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成为一个新的整体

2022-04-19 作者:阳光雨露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Family-and-Cross-680x380-1.jpg

 

         彼得前书:2:9   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10 你们从前算不得子民,现在却作了 神的子民;从前未曾蒙怜恤,现在却蒙了怜恤。

 
        按照这两节经文,我们信主之后有新的身份。其中有四个短语,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意义。
 
        被拣选的族类:蒙神拣选成为神特别的子民。从一堆人、各个种族的人中拣选一些人组成一个新的族群。这个族群不是按着地域、文化和血缘,是按照神的拣选。由此不同种族的人成为一个全新的族类。
 
        君尊的祭司:王室的祭司,祭司的职份是在神面前为人赎罪的。王和祭司不能同时兼任,只有弥赛亚可以兼任。
 
        圣洁的国度:分别出来的,一个有着圣洁规则的群体。有律法、有机构、有领袖、有不同于世界的制度、运作和福祉……
 
        属神的子民:对神的顺服。被基督的重价赎回,归给神。
 
        这几个短语对基督徒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今天分享的重点是希望大家能够注意到的是这些短语都是单数。这意味着它们揭示了一个共同的主题:一个群体,一个整体,基督徒们一起所组成了一个新的整体。这是基督徒的身份、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个人的存在。基督徒将共同承担神所赐的恩典、救赎、律法与使命。
        
        这个整体的概念并非是彼得前书这一处经文这样谈论,在林前12:12时更加如此。
 
        哥林多前书12:12  就如身子是一个,却有许多肢体。而且肢体虽多,仍是一个身子。基督也是这样。
 
       
        于是,我们几乎可以断定我们需要有基督徒整体的意识和价值取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集体行为。这个集体行为在经文里也明确地提了出来,就是: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培养对圣经的思考、反思:信仰需要面向实际生活
 
        但是我们的现状是,世上的教会并非一个整体。广义的基督教包括了: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即使新教内部也有很多的宗派:改革宗、浸礼宗、重洗派、福音派、基要主义……三自教会、家庭教会。在这样的现状下面,我们如何构建我们作为基督徒整体的意识和价值取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集体行为?
 
        在继续谈论作为整体应该的样子时,我们需要先面对这个时代的这些问题。一边反思、一边找寻作为基督徒整体应当的样子。这是我们教会期望大家有的一种面向实际生活的观念,无论是神学还是圣经的教导,没有脱离实际生活而存在的,需要不断地运用在实际生活里。同时也根据实际生活中所面对的众多问题,用那些不爽、兴奋、喜乐、忧郁、苦闷的感受来对自己从神学或经文领受的内容进行反思、矫正、深入探索。就如神让人常常喜乐,可是我一直感到焦虑和无助,这是哪里出了问题?是神的教导出了问题还是我错误地理解了喜乐,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简单来说,我们很多时候都需要警戒从一段经文简单粗暴地得出一个叫人必须严格遵从的命令。如果简单地看到一句经文就得出一条基督徒生活的“铁律”,这是不负责任的,也是“律法主义”的。因为人是有限和软弱的,人们很容易在神无限的智慧里随意抓取一把,以为自己得到了真理的全部,可以面对任何情况都能完美解决,其实反而给自己的信仰生命造成了严重的枷锁。借用傅士德《生命的洗练》中的一句话:任何声称能够适用于所有情况的法则,我们都必须存疑。教条性的伦理教导势必靠不住。
 
        就如在整体这个观念上,有很多国家、团体和教会都因“集体主义”而抹杀人性。甚至可以说,在当今时代里谈论整体这个观念是危险的,我们必须谨慎对待。于是,也无怪乎我们身处的时代里,人们追求个人的满足。有人把这个时代定义为一个个人消费的时代,即什么都是为了个人得到满足、追求个人需求的时代。
 
        现实情况:人们的确是在个人层面上的追求中得到了成长。
 
        整体的缺失、模糊不清,人们依然有所成长
 
        在约翰福音里,我们读到耶稣在走上十字架之前的那个晚上,在客西马尼祷告时有一个很关键的词用来形容将来信祂名的人。这个词是“合而为一”。这可以说是经文里又一个关于基督徒作为一个“整体”的教导。不过,我们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它,我们发现现实中,由于各个宗派的分裂,宣称以基督为元首的教会并非是一个整体。
 
        教会事实上的分裂导致“整体”并非是指一个整全的教会,即使部分基督徒仍坚称要合一,但是分裂中的教会却依然在不断分裂中成长。在这种状况下,人们的确是在一个不是大一统的教会下生命取得成长。在其中对神和弟兄的爱依然可以实践出来,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个较小的“整体”的神国社区或团体。于是“整体”的概念因现实情况而被缩小,比整全教会小的群体就是宗派或者一个又一个更小的地方教会上。
 
        既然可以缩小,那么缩至更小的可能性也就存在了。一个小组或者一群人,圣经上说:有两三个人聚集,主就必同在。那么,看起来“整体”可以更进一步地缩小至多于一个人的情形。这种可能性地定义“整体”也就导致“整体”这个与“独自”相反的概念变得虚无起来。因为整体的不固定,那么在整体上建立的神国文化也就不固定,乃至建立不起一个统一而充满关系的环境。无论是宗派还是地方教会、或者小组、或者家庭,最终在这种不确定下的人们只能在独自面对自己的关系中最稳定。
 
        如果地方教会要建立一个以地方教会为整体的神国文化团体,这会导致“整体”在实践上的局限,即在这个时代面临着十分的艰难。因为人们更多关心个人的得失与成长,很少关心教会或宗派的团体性,人们更愿意建立一些共同兴趣爱好的小团体,并对这种团体不存在委身以及建立团体文化的负担。又因为团体领袖倾向于在领导中诉诸于“权威”,当权威变为独裁后,将导致整体的文化偏离神。再加上人们因为各自所受到的世界压力不同,随着教会越大,建立整体文化的对话和沟通就更加困难,因此往往教会的团体文化并非是自然产生而是教会领袖的喜好决定。既然这个整体的文化不在一些人的意识和期待中,人们也就不一定认同、接纳,于是事实上就不会成为一个让人可以从中获得生命成长的整体。人们只能退回至更小的整体或者个人身上。
 
        第三个局限是在人的得救上。一个人的得救,总是要自己与神建立关系。在众多属灵前辈们的灵修经历里,让自己袒露在神的面前是一个人成长的必须。这种袒露通常发生在独处时的祷告、禁食、默想……之中,在这些独处时刻,人因着与神的亲密相交而清晰明了神的旨意。这会成为一个人服侍神的坚实动力,就像耶稣在祷告之后开始传道、在祷告之后走上十字架。独处、独自灵修依然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一个“整体”也就不能脱离个人灵修而宣称某一个人会因整体的信仰而得救。在圣经中以色列人就是最好的例子,不是所有亚伯拉罕生的都是后嗣,唯独应许的才是。
 
        必须坚持整体的观念
 
        虽然现实如此,但是我们有经文,今天的经文以及林前12:12的经文,都教导我们基督徒是一个整体。那么我们就需要在不放弃、不否定个人追求的前提下谈到成为一个整体的方式。我们不是为了整体就必须得牺牲个人的意志,也不是为了个人的自由就抛弃整体的意识。
 
        如果我们教会要建立一个合宜的整体该如何做?
 
        首先,我们需要有一个共同的异象。
 
        正如经文所说:宣扬那召我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基于祭司是单数,我们应当作为整体来履行这份责任。这是教会面向神的交代和存在的意义。无论你现在身处什么样的状况,我求神使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这一份异象,永远不要丢弃。
 
        但有时,因为个人的原因我们会感到痛苦,整个心思和精力都会用于解决自己的困境。即使这个时候,也希望大家可以想着这份异象,至少放在自己的祷告里。对于个人来说,实践这个异象并非需要特定的行为,如经文林10:31  所以你们或吃或喝,无论作什么,都要为荣耀神而行。认真面对自己的困境、痛苦也可以成为宣扬神美德的好方式。
 
        作为整体来说,我们教会有一项支持宣教的事工,每个人的奉献都有一部分被使用在宣教上。就事工的难易程度来说,这应该是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相当轻松的了。我们不用走出去面对各种宣教的困难,只需要按时地奉献。不过,从事工的意义来说,我希望可以认识到这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事情。这个看起来很轻松的事工使得我们与第一线的宣教士链接在一起,一起同工,甚至于主链接在一起同工。这个意义上来说,众多的教会和个人就彼此链接成为了一个“整体”。但是,我们不是某个人拍脑袋就决定教会要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正如其他教会派人而我们教会选择提供资金支持作为不同的宣教方式,教会内的每个人都可以用圣灵的不同恩赐来承担起这个共同的异象。圣经不是说我们是同属一个身体的不同肢体吗,那么手的作用和脚的作用就是不同的,眼睛和嘴巴做的事也不同。总不能要求嘴巴要像脚一样走路,眼睛要像手一样拿东西吧。
 
        我们的想法是,教会要作为一个“整体”,不单是要一起做什么,还需要一起思考做什么。仅仅一起做只是一个机器,一起思考和交流才能证明教会里有生命。
 
        所以,第二个要点是教会的权柄属于教会整体。
 
        作为一个组织,教会必然需要一些治理结构。但是治理结构的运作是为了促成教会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在一个共同的异象下运作。治理结构不能僭越了教会的共同异象、不能强加给教会属于治理个人心中的喜好。所以我们的宣教事工可以被某一个人最先提出来,但是要在教会的全体会议中进行讨论和决定。
 
        神是奇妙的,通过这种全体讨论和做决策的过程来引导教会的成长,同时也让每个参与其中的人得到成长和改变。按照章程,十月份是教会全体会议的时间,需要作出新一年的事工计划和财务预算。希望大家可以为此祷告、思想和积极地参与,把自己投入到教会整体当中。
 
        对于教会来说,是处于基督为元首、在圣灵直接管治下的属灵共同体。这样,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成为教会的独裁领袖,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成为基督徒的依靠。同时,因为圣灵的恩赐中牧师、监督,教会不是没有参与治理的人。这样教会里必须要弃绝极权主义和无z /-府主义,甚至教会也不应当在任何时候都遵行少数服从多数的民zh u精神。
 
        教会决定的第一要务是要符合圣灵的统治而不是符合人的喜好,因此在做决定时无论有多少人的支持,凡是不符合圣经的都应当被禁止。在做决定时需要人们相互妥协,每个基督徒都需要向圣灵妥协。但是在我们的章程里,我们依然有投票的形式。这是一种防御措施,防止被人独断专权;也是一种确认的方法,用来表明大多数人经过祷告后对一项符合圣经原则之事的确认。从过去的经历来看,我们一直避免靠投票来决定教会内每一个人的行为。希望大家有自由的选择和决定,正如神赐给每个人的自由。就算是奉献,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决定去做。我觉得这个应该明确地写在我们的章程里,如果大家愿意的话在十月份开会的时候可以加进去。我们也不希望靠一些章程、制度把大家约束起来,我们希望大家可以充满活力、有充满激情地一起同工与成长。
 
        于是,教会生活应当充满彼此相爱、彼此劝勉。
 
        彼此相爱上应该是谈得很多了,大家也不会觉得这是不对的。从神的次序来说,需要先爱教会的弟兄姊妹,再爱教会以外的人。因为不爱看得见的弟兄姊妹,就是不爱神。所以彼此相爱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值得大家慎重的对待。关心教会里的其他人、爱教会里的其他人,这是基督徒应做的事。
 
        但是,爱需要一种轻松的环境,所以大家在教会里可以表现得轻松一些,自然一些。没有必要什么都上纲上线,把圣灵带领、属灵属世的挂在口上。有一点需要提醒,爱是自由的,不要强迫自己每时每刻都表现出对人的爱;同时爱也需要操练和忍耐,可以慢慢尝试着改变自己用别人能接受的方式去爱。有时候就是礼拜后的闲聊也可以是爱的流露,有人说,正是因为爱充满了教会,才会让人看到天国的样子。爱需要时间相处,所以有时我们会把礼拜挪到户外,没有太多讲道,一些赞美和祷告。让大家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交流分享,也许这种充满爱的时刻可以更加造就彼此,同时让教会作为一个属天的整体真实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世人可以看见神的荣美。
 
        彼此劝勉意味着大家需要互相帮助,以圣经作为标准检查每个人的内心。彼此劝勉需要一种平等的关系,所以我们教会内一般没有职务上的称呼。名字、绰号既简单又实用,可以给彼此劝勉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前段时间看一个新闻说网易内部禁止叫某某总、某某经理以消除官僚主义也就是这个道理。当然有时候对外交流时,我们会说到在教会的职务,不过我们认为这些职务只属于某个教会,对别的教会一点用都没有。甚至我们教会的治理结构中连牧师都没有,因为按照圣经中早期教会的职份设置:牧师、长老、监督三者是通用的。虽然在教会名义和EEE(显然这里是一个化名,借用了小孩子的发音:咦咦咦)自己都不承认我们教会有牧师,但是并不妨碍EEE牧师对大家的影响力,这是一种自然的。大家对他的认可和接纳。大家EEE、EEE的叫着也就有利于大家提问、质疑和劝勉。
 
        是的,彼此劝勉的教导对教会内的每个人都适用。正如彼此相爱一样,这不是可以选择做的事,如果发现他人有不符圣经的地方是必须要对他进行劝勉。具体可以按照马太福音18:15~17的原则进行。
 
        从教会整体考虑,彼此劝勉的氛围是教会可以持续存在和成长的基础。如果教会内大家可以轻松地彼此劝勉,那么大家就会做到切实的彼此相爱,以及促进自己对圣经原则的理解和运用。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容忍一个人持续不断的犯罪,这样的包容不是爱而是至之与死地。当人们以爱的角度而不是以“律法主义”的视角去劝勉时,人们会发现每个人的软弱都有很多很多的原因,这会促进人们对信仰的反思与运用,在与软弱的人一起解决问题的时候逐渐从喝奶的小孩变为满有身量的成熟。那么在这样的情形下,教会的自洁与成长也就不会依赖于某个人。
 
        就像依照圣经的原则在我们教会设立多位讲道的人一样,作为彼此劝勉的重要方式之一,讲道不能被一个人把持。需要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视角,才能促进每个人得到更多的成长。甚至我们也曾邀请其他教会的弟兄姊妹来分享,以平衡和补助我们的软弱和不足。我们曾经的教会就是只有一个声音,教会的问题也不能被即使提出和纠正,最后日积月累导致教会解散。所以在现在的教会里,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弟兄可以起来讲道,从不同的视角真实分享神的声音。也需要姊妹更多的劝勉,以补助弟兄们软弱和不足。
 
        就目前来看,我们教会缺少属灵的恩赐,由于我们讲道的人看起来都偏向理性一些,感性上差了许多,导致大家在追求圣灵充满的情感上就所缺乏。而情感是基督教信仰不可忽视的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彼此相爱还是彼此劝勉,都需要大家带着自己真实的情感流露,你没办法冷冰冰地去爱和劝勉。对神的敬虔更是如此,如果一个人只是知识上敬虔,那不是生命。
 
        总之,保持开放的心态,更多的方式等着我们去实践作为整体的教导。
 
        很可能是这样的以前:
 
        1、人们来到神的面前,首先是认识到自己的需要,为了解决个人的需要而来。这样就不会在乎其他人怎么样,焦点在个人。
 
        2、在信仰中寻求的是个人的成长,个人的知识、灵修、属灵经历、问题解决……
 
        3、在对神的回应上是追求个人的善行表现,传福音的成果,个人如何做、给多少人传了福音……
那么,基于整体我们就应该新的认识,期望将来:
 
        1、包括我在内的我们这群基督徒需求什么?
 
        2、包括我在内的我们这群基督徒应该如何成长、装备什么样的知识、如何做灵修?
        
        3、包括我在内的我们这群基督徒应当做些什么?
 
        4、如何与别的教会建立链接?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经历中,一同在圣灵的带领下奔走属天的道路,求神引领我们教会、引领全地的教会,阿门!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