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教会复兴如何实现?

2021-06-15 作者:幸福的兔兔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教会复兴如何实现?.jpg

  1

         1775年,一艘捕鲸船在格陵兰岛附近海域上航行时偶然遇见屋大维号,前导船员登上该船时,发现所有的船员和乘客都已被冻成冰块。但值得惊奇的是,船长先生仍然保持着坐在办公桌前的姿势。通过桌上1762年的航海日志来看,这艘船已经在海上漂了13年。

  屋大维号,一座漂浮的坟墓。它还在航行,但它已经死了,驾驶它的人早就死了。

  2

  这不禁令人联想起那些冰冷呆板的教会。信徒面无表情的呆坐着,讲台毫无感情的念着稿子,最后,唱完一首哀乐般的阿们颂,会众仓促的离开教堂。你若抓住一人问牧师今天讲了啥?多半回复是:哦,我也没怎么听的清。

  像这样毫无生机的教堂,你可曾遇到过?或者你就身处这样一间教会。

  2020年,对教会而言更是多灾多难,举步维艰之年。如此这般困顿不前的教会,变得更多了。

  这样的教会,唯一证明自己还活着的记号,就是屋顶沉默的十架。它用无声的叹息,向来往的路人讲述着关于救赎的故事,提醒着往来人们,这里是一间教会。

  人们似乎完全忘记了这里有一座教堂,这座教堂和这个城市显得格格不入。人们努力的回想,终究也回忆不起,这座教堂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毫无关系。

  3

  使徒时代,门徒不计代价传福音,或被石头打死、或被砍头、或被流放,然而在圣灵的激励之下,仅仅一代人便将耶稣基督的福音传遍了罗马的每一个角落。在极大的逼 -/迫之下,这真称得上神迹奇事了。

  如今,面对如此困境,我们确实有很多的无奈,客观的说,外部压力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这并不能为我们的无所作为洗白。今日所遇之困难,是耶稣基督早就预言过的。纵观教会历史,最令人费解的就是教会总是在逆境中野蛮生长,顺境中却迅速堕落了。

  4

  教会的使命乃是与人分享耶稣,因为耶稣基督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在祂里面有永生。处在一间冰冷死亡的教会中,分享耶稣会让我们的灵命苏醒,瞬间起死回生。

  然而,我们的教会似乎不愿意如此,它永远在处理内部事物,永远在处理人事关系,永远在勾心斗角、拉帮结派。对于耶稣以及福音使命,成了一种知识,一种大家知道就好了的知识。没有行动,没有然后。这就不用奇怪,为什么有的小教会满满的就没了;有的大教会满满的就空了。

  这样的教会不关心上帝的需要,也不关心会众的需要,它只关心自己的需要。它需要多少资金运作,需要多少人力服务,需要多少政策照顾。它只关心自己,它只想要,要的越多越好,它不想给予,不想服务,不想讨上帝的喜悦,它只想着如何让希律王开心,这样就高枕无忧了。

  5

  教会如果不是以基督为中心,那么就一定停滞、衰落、死亡,即便暂时看不出来,但它已经死了,就像屋大维号一样,它死了,好像看不出来,但确实死了。

  如果教会开始死亡,信徒又怎能幸免。越来越多的信徒走出教堂,第一个感觉是:今天一无所获。人们习惯被照顾、被满足。上教堂就像上饭店,饥肠辘辘的来,就想着吃饱喝足呢。但正如教会不应一味索取,而要服务大家一样。信徒也应该有一颗付出的心志。基督徒是服事者,而不是被服事。

  我们总是期待,去到教会,坐下享受。期待一场足够吸引眼球的讲台表演。这样的心态,我们很难不失望而归。

  6

  如果我们去教会是为了唱诗赞美上帝,是为了祷告倾诉,是为了奉献服务,是为了专注于上帝。带着感恩的心上教会,带着感恩的心敬拜,带着感恩的心听道,带着感恩的心离开,我们就不会再觉得空空如也。因为我们是来敬拜上帝的,仅此而已。聚会可能很无聊,讲道可能很乏味,牧师可能也很一般,但上帝总不让人失望。

  一个良性循环,是引导会众定睛于上帝,专注于祂,而不是专注于舞台,不是专注于诗班,不是专注于牧师。

  然而,如果不注重上帝话语的教导,无异于饮鸩止渴。国外大量的灵恩派类型教会,例如水晶大教堂,都是现成的反面教材。寻求感官刺激、视觉盛宴、听觉享受,这些都是慢性自杀。

  7

  基督徒这个身份并不是进入天国的门票,有些人喊主啊主啊,主却说不认识他们。同样,成为某教会会友,也不意味着登上了通往天国的宇宙飞船。

  如果你的教会大船即将驶入死亡冰域,你有责任叫醒船长,不仅为了整船之人,也是拯救自己。

  有时候,我们需要做点什么好让船停下来,或者努力转动螺旋桨、调转船头。光做看客,是永远救不了人的。基督徒必须要有行动,或口传或身教,总要让人认识耶稣基督,认识他的恩典慈爱,认识他的公义审判。如果死了,一切都晚了。

  倘若我们无力叫醒船长,也无法调转船头,或许我们要考虑换一艘船了。即便没有大船经过,也要乘坐救生筏逃离。如果教会在错误的道路上一意孤行,作为主的门徒,我们要投票。我们是跟随主耶稣,而不是某教会,更不是某牧师。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