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圣诗之父 ——以撒华滋

2017-01-15 作者:小小微仆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3a1861d12f2eb93826b44f5fd7628535e7dd6f45.jpg 

  以撒华滋是英国17世纪一位多产的圣诗作者,一生创作了大约750首圣诗,被称为“英国圣诗之父”。他的许多圣诗至今仍被广泛传唱,并且已经被翻译成许多国家的语言。例如:《普世欢腾》、《奇妙十架》、《千古保障》等经典诗歌。

 
  一、他的生平
 
  以撒华滋生于1674年,英国人,父母为虔诚的清教徒。父亲
 
  在一个清教徒独立教会做执事,当时英国的国教,逼 -/迫清教徒甚为残忍,许多神的仆人都被判罪。以撒华滋的父亲以诺华滋因而数度入 y u。当以撒华滋出生时,他的父亲正在狱中,所以他常被母亲抱着到监狱中看望父亲,这给以撒华滋的一生带来极大的影响。
 
  以撒华滋的父母非常重视教育,在华滋四岁时父亲就开始教
 
  他拉丁文,也许是有语言天赋,以撒华滋不满十岁时,就已经学会了拉丁文、希腊文、法文和希伯来文。而他的母亲则带领他读圣经,这为他在圣经方面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以撒华滋大学毕业后,于1699年3月8日,受任为马可巷独
 
  立会堂的助理牧师,1702年,成为主任牧师。服事期间,他发现教会中所唱的诗歌,仅限于圣经中的大卫诗篇,且只用几个曲调来唱颂,非常的单调。所以经常表达心中的不满,父亲听后,对他说:“你能写出更好的诗歌吗?”以撒华滋回家后,即根据圣经启示录第五章的经文,写下《颂赞被杀羔羊》这首经典诗歌。父亲看后非常感动,拿去印制,礼拜天在教会发给会众,没想到大受欢迎。自那以后,他几乎每周试作新诗一首,到22岁时,已有作品110首之多。1707年,他出版了一本诗集,题为《圣诗集》。
 
  以撒华滋所生活的年代,教会已经沦落到十分荒凉的地步,
 
  神的儿女对属灵的事完全失去了兴趣。但马可巷的教会在以撒华滋的牧养之下,吸引了许多的会众,6年之内,竟然二次改移更大的会所。所以,渐渐地以撒华滋成为伦敦非圣公会最显要的牧师。因着他极大的爱心,不断帮助沟通非国教的信徒与圣公会国教信徒之间的团契,所以使得独立的非国教信徒,不仅成为被容忍的小群,而且得到尊敬。
 
  神重用一个人,就会对其有许多的剥夺。神剥夺了他仆人外在一切的华美。所以以撒华滋成为一个体格矮小,气貌不扬,又被疾病所缠的人。有一天,一个久慕其名的人,经过信徒的引荐,找到以撒华滋。他一见华滋,便惊异地说:“什么!这是伟大的华滋?”华滋听后,即兴做了一首诗:我岂有伸展到地极的臂膀,岂能用海绵吸尽古老的海洋?真我必须从灵魂测量,衡人的标准是在于思想。可是从古到今,人往往从外在来衡量人。以撒华滋曾钟情于一位女子,但求婚却遭遇拒绝,因为她只欣赏他的才华,却憎恶他的躯体不够英俊。从那以后,以撒华滋终身未娶,过着孤单的生活。
 
  1712年,以撒华滋受热病的侵袭,他所牧养的教会中有一个叫艾伯尼的爵士,曾任伦敦市长及国会议员,他把以撒华滋接到他乡下的一个别墅中去养病,却不知,这一去就住了36年。在这36年中,他除了偶尔讲道之外,其它时间都用在写诗的工作上,所以他对教会所做的最大的贡献就是他所留下的大量的感人的诗歌。马丁路德曾说:“诗歌是神所赐给人类最美的赏赐,可以使人离开忧愁的重担,又可以排除恶念的迷惑。”以撒华滋的诗歌就是这样,它掉转了多少邪恶之人的脚步,又卸下了多少愁苦之人的重担。
 
  有人说:“在以撒华滋之先,会众在唱诗篇,在以撒华滋之后,会众在唱诗歌”;另有人说:“马丁路德改正了十六世纪的神学,而以撒华滋改正了十八世纪初的诗歌。”的确马丁路德的贡献在于神学,而以撒华滋的贡献在于诗歌,神学与诗歌正如教会的两条腿,教会要前进,这两样就需齐头并进。
 
  以撒华滋于1748年11月25日在伦敦的斯托克纽莫顿过世,享年74岁。他被葬在伦敦的文山墓园,之后墓碑被安置在西敏斯特教堂至今。在那里有他的纪念像,像上刻着天使在他的耳旁低语。
 
  二、诗歌介绍
 
  以撒华滋所写的诗歌非常多,但因为他是一个特别认识十字
 
  架救赎大爱的人,所以在他所写的许多诗歌中,最能摸着人心流露生命的诗歌,都是关于主耶稣钉十架的。一直到今天,诗人所写的诗歌中,关于主钉十架一类的诗歌,没有一个能赶上以撒华滋的。
 
  1、《赞美诗》98首《奇妙十架歌》
 
  这一首诗的产生,据说来源于一个寡妇的动人故事。那个寡妇苦心抚养了三个孩子长大成人,然后把他们全部献给主用。大儿子最先奉差到非洲传道,可是没多久便被土人杀害。寡妇得到消息后,不但没有半句怨言,反倒跪在神的面前唱诗赞美,认为这个儿子配为主殉道。随后他的二儿子继承哥哥心志,再次被差往非洲,不久又遭杀害。最后三儿子接踵前往,遭遇和两个哥哥相同。有一天,她的亲友问她:“你将三个儿子为福音完全摆上,现今他们都已殉道,你懊悔吗?”那个寡妇回答:“我很懊悔,因我再无四子可继续献给主”。后来她祷告说:“如果宇宙都归我手,尽以事主仍觉可惜”。以撒华滋听闻此事,心里深受感动,于是写成了这首感人肺腑的诗歌。当英国威尔斯大复兴时,几乎每处聚会中都可听见这首诗的歌声,无论何人唱它,或是听它,都会潸然泪下,如同目睹鲜血淋漓的基督!
 
  英国名将爱德华罗伯特一次参加利物浦的布道大会,当时会众正唱此诗的第三节“试问众生曾否见过,忧愁慈爱和血并流”,他的心深深地被触动,竟情不自禁跪下痛哭流涕,谦卑接受基督做他人生的救主。
 
  美国布道家叨雷在伦敦一次聚会中,传讲约3:16,结果有数百人站起表示接受福音。当全场肃静之时,领诗的亚历山大独唱此诗的第三节,诗歌还未唱毕,众人都泪流满面,缓步走到台前,认罪悔改,接受死而复活的基督为主。
 
  2、《赞美诗》95首《流血歌》
 
  这首诗歌和《奇妙十架》一样,都是以基督的十字架为中心,透过默想基督并他钉十字架,因此羞愧,痛悔,感恩,渴望献上自己。
 
  圣诗之后芬妮在她30岁那年,在纽约百老汇参加一场聚会,当晚听到华滋所写的诗歌《流血歌》,感受到好像有属天的亮光充满心灵,使她愿意走到台前,接受耶稣基督为她生命的救主。
 
  一位17岁的少年,听到华滋的诗歌,深受感动,愿意接受基督为生命中的救主,这位少年就是著名的布道家海门。
 
  3、《赞美诗》75首《普世欢腾歌》
 
  这首诗是华滋在45岁时,根据诗98篇写下的不朽圣诗。诗98篇是一篇赞美的诗篇,因为上帝以信实的爱拯救以色列人,让世人都看见他奇妙救恩,所以全地都要一起发声赞美,用各样乐器,连众山和大海,都要一起欢呼。
 
  以撒华滋读过这首诗篇后,为我们重新诠释了上帝的救恩,即是差派主耶稣道成肉身到世上来,就是为了救赎人类。
 
  这首诗歌一共有四节,第一与第二节,都是以普世欢腾为开始,充分表现出对主耶稣诞生的喜悦,所有被造万物,都要一起歌唱,欢喜迎接救主降临;第三节传达救主深厚的爱与带来的祝福,代替了罪恶与忧愁,而第四节则是再次言明上帝的爱与恩惠真是奇妙无比。
 
  4、《赞美诗》22首《千古保障歌》
 
  1714年,英国女王驾崩,全国骚乱不安,以撒华滋根据诗90篇,写了这首诗歌。表明虽然人生恍如梦境,转瞬即逝,但上帝是人类的千古保障,人若回到他里面,便能得安稳。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