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与奥运会
2024-07-30
作者:李世峥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2024年7月26日,举世瞩目的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The33rdSummerOlympicGames)将在法国巴黎开幕。本文拟通过奥运会的发展历程,介绍基督教对这项国际赛事产生的深远影响。
奥运会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但中间有过间断。一般来说,奥运会分为古代奥运会和现代奥运会,所以本文也分别从这两段历史讲起。
一
古代奥运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6年,一直到公元393年废止,期间共1169年,运动会每隔1417天即4年举行一届,共举行了293届。因最早的主办地在奥林匹亚,所以得名奥林匹克运动会。
古希腊的运动场
对于古代奥运会的由来,学者历来众说纷纭,但有两种说法较有影响。第一种说法认为与宗教有关。古希腊人信奉多神教,每逢重大祭祀节日,各个城邦都会举行盛大的宗教集会,以唱歌、舞蹈和竞技等方式来表达对诸神的敬意。古希腊人认为宙斯神是众神之首,所以对他格外崇敬,祭祀礼仪也格外隆重,因此促进了奥运会的产生。第二种说法认为与政zh i有关。公元前9至8世纪,希腊氏族社会逐步瓦解,城邦制的奴隶社会逐渐形成,希腊范围内建立了200多个城邦。众城邦各自为政,城邦间战争不断。战争需要士兵,士兵需要强壮的身体,而体育正是培养能征善战的士兵的有力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战争促进了希腊体育运动的开展。不过,连续不断的战事也使人民感到厌恶,普遍期望一个赖以休养生息的和平环境。后来,斯巴达王和伊利斯王签订了“神圣休战月”条约,停止一切战事,专心进行体育比赛。于是,为准备兵源的军事训练和体育竞技,逐渐变为和平与友谊的运动会,这就是古代奥运会的雏形。
公元前146年,罗马人征服了希腊,并将其变为一个行省。罗马统治者随心所欲地安排运动会,并不合理地篡改比赛规则,古代奥运会被逐步破坏。公元392年,基督教被确立为罗马帝国国教。393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TheodosiusI)宣布废止奥运会,理由是该活动属于异教徒活动,不符合基督教的信仰精神。公元426年,狄奥多西二世(Theodo-siusII)又下令烧毁了奥林匹亚残存的庙宇。公元511、522年接连发生的两次强烈地震,使奥林匹亚遭到了彻底毁灭,顺延了1000余年的古代奥运会不复存在,曾经繁荣的奥林匹亚变成了一片废墟,直到1875年以后才开始逐步被考古学家发现并发掘。
古代奥运会的确含有宗教气息,但它同时也承载着很多其他的精神,狄奥多西以反对异教的理由废止古代奥运会,有因噎废食之嫌。《新约圣经》的写作年代,还是古代奥运会盛行之时,《圣经》作者并未在其著作中反对奥运会。相反,使徒保罗在书信中的很多地方,提到了与体育有关的概念,如“奖赏”、“标竿”。最为典型的,当属《哥林多前书》中的记述:“岂不知在场上赛跑的都跑,但得奖赏的只有一人?你们也当这样跑,好叫你们得着奖赏。凡较力争胜的,诸事都有节制,他们不过是要得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能坏的冠冕。所以,我奔跑,不像无定向的;我斗拳,不像打空气的。”很多学者认为,上述概念来自保罗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理解。
二
14至18世纪中叶,欧洲出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大思想文化运动,新兴资产阶级对古希腊文化体育思想的高度赞美,引起人们对古代奥运会的向往。18世纪初,英、法、德等国的一些学者、专家,相继去奥林匹亚访问勘察,发现大量有关古代奥运会的史料和文物,引起了人们对古代奥运会更加浓厚的兴趣。
顾拜旦
1883年,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PierredeCoubertin,1863-1937,系天主教徒)第一次提出举办类似古奥运会的体育比赛,它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把过去只限于希腊人参加的运动会扩大到世界范围。1894年1月,顾拜旦草拟了复兴奥运会的具体步骤和需要探讨的10个问题,致函各国体育组织和团体。尽管他的主张遭到一些反对,但在他的不懈努力下,1894年6月16日终于有10余个国家派代表在法国巴黎大学召开了第一届“重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国际会议”。会议通过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决议,决定以团结、和平和友谊为宗旨,每4年举行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于6月23日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奥委会”,下同)。本次会议决定,将于1896年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1896年4月6日至15日,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的雅典举行,共有13个国家的311名运动员参加了这次盛会。从此,现代奥运会正式诞生。顾拜旦因此被称为“现代奥运之父”。
现代奥运会是以“恢复古代奥运会”为名义而构建的一个现代社会文化现象,它沿用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名称,继承了“奥林匹亚德”每4年一个周期的传统,借用和发展了某些仪式,吸收了公平竞争、奋勇拼搏、身心和谐发展的古代传统思想。但现代奥运会并不是古代奥运会的延续和翻版,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顾拜旦在创办现代奥运会之初就指出:“必须让奥运会现代化,而不要进行笨拙、简单的模仿和复原。”如果说古代奥运会有宗教特色的话,那么现代奥运会几乎完全脱离了类似的宗教色彩。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Citius,Altius,Fortius)”。这一格言是顾拜旦的好友、巴黎阿奎埃尔修道院院长迪东(HenriDidon)在他的学生举行的一次户外运动会上,鼓励学生们时说过的一句话,他说:“在这里,你们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顾拜旦借用过来将这句话用于奥林匹克运动。他曾经对此作出自己的理解,这或许是对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阐释:“ThemostimportantthingintheOlympicGamesisnottowinbuttotakepart,justasthemostimportantthinginlifeisnotthetriumphbutthestruggle.Theessentialthingisnottohaveconqueredbuttohavefoughtwell.”(“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正如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成功,而是奋斗;但最本质的事情并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
三
这一部分,简略介绍奥运会与中国及中国基督教的关系。
现代奥运会发起之时,正值中国的清朝末年,由于清z /-府的昏庸腐败,国家消沉没落,因此其时的国民并不热衷于体育,以致身体虚弱,被西方人讥为“东亚病夫”。
有关资料显示,1894年筹备第一届现代奥运会时,顾拜旦等人就曾致函清z /-府,邀请中国参加,但由于当时的清z /-府尚不知奥运会为何物,所以未有任何回应。但此后的民间,一直都有参加奥运会的呼声。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基督教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1931年,国际奥委会承认中国一个名为“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组织为中国的奥林匹克委员会,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国际奥委会大家庭的一员,而这个组织里有两个重要人物,都是基督徒,分别是该会名誉会长张伯苓、主席董事王正廷。简单了解此二人为中国奥运事业的贡献,即可知道基督教在中国奥运史上的重要地位。
张伯苓
张伯苓(1876-1951),现代教育家,原名寿春,字伯苓。早年入北洋水师学习驾驶,1897年毕业后服务于海军,不久离职回天津执教于家馆。1904年,赴日考察教育,回国后将家馆改建为私立中学,定名敬业学堂。1907年,建成新南开中学堂。1917年秋赴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次年回国,着手筹办南开大学。1923年,创办南开女子中学。1928年创办实验小学。1937年以前,南开已形成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完整体系,他先后担任校长四十余年。
因与基督教的长期接触,张伯苓于1909年决定加入基督教,在天津西沽公理会教堂正式接受了洗礼。之后,加入了基督教青年会,1918年当选天津青年会董事会董事长,1920年4月任中国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大会主席。
办学过程中,张伯苓大力倡导现代体育运动,并躬自行之,常与学生一起踢球,由此赢得了“体育校长”的美誉,并被称为“中国注重体育的第一人”。
对于体育,张伯苓有一句名言:“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1900年,张伯苓在《万国公报》上看到了第二届奥运会在法国巴黎举行的报道,深被这一世界性的体育盛会吸引,于是萌生了兴办教育并推广体育的想法。
1907年10月24日,在天津青年会第五届学校运动会闭幕式上,张伯苓发表了题为《雅典的奥运会》的演说,呼吁同胞奋起,争取早日参加奥运盛会。因此,张伯苓成了历史上明确提出参加奥运会并提出具体措施的第一个中国人。1908年,张伯苓与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干事饶伯森(ClarenceHoverRobertson)等人一起提出了著名的“奥运三问”——“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1909年,张伯苓观摩了在伦敦召开的第四届奥运会盛况。回国后便以南开为基地,开始在中国大力宣传奥运,为中国早日加入奥运大家庭四处奔走。1922年4月,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在北京成立,张伯苓当选为会长。1924年,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与中华体育协进会筹备处合并成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张伯苓任名誉会长,王正廷任主席董事,后来被国际奥委会认定为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即是该会。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张伯苓与时任东北大学校长的张学良促成了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人刘长春参加了本次盛会。张伯苓为奥运会做了如此之多的贡献,因此被称为“中国奥运第一人。
王正廷
王正廷(1882—1961),原名正庭,字儒堂,号子白,浙江奉化人。早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后留学美国,于1910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辛亥g e命后,任鄂军都督府外交副主任、广东护法军z /-府外交总长和财政总长、陇海铁路总办。1919年为出席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全权代表之一,并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1922年任鲁案善后督办、北洋z /-府外交总长、财政总长、中俄交涉督办等职。1928年后曾任国民党z /-府外交部长兼中央政zh i会议外交委员会主任、驻美大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全国体育协进会理事长。
王正廷出生于基督徒世家,曾祖母、祖父、父亲都是虔诚的基督徒。王正廷从小就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礼。由于和基督教青年会的关系,他成为当时中国著名的体育领导人之一。他在全国体育组织及筹备国内、国际重要赛事中担任要职。1922年,王正廷被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成为中国第一位和远东第二位国际奥委会委员。1924年,被推选为新成立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名誉会长,1933年任该会主席董事。1936年和1948年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总领队,率团先后参加第11届和第14届奥运会。1932年,第1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洛杉矶举行,王正廷利用自己国际奥委会委员的身份积极奔走,促成了中国东北运动员刘长春赴美参赛,这是中国运动员首次进军奥运。临行前,王正廷亲自为刘长春送行,刘长春接过旗后,作了简单答辞:“我此次出席世界运动会,系受全国同胞之嘱托,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当尽我本能,在大会中努力奋斗,以付四万万同胞之期望。”
萨马兰奇为许海峰颁奖
1979年10月25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在日本名古屋召开会议,做出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的决议,新中国终于重返奥运大家庭。1984年,中国体育健儿重新在奥运赛场上亮相,随着许海峰的一声枪响,拿下了中国奥运历史上的首块金牌。该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取得了15金8银9铜共32面奖牌的好成绩。2001年7月13日,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JuanAntonioSamaranch)在莫斯科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中国的百年奥运之梦,终于实现!
为了表示中国基督徒对奥运会的支持与响应,2008年1月召开的中国基督教第八次代表会议,作出了“关于支持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决议”,号召所有基督徒为奥运会的举办尽上力所能及的义务。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204个国家和地区、11000多名运动员齐聚北京,创造了参加国家、地区最多、参赛运动员最多的历史纪录。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2024年7月13日,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405名运动员将参加30个大项42个分项236个小项的比赛,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境外参赛小项数最多的一届奥运会。期待奥运健儿给我们带来惊喜、再创辉煌!
迎接巴黎奥运会的特殊时刻,回顾基督教对奥运会的影响,再次提醒我们作光作盐、服务社会!
【作者简介】 李世峥,男,汉族,1979年1月生于陕北农村。受家庭熏陶,自幼跟从基督。曾先后在两所基督教神学院攻读神学五年,2001年起在教会全职侍奉,2004年接受教师(副牧师)圣职,2010年接受牧师圣职。现任一基督教杂志责任编辑,并参与基督教图书出版事工。同时,在一教会参与讲台侍奉及圣事,亦在圣经学校做兼职教师。博主向来爱好写作,成为传道人之后,对文字事工有所看见,亦有所托付,因而一直致力于文字侍奉。1998年以来,已在全国主要教会刊物发表文章160余篇,共约60万字。
[ 赞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