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换一种眼光看别人

2022-07-14 作者:韦长安  
来源:雅博网作者我也要投稿

微信图片_20201106150139.jpg

  还记得读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讲过一则「疑邻盗斧」的故事:从前有个人,不小心丢了一把斧子,于是就四处寻找。

  他心里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便去悄悄观察,发现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

  也就是说,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像偷斧子的。

  没想到有一天,丢斧子的人在翻动谷堆的时候,居然找到了丢失的斧子。第二天他又见到邻居家的儿子,突然觉得他的言行举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这个故事说明,我们看待一个人,千万不存着主观的成见,否则极有可能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而看不到事物的本相。

  我小时候是个很怯懦的人,家里来了客人,我总是躲在房间里不肯出来,不敢和任何人打招呼。在那个年代,孩子们平时很少接触外人,有这样的反应也在情理之中。

  但有一个客人,临走前对我说:「你总是这样不肯见我,是不是我过去曾经伤害过你,或者是做错什么了?」

  我的脸涨的通红,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再看他的表情,已经明显有了一丝不悦。

  没想到,大宝小时候和我拥有同样的毛病,不敢和遇到的任何人交流,连打声招呼都不肯就逃之夭夭了。

  久而久之,身边的人对他有了些评价,甚至比我小时候更加消极。有一次,有位经常在一起的阿姨郑重其事地对我说:

  「我想提醒你,大宝对待别人的这种态度,长大以后是无法在社会上生存的。作为一个人,最不应该有的,就是大宝那种刻在骨子里的冷漠。」

  我认真地聆听着,并表示一定会教育大宝,让他作出一些改变。当我和那位阿姨挥手再见以后,刚一转身,眼泪就夺眶而出。

  我自己的孩子,我当然是最了解的;人们都是从外在的举动去评判一个人,却鲜有人思考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其实,类似的错误我们都犯过,我们都希望自己不存主观成见去看人,并客观地分析自己所看见的一切,但在实际的经历中,主观总是大过客观,感性总是大过理性。

  这是因为我们不过是人,拥有人的软弱和有限。别说是我们这些常人了,就连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也会拥有这样的错误。

  比如少年大卫受膏之时,被差谴去的使者可是历史中不可多得的大人物,但他却看上了大卫的哥哥,因为他们相貌堂堂,身材魁梧,一看就知道决非寻常之人。

  但有个声音提醒他说:「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拣选他。因为我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我是看内心。」

  最终,那个从旷野匆匆赶回的牧羊童,竟然成为被选的对象。

  还有,曾在第一次旅行中半途而废的马可,让保罗大为不悦,决定从此不再与他为伍,甚至不惜与自己亲密的战友分道扬镳。

  从此以后,那个逃兵就成了典型的反面教材,无论走到哪里,每每提起吃苦的心志,都会以他为教训,警戒后来的年轻人。

  到了晚年,保罗终于对马可有全新的认识,甚至身陷囹圄之时,非常自豪地称其为自己的同工。

  临终前,他依然对这个曾经失败的人念念不忘,在书信中写道:「你来的时候,要把马可带来,因为他于我有益处。」

  由此可以看到,每一个人都不是完全的,都有可能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别人,并作出错误的判断。

  我们看待别人,总是喜欢脸谱化、标签化,并将观念固化;一旦形成对某人的认识,就非常难以调整。

  事实上,我们对别人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并且若要真正了解一个人,需要漫长的岁月。然而,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根本没有机会,也没有耐心这样做。

  最终的结果,是非常可悲的,我们很可能因着固定的思维,而造成对别人的误会,并且这种误会将会长期存在。

  若我们不能像保罗那样,能够换一种眼光看别人,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改变自己的观念,当然一辈子也无法改正自己的错误。

  新的一天,愿我们不要成为这样的人,不要因着有限的接触、片面的了解以及个人的偏见,酿成对别人错误的认知。

  毕竟,人都在改变,也都在成长,并且成长的力量是无穷的。纵然他曾经给你带来伤害,依然有可能得着真正的改变。

  若别人变了,我们对他们的负面认识还依然不变,难道不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吗?

  换一种眼光看别人,也是换一个角度看自己。愿我们都能以单纯、善良、宽容、理解的眼光看待别人,让我们的生命变得不再一样!

【作者简介】 韦长安,雅博网作者,专职牧师。1975年生于河南驻马店,自幼归主,因受父母影响,决志奉献为主传道。自中南神学院毕业后,在河南驻马店教会专职服侍至今。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