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河的见证 第五章 小子民生病
第五章 小子民生病
子民是程琳的儿子,李雁的外孙。程琳23岁与雪峰结婚,5年不生,把所有人都急坏了。正怀疑有什么病影响了生育时,却意外地有了。28岁时生下一个男孩,他爷爷张建新给他取名子民,取上帝的子民之意,要他一生走属天的路。小子民出生时额头全是皱纹,皮肤黝黑,大家笑他是不是在发愁世上的艰难,不想到世界上来。不过,满月以后,皮肤就泛白了。白里透红,一家人十分珍爱。
今年小子民五岁了,他妈妈要到各县的分公司去查帐,就放在奶奶家里。奶奶带她上教会,在那里,他第一次听到那么多人唱赞美诗,那么多人跪着祷告,那么多人跟他打招呼,亲切的叫他:小子民,你来啦?他听着,别提有多高兴了。因为这里与幼儿园不同,这里都是大人,都是爷爷奶奶,都喜欢他。有的还专门带了巧克力,糖果,点心,等着给他。他心里可想要了,抬头看看奶奶。直到奶奶说话,才伸出小手接过去,说一声谢谢奶奶,或谢谢阿姨。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教会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
奶奶在教会教唱圣歌。每当奶奶教歌,她唱一句大家跟着唱一句,他就感到特别骄傲,心想长大也要教唱歌。礼拜过程中大家背诵主祷文,他也跟着念。奇怪,奶奶并没有专门教他,他也不懂背的是些什么意思,几次以后,居然也会背了。奶奶要考考他,除了一个地方略有停顿外,居然一字不差。奶奶夸奖,他更得意。奶奶说不可骄傲,他点点头。他还学会许多首赞美诗,在教会跟着大家唱,回到家里祖孙俩合唱。以后爷爷也信了主,爷爷也加入合唱,真是其乐融融。
一天,爷爷奶奶带着他出去玩。吃了爱吃的肯德基,玩了爱玩的气囊城堡,正要往回走时,突然冒出一句话:“爷爷奶奶,我吃饱了,喝足了,玩美了,耍够了,现在该滚蛋了。”奶奶没有听懂,“你说啥?”他又说了一遍,把爷爷奶奶逗得笑了半天,回来还学给他爸爸妈妈听。“这孩子这么聪明,将来一定有出息,要化点本钱好好培养啊。”
小子民特别爱跳舞。四岁那年,在幼儿园跳洗澡舞,穿了一条西装短裤,光着背,手拿一条毛巾,跟着音乐节奏,模仿出各种洗澡动作,跳得不但认真,动作也十分到位。剧照被贴在幼儿园的宣传栏里,拿回家后,被爷爷奶奶视为珍宝收藏着。
说到认真,他做任何事都十分认真,认真到不像一个小孩。比如写字画画,两眼定定的盯着书本,目不旁视,你悄悄走到他背后,半天他都不会发觉。可就是身体太瘦弱。细长的个子,像一根竹竿,没有肉。常常生病。他的病也单一,就是个扁桃腺发炎,咽喉化脓,发高烧,不输液不退。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幼儿园要带领孩子们到市科技馆参观,需要家长陪同。子民醒得比奶奶还早,天才蒙蒙亮,他就醒了。在床上翻来翻去,把奶奶翻醒了。抬头看看墙上的挂钟,还不到8点(新疆与内地时差2小时,8点相当于内地的6点)奶奶说,还早呢,10点钟才集合。子民马上纠正:“是十点钟出发,9点半集合。”奶奶一算,还有一个半小时,也该起来了,孩子动作慢。
今天子民打扮得特别漂亮,这是半个月以前与爷爷一起去买的。上身白衬衫,下面背带牛仔裤,脚上一双黑皮鞋,活脱一个小帅哥。奶奶还带了水,巧克力,苹果,还有他最爱吃的克莉丝丁年轮(一种松软的蛋糕)
跟幼儿园的孩子们一起出游,能让你也回到孩童年代。一车孩子,就像装了一车小鸟,叽叽喳喳,没有一分钟安静。相互说话的,喊老师告状的,招呼同伴的,互相打闹的。老师前面一个,后面一个,中间两个,还是照应不过来。如果没有家长陪同,根本带不出来。
到了科技馆,先参观蝴蝶馆,这是孩子们所喜欢的。每年暑假,不少孩子跟父母到巩乃斯草原游玩。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绿草如茵。绿草坪上散布着星星点点、各种颜色的小野花,野花上空飞舞着各种颜色的蝴蝶。所以孩子都喜欢看蝴蝶。
正在这时,子民拉着我的手,身体靠在我身上。我发觉他神色不对,伸手摸摸他的额头,烫得像出笼的馒头。脸色烧得通红。我赶快叫来老师,老师也吓坏了。叫来保安,带到科技馆医务室。医生一测体温,40度,还伴有抽搐。奶奶急得手忙脚乱,两行清泪沿着面颊缓缓流下。医生安慰了奶奶,给子民服了一片防抽搐的药片,嘱咐她马上送医院。奶奶抱着子民,只见他满脸通红,无力地闭着眼睛。奶奶说要多喝开水,他就张开嘴,乖乖地把一杯水喝了下去。他不哭也不闹,蜷缩着身体,显得特别无助、特别可怜。奶奶泪水不断,不住祷告。老师决定陪同,急忙叫了一辆出租车,直接往医院赶。到了医院,老师去挂急诊,奶奶把孩子直接抱到医生跟前。一检查,扁桃腺两边已全部化脓,白白的两个脓包占满喉咙。医生叫奶奶过去看,并吩咐马上输液。医生告诉奶奶,有个思想准备:脓包不消,体温不退,至少三天。为了防止烧得过高,还配了冰袋。这时,爷爷来了,孩子他爸爸也赶来了。老师见家人都来了,安慰了几句就告辞了。子民妈妈还在外地查账,就暂时不告诉她了。小子民十分懂事,输液打针时,奶奶说:“子民听话,打针才能病好,子民勇敢,不哭。”他刚要哭,才哼了一声就忍住了,无力地说,阿姨轻点。打针的护士一边按摩打针部位,一边安慰说:“阿姨知道了,一定轻轻的。。。。。。疼吗?(其实还没有打呢)不疼对吗?阿姨说不疼就不疼。”听子民刚嗯了一声,护士说,好了好了,一点不疼对吗?这次真的好了,只见红红的血液从针头回出来,护士利索地做完一切。子民睁开眼睛,见爷爷奶奶爸爸都在身边,安心地又把眼睛闭上了。
“医生说,至少发烧三天,他妈妈又不在,你一个男人家也弄不了他,还是我们把他带回去吧?”奶奶既对儿子说,也征求老伴意见。
“对,对,我们把他带回去。不过,刚才教会打来电话,今天晚上洪恩堂有浙江来的唱诗班献唱,约我一起去听。”
“回去再说。”
输完液,回到家里。太奶奶已在阳台窗口翘首盼望。看见一辆出租车进院子,马上转身准备下楼迎接。“妈!你别下来,我们这就上去了。”李雁冲着老太太喊。小子民已经退烧,精神也好了许多。但仍有爷爷抱着。太奶奶已把房门打开,一家人进了客厅。太奶奶急着过来看这个重孙,子民说:“太奶奶,我好了。”老太太高兴得裂开了嘴“哎,好了,好了,菩萨保佑,菩萨显灵了。”奶奶皱了下眉头,不理她。拿起电话,给教会打电话,把子民的病情告诉了教会负责人。负责人姓叶,她说,别着急,把一切交给神。我现在就给一些弟兄姐妹打电话,再过半小时,大家同心合一祷告,小子民会没事的。奶奶放下话筒说,再过半小时,将有许多弟兄姐妹同时为子民祷告,我们也一同祷告。子民在床上说,我也祷告。“对,你也祷告。耶稣最爱听小孩子祷告了。”
“怎么祷告?”
“你就说,耶稣啊,我病了。求你医治我的病,让我不再发烧。谢谢你。”奶奶教他。
“有用?”雪峰表示疑问。
“耶稣是听祷告的神。有没有用,把我们困难和要求告诉他,这是我们的本分。”
“我也去求菩萨,让两个神都来保佑小子民”老太太边说边走,回房间祈求去了。大家哭笑不得,只得任她去。
吃过晚饭,雪峰见子民没事了,就提出准备回去。这时,教会叶姐妹来电话,问建新音乐会还去不去听?“
“如果子民不发烧了,我就去。”
“现在还烧不烧?”建新看看子民,告诉她现在不烧,晚饭还吃了一小碗稀饭。
“那就不会烧了。我祷告的时候,有一个感动,神已经答应我们的祈求。所以,小子民不会再烧了。”话筒理传来坚定的声音。
“那,我就去吧。”建新没有理由再推辞,勉强答应前去。
“这倒是神了。”雪峰半信半疑,再看看子民,子民很安详。
“你是不信。这回你再看一次。医生说过,至少还要烧三天,脓包不下去,还会发烧,你也是听见的。
“对,脓包不可能马上吸收,所以还要发烧。”雪峰说着往外走,“有事给我打电话。”
“不会发烧了,爸爸不相信耶稣的话。”子民在床上嘀咕。
“那你信不信啊?”奶奶问。
“我信。”子民回答。
当晚平平安安,子民睡得特别香甜。
第二天,按照医嘱,仍需要输液。爷爷奶奶一同送子民去医院。医生复查,撬起嘴巴一看,发出惊奇的声音:“咦?”
“怎么了?”老两口同时紧张地问。
“脓包完全下去了,你们看,”医生叫奶奶过去看。真的,昨天白白的脓包,现在连一点白的影子都没有了。“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医生连连说不可思议。“再去化验一下,看看白血球下去没有?”
化验结果,白血球也完全恢复正常。最高兴的还是子民,跳着绷着喊:“噢,好了,好了。”不过,为了巩固疗效,医生还是让输液,明天可以不输了。
这一场病,给子民幼小的心灵打上一个永远的烙印:耶稣爱子民。子民也更爱耶稣。从此他天天祷告,天天要把自己一天做得事告诉耶稣。他祷告时关上卧室的门,不让人进去。嘟嘟囔囔的,声音很轻。祷告完,特别高兴地走出来,好像做完了一件伟大的事情。而那个雪峰,虽然经历了耶稣的医治,当时也十分激动,可还是强调忙,说忙过这一阵再说。尽管做父母的很不满意,建新真想骂他一顿,给李雁阻止了。信不信要从心里发出,凭当爹的威严强迫他,嘴上告诉你信了,心里仍旧不信,又有什么用?骗了神,也骗了自己。如是神拣选他,他一定跑不掉;到时间圣灵会动工,想不信都不行,会日夜不安。教会已有人作过这样的见证。不到时间,谁说也听不进去,瓜熟才能蒂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