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定律
经文:马太福音7:12
(马太福音7:12)“所以,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这节经文被基督教认为是集中地体现了基督徒的义务和基本的道德准则,所以被称为“黄金定律”,而其它的一切律必须服从于这条金律。
亲爱的弟兄姐妹,透过对(马太福音7:7-11)的学习,我们看到神不仅会应允我们的祈求,且要将更好的东西赐给我们,即使我们不求,神比我们更知道我们真实的需要,也会赐给我们,我想,我们每个信主的人都会实在的经历过。
我们从五个方面来看《黄金定律》。
一、“所以”的三个含义
“所以”是个连词,表示因果关系,既是对上文(7-11)的总结,也引出下文,是天国君王耶稣基督颁布黄金律的前提,也是他对天国子民的要求。这个“所以”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1.神先爱了我们:(约翰一书4:19)我们爱,因为 神先爱我们。
人与神之间关系的正常,是人与人之间关系正常的基础。就如十诫前四条先讲人与神的关系,后六条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与神的关系正常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正常,如旧约的约瑟是因着敬畏神而不作大恶,大卫因着敬畏神而不杀扫罗,扫罗却因着不敬畏神而逼 -/迫大卫、屠杀祭司,求问交鬼,一再违背神的命令。
2.我们当照样用神的心肠去对待别人:神既然用为父的心肠对待我们,给我们更好东西,我们也当照样用神的心肠去对待别人,恩待他人,活出神的爱。
反面的例子——不饶恕人的恶仆:(马太福音18:23-34)天国好像一个王要和他仆人算账。才算的时候,有人带了一个欠一千万银子的来。因为他没有什么偿还之物,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儿女,并一切所有的都卖了偿还。那仆人就俯伏拜他,说:‘主啊,宽容我,将来我都要还清。’那仆人的主人就动了慈心,把他释放了,并且免了他的债。“那仆人出来,遇见他的一个同伴欠他十两银子,便揪着他,掐住他的喉咙,说:‘你把所欠的还我!’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说:‘宽容我吧,将来我必还清。’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监里,等他还了所欠的债。众同伴看见他所做的事就甚忧愁,去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于是主人叫了他来,对他说:‘你这恶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像我怜恤你吗?’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给掌刑的,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主人之所以把这个恶奴才下在监里,是因他先蒙了神的大恩典,他却不肯赦免欠他十两银子的同伴。
正面的例子——保罗爱禁卒:(提摩太前书1:15-16)“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然而,我蒙了怜悯,是因耶稣基督要在我这罪魁身上显明他一切的忍耐,给后来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样。
(使徒行传 16:24-28)禁卒领了这样的命,就把他们下在内监里,两脚上了木狗。约在半夜,保罗和西拉祷告,唱诗赞美 神,众囚犯也侧耳而听。忽然,地大震动,甚至监牢的地基都摇动了,监门立刻全开,众囚犯的锁链也都松开了。禁卒一醒,看见监门全开,以为囚犯已经逃走,就拔刀要自杀。保罗大声呼叫说:“不要伤害自己!我们都在这里。”保罗蒙了神的怜悯,他理解人不信是因着无知,因此他能够用神的怜悯去怜悯禁卒,饶恕禁卒,赢得了禁卒全家人的灵魂。
3.我们要作神恩典的管道:我们怎样有求必应,获得神的恩待,也当照样恩待别人,作神恩典的管道。
不饶恕人的恶仆,没有作神恩典的管道,就是把神的恩典堵死了,如同只进不出的死(盐)海。
二、“无论何事”
“无论何事”代表了所有的事,就是凡事。
经上“无论何事”只出现了三次,其它两次分别在:
1.无论何事都瞒不过王:(撒母耳记下18:9-13)押沙龙偶然遇见大卫的仆人。押沙龙骑着骡子,从大橡树密枝底下经过,他的头发被树枝绕住,就悬挂起来,所骑的骡子便离他去了。有个人看见,就告诉约押说:“我看见押沙龙挂在橡树上了。”约押对报信的人说:“你既看见他,为什么不将他打死落在地上呢?你若打死他,我就赏你十舍客勒银子,一条带子。”那人对约押说:“我就是得你一千舍客勒银子,我也不敢伸手害王的儿子;因为我们听见王嘱咐你和亚比筛并以太说:‘你们要谨慎,不可害那少年人押沙龙。’“我若妄为害了他的性命,就是你自己也必与我为敌(原来,无论何事都瞒不过王。)”
叛臣逆子押沙龙阴谋造反时,在大卫的仆人与押沙龙仆人的交战中,押沙龙被悬挂在橡树上,有个人看见了,就去告诉大卫的元帅约押,约押说你若打死押沙龙,“我就赏你十舍客勒银子,一条带子。”那人却不敢杀死王的儿子押沙龙,因为他知道大卫王料事如神,无论何事都瞒不过王。他怕妄为杀了押沙龙,被王知道了,就是约押也必与他为敌。
2.无论何事王也不能与你们反对:(耶利米书38:4-6)于是首领对王说:“求你将这人治死;因他向城里剩下的兵丁和众民说这样的话,使他们的手发软。这人不是求这百姓得平安,乃是叫他们受灾祸。”西底家王说:“他在你们手中,无论何事,王也不能与你们反对。”他们就拿住耶利米,下在哈米勒的儿子 玛基雅的牢狱里;那牢狱在护卫兵的院中。他们用绳子将耶利米系下去。牢狱里没有水,只有淤泥,耶利米就陷在淤泥中。
首领们听到耶利米预言“耶和华如此说:住在这城里的必遭刀剑、饥荒、WENYI而死;但出去归降迦勒底人的必得存活,就是以自己命为掠物的,必得存活(耶利米书38:2)”就求王将耶利米治死。西底家王宁可得罪神,也不愿得罪臣仆,任由他们恶待先知耶利米,他们就把耶利米下在淤泥坑里。后来,古实人太监以伯米勒要救耶利米出离淤泥坑,王也同意,可见王是个没有原则的人。
三、黄金定律的内涵——“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太7:12)。”
这节经文不是要人不去伤人,而是要人主动去爱人,而且要像自爱一样去爱人。
我们愿意人怎样待我们呢?爱我们、对我们好、饶恕我们……也是我们所说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舍得”只有肯“舍”的人才能“得着”。“你们也要怎样待人”那就怎样待人吧!
比方说,你该怎么对待穷人?去想想如果你是穷人,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这就是那个黄金律的内涵。
你该怎么对待失败的人?去想想如果你失败了,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吧!
你该怎么对待软弱的人?去想想如果你软弱,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吧!有时候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哪,在人看来无可挽回了,你唾弃他是理所当然的了。但是你转念一想,换位一下,如果是我一失足成千古恨之后,我希望别人怎么对待我?
你该怎么对待犯错的人?去想想吧,如果你自己错了,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我国有一句话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按照圣经这一段话可以翻译成“己所欲,施于人”。第二个格言少了二个字,但这两个格言意思却相差也是十万八千里,一个是最低标准,一个是最高标准。
所以这条黄金律的核心价值是恩典,它触及到神放在人心底的一份真爱。这份真爱是什么?就是人对自己的理解、体谅、接纳。对自己,这是真的,你对别人的你可能是虚假的,但是唯有你对你自己的体谅、接纳、理解、忍耐、珍惜等等,这是真的。那神就是说,你把这个真的东西给别人,别光给自己留着。
自从亚当堕落以来,人就只把这份真爱留给自己,不给别人。(创世记3:11-13)耶和华说:“谁告诉你赤身露体呢?莫非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吗?”那人说:“你所赐给我、与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树上的果子给我,我就吃了。”耶和华 神对女人说:“你做的是什么事呢?”女人说:“那蛇引诱我,我就吃了。”即使守律法、不犯罪,也只是一种自爱,而不是爱神爱人。自己洁身自好,不触犯律法,这种人太多了。这种人算是老成的人,但是耶稣不喜欢这种人。(马太福音19:16-22)有一个人来见耶稣,说:“夫子,我该做什么善事才能得永生?”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以善事问我呢?只有一位是善的。你若要进入永生,就当遵守诫命。”他说:“什么诫命?”耶稣说:“就是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当孝敬父母;又当爱人如己。”那少年人说:“这一切我都遵守了,还缺少什么呢?”耶稣说:“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那少年人听见这话,就忧忧愁愁地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
这个少年财主竭地守律法,却不关心他人,怎么能够说是爱神爱人呢?
(路加福音10:30-35)耶稣回答说:“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他走了。偶然有一个祭司从这条路下来,看见他就从那边过去了。又有一个利未人来到这地方,看见他,也照样从那边过去了。惟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看见他就动了慈心,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第二天拿出二钱银子来,交给店主,说:‘你且照应他;此外所费用的,我回来必还你。’
在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里,那个被强盗抑掠、打得遍体鳞伤的人,犹太人的祭司不理他,在圣殿服侍的利未人也绕过去,却是被犹太人轻蔑的撒玛利亚人帮他裹伤。需要注意,这个祭司跟利未人,你不能拿律法去审判他,因为他们守律法,但是他们却没有爱。律法不定他的罪,他也没有触犯十诫,但是他却没有爱,不在恩典下。而这个撒玛利亚人在犹太人的眼里是污秽的、不圣洁的,是不配神爱的人,但这个撒玛利亚人有爱心,耶稣就夸他是那个可爱的邻舍。
所以从这个故事里也看得出来,有恩典跟不犯罪相差到底是多远,看得很清楚。
相传曾有一个外邦人去见犹太拉比希利(Hillel)说,“如果你能在我单脚直立的时间内,向我讲明全部的犹太律法,我就归顺犹太教。”Hillel 回答说,“你不喜欢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也不要做在别人身上。这就是全部的律法,剩余的只是解释。”如果把希利所说的与耶稣所说的放在一起做一对比,看起来好像很相似。
希利说“你们不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不要怎样待人。”耶稣说“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耶稣是从正面说,人把耶稣所说的称为“金律。”希利是从反面说,人把希利所说的称为“银律。”有人问,这两种说法不是一回事吗?听起来很相像,但本质上却很不相同。
前者只要你坐着不动就可以做到;但后者却要求你有积极地有意识地、集中精力、付诸行动、有时甚至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做到。
其实,远在希利之前,我们的孔老夫子就说过类似的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与希利所说的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消极的、被动的教训,导致中国社会长期以来的自私和冷漠:这从其他衍生出来的类似成语即可见一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等。
前些年发生的扶起摔倒老人被讹诈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和持久的影响,只可惜这种影响是负面的,它加重社会的自私和冷漠,导致越来越普遍的世态炎凉:老人摔倒无人敢扶,意外伤害或急病发作无人相救。但主耶稣的教导,却是激发人们积极主动的美善行动。主耶稣没有说,别人怎样待你,你就怎样待人;主耶稣乃是说,你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就主动去怎样待人。因此,黄金律的教训,是主动开始行动。
四、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律法和先知”是犹太人对旧约的代称,经上共出现七次,除这里外,其它六次:
(马太福音5:17)“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马太福音22:37-40)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 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路加福音16:16)律法和先知到约翰为止,从此 神国的福音传开了,人人努力要进去。
(使徒行传13:14-15)他们离了别加往前行,来到彼西底的安提阿,在安息日进会堂坐下。读完了律法和先知的书,管会堂的叫人过去,对他们说:“二位兄台,若有什么劝勉众人的话,请说。”(使徒行传28:23)他们和保罗约定了日子,就有许多人到他的寓处来。保罗从早到晚,对他们讲论这事,证明 神国的道,引摩西的律法和先知的书,以耶稣的事劝勉他们。
(罗马书3:21-22)但如今, 神的义在律法以外已经显明出来,有律法和先知为证:就是 神的义,因信耶稣基督加给一切相信的人,并没有分别。
人遵守黄金律,就等于成全了旧约律法和先知的教训。
为什么黄金律是旧约律法和先知的体现?耶稣基督的登山宝训就是最好的解释。
在登山宝训中,主耶稣经常重复这样的句式:“你们听见有话说,...只是我告诉你们,...”“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杀人,’ ...只是我告诉你们,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律法的规定是:“不可杀人,”但主的教导是:“同弟兄和好。”律法的规定是:“不可奸淫,”但主的教导是:“不可动淫念。”律法的规定是:“不可背誓,”但主的教导是:“不可起誓。”律法的规定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但主的教导是:“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律法的规定是:“爱邻舍、恨仇敌,”但主的教导是:“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 -/迫你们的祷告。”……
因此,实施主耶稣黄金律的教导,便是更好地成全了旧约律法。
黄金律不仅要人们远离罪恶,更是要求人们更积极主动地行善,从而完全了律法和先知的教训。
使徒保罗也说,“但命令的总归就是爱(提前1:5)。”“因为全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加5:14)。”“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像那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贪婪,或有别的诫命,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爱是不加害与人的,所以爱就完全了律法(罗13:8-10)。”保罗也鼓励腓立比的信徒说,“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腓2:4-5)。”爱神和爱人,“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太22:40)。”因为神就是爱。
先知书中耶和华神自己藉着先知的口说话,彰显祂无比的大爱。
(赛49:15)“妇人焉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孩,不怜恤她所生的儿子。即或有忘记的,我却不忘记你。”(耶31:3)“古时耶和华向以色列显现,说,‘我以永远的爱爱你,因此我以慈爱吸引你。’”(结33:11)“主耶和华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我断不喜悦恶人死亡,惟喜悦恶人转离所行的道而活。”
五、神爱的榜样
天国君王耶稣在提出对我们的要求前,他都是先为我们留下榜样,叫我们照着他的榜样行。
(约3:16)“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神爱世人,于是祂首先主动来拯救世人,那就是主耶稣道成肉身,在十字架上为罪人舍身流血,成就赎罪的救恩,让人承受永生的福分。凡是得着这永生福份的人,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将神的爱即主耶稣的福音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也同样得着这最美好的祝福。
1.黄金定律的基础:这种关系是产生在人与神的关系之上,人没有与神之间正确的关系,必不领会什么是正确的待人之道。因为爱神爱人是律法的总纲,爱人之果是从爱神之道中产生产出来的。
2.我们之所以如此待人是因为天父给我们留下了榜样:他应允我们所求,并将最好的赐予我们,并不基于任何外在条件。所以,我们也当效法天父待人之道去待他人。
3.这是耶稣对我们的要求,他的要求高过世上一切待人之道的标准,让我们在基督里,靠着主加力量去践行主的道!
总结:让我们去践行爱,活出爱。
【作者简介】 耶米玛,雅博网编辑,河北邯郸人,1999年8月20日受洗归主,2000年开始侍奉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