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感恩父母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精神病人,有一天突然觉得自己是一只蘑菇,于是他撑着一把伞蹲在房间的墙角里,不吃也不喝,就好像自己是一只真正的蘑菇一样。病人的身体日渐虚弱,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很着急,但都无法让他进食。
一名心理医生见状,也撑了一把伞,蹲坐在了病人的旁边。过了大半天,病人忽然转过头奇怪地问:“你是谁呀?”医生答道:“我也是一只蘑菇呀。”
病人点点头,继续做他的蘑菇。
过了一会儿,医生站了起来,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病人就问他:你不是蘑菇么,怎么可以走来走去?
医生理直气壮地回答说:“蘑菇当然可以走来走去啦!”
病人觉得好像挺有道理,就也站起来走走。
又过了一会儿,医生拿出了一个汉堡开始吃了起来,病人又问:你不是蘑菇么,怎么可以吃东西?医生理直气壮地回答:“蘑菇当然也可以吃东西啦!”
病人觉得很对,于是也开始吃东西。
之后,这位病人终于正常的进食了,虽然,他依旧觉得自己是一只蘑菇。
这个故事讲的是当一个人悲伤、难过的时候,他最需要的并非劝解和训戒。他需要的,只是有一个人能在他身边蹲下来,简单地、始终地陪伴,让他感受到关心和爱,陪他“做一只蘑菇”。
今天是重阳节,这让我想起患有忧郁焦虑症的老母亲,自从父亲去世之后,她就更加地喜怒无常痴呆健忘,我知道她的心理早已经有问题了。
人老了,青春不再,容颜不再,曾经拥有的一切渐行渐远,许多人面对逐渐老去的事实,内心无法接受,失落,痛苦,没有盼望,走进忧郁深渊,难以自拔。
在这个时候,看似简单的陪伴,却有着深层次的信息。在老人最需要的时候还有儿女陪伴,他们的悲伤将会减半。
一般做儿女的,都是被父母宠着长大的,所以父母在我们心目中一直是强大的角色。他们为我们撑起一方无风无雨的天空,护佑我们成长;我们受了委屈,他们会耐心安慰;我们遇到困难,他们竭尽全力帮我们渡过难关。在儿女眼里,父母几乎无所不能。
可是,岁月匆促,转眼间父母老了,在我们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他们的腰弯了,头白了,还经常被病痛侵扰。因为老迈,他们也会感到失落和无助,有时还会像孩子一样脆弱,甚至会得老年痴呆症,把我们给忘了。亲人一个个都去了,自己的想念连个依托都没有,心里装的,大多是已不在人世的过往,无所依附,无所寄托,是何等的落寞与寂寥啊。
想起我周围有一种现象,让父母住在几乎要坍塌的破房子里,却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吃得好穿得好,可老人的温饱都成了问题。他们这样做,并没有赢得孩子的孝顺,上行下效,孩子长大后,用同样的方法对待自己的父母和孩子。可有的时候,我们都容易犯这样的错,虽然不至于到这种程度,但给儿女和父母的爱不是一样多。
记得郑板桥曾写下的几个字:敬老如子。我们应该像对待儿女一样对待父母,给儿女多少爱,就要给父母多少爱,不能让爱的天平失衡。
给儿女一份关爱的时候,别忘了也给父母一份。对儿女嘘寒问暖的时候,别忘了父母也需要你的问候。我们做的这些,都是父母曾经并且一直为我们做的。
我们这些小到中年的人上有父母,下有儿女,是父母和儿女的支柱,也是最有力量的时候,所以我们有义务把父母和儿女照顾好。
曾在网上看一则信息,就在前不久,作家龙应台做了一个决定:迁居乡下,陪93岁的失智母亲。从作家到政客,再辞职回到乡下照顾母亲,这个决定和陪伴也震撼了我,因为它不同于世俗的价值观。
现在这个社会,大多人都很忙。
我们都去追求物质上的富足,却在时间上贫穷了。没有时间,就失去了关怀他人的爱心行动,更谈不上对他人的委身了;没有时间,就只求务实的生存条件,而不求实现人生的理想和抱负;没有时间,就忽视去培养有深度的人格和价值观,结果常常活在焦虑绝望之中;没有时间,就谈不上花时间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个被时间追着跑的人,无法停歇下来享受生命。人必须先在时间上富足起来,才能享受生命的美好。
现代社会的离婚率也很高,究其原因是大多人都没有认识到婚姻是上帝给人设置的盟约,互敬互爱的婚姻是在荣耀上帝。他们很少有陪伴彼此的时间,家庭里也没有建立祷告守望的祭坛。
经上有一段关于所罗门王写的传道书里,他说,他觉得一生当中,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在我们所度的年日里,和我所爱的妻一起快乐度日。是的,当一个人什么都有的时候,他回过头来看看,其实他想要的,只是一种简单的幸福。
一位朋友在年轻的时候曾说要离开家乡—越远越好。可她年龄越大就越想回家乡,守着故土和家人。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
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衰老和死亡,离每个人的生命都越来越近。
比如养父的死,像是突然给我的人生硬生生地划出一道黑暗而诡异的门。
接着,老母亲又被诊断出忧郁焦虑等多种病症。
我就像断了线的风筝,连漂泊都失去了方向。
他们从破碎的时代走出来,花了很多牺牲才将我这个没血缘关系的女儿拉扯大,我已经没了故乡,难道还要她在人生的最后一里路,孤单的离去?
跌跌撞撞追逐了大半生的“家”,却原来,“母亲在,那儿就是家了”。
于是31岁的重阳节,我从杂志社辞职回家,陪伴两个幼子,也陪伴早已精神失常的老母。
老母亲忘记了很多人事,就连她自己和我的生日都忘了。我就会一遍一遍地祷告说:天父啊,千万别让她把我也给忘了。
她养育我长大,我从31岁反哺,还来得及。
人至小中年,看自己的孩子蹒跚学步、健壮成长,看父母佝偻的身躯在斑驳的岁月中渐渐风化,直到烟消云散。
生命来来往往,来日并不方长,生命的盼望如果不根植于永恒,在人生遇到挫折时,将会容易枯干凋零,但如果生命的目标和上帝永恒的救恩联结,那么我们人生中所受的短暂苦楚,和永恒里所承受的荣耀相比,就不足介意了。
一如我现在的愿望就是希望诸如老母亲一样的老人们能早日脱离忧郁进入盼望,即使她们有一天要离开我,但我知道她们是去一个好的无比的地方,她们的心里得到了平静和安详,也是能让我感到宽慰的。
《圣经》说,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在虚空之前,我们要捕风,要追风。及至倦了,中年过后,洗净铅华,然后颔首,向命运顺服,繁华、寂寥……该去的总会去,该来的终会来。但陪伴始终是给予亲人的一束百合花,它会盛开在彼此的心里,清香美丽到永远。
【作者简介】 何天朵:雅博网作者。大学中文系毕业,爱好文学,在文字方面的负担和呼召,文风清新优美,富有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