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书评:以超凡之哲理,识人性之幽微

2019-10-11 作者:大漠  
来源:雅博网作者我也要投稿

影评.jpg

   文化之内涵不仅斑驳瑰丽,而且也是丰富多彩的。因此,也让“文化”这一概念在定义上出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现象。但在文化表现的范围上,却都是共同和一致的,是脱离不开科学和艺术、宗教和道德、法律和学术、思想和风俗、习惯和器用等方面的。而电影艺术却是对这些方面的一种综合折射和反映,无论是人物和剧情,画面和生活场景,无不是本民族地域和社会文化上的一个缩影,中外电影概莫能外。中外电影的所谓区别,也是文化和艺术上的区别,即东西方在文化艺术和生活习俗上的差异。而石衡潭先生的影评集《电影哲理分析》中,对中外电影都有所评。评论中,他既不是从艺术上切入,也不是从地域文化上阐释,而是从人类共有的人性上进行评论探讨,重点剖析的是人的思想和灵魂层面。以这个角度和思维来审视影视中反映出的人物、剧情、社会和思想文化。所以,评论电影乃至包括评论任何一种文化艺术现象,取舍的角度和思维方式至关重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评论一部电影不管站在什么角度,谁都可以评说一番,但能否抓住电影内在实质性的东西,那就各有千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就这个层面可以说,电影创作是一门艺术,电影评论也是一门艺术。电影创作者应具备的艺术素质,电影评论者虽然不能与其同步,但至少也要具备相应的基本素质。否则,电影评论者的电影评论,就可能出现南辕北辙,越评越离谱的怪象。这是就电影创作者与电影评论者的相同点而言的,电影评论者与电影创作者的不同点却在于各自眼光和审视的视角上的差异。一部优秀的电影,有时候在评者的眼里远远高于创作者,有所谓旁观者清的意味。所以,很多电影的好评如潮,都出乎电影创作者的意料之外,是创作者没有想到的。因此,一个电影评论家的“眼光”基本决定了评论的质量与成败。这种眼光的形成,无不与评者思想和艺术上的积累和修养有关。

 
  但是,当下人们对文化艺术的欣赏,无非是一种乐趣,一种休闲方式,比如可以随手拿过一本杂志,在一支烟的功夫里读完一篇不痛不痒的短文,也用不着酝酿什么好心情,更勿需整理好思绪。那些搔首弄姿的文章,就像麦当劳里的薯条,虽然适合当下人的口味,但却没有什么营养可言,更谈不上提升灵魂什么的了。观赏电影也是如此,大多数人都将注意力倾注在感官的享受上,什么演员的漂亮不漂亮,性感不性感,以及个人隐私八卦什么的,对于电影里的人物和思想艺术等方面几乎很少有人谈起。一句话,以庸俗消遣的姿态观赏电影,想得到的不过是一种庸常的乐趣而已。即使那些发表在公开媒体上的影评,也很少就电影的思想深度以及艺术得失上进行探讨的,也都囿于演员演技和编导个人的是与非上的评论。读这样的评论,只能是快餐似一种娱乐,一种时间上的消遣,对人生与社会没有什么真正的意义。
 
  所以,读过石衡潭先生的影评集《电影哲理分析》一书后,觉得这种对电影的评论很是另类,与娱乐性质的评论几乎是格格不入的,甚至可以说是相悖的。但也由此发现,在石衡潭先生身上浸透着一股子强劲的学者与思想者的气质。
 
  就这部《电影哲理分析》一书来看,他将自己的评论与社会人生以及个人经历都糅合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摆脱掉自己评论者的身份,让自己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参与者。这样,他的评论便拥有了真情实感的一面,所评所论,完全是发自自己内在的心灵,不虚不假,更没有矫情和故作姿态的样子。譬如在评论《留守儿童》这部电影时,他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是在言论上,而是亲自体验和真正的关心。他和妻子在一个小吃摊结偶然识了一个留守儿童,妻子亲自辅导这个留守儿童的功课,并经常利用下班时间去辅导这个孩子。这样一个爱心行动,感动了孩子母亲,并把孩子留在了自己身边。
 
  读石衡潭先生的影评,却见其情趣盎然地游走于评议之间,显得灵动自如,挥洒有致。阅读的时候,由文字构成的意象,就好像观赏电影荧屏中呈现出的一朵朵的黄花,开始让人看见一点点的萌芽,接着又看见根茎兹兹上长,接着又看见开出含苞的蓓蕾,最后整个屏幕绽放出一朵朵鲜亮亮的花朵,不禁让人的眼前与心情豁然开朗起来。但是,这种以文字营造出的“黄花”,让人在豁然开朗的瞬间,不知觉地便进入另一个境界,一个令人沉郁深思的境界,让人产生一种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这种思考,不仅仅局限在电影中的人物身上,并且逐渐转移默化至评者自己的身上,读者也在这个时候受到感染,与评者一起进入灵魂升华上的层面,得到一次思想上的洗礼。这就是评者将深邃的思想以力透纸背的文字舒展出的魅力。如电影《我不是潘金莲》里的主要人物李雪莲,为多分一套房子与丈夫假离婚,不曾想弄假成真,丈夫借此不但与别人结了婚,还说李雪莲是潘金莲。李雪莲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走上了十年的告状之路,吃尽了苦头。最后,处理她这件事的官员被撤职,前夫意外身亡,李雪莲的伸冤之路也走到了尽头。石衡潭先生对电影中反映出的一个农村妇女李雪莲由简单的婚姻问题,因不断放大、变异、发酵所引发的非正常上访事件,认为造成这种荒唐事件的根本原因就是:“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耶17:9)。这一评语深刻揭示出了人性的幽暗,读者读到这句话时,很容易在悟彻之后进入思考之中,从而走进灵魂升华之境。
 
  石衡潭先生是中国社科院宗教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是一位享誉宗教界的知名学者。在宗教研究上,尤其是在基督教研究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和成果。曾在《世界宗教研究》、《哲学门》、《文化中国》等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许多专业论文,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学者。对于创作影评纯系“无心之举”,当初只是因为一些大学生和研究生对电影存在一些争论和疑惑,他便偶一为之,写了一些影评。没想到,他的影评得到了广泛的共识和喜爱,很多人都要求他继续写下去。于是,在众人的推波助澜之下,从2005年起一直写到现在。这本《电影哲理分析》,已经是他出版发行的第四本影评集了,是他“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一个成果。
 
  石衡潭先生本身是北大毕业的哲学博士,工作又居于宗教研究领域,是一位基督教研究专家。他的影评自然与其相关,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促成了他在影评上的一个最显著的特色,就是评论上的哲理性。所谓哲理,就是关于宇宙与人生的根本原理和智慧。一般而言,主要探讨人生的目的、价值、意义和态度等。在表现形式上,相比理论化系统化的哲学而言,它通常是隽永含蓄的箴言式的语句。但是,在石衡潭先生的影评里,虽然到处点缀着这样的语句,但与一般的哲理语句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因其本身是基督教研究学者,其所用哲理不仅有中国文化典籍中的名句,也有西方文化经典《圣经》中的话语。其哲理内涵完全超越了一般性的哲理,拥有着不凡的超越性。正是这种哲理性与超越性巧妙地融合其间,让他的影评起到了以超凡之哲理,识人性之幽微的功效。这是石衡潭先生影评中最大的闪爆之处,让读者在其闪爆之光中与作者同时实现思想与灵魂的提升。
 
  文化是民族之魂,是社会共构的精神支柱。电影与影评都是属于文化范畴之内的,石衡潭先生在他的影评中将中外文化交融在一起进行的抒写,无疑是在影评写作上一种大胆的尝试与创新。当下,虽然也偶见一些类似之作出现在网络上,但坚持十多年地从事这一工作,并有四部影评集问世,这样的作者的确是绝无仅有的。这对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发展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作者简介】 大漠,2009年8月28日在沈阳东关教会受洗归主。2012年开始在《雅博网》网站做文字侍奉至今。先后在《信仰之旅》、《文化中国》及网站发表信仰文章近200篇。现为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