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出死入生的拯救

2019-07-27 作者:黄晓远  
来源:雅博网作者我也要投稿

 timg (11).jpg

  经文:弗2:4-7

 
  然而神既有丰富的怜悯,因他爱我们的大爱,当我们死在过犯中的时候,便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他又叫我们与基督耶稣一同复活,一同坐在天上,要将他极丰富的恩典,就是他在基督耶稣里向我们所施的恩慈,显明给后来的世代看。
 
  上文使徒保罗带领以弗所的信徒回看原先的模样,是那样的不堪,令人绝望。因为我们是死的、是为奴的、更是可怒之子。
 
  有改观的可能吗?
 
  凭自己,绝无可能。就如死鱼,只会顺着水流的方向而去。
 
  “然而”,这是一个转折词,表明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不可能成为可能,当然,这改变不是出于任何人本身,乃是神,是神的作为。
 
  神做了什么?他救了我们,使我们出死入生。无路绝望黑暗中,因着神的怜悯,我们不,与再是死的,乃活了,与基督一同复活。
 
  细思这“出死入生的拯救”。
 
  一、拯救的根源——丰富的怜悯
 
  这出死入生的改变之创始人是神自己,此外无人能作,也无人会作。
 
  “然而神既有丰富的怜悯,”这就是神之所以拯救的根源。
 
  “怜悯”,是因为若照着我们所行的,其结果只有落入神的忿怒之中。所以神并没有照着我们当得的报应来报应我们,反而将我们不配得的给予我们。
 
  “丰富的怜悯”,反衬了我们罪恶的众多与顽恶。他不按我们所应得的待我们(诗103:10),此外还怜悯我们。此外,也强调了神怜悯的众多。伊迪岳评论说:“虽然神的怜悯已广施六千年,但仍是个耗不尽的丰富库藏。”
 
  二、拯救的施行——主动的大爱
 
  “因他爱我们的大爱”,神的大爱和神丰富的怜悯是相连的,爱是怜悯的原因,怜悯是爱的实行。
 
  神的爱是大爱,“大”透过两方面来呈现。一是,神为了这份爱,付上极大的代价。约3:16见证“神爱世人,甚至赐下独生子。”神把自己怀中的独生子主耶稣差来,并为我们的罪,死在各各他山上。
 
  其二是从爱的对象,这是大爱。因为他所爱的人是极不配和不可爱的,我们是神的仇敌;是贫乏、堕落、邪恶、悖逆的,可是他仍爱我们。罗5:6-8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比较。“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惟有神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差基督为我们死,神的爱在此就显明出来了。”
 
  三、拯救的实现——一同的复活
 
  当我们死在过犯中的时候,便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他又叫我们与基督耶稣一同复活,一同坐在天上。(5-6节)
 
  因着神对我们的爱和基督的救赎工作,他作了我们的代表──不仅是为我们,更是代替我们。当他死,我们也死了;当他被埋葬,我们也被埋葬了。当他活过来、复活,又坐在天上,我们也一样。他牺牲的工作所带来的一切好处,我们因与他联合而得以享有。
 
  1、一同活过来:意思是一个死了的人再活、苏醒过来。这句话包括基督为我们的罪死的经历在内。基督既为我们罪死了、埋葬了、三日后复活了,便叫我们和他一同活过来(罗6:4-5)。
 
  2、一同复活(高升):原意为起来,与活过来有点不同,乃更积极。不只是活了,而且离开了死人的坟墓生活,离开黑暗的罪恶生活,一举一动活出新生的样式。
 
  3、一同坐在天上:就是信徒虽然肉身还活在这世界,但按所领受的灵命说,却是有份于已升到天上的基督,而过着属天的生活;虽然还在地上做人,生命却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坐”是一种安息的表示,即信徒可以享受天上的安息。
 
  四、拯救的目的——恩慈的显明
 
  要将他极丰富的恩典,就是他在基督耶稣里向我们所施的恩慈,显明给后来的世代看。(7节)
 
  神这样的怜悯我们,有什么美好的计划要成就在我们身上?是要显明他极丰富的恩典给后来的世代看。
 
  “丰富的恩典”,再次强调恩典的浩大与难测。
 
  “在基督耶稣里向我们显明的恩慈”,神的恩典透过基督丰富的临到我们。神一切的丰富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基督里。藉着基督,也透过基督,神的爱与恩,显明出来。
 
  “世代”是多数词,不是仅仅一代,乃是世世代代,包括现今的世代、将来千年国的世代,以及永世中之世代。不但显给不同世代的人看——不论蒙恩的人,或在罪恶中的人,而且也显给各世代中的众天使和管辖幽暗世界的诸邪灵看。
 
  结语:我们原是不配得恩的人,但神照着自己的美意,怜悯了我们,怎能不感恩,怎能不将荣耀归与神?!
 
  神爱了我们,这爱绝不是随便,乃是付上了极大的代价,他的爱子赐给我们,为我们舍命流血。今日,我们爱神吗?愿意牺牲吗?
 
  神救我们,为要把他的恩慈显明给后来的世代看。我们身上有神恩典的痕迹吗?
 

【作者简介】 黄晓远:雅博网作者。男,家居浙江温州,传道人,一个蒙主耶稣拯救,同时蒙主呼召去服事他的人。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