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之行散记(一)
一
下了飞机,拎着行李停于首都机场一号航站楼。
“BX……”回首,便认出表姐。传说中的表姐。之前我们交流甚欢,却未见面,在文字的交往中,确定了她的个性——开朗、豁达、典型的“女强人”形象。
她是来接我的。表哥那天有实验,表姐主动请缨。前晚,我开玩笑说“匆匆人流,我们怎会相识?”她答“照片为证,头最大的肯定就是——你!”笑。
表姐,我应该称呼她表嫂。她是表哥的未婚妻。他们之间,已有十余年的感情基础。表哥一路奋斗,清华MBA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她在外企上班,坐到高级经理人的交椅。
那天,初次见她,却是作为被动者,多少有些无奈。她却热情,喷薄而出的激情常使我惊异。她征询了我的意见,看我手提笨重的行李,便接过来(国际礼仪中,不轻易为对方提行李,须事先征得对方同意——她对这一点了如指掌),与我坐上机场大巴,前往预定的酒店。
北京的冬天,据说格外寒冷,“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那天,太阳却格外明媚,扩散着洁净的光晕。似乎这段旅途,阳光仅仅为了彼此而存在。
“BX,你太有福了。昨天北京气温超低,怎么今天这么反常,回光返照吧?”
我寻思着,心生感恩。想起母亲数日来向主呈献上的平凡朴素的祷文。美丽的天气固然是“上帝之爱”的一个佐证,但不是唯一。对于一个满怀期盼地行进在朝圣之路上的旅人,即或天有不测风云,心中的那道神圣的火也不会熄灭。这火,来自上帝,维系着我们的过往、现在、与未来。
“其实,太阳每天都不曾消隐,若是,宇宙如何运转呢?”
“你这个大脑袋每天都在想这些玄奥的问题么?姐可是俗人。”
“那没什么。世界本无圣俗之分,但既然在这世上走一遭,多一些幸福的体验毕竟是好的。我是说如果今天雨雪纷纷,对于我的出行,自然不便,但是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灭绝细菌再生,又有极大的益处。”
“这一点,我认同。”
一路的调侃,车厢内笑声荡漾,外加日光四射,心灵和宇宙交融,呈现出独特的光影效果。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高耸的建筑、四通八达的路、和琳琅满目的商业贸易街,从车窗外一闪而过。看不到人的身影,只有倒影下的人。
它们对我而言,皆成陌路。
表姐此前熟谙了我的信仰。她认同信仰有助于道德感和幸福感的提升,但不认为信仰者所信靠的那位绝对者,和个体的生命有什么必然联系。她说,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比如——
“我的信仰就是成功的人生,当然,这也意味着获取成功的途径有多种,有时甚至需要不择手段,然而,成功之后我对人生的定位,是向着慈善和公益拓展的。”
“很多人信奉××××,他们的逻辑和你一致,用自己沾满血腥的双手建立新世界,这无异于恐龙吞灭老虎,自以为帮助其余野兽除害,一旦当恐龙的势力与日俱增,它带给百兽的危害远远大于老虎。这是因为,它自始至终没有除掉罪和贪婪的本性,不是因为它不想,而是因为它不能。”
此话一出,即感到言语激进了。对表姐的价值取向,也许在多年前,我会双手赞同,在今天,却有了不同的看法。
表姐沉默些许,话题转至生活中的琐细。问及春节是否和表哥回家时,她说:“时间有限,往返机票过于高昂,火车票又很难买到,不妨把爱留在心底,再通过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递送给亲人。”
表姐是学金融的,合理的理财与恰切的生活方式,倒是安排的妥帖。
不知觉间,机场大巴已驶过了预订酒店的那条街。表姐说,北京区域分布很广,她对此处也很陌生。下车后,我们辗转问了几位行人,确定了具体方位。她说:
“北京人最大的优点是易于信赖,心胸广。任你随意问路,都会细心的告诉你,不像广州等地,治安混乱,本地人更有严重的排外心理。也许因为混乱的社会现象,导致人和人之间缺乏最基本的信任吧?”
“所以必须要相信上帝,之后才信任上帝所造的人。信是现时代最稀缺的资源了。”
“老姐狂晕,你又给我灌输教条了……”她开玩笑的说。
我便理解了她此刻的心理。基督徒有一种“共性”,与人谈论某个话题,往往从上帝的角度才能找到出路,我们关注的不仅是现象,也是本质。其实,一直接受无神论教育的新一代,在盛行消费主义和崇尚物欲享乐的今天,怎会突然相信有一位神的存在?又怎会接受这位神所给我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好比一个非亲子女,自小被养父收养,三十年后,生身之父千里迢迢寻了她来,她又如何认他?岂不也须同样经过一段悲欢离合的分别与交融?
仍然需要一个过程。
恩典,就是第一个过程结束,第二个过程开始的那一刻。如果没有恩典,那位血淋淋地被挂在绞刑架上的耶稣,那位完全失败、众叛亲离、一无所有的耶稣,无论如何不会闯入人类世界,并持续的影响着个体的生命,由个体的生命开始,翻转并缔造了整个宇宙。
二
这间酒店属全国连锁的那种,没有X星级的标牌,却有“家”的温情。表姐协助我联系好其余朋友,便迅速离开。她没有过问太多,这倒使我方便。我暗叹她为人处事的周详。
在走廊徘徊,心中莫名的感到一些紧张,又不知如何是好,第一次,身陷两难的境地。忆起之前的一些片段,每逢上网,遇见此次同行的朋友,总是问起主办方的那位老师是否平易近人?她们的回答,屡屡使我畅快。网络视频中,也曾听F老师的历史讲座,谈吐颇为镇定。而作为《OCM》执行编辑的S老师,多年前在网络间的匆匆相逢,日后又读到她许多散发着灵性气质的诗文,令我对素未谋面的S顿生好奇,除此之外,还有些许的惊恐。此刻,想起这过往的点滴,那种两难之间的情感,竟也变得安宁了许多。
Q电话告诉我房间号,即穿越长廊,转弯处,他已在房外等候。这第一次的见面,彼此却格外熟悉,“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的江湖情谊,只有在信仰者之间,才得以“情之所至,金石为开”。
F老师超越了我的想象,彼此握手相识,微笑示意。他朴素的衣着,略显单薄的身形,举手投足间,体现出内在的谦逊和宽广。他是《OCM》的创办者,其对信仰的执着,关怀年轻一代所负有的异象,令你丝毫不会想到他已年逾六旬。他祖籍台湾,现定居异国,又身为某福音机构的创办人,在中国大陆特定的政zh i环境中,若想“不见一人,只见耶稣”,且“不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不知承担多少的压力和阻力,然其勇气和力量的来源,只有复活的耶稣能佑其安稳,“常存勇敢的心必得大赏赐”。F老师在沉静的外表下,给人一种大道于胸的体验。
随后,与其他来自不同地方的师友相谈,彼此皆以诚相待,言语微细。
傍晚的北京,太阳逐渐沉默。清晨的日光伴随着风起而消隐。整座都市潜伏在一片朦胧的夜色中,寒风呼啸,路人行色匆匆,彼此与彼此,也只有擦肩而过,也只能擦肩而过。
此时,我们这跨越地域的相遇,竟是如此的合一。
出离酒店后,前往S老师的所在地。她在那边等候与我们会和。
穿越一条小巷,再通过一座古典的欧式建筑,乘电梯进入快餐店,看到S的身影。她与多年前照片上的形象略有出入,彼时的她极具小资情调,数张写真照片散发着女性独有的魅力,如今,显得沉稳干练了许多。
“小子们哪……”她对我们的称呼别具一格,我记住了这样独特的称谓。这个称呼在世界上是找不到的,即便情侣之间第一次的约会,也是不会出现的。这是耶稣的使徒约翰常用的文法,是对约翰所爱,更是被上帝所爱的基督徒的称谓,代表着一种亲密的友谊和灵性之间的交往。
她招呼我们就坐,各人选取了不同风味的小吃。略微含笑相识,却未再详谈什么。简单用餐之后,我们来到了A姐妹的家。
在这里,我们将有一次短暂的交流和分享。
三
第一个夜晚,各自分享了彼此的生命经历,以及目前所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困惑。
当我坐下码字时,仍清晰地记起那一个美妙的夜晚,在光与爱的氛围中,流淌着最真诚的语言,毫无矫饰与浮夸。我们将最真实的自我呈现在天父的宝座前,不是因我们有什么过人之处,而是彼此在这第一次的相识中,被天父的爱吸引,人性深处那不被隐藏的一面,通过小孩子的思维简单的流溢出来,化为每一段生命的传奇。我们的欢笑和悲苦,愤怒与和解,软弱和失败,在互为朋友的交流中,竟转化为喜乐、刚强、平安、与仁爱。分享结束后,S以其灵性的睿智和洞察力,配合着对各自文章的解析,有针对性的对我们提出一些劝勉、引导、和忠告。
在论及W兄谈到的“上帝有时并不应允我们的祷告”时,S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她在多年前的苦难中,几乎失丧了做母亲的资格,无数次的病患,已非常人所能接受。她身卧病榻,身边仍有弟兄姐妹在一起敬拜上帝。当她走过最艰辛的这一段,如今再回首,却也变得异常美丽了。她走过了这段幽谷,才能真正被天父使用,重建福音的价值,成为福音的使者,给这个破碎的世界带去新的氧气。福音的产生,是基于巨大的悲苦和绝望临到,苦难成为福音的前奏。她经历了上帝的遗忘,才会更珍惜天父的每一个恩典,珍视大地上掠过的每一道风景,更会以耶稣的心为心,转而关注比自身更悲痛的故事,由此思考痛苦的奥秘所在。因而,S的《放逐伊甸》,有自身的影子,有苦难的影子,也是人类史恰切的缩影。当一切语言变得安静,当一切呼吸似乎皆被死亡隔离,仍然低诉着的,仍然是恩典。
S与W的对话,同时令我对“成功神学”有一些反省,第一:尊重上帝在我们生命中的主权;第二:如何以上帝的眼光看待耶稣的失败和成功?对于世界流行的价值观,耶稣是彻底的失败者;对于上帝和宇宙来说,“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是宇宙间唯一的历史事件,只有这个事件,对上帝眼中的人而言,才有意义。耶稣的成功是无与伦比的,耶稣的国较比任何圣人、哲学家、政zh i家的理想国,是阳光之下的国。
L谈到自身面临的困境时,不期然落泪了。我们对此感同身受。她在美留学毕业后,顺从了内心的声音,带着福音的使命回到中国,作出这一抉择,她经历的挣扎非外人所能了解,唯一的知己只能是耶稣。她担心回到大陆因为信仰的不同而被孤立,担心在工作中无法见证生命的主,会因为繁忙而失去了与神亲近的时光……这许多的忧虑冲击着一个女孩的梦想。当她忧心时,耶稣也曾落泪,面对十字架而产生悲恸的情结。她的忧心会变为刚强,她因信,所以懂得眼泪的价值。她是一个看似微弱的女子,文字中却充满许多奇异的想法,理想和爱贯穿于她的生命。
S对L的安慰,有一句话我记下了:“我们的信心不是建立在‘我们’的信心之上,而是建立在耶稣基督身上。”
聆听着弟兄姐妹不同的分享,进入各自的内心世界,可以看到雨后的彩虹,这是上帝与我们立约的凭据。长期的岁月,我习惯于隐蔽,鲜少将真实的自我向众人表达,这一自闭背后,隐藏的是怀疑、自我否定、与极端的愤懑。只有祈祷时,偶尔泪如雨下。S老师鼓励我们“剖开”真实的自己,只有真诚的“剖开”,问题才不成为问题,才会得到治愈,并找到心灵的出口。
我表达的并不完整,在残存的隐忧中,讲出了原生的家庭背景,以及被主触摸后的更新。我很感恩。或者,在彼此不同的表述中,并不是面向人,而是面向造我们的主。我们以心灵和诚实分享,这本身,即是敬拜。
夜色渐浓,却相谈甚欢。
分享结束后,F老师以约翰一书一章一至四节的经文,简要的进行“生命化为道”的写作讲题。
记忆犹深的是,F认为“文以载道”的“道”并非孔孟之道和人文之道,而是生命之道。这个生命之道具体体现在耶稣身上。他重新定义了基督教文学:阐释有信、有望、有爱的生命,且具有文学的水平,不一定带有基督教术语的写作才是基督教文学,必须在作品中流露出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他概述了普世的文学主题——“流浪与回归”,以高行健的《灵山》为例,将“流浪”区分为“地理的流浪、精神的流浪、心灵的流浪”,站在基督信仰的世界观,挖掘人类的流浪所导致的物质和精神的痛苦起于放逐。基督徒作者在耶稣基督的生命之道中与神相遇和相交至关重要,只有如此,方能恰切的表述回归之后新造的生命,重建有信、有望、有爱的人生。
当我仍暗自疑惑传统文学的影响力时,“上帝的道”所具有的力量使我确信,宇宙间永恒的道不仅在狭义的文学中发言,更会在广义的文学中发言,被更新的审美将融入绘画、音乐、电影……等文学的形式中。
这夜,返回酒店的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也变得积极了许多。
四
翌日清晨,早起。酒店二楼用完早餐,再次前往A的家中。
北京的清晨,干净却不浮躁。那轮沉默了一夜的太阳,它照常升起,它伴着我们。
S想到一个新的方式——以读写式的早间灵修,使我们亲近上帝,也培养我们文字的表述能力。环境所限,没有敬拜音乐。用心灵和诚实敬拜,这个过程,便是上帝耳中一道优美的音符。保持安静之后,顺从圣灵的带领,翻开圣经,倘使某节经文极具震撼力,则应适时停止,之后默想,使身心灵回归到主的面前,再思考这节经文所要告诉我们的,应当以主的话语剖析面临的困境。
光明亦如此散发开来。
那份宁静的状态,驱散了一切忧愁和叹息。神的灵让我们安静。神性的光芒,唯在安静之中。圣灵内住于心,此时,当彼此分享所得,已与前夜的挣扎、惶惑、困境截然不同,此时,表露更多的,却是喜乐、希望、和爱。
印象深刻的是,C的分享颇具“士气”,她的谈吐犹如一道瀑布,一泻千里,常令听众的思想转弯莫及。她年龄较长,承袭了浙江人活跃、奔放的性情,讲话亦是激扬难抑。S建议她应当保持和缓的语调,否则会将他人从灵修的状态中带出,但同时也告诉我们,真诚的灵修是在生命中与主始终保持亲密接触,不在乎一个时间段,而在乎一份持之以恒的生命关系。这样,即便外界如何喧嚣,心灵的甜蜜却不被轻易干扰。
暗叹:此境界,如“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之后,针对每位成员的采访稿,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整个过程持续到下午三时左右。
由我的稿件开始,依次发言。
尽管,我将弟兄姐妹的建议如实记录,心中却有一些疑虑:如此字斟句酌的写作规范,真是如坐针毡,甚至标点也需格外慎重。平常的码字中,丝毫不会如此细致,所谓“文无定法”,独特的思想胜于文字的刻意修饰,真实的表达胜于精密的逻辑安排,文字修饰过多,反而有雕饰,甚至矫饰之嫌。
如此想时,不期然的,耶稣竟照明了我心中的眼睛:尽管这些想法可待商榷,但我如此想的动机,仍然基于骄傲,骄傲之心一起,势必骄兵必败。
突然想起圣经上的话:耶稣知道万人的心。
我接受弟兄姐妹善意的忠告,也开始认同S作为编辑为何如此一丝不苟,作为作家又为何如此字斟句酌。她不是为这个世界写作,也不是为名利写作,真正的基督徒作者,是倾尽生命的全部,见证生命的主,每一次下笔,皆如献祭,又岂可鲁莽行事?
心灵的眼睛张开了,视野便开阔了许多。
在这具有针对性的剖析中,S作为主持人,对每一篇稿件的评析,客观、详尽、一语中的、且直中要害。她的睿智体现在尽管肯定了每一个“80后”各具千秋的文风,为了不使我们陷入骄傲的试探,避免当面说出,以此提供更健康的成长空间。
起先,我会认为S是一位精明的独裁女性,她以统一的文学规范来统治人的思想,我还将她和武媚娘联系起来,每每念及这些女性,便寝食难安。随后,C作为《OCM》的老牌作者,谈及她最初在写作中接受S的严厉训导,如今才有更高的提升,我便又心生畏惧。
不管怎样,有爱与我同行,惧怕早已逃之夭夭了。
时间过的缓如流水,午餐过后,又进行一轮探讨,S不禁慨叹:真是有神在我们中间了。圣灵的运行在不知觉的时刻,让地上的相聚成为天上的敬拜。时间把握得异常合适,若是以前,像我们这些具有理想情怀的人对话,定会滔滔不绝,海阔天空,话题早已飞至九霄云外了。
交流结束后,F老师作了集中发言——关于采访“80后”这一特定群体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比如对时代特征的把握,集中在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和后现代思潮下新一代心灵的守望,深入了解对方的心理和成长背景,引导其重新审视“我是谁”,在微观的层面叙述被访者信主前和信主后世界观和人生观所发生的改变。并且作为纪实采访,应以情节为主,贯穿于一条主线,达到“有趣、有知、有爱”的文字风格。
论及此,获得了许多启发,同时汗颜,那篇稿件匆匆之间,并未走进被访者真实的心灵深处。这不仅是文字的问题,也是态度的问题。
耶稣的灵洞穿了我的真实。
阳光在室外,伴随着室内舒缓又不乏激情的讨论,渐渐没了身影。夜幕升起,生命碰撞的火花依然璀璨。
这个夜晚,探讨每个成员预备好的议题,如大城市不能承受之重、关注同性恋、蜗居北京、相信爱情、垮掉的一代和觉醒的一代……尽管这些选题未被尽数采用,却印证着每一个充满理想的灵魂,对一个时代热切的关注。
Y谈到“蜗居北京”时,S给出此议题的一个核心点:幸福感与房子。房子并不代表爱与幸福的完整,对幸福感的体验,并不在乎拥有什么,而是在乎生命的本质是什么。论及此,Y建议应当为房价祷告,为在上的执政者、掌权者祷告,使其以上帝的标准“治理这地”。急速上涨的房价牵扯到社会公义的问题,房地产业连带着其余附属行业,z /-府一味哄抬房价属暴力牟利行为,很多z /-府高官一人拥有数套别墅,以公谋私,无数的平凡百姓终生囿于三寸之地,这明显违背上帝的心意:大山小山,都要因公义使民得享平安。
当Y发出此呼唤时,S对祷告有一些看见:祷告的核心并不限于让上帝降低房价,我们无力更无权左右上帝在历史中的主权,所能做的,是在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背景下,重建人对上帝的信仰,由此恢复在世寄居的心态,我们生存和信仰的根基,永远都是建立在耶稣基督的磐石上,有一天,房屋要倒塌,世界要淹没,永远的生命却不至灭亡。
祷告,唯祷告而已。圣灵会以父的心意指引我们祷告。这样,祷告塑造历史,首先是从塑造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开始。
我们以祈祷,告别这个充满温情的夜晚。
S最后的祈祷,尤为真挚。她哭了,如同耶稣也哭了。
【作者简介】 罗博学:1986年出生,雅博网作者,基督徒作家,来自西安。先后在海内外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100余篇。如北美的《海外校园》、《国际日报》、《中信》,《东西方》、加拿大的《真理报》、以及大陆《西北电力报》、《青年文摘》、《家园》、《华夏散文精选》、《芥菜籽》、《信仰之旅》等刊物,并常见于“人民网”、“信仰之门”、“一五一十”、“雅博网”、“爱思想”等思想文化网站,在“中国学术论坛”、“影响力网站”开辟个人专栏。现为华人基督徒文学艺术者协会会员、网站编辑、《OC爱梦想》执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