(又称“飘石”“拽石杆”)的武器,其用法原理与投石索如出一辙,只不过加上了一根长长的木杆以进一步增强飞石的射程与威力。
在戚继光将军所撰写的《练兵实记》一书中,就记载了该武器的使用:
戚家军使用的“拽石杆”
“牌手:每名藤牌一面,锋利长腰刀一把,椰瓢一个,拽石杆一根,“好水光拳石六块”。”
“曳石杆”在戚家军成立之初,一直作为主要的远程武器存在,在戚继光将军去世后,该武器流传民间,成为农民起义军对抗官兵的得心利器。
尽管制作简单、易于上手,但随着火力强度需求不断提升的战争演化,作为远程打击武器的投石索则显得愈发原始落伍,其简陋粗糙的造型以及相对繁复的使用方法也无法满足快节奏的火力对抗,只得逐渐消逝在历史长河中。
以色列平民正在用投石索击落无人机
时至今日,投石索已经很难在正式的军事场合见到,但欧洲、西亚部分地区的民间,它依旧被作为一种娱乐项目甚至是民间武装“火力”而存在。
[ 赞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