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心灵贫穷的人有福了

2015-09-03 作者:郑仰恩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1_120608143419_2.jpg
 
  今早我想用一个与我们神学教育有关,也与每个基督徒信仰生活有关的问题,来与大家分享。这问题也相当能反应,在现今思潮中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什麽是「灵性」?或者什麽叫做「属灵」?
 
  现在我们在许多的书店或唱片行,都可以看到许多有关心灵的书或音乐,我们也看到许多民间团体、宗教团体常在办所谓「心灵讲座」,好像在这非常物质化的时代,人人都感受到灵性的需要。但是当我们讲到「灵性」时,却好像对它没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教会裡头也是如此。这十五年来,一方面也受到灵恩运动的影响,灵恩派的基督徒带给我们一种印象,似乎必须要有特别的经验或恩赐的人才叫做「属灵」,变成只有部分特别的基督徒才称做属灵。在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传统的教会,特别是传统福音派的教会,渐渐有一种倾向,会将属灵的事情看成人内心的经验,那只是「个人」的事情而已,属灵似乎与我们外在生活、社会生活没有关係。真的是这样吗?
 
  当我们在神学教育中培育神学生时,也唤起他们重新来思考:灵性与生活的关係。说到灵性,我就想到刚刚我们所读的,耶稣所讲的登山宝训,这可说是基督教信仰裡很重要的精华。在这经文裡的第一句 ,第三节耶稣就说出一句很值得我们思考的话:「虚心(心灵贫穷)的人有福了!」「有福气」是登山宝训基本的文学形式,每一句都用「有福了」来做开始,表面上看来,这和我们台湾的价值观很接近,我们也喜欢说「有福气」,在我们得到好东西、生活得到丰盛经验、物质上有所收穫时。但是「有福气」在圣经裡是不是这样的意思?这句话简单说就是上帝所特别疼爱,上帝的恩典要特别临到他身上。有福的人是指,因上帝的爱而享受到喜乐与丰盛。耶稣说「心灵贫穷的人有福气」!和合本圣经翻为「虚心」,白话字圣经翻为「心灵贫穷」比较贴切,贫穷和福气乍看之下好像有矛盾,在我们的理解裡,福气是饱足、是丰富,怎麽说贫穷的人有福气?但是当贫穷与心灵结合来说,特别是指「灵性」的意义。圣经学者对「心灵贫穷」这句话有不同的理解,但得到同一个结论,很肯定来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一个人知道自己的软弱和有限,知道需要依靠上帝而活,知道自己的心灵是欠缺的、破碎的、贫穷的。一个心灵贫穷的人,就是指一个知道要活在上帝恩典中的人。所以我们的现代中文译本将这样的意思翻译出来:「承认自己灵性贫乏的人多麽有福啊!」
 
  我想「属灵」的意义,最要紧的精神也在这儿。一个属灵的人,不是比别人行,也不是比别人多一些经历或恩赐,属灵就是指知道自己需要活在上帝恩典中的人,一个知道自己灵性欠缺、心灵贫穷的人。若我们再回到一开始所读的诗篇五十一篇,我们能更深体会到这个精神。这诗篇的作者,在教会传统上认为是大卫王,大卫在说起他心灵的需求时,他祈求上帝改造他的心灵,赐给他一颗清洁的心、重新有正直的灵,他说起:「你本不喜爱祭物……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神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忧伤」这个字在希伯来文中,与刚刚读马太福音的「贫穷」是同样的意思,指知道自己破碎、欠缺、贫穷的心灵状态。
 
  「属灵」就是知道人要活在上帝的面前。从这角度再重新审视耶稣所说的登山宝训,其实有一很深的属灵生活意义,我们能从耶稣所说的提出几点,来想一个属灵的人他的生活态度应该如何。在这裡将我的领受来与大家分享:一个属灵的人会怎样表现在他的生活中?
 
  第四节,耶稣说:「哀恸的人有福了!」学者对「哀恸」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在说一种自我反省的态度,为自己的罪恶而哀伤。但如今有较多学者,将其放在旧约犹太人的信仰团体经验来说,强调指对别人所面对的苦难来哀伤,一个属灵的人若能为他人所面对的苦难来哀伤,与第七节「怜恤人的人」有相同的精神。哀恸代表对别人的苦难产生敏感的心灵,一百年前有一位英国传教师来到台湾,他写了很多书来反应汉人的宗教心理,在书中他以批判的角度说道:台湾的汉人是很无情的民族。他对家庭内所发生的事或许有感情,但对家庭外的人就很无情。特别反应在人受苦难时,无法用敏感的心来体会人的苦楚。一百年后的今日,不知道我们的台湾,有没有因为基督教信仰而有所改变?在台湾,因为我们对环境的不爱惜,这几年天灾人祸交织并至,我们看到那麽多人受苦难,我们的心态是如何的呢?有没有一颗敏感的心来体会苦难、为人哀伤?
 
  我最近读到一位很有名的生态作家梭罗所写的第一本书,是在他廿二岁时,与他哥哥雇一艘小船,到波斯顿的一条河去,在那裡露营旅行,后来他将旅行日记出版成书。我读这本书时,有很深的感触,他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描写今天有什麽鱼在这条河裡出现,某一日他划船经过一个大湾,听说这儿曾有许多鳟鱼,现在却发现鱼减少了,他在那写了一段很长的反省,原来州z /-府在上游建一个新水坝,将河水阻挡成为一个湖,使这些鱼无法回到上游出生地产卵,很有意思的是,他写到这儿转用鱼的角度来说:「鱼啊鱼啊,我的心和你一样疼痛;鱼啊,你有什麽武器可以对抗水坝?上帝赐你回溯的本能,却没有给你任何武器,只有全身的鱼鳞。这些鳞片能帮助你回到出生的地方吗?」一个廿二岁的年轻人,我们看到他体会到—鱼与他命运的结连。这种对人、对生物的生命一种敏感、忧伤的态度,是属灵的人所应具备的态度。
 
  第五节,耶稣说:「温柔的人有福了!」白话字圣经翻成「谦和的人有福气」,温柔与谦和在许多人的理解裡,是一种生命态度或性情,我们要避免粗鲁或凶恶的态度,学习温柔、谦卑、不骄傲。但如今许多圣经学者,因为面对目前的经济状况,提出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教训:「谦和」所指的是人的一种经济哲学,是不为自己的利益强求的人。接着看「他们必承受地土」,耶稣在这裡说:要承受上帝的地土,也就是上帝的应允者,必须是不为自己利益强求的人。这样的人,是在经济处境中能去分享,能体会到人的利益与团体利益要互相协调。这三十年来台湾社会因为经济发展,带来我们饱食、满足的物质生活,然而这几年因为经济不景气,大家开始烦恼经济问题,从z /-府到民间都出现「拼经济」这样的口号。然而却很少人去思考,追求利益与社会发展,对我们的信仰有什麽关係?最近我读到一位法国来台的天主教神父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他提到对台湾经济危机的看法。他发现这半年多来经济危机后,在台北坐公车时,司机的态度好很多;去百货公司购物时,服务人员的态度也变好了。这些事唤起他另一种思考,是不是在我们被逼着放慢脚步时,反而让我们重新思想,能否在危机中做不同的选择,参与在社会中需要我们帮助的人?他举一个例子鼓励年轻人:现今社会有许多年轻人在电脑方面工作,大家都想接大方桉以成就很大的成就感,但因为这阵子的不景气,造成我们的计画受阻碍,这时怎麽办?或许这是个好时机,让你静下心来思考,有哪些地方是你的专业可发挥的?若你有一两年的时间空档,或许发展不了大工程,但有很多委任的事情可以做,例如到台湾原住民社区或偏远乡下,为他们的公共图书馆、国民中小学或公家机构,设计一套适合的电脑环境,让他们在资讯时代也可受到帮助,当你一两年后再回首,就会发现你并不因此失落人生的价值,反而因此找到人生更大的意义。他的文章很有意思,提醒我们认真思考,做一个谦卑温柔的人,是在任何经济处境中,不只强求自己的利益,而更能追求信仰属灵的意义。
 
  第六节,转向「义」的概念:「飢渴慕义的人有福了。」我们知道,「义」在圣经中有时指人和人间的关係,也有时指人和上帝的关係;人和上帝之间主要是在说「称义」,人和人之间是在说「公义」。在这儿主要指的是人和上帝的关係,就是认识上帝的旨意并实行。所以现代中文译本将其翻译为:「渴望实行上帝旨意的人多麽有福啊!」在第六节提醒我们要钦慕实行上帝的旨意,到第十、十一节时,更强调为了上帝的义,甚至要面对别人的排斥、看轻、压迫,仍然欢喜快乐,如此一来就是有福的人。渴慕义,甚至为义受苦,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过去我们很少想到这和属灵间有关係,但当我们从第三节一路读下来,耶稣说真正属灵的人是实行上帝旨意的人,这和灵性有很大的关连,因为灵性谈到我们如何将信仰落实在上帝旨意裡。我个人非常钦佩的一位信仰前辈,是前长老教会总干事高俊明牧师,今年有一本访问他的传记《十字架之路:高俊明牧师回忆录》出版,记叙着他的心路历程,书中提到他如何将灵性与义结合,我们知道高牧师是个注重灵性生活的人,也每天读经祷告,有着属灵的纪律,但是当他看见台湾社会从七○年代起,因为社会的不公义、不民zh u,致使人心灵空虚、贫穷,他投入社会关怀,特别透过对长老教会的领导,关心台湾前途、国家认同等议题,他深深知道这是上帝要他去行的路,如此行是实行上帝的旨意。虽然也同时被人误解、排挤,感到很孤单无力,然而他深深体会到属灵的意涵和他所做的是结连在一起的。特别因美丽岛事件入 y u四年三个月廿一天,他深深体会到灵性帮助他思考「为义受逼 -/迫」的意涵。如今我们进入民zh u政zh i时代,仍须注意上帝的义,为了这义,甚至在与世界潮流有不同看法,受误解、排挤时,仍然要坚持下去。
 
  第八节:「清心的人有福了!」这是圣经裡常常出现的传统,是说心灵清洁、纯洁的人,这个传统在诗篇裡也常常出现:手洁心清。什麽叫做清心?我们的心灵、灵性如何追求清洁、纯洁?过去学者多说清心指不被其他杂念影响。但另外一种有趣的解释,纯洁的心是指专一的态度与心智,丹麦的哲学家徐克果特别对这段经文有很深的体会,他感受到纯洁的心灵就是能专一去执守、实行上帝的旨意。一位日本朋友送我一本书,叫做《一路到白头》,是一对日本基督徒夫妇的见证,书中提到这对夫妇在北海道盖一间中途之家,裡面有八间房子,每间房子裡请一对受过社工训练的基督徒夫妇作家长,然后到全国各地的监狱裡,与z /-府订契约,接待刚出 y u的犯罪青少年到那裡住。我们知道现今有许多年轻人因为诱惑而犯罪,出 y u后却不被社会接纳,又继续犯罪,走向罪的不归路。根据日本过去的统计,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再度犯罪。但这对夫妇在四十年间,透过这个中途之家,帮助了成千的青少年,让他们在那裡重新认知社会,也学习谋生的技能,经过这个模式,使他们能重新做人,过有意义的生活。记者去问这对夫妇,是何动机让他们这麽做?他们说起四十几年前,他们受到一位美国宣教士的栽培接受信仰,在宣教士要回去前,这对去送行的夫妇问他,能否送他们一句话,成为人生和信仰上的帮助。这位宣教士告诉他们,他对圣经中「清心的人」有很深的体会,清心的人就是专心做一件事的人,他送他们的话用很简单的英文表达说:this one thing I do,这位日本夫妇就将其译成「一路到白头」,即使到白头都要坚持去做,这句话至今仍刻在中途之家外的一颗石头上,成为中途之家的精神指标。专一的心是一种属灵的生活态度。
 
  各位弟兄姊妹,登山宝训是一段很丰富的经文,无论我们从何种角度去理解,都能体会信仰的教训。但是站在属灵、灵性的角度来思考,我觉得别具意义。真正的属灵是知道自己贫穷、破碎、欠缺,欢喜活在上帝恩典中的,这样的人会学习对别人的苦难敏感,会学习不只追求自己利益,能学习做个飢渴慕义的人、实行上帝的旨意,更能用专一的心行在信仰之路上。在我在台湾神学院的服事中,也常用此态度来栽培神学生,帮助他们在预备未来成为教会的领导者时,不是只有神学知识而已,也在灵性上得到塑造,能够学习活在上帝恩典中,靠主刚强,使自己本身成为教会和社会中的祝福。请大家为主所设立的这间神学院代祷、奉献、关心,也渴望有更多优秀的人投入神学教育的行列。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