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放下自己

2023-03-14 作者:麦汉勳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YPC-箴言20.24-ZB方20190609-ZAE039-CN.jpg
 
        经文: 约翰福音 13:1-17
 
        一、引言
 
        是次讲道会的主题是:「信仰深度行——21世纪基督门徒的icons」。每一个跟从主的门徒,是见证着这位创造天地的主,如何藉着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在我们中间,深度地与这个世界结连,深度地把祂自己付出。我们的上帝,天地的主,为我们付出到了一个怎麽样的地步?就是这个生命之主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作为跟从基督的人,我们是跟从上帝,在这个世界裡与祂作深度的结连,行上帝所行的道,让别人能碰到这位愿意与人同在的主。那麽,上帝在哪裡?上帝如何彰显祂自己?
 
        在约翰福音这个表达当中,就是当这一位生命之主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捨命的时候,在祂最隐藏的时候,就是上帝最彰显的时候。在这个世界把祂拒绝的时候,就是祂最拥抱这个世界的时候。所以,作为上帝的门徒,我们这一群跟从祂的人,要在这个世界上让人遇见基督,辨认到耶稣基督是与我们同在。
 
        耶稣基督在约翰福音13至17章,祂描述这一群属于祂自己的人,在他们的生命当中会有怎麽样的表现,好使能把祂这位生命之道的主呈现出来,让世人能够看得见。所以,在13至17章裡有许多我们称为「基督门徒的icons」,就正如耶稣所说的:「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13:35)。透过我们所行所做的,别人就能认出基督的生命,基督的模样。
 
        但这些「基督门徒的icons」,正如我在上一讲所提及的,必须要有一个操作系统,方能操作运用的。如果你以这个世界的价值观或理念来操作这些「基督门徒的icons」的话,是操作不到的。圣经要求我们,作为主的门徒所呈现的基督的生命特质,必定要在耶稣基督祂的十字架这个原则下方能操作出来。耶稣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路加福音9:23)。如果我们不是行走十字架的道路,如果我们不是以十字架的原则来表现我们的生活,如果我们的生命当中没有跟这位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主相遇的话,在圣经裡所吩咐门徒所要做的一切行动都会变得相当困难,基本上是没有人能做得到的。所以,约翰福音的记载是很特别的,它并不单单记载了门徒应该做的事,它记载了门徒在耶稣基督裡是怎麽样的一群人。他们会拥有哪些生命的特质,才会有这本质,之后才能够做到应该做的事情。否则,我们就只会是缘木求鱼,对门徒的要求亦显得不合理。
 
        二、若不是基督道成肉身,一切不可能变得不一样
 
        今天我们阅读约翰福音13章1-17节,展开耶稣基督如何描述这一群属于祂自己的人的生命应该怎麽样去行走祂的道路。我们知道,一开始是耶稣与门徒进入最后晚餐的时候,祂和门徒作了很密切的对话,亦是相当长的一番对话,由约翰记录下来。我个人觉得,这段经文是非常宝贵,是耶稣亲身描述了十字架的道理,也是耶稣论及这群跟从祂的人,如何能成为进入祂十字架道路的一群人,亦是耶稣相信和信任的一群人。这一群属于祂的人,会延续祂道成肉身的这一个任务,叫世人见到这位创天造地的主在人间,让人碰见生命之道。这不仅是听见,而是能看见,甚至是触摸得到。这正是约翰在约翰一书中所说的:「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约翰一书1:1),他这麽描述耶稣基督在他自己生命当中的恩典。作为主的教会和主的门徒,我们延续耶稣基督的甚麽使命?就是让这位生命之道,让人听见、让人看见、让人触摸得到。这是多麽不可能的任务!
 
        在这段经文裡,耶稣跟门徒开始讲述,他们这群跟从祂的人究竟是怎麽样的一群人。经文提到耶稣与门徒一起吃晚饭,让我想到一件很有趣的事件。
 
        人称为「股神」的巴菲特(Buffett)先生,在许多年前,他开创了一件慈善行动,把与他共晋午餐的这件事情(POWER LUNCH WITH WARREN BUFFETT),放在网站ebay上作拍卖,拍卖所得的收益,拨给慈善机构,而今年2016年已是第17次的指卖。我想,如果我把今天的午餐机会也同样拿出来拍卖的话,你愿意出多少钱跟我一同共晋午餐?今年2016年,「与巴菲特共晋午餐」拍卖价是345万6千几美元,兑换为港币,约是2千7百万,只为了吃一顿午餐!买家可以带同7个人,一起与巴菲特共晋午餐。我能够拍卖得到多少,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出价,我都不知道。为甚麽这个拍卖活动会这麽哄动,那麽多的人参与竞投,而拍卖价亦愈来愈高?因为巴菲特先生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或者说他有一个很出色的理念,就是他所奉行的「价值投资法」。但与他共晋午餐的人,甚麽都可以谈,只是不能谈论巴菲特本人的明年投资计划。因此,和他一起吃饭的人不都是谈论投资的事,有很多议题,甚至生命裡面许许多多的议题,都可以谈。
 
        为了与巴菲特共晋午餐,有人愿意付出2千7百万,因为觉得有价值。弟兄姊妹,耶稣和你一同吃饭,与你谈一席话,对你的生命有多大的影响?你觉得值多少?
 
        今天在座的弟兄姊妹,我们成为主的门徒,只有一个理由,就是主耶稣闯进我们的生命世界裡,与我们相遇,而我们真真实实地经历到这位创天造地的主,闯进到我们这个细小的生命空间,我们无法向人解释这种经历有多麽的真实;没有一个人是因着被教导而成为基督徒的,每一个都是被呼召而成为基督徒,就是这位天地的主闯进我们的生命,与我们对话,向我们心灵的深处说话,与我们一起交谈,彰显祂的真实,彰显祂的怜悯,改变我们的世界观。
 
        弟兄姊妹,假使这件事并不是真实,基督教信仰只不过是一个建议,所有的教导都只不过是好的建议,并不是真理。如果我们所相信的上帝并不是真实的话,圣经不是真实的,那麽我们这十天的聚会都是没有意思,甚麽事都变得不可实行的,亦没有一件事是必须要实行的了。惟有上帝是真实的,或者应该这麽说,惟独上帝对你来说是真实的话,耶稣基督是真真实实的进入到你的生命世界裡,你的生命才会被改变;因为你的世界观改变了。一个有上帝的世界跟一个没有上帝的世界,是不一样的;衡量生命价值的角度都会不一样,判别对错的标准亦会不一样,甚至往后你如何投资你的人生都会不一样。如果不是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与我们相遇的话,我们是不可能成为基督徒的。
 
        与巴菲特吃午餐,需要2千7百万;竞投的人期望与巴菲特的一席话为他们的生命带来许多启发,对他们如何运用自己的财富和人生作出许多建议。但你与上帝相遇,与基督相遇,你跟耶稣的一席话,对你的生命有多重要?带来有多大的改变?你怎样衡量你自己的生命?你怎样投资你自己的生命?你认为甚麽才是最重要?这一切都需要重新的检视。
 
        三、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了
 
        A.蒙拣选属于主的人(131-5
 
        在这个21世纪急速转变的世界之中,我们面对最大的挑战是甚麽呢?就是怎麽样肯定我们自己的身分。人是如何肯定人的价值?在这个许多价值观互相比拼的世界,或许容让你按照你自己的价值观,活在你这麽一个自我的细小空间裡,可以互不相干,互不关连地生活,对一个人的生命及价值的肯定是愈来愈模煳。在这麽的一个时代裡,人的淼小,人的伟大,是一种张力。我们看到人许多的成就,但同时我们亦发觉人愈来愈淼小和软弱。我们愈来愈难于定义,怎麽样的生命取向才是有价值,因为我们失去了方向,这个世界亦失去了方向。就好像是电视剧的惯有情节,主角遭遇到人生的打击或感到沮丧,于是随便上了一部计程车,司机问他要开往哪裡,他只说:开车。没有任何目的地,总之开车就是了。
 
        这就是现代人的写照。因为我们没有目的地,所以,任何行程都可以,因为所有行程都是没有意义的,就在这生命路途中兜兜转转的。我们无法回答自己内心的问题:我人生最有意义的到底是甚麽样的方向呢?
 
        耶稣基督在这段经文中,帮门徒洗脚。祂以帮门徒洗脚来开始与门徒的对话。当我们看到耶稣基督这个服事的形像时,给予我们很多想像,许多指引。我们说基督徒在这世上,要谦卑的服事;或者我们会想到不要争论谁为大,这一切都是很有意义的,都是可以从洗脚这件事情裡慢慢引申出来的教训。但如果我们认真的阅读这一段圣经,为甚麽耶稣选择在开始与门徒对话之前,要聚焦在洗脚这一个行动上?
 
        在经文开始的时候,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第1节)。在这个吃饭的时候,耶稣知道父已将万有交在祂手裡,也知道祂是从上帝出来的,又要归到上帝那裡,「就离席站起来,脱了衣服,拿一条手巾束腰,就洗门徒的脚」(第3-5节)。我们看这段经文,耶稣为门徒洗脚,祂的动机是要让门徒知道他们的身分。
 
        这一群是蒙主拣选属于主自己的人,祂为他们洗脚,是要他们明白,他们和主耶稣彼此之间是有一种很神圣的亲密感,祂要他们知道,他们的身分是属于上帝的儿女;这个「属于自己」的意思就是,上帝拣选他们,耶稣拣选他们,亦认定这一群人是属于祂的。
 
        我自己家住元朗,晚上回家路经街市,而街市收市后,有些摊贩会卖一些特别便宜的菜蔬,十块钱就可买到两大捆菜心。我走过去买,五块钱一捆菜心,我也不会随便买,也会挑一挑,也会看一看哪一捆比较好一点,这会是人之常情吗?即使它是最便宜,我还是要选最好的。耶稣要这一群门徒知道他们是蒙主所拣选的。但他们在这个世界裡,是不是最好的呢?是不是最重要的呢?事实上这些门徒是最平凡的人,跟从耶稣的这一群人都是最平凡的人;面对死亡,面对苦难,他们都会感到恐惧,他们会逃避,他们亦会彼此埋怨。虽然他们十分平凡,但是他们仍然会觉得自己不平凡,这点有时亦很难以理解的。平凡的人觉得自己不平凡是很难理解的,是不是呢?这都是我们的写照。
 
        我们在这个宇宙当中,微尘都不如。我以一幅宇宙银河系星际图作为自己电脑的桌布,亦是作为对我自己的一个提醒:在这个宇宙当中,我是可以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是没有任何重量,没有甚麽位置;但我在十字架的主的心裡,却是重到了一个地步祂为我而死!这是个神蹟。每一次我感到沮丧的时候,这幅图像就给我很大的帮助。上帝告诉我,你本来就算不得甚麽,当我呼召你进入我裡面的时候,你的身分就不再一样,由零变成无限。这是不是个神蹟呢?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上帝的话,这就是最大的神蹟,就是微小的人,微小到可以消失得无影无踪的人,就像是你和我一般,却可以跟这位永恆的上帝结连起来,我们的生命不再消失,我们的生命可以进到永恆裡面,并与这一位上帝深度同行。
 
        耶稣就是如此的为门徒洗脚,要他们知道,他们是蒙上帝所拣选的人,是世间上属于祂自己的人,他们蒙拣选进到上帝的关係裡,与上帝生发一份永恆的亲密感,那是因为,他们是属于耶稣基督的,他们能够分享到作为上帝的儿子的名分。就正如约翰福音1:12所说的:「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上帝的儿女」。
 
        作为主的儿女的这麽一个身分,可以说是耶稣基督赐给我们的一个最大的恩典;作为主的门徒,我们还未做任何事情之先,上帝给我们作祂的儿女的这麽一个身分,是一切最重要的生命根基。
 
        这裡说耶稣基督的拣选,不是从最好之中挑选出来,是从爱裡面作拣选的,是耶稣与我们的生命结连起来,然后带领我们,把我们跟这位永恆主的生命结连起来。这是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的拣选。这份拣选让我们能够成为上帝的儿女,既称为上帝的儿女,我们活在这个世上,就要呈现出这一份跟永恆主的亲密关係。所以,洗脚是跟身分有关。
 
        B.因着爱甘愿放下自己(136-11
 
        当耶稣为门徒洗脚,第一个作出反应的人是使徒彼得。西门彼得说:「主啊,你洗我的脚吗?」耶稣说,你将来会明白,你今天不知道,你很快就会知道,为甚麽我要洗你的脚。但彼得说:「你永不可洗我的脚!」因为我是你的学生,我不配,我还来不及为你洗脚,怎麽可以让你为我洗脚呢?但耶稣的回答却是十分特别的。你一定要给我为你洗脚,「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了」。我们常常把洗脚理解为耶稣基督的一种谦卑的行动,耶稣要我们效法祂一样的谦卑去服事。但如果你通过耶稣基督与彼得的对话来思想的话,它背后有一更深层的意思,耶稣说,如果我不洗你的脚,你就与我无分。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换句话说,这洗脚的行动,是表明了耶稣基督与祂的门徒之间那一份不能分割的相连关係。
 
        是甚麽事情让主耶稣跟这群门徒之间的关係是不能分开的呢?就是主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为他们捨命。耶稣基督的捨命,是让这一群属于祂自己的人能够真真正正的进入到祂生命的连繫之中。所以,当耶稣为门徒洗脚的时候,祂是聚焦于在十字架上为他们捨命的爱。这样的捨命,为的是让门徒明白,他们是有着真真正正的属于上帝的这麽一个身分。
 
        弟兄姊妹,今天你和我,基督有没有为我们洗脚呢?耶稣基督是有为你和我洗脚。因为这洗脚不单单只是一个洗脚的行动,而是祂在十字架上把自己放下来,完全的放下自己,为着爱的缘故,把自己完全的放下来,就好像当时门徒所经历的,一位主人,一位夫子,如何成为一个奴僕的样式,为他们洗脚。就正如保罗在腓立比书所说的:「他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与上帝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书2:6-8)。
 
        所以由第6至第11节,彼得跟耶稣之间的对话,他们的对话是十分特别的。是在谈论乾淨与不乾淨的分别。耶稣说:「我要洗你的脚,因为你与我有分」;彼得就说:「那麽不如你给我的手和头也洗一遍。」耶稣说不需要,因为你们是已经洁淨了的,已经是属于我的了。洁淨的人,一洗过脚,一切都是洁淨的了。耶稣在这裡跟彼得的对话之中,呈现出他们彼此相属的关係,亦是耶稣基督对祂门徒的生命所作的最大的肯定,是祂爱他们的一个最大的肯定。耶稣向这一群门徒表明,他们值得祂把自己的生命为他们放下来,甚至在十字架上为他们捨命。所以,洗脚不单单是洗脚,是放下自己,甚至捨命。
 
        这样放下自己甚至捨命的行动,能够呈现出耶稣基督与祂的门徒之间,那份彼此相属的亲密,更加是指向他们是属于上帝,是上帝的儿女的这样一个身分。
 
        四、你们也当彼此洗脚(1312-17
 
        A.谁给你洗脚才会感动你
 
        在第12-17节,耶稣吩咐门徒要效法祂彼此洗脚。耶稣说:「我是你们的夫子,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当彼此洗脚」(第14节)。祂说:「僕人不能大于主人」既然我做这事,如何让世人看见你们是我的门徒呢?如何让这个福音展现在你们这一个群体中间、在你们的生命当中?就是你们要像我一样,为弟兄、为你所服事的人,放下你自己。
 
        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谁给你洗脚才会感动你呢?你想想在你自己的教会、或是在你的团契、或是在你事奉的组织、或是在你生活的四周,哪一位给你洗脚,会感动你?今天在这会场当中,包括坐在台上的,谁给你洗脚会感动你?我们可能会认为,如果那个人的地位很高、身分极为显赫的话,若是这麽一个人给我洗脚,我们会觉得自己不配,也会觉得他所做的很伟大,就大大的展现出耶稣基督的生命。因为他为我付出,为我放下自己,那怕他所付出的只不过是很小,我们也会觉得很感动,因为我们会认为,他是不应该为我而付出的。如果有一位当企业总裁的弟兄,拿一樽水给你,替你拭乾汗水,你会不会觉得感动?
 
        如果我们回看这一段经文,耶稣吩咐门徒,彼此洗脚。每一个人都可以像耶稣一样为弟兄洗脚,而每一个给你洗脚、为你付出、为你放下自己的弟兄姊妹都应该感动你。今天在这会场裡,可能大家都会聚焦在台下的弟兄姊妹,但你有没有想像过,在许多隐藏的角落裡,有许多弟兄姊妹因为基督的缘故,为我们默默地服事?可能是那些为我们预备秩序表,派发秩序表的,又或是安排座位的,或者是预先打扫抹淨座椅的,免得我们弄髒的人。这一群服事我们的人,他们在上帝的眼中,是被拣选的人;每一个微不足道的门徒,他在上帝的眼中,都是耶稣基督用十字架拯救出来的人,是耶稣基督以重价买赎的人。他们的身分,你和我的身分,都是上帝的儿女。这一个称呼,这一个身分,是否有足够的份量?如果是一位普通的弟兄姊妹来服事你,为你摆上自己,为你付出自己,就像是给你洗脚一样,会不会感动你?
 
        B.他们配得你最好的服事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为别人洗脚,究竟是为甚麽?就是要让对方知道,他在上帝眼中的重要性。这就是我们所经历的基督。我们微不足道,我们根本是平凡到可以消失得无影无踪的,但是这一群门徒却是被耶稣基督称为「世间属于祂自己的人」,祂是会为他们而死,祂会为他们捨命在十字架上,可以为了他们的缘故而放下一切所有的,放下祂自己,还有甚麽其他的肯定,比这麽的一个肯定是更重要的呢?永恆生命的主进入到我们的生命裡面,与我们结连起来,称我们为祂的儿女。
 
        回想自己年轻时在一间教会中事奉,当时教会中的弟兄姊妹都是属于较基层的,他们的生活有很多艰难,在新界这个地区,他们完成小学阶段就要到社会工作,赚钱养家。但是当他们经历福音之后,很真诚地跟从耶稣,非常爱慕耶稣基督。有一个时刻我在上帝面前祈祷,我对上帝说:我这一群弟兄姊妹,有恩赐的不多,上帝你可不可以使用他们呢?祢会不会用他们呢?上帝怎样回答我?上帝说,我拯救他们所付出的代价,跟我拯救所有其他人都是一样。They deserve YOUR BEST(他们配得你最好的服事)。上帝说,我拯救他们所付出的代价,我拯救这一群微小的弟兄姊妹所付出的代价,跟所有人都是一样,跟你都是同一样的,They deserve YOUR BEST,你要把你最好的给他们,我把他们交託给你,让你牧养他们,因为他们都是有上帝的形像,是上帝所拣选的人,他们是值得你把一切付上,正如我昔日为他们、为你付出我所有一样。
 
        弟兄姊妹,坐在你身旁四周的人,你教会裡和团契裡的弟兄姊妹,你会否在他们的生命当中,看到上帝的形像?看到上帝的临在?看到基督为他们捨命,以致他们拥有这一个蒙拣选的身分?他们是值得你付出任何的代价来服事他们,使他们能够经历耶稣基督的爱。
 
        五、结束:在你们中间有一位是弥赛亚
 
        最后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很有启发性的故事,我自己读完之后,心裡面有很多想像和触动。这个故事名叫:拉比的礼物。
 
        在一个地方有一间很出名的修道院,曾经是一间十分兴旺的修道院,但却正经历没落的时候。以往有很多人前来这间修道院安静祷告,献身作修士,许多祈祷的声音,唱诗的声音,也有很多人前来安静或是静修。但当这间修道院经历没落的时候,只剩下一小群修士,一片荒凉的境况,再没有其他人的足迹。
 
        在这间修道院的旁边有一间很细小的木屋,有一个拉比住在那裡。这位拉比偶尔都会到修道院作禁食祈祷,但这位拉比跟修道院的主持或是其他修士都不太攀谈,但是这位拉比的出现都会为这群修士带来很深的感受。因为这位拉比是一个祈祷的人,修士们嗅出拉比祷告的气息,所以,当这位拉比路过的时候,他们可以说出,拉比刚才在树林裡祷告。因此,这位拉比给他们有一种拥有神祕的力量的感觉。
 
        这间修道院一直没落下去,主持人终于有一天想到要找这一位拉比,寻问上帝的心意。于是主持就走到这间小屋,拜访这一位神祕的拉比。
 
        他一走进屋裡,拉比就把圣经打开,拉比就哭起来,而这位修道院的主持亦哭起来。他们没有说些甚麽,就只是两个人对着打开的圣经,一起哭起来。这位主持彷彿从来也没试过这麽认真的哭一样。或许在主持的脑海中,在盘算着如何令修道院起死回生,再次兴旺起来,有点像我们思索怎样不让教会关门一样。
 
        当他们静下来的时候,拉比只是跟主持说了一句话:「弟兄,弥赛亚在你们中间。你们这间小小的修道院群体中,其中一个是弥赛亚。你不要再问我甚麽,我说到此为止了。你必须要离开我去了。」
         
        主持带着拉比这一番话离开,但却在五里雾中,不知所言。心想自己来找拉比是要得到甚麽良方妙策振兴修道院,想像拉比劝自己禁食祈祷四十昼夜,或者是给自己一些默想的材料,让自己思想一下,以致能重振修道院。但现在只有一句话:「在你们中间有一位是弥赛亚」。
 
        带着这句话回修道院,主持把这句告知所有修士,大家都在思索究竟这句话是甚麽意思呢?大家放在心裡,大家都在疑惑,我们中间有一位是弥赛亚?彼此都在猜想,对方会不会就是弥赛亚?
 
        从那时候起,这一群修士开始以一个特别敬重的态度来彼此相待,因为对方可能是弥赛亚。跟他们吃饭的时候,留心对方所说的,因为他或许是我们修道院复兴的可能,这可能是我们的希望,我要留心地听;所以,他们祷告亦特别认真,他们彼此之间的生活,也散发出一种温柔和人性真诚的美善,一起和睦相处。虽然有时也会觉得别人跟自己存在很大的分歧,但是对方可能是弥赛亚,对方所说的可能是对的。
 
        接着下来,修士们用许多时间一起祷告。有一些偶尔前来这间修道院的访客,感受到这间修道院有一种完全不同的气氛,就是这一群修士散发出一种很不一样的味道,于是这些偶尔前来的访客就更常前来这间修道院,找这些修士一起祈祷,向修士寻问上帝的旨意,甚至是当他们经历人生历程时,这间修道院能够帮助人们怎样祷告。于是,愈来愈多人前来这间修道院祷告,愈来愈多人前来这间修道院静修,愈来愈多人前来这间修道院找修士当属灵导师,这间修道院再次兴旺起来,甚至有些年轻人,立志当修士,加入这间修道院,加入这一群修士的事奉行列裡。
 
        「在你们中间有一位是弥赛亚」。
 
        弟兄姊妹,你会否在我们弟兄的生命当中,遇见这一位道成肉身的耶稣?当我们为别人付出自己,我们要认定,对方是按着上帝的形像所造的。在我们的教会当中,在我们四周的弟兄姊妹当中,被称为「世间属于主的人」,主为了对方的缘故,放下自己,是毫无保留的把自己放下来,是没有底线的把自己放下来,为的是要把人带回创造之时,上帝赋予给人本该有的身分和形像,所以彼此洗脚,放下自己,让我们的弟兄,经历我们的爱,经历我们捨命的爱,经历我们付出的爱,让他知道,他是属于主的人。
 
        谁给你洗脚,会感动你?任何一个人为我洗脚,任何一个属于主的人为我洗脚,他都是带着上帝儿女的身分在我的生命当中,为我付出真诚的爱。他肯定了我的价值。
 
        我又该为谁洗脚?任何一个人,基督为他付上十字架重价的人,他都值得我为他付出,因为这是耶稣基督的福音。
 
        讲员: 麦汉勳牧师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