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种子与粮食

2014-02-05 作者:张远来牧师  
来源:新浪博客我也要投稿

 

  林后9:6-15

  种子和粮食原本没有区别,你收成的一堆农作物选作种子,它就成了种子;把它吃了,那就叫粮食。种子和粮食有一种共存的关系,有种子才有粮食,可享用粮食种地才有意义。把种子种在地里,收割时将最好的留作种子,其余的收入仓里作粮食,这样既有吃的又有种的,有种有粮,有种有收,世世代代人类就是如此生存,生命就是如此繁衍。

  种与收、种与粮还有一种关系,即多种多收,少种少收(9:6),不种不收。种的多,收的也多,耕种者相对可享用的资源也就多了。相反,种的少,收的少,可享用的资源也就少了。如果哪一天种地者将种地的种子也吃了,他虽图了一时享受,收割时他就无庄稼可收,饥饿时他就无粮可吃了!如果种地者多多留下最好的种子,殷勤耕作(9:7),他就会有加倍的收成,再种更多种子,再有更多收成,多种多收,多收多收,如此往复,他就会成为一个富有的人(参林后9:8)。

  其实保罗不是在教我们种地,他是在用种与粮、种与收的道理来教导我们属灵的种与粮的真理。种子代表了善行,具体是指施舍和捐献(9:7,11);粮食是奉献的收成,是上帝加倍的祝福(9:8,9,10);而我们就是耕种者。捐献、施舍、奉献就是将这善行的种子种在地里,上帝会加倍地赐下收成,他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地加给耕种者,使耕者凡事常常充足,这样勤劳的耕种者就会有更多的种子,就能更多耕种(能行各样善事)(9:8)。这是上帝祝福人的办法:他赐种给撒种的(给人施与的能力和资本),赐粮给人享用(享受生活,享受劳动所得,)——又增添你们仁义的果子(种而能收,收而能享,有百倍的收成,有百倍的祝福)——再多留种子耕种——更有加倍收成……如此往复,耕者就成了属灵的富翁。这叫倍增,是上帝为我们定下的蒙富之道。

  综观你我周围,我们往往会看到与之相反的现象:耕者无种,饥者无粮!每每礼拜结束,乞求施舍者络绎不绝;信徒脸色枯黄,神情呆滞;奉献箱里奉献寥寥,讲台上信息空洞;诗班员无精打采,歌声委靡;整个礼拜繁文缛礼,了无生气;没有团契交通,没有关爱问候;一个个唉声叹气,愁眉苦脸;求恩者众,感恩者寡。为什么呢?这是灵性的饥饿,是心灵的枯槁。是因牧者不肯耕种,信徒把种子当粮食(参玛3:8),它日不肯耕种,今天自然没有收获,少种或者不种,收成自然减少或没有,享用也就无望了。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少种少收,少收就会需要时粮食不足,把种子一并吃掉,无种可种,无粮可收,贫穷、绝望、萎缩、挫败感就会一起临到。

  反观圣经,上帝的心意绝非如此,这段圣经用了很多祝福的字眼来表达上帝对其儿女属灵生命和今世生活的期望:“多、多多、充足、多行各样善事、多多加给、增添、凡事富足、多多施舍、越发、多多地、极大地、说不尽的恩赐”等等。这说明上帝的心意是让他的儿女在收与种,享用与不断地施与中经历他更多的恩惠,在耕作中创造更大的成果。上帝是盼望他的儿女更丰富的。

  早期美国清教徒的见证正好可以说明这个问题,1620年一群受宗教迫害的英国清教徒乘“五月花号”轮船来到美洲,他们在极度的艰难中仍不断种下最多最好的“种子”,他们奉献,他们施舍,第二年(1621)年,上帝赐予了他们惊人的大丰收,他们把最好的尽可能多的留作“种子”,向上帝献上感恩。这成了美国人的感恩节,这群基督徒不断种种子,他们奉献、建教堂、学校、医院,最后是自己的家园,上帝就不断增添他们仁义的果子(种子和粮食),他们在美洲创造了奇迹。

  你我都是一个耕种的人。上帝赐给了我们种子和粮食,它们看起来没有区别,也没有分开,选作种子,留作粮食,全在你我一念之间,是否准备今年多留点种子?!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