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我,从陌生到熟悉
2019-04-16
作者:偶溪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与圣经的第一次接触是12年前的事了。记得是秋天的一个周末,我和女朋友(现任妻子)在北京坐公车去西单,到站时想递给售票员车费,但车上拥挤到几乎动弹不得的地步,售票员在前门也无暇顾及后门尚未买票但要下车的乘客,我们也是有心无力,只好下车。手里拿着那两块钱,尽管不是有意逃票,心里还是觉得不安,刚好附近有家教堂,我们说,把这钱捐了吧。
这是我们第一次走进教堂,把钱放进奉献箱就出来了。在教堂外面出于好奇买了本中英文对照版圣经。在北京十多年间,也曾几次尝试阅读,但总是读不下去,那本圣经一直被我们束之高阁。
后来我又买了本KJV英文圣经,当时哪儿懂圣经诸多版本的差别啊,来到加拿大之后才知道,此版本圣经其实对于一些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也有些难度,现在想来真是“无知者无畏”。当时阅读的结果可想而知,还是不理解圣经里面到底在讲什么,我再次茫然地把这本号称世界发行量最大的书籍变成了“藏”书。这是我来加拿大之前跟圣经的所有接触,出国时那两本圣经留在国内。在多伦多我没有享受到传说中的“慕道友”的“待遇”,比如被传福音、赠送圣经。家里的书架上没有人文方面的书籍,空荡荡的,让我心里也觉得空荡荡的,所以刚来不久,我跟妻子说咱们添点书吧。
在网上书店逛了一阵,订了来加之后的第一本书——NIV圣经。时隔多年之后再次翻开圣经,读着《创世记》开篇的那些话,感觉竟然与以前迥然不同,不再陌生,而是亲切。奇妙的转变让我自己也觉得惊讶,静心回顾,这转变却也不是一蹴而就、突然发生的,而与我之前的读书经历和思想变化有很大关系。
无边书海
从小受家庭的影响,我很爱看书。父母毕业后被分配到偏远农村,生活条件很艰苦,但仍想方设法给我们创造学习条件,让我得以有机会看了些书,虽然囫囵吞枣,但也算打下了不错的基础。上学后,开始自己买书,励志书籍、小说名著、人物传记……
工作后,单位靠近图书城,几家大书店近在咫尺,常常快速吃完午饭后直奔书店,找本书席地而坐开始精神午餐,有几次竟忘了工作时间。那时几乎什么书都读,不管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有兴趣翻翻,从旅游札记到康德,从金庸到卡夫卡……
记得有天中午,读到国外一位著名作家的小说,虽然被翻译成中文,但那严谨的文风和文学的纯美依然能被清晰地感受到,细腻幽美得几乎让人透不过气来,但我看后,整个下午情绪压抑。现在想来,这部小说的魅力和“杀伤力”对我是巨大的,直到现在我依然叹服作者高超的文字技巧,但这部小说带给我的,不是内心的平安和希望,我知道那种精致和冷艳不是我想要的。
就这样不加选择地看了几年书,一天午饭后,我像往常一样兴冲冲地走进书店,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我忽然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我问自己∶“为什么要看书啊?看这么多书有用吗?” 那时,我竟感觉自己像歌德笔下的浮士德,“他想到大半辈子自己埋头在故纸堆中,与世隔绝,到头来却一事无成,既不能救世济民,又不见半点聪明。”我一阵失望,退出了书店。
不能再这样不加选择、不加消化、杂乱无章地读书了。读书要精,要遵循清晰的主线,读书是为了获得真知和智慧,是为了追寻宇宙终极的真理。但我不知道该循着什么线索去选择和阅读,之后好长一段时间没去书店,偶尔进去,只是沿着一排一排的书架,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道想读什么,该读什么。
老子与道
平时没事的时候,翻翻《老子》权当消遣,当时我是把《老子》当作诗词来读的,不究其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当《老子》被我读到快要背下来的时候,我感觉这简洁优美的五千文字,洋洋洒洒颇为深邃博大。我觉得《老子》的核心可能并不像流行的观点,即所谓的“无为”,而是重点在阐发其对“道”的描述和理解。至于什么是“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老子对于“道”一往情深,如其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一书,最吸引我的就是那二十几章描述“道”的部分,我无法确切地明白老子所指的“道”的本义,但共鸣的一点是∶真实存在着我们无法用凡人感官感知到的“超级力量”,老子称其为“道”。《老子》读多了,不知为什么,感觉自己逐渐有了发自内心的敬畏感。
正是这种敬畏感,让我逐渐感觉到神的真实存在,让我以不同的眼光重新看待世界。那奇珍异草、山川河流、云卷云舒……世间万物的神奇美妙让我不得不相信造物主的存在。多年来杂乱无章的阅读,导致了杂乱无章的心绪,但也让我清楚了自己不喜欢什么、不需要什么,让我更加渴望真正恒久的智慧。
当我再次翻开圣经《创世记》的时候,被由衷地吸引住了。对我而言,《创世记》的前几章是我基督教信仰的基石。在我眼中,《创世记》记载的上帝伟大的创造和奇妙的作为,不再是虚幻的故事而是事实的时候,那份感动至今记忆犹新∶我们人类不是宇宙中无根的生命,我们有所依赖,我们被上帝创造出来并一直蒙受着眷顾。
说来惭愧,受洗半年来,除了从教会的布道和圣经学习小组,零散地了解了一些圣经内容,自己只是大致流览过《创世记》、福音书和其它经卷的个别章节。但让我欣喜的是,我开始能够看得进去圣经了,并且在注释的说明下也基本明白内容的大意,相比较12前第一次接触圣经时的不知所云,却也是在进步了。
我很清楚,圣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书籍,不是我能完全靠着理性理解的;我也认识到,在这精神之旅中,圣灵的带领以及团契成员之间的相互鼓励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我现在还没能系统地阅读圣经,大部分时间圣经只是静静地陪在身旁,但那份陪伴所带来的希望、安宁、力量和温暖,让我感动着。
[ 赞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