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穿越冰冷

2012-10-14 作者:罗博学  
来源:雅博网作者我也要投稿

Cclw网站,有一个社交平台。大约在两三年前的某一天,我无意中在这里遇见了杰。

“hello”屏幕那边传来热情的问候。

“你好,很高兴认识你。”

MSN上飞速般传来他的信息,我暗自觉得这是一个成熟练达的弟兄。他的关注面很广,对中国社会的现状,他总是能提出合理的意见。

……

“你知道吗?中国人在国外非常受歧视的。”

“是吗?原因在哪里呢?”

“大家都觉得中国人是不可信赖的,当然现在中国经济的增长很快,在国外随时都会发现那些中国有钱人,他们对物质的占有欲超级厉害。可是呢,很多做出口的中国商人,不具备商业伦理,所以“madeinChina”几乎就是一个贬义词。”

“现在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太严重,所有行业都在威胁人的生存。”

……

过后的这几年,我和杰联系很多。有时文字聊天,有时语音或视频,他还准备有时间回国,来西安找我玩。这种邂逅可能吗?也许无关紧要了。至少,我们已经从相对陌生,进入了相对熟悉。并且,这一相对化的相遇,是建立在对绝对者的信靠之上,因此远超过“网友”的关系。

从伤痕中逃离

杰的老家在中国福建。如果不是他主动告诉我他是92年出生,我丝毫不会将他和“90后”联系起来。对于我这个“80后”而言,也常容易受到公共舆论的误导,认为“90后”是“脑残的一代”,他们热衷火星文,在性别角色方面也更接近中性化。其实,只要以一颗真诚的心,走进“90后”的心灵深处,一定会发现截然不同的风景。

杰读初中二年级时,就和他妈妈离开大陆,去新加坡读书。在我的印象里,新加坡是一个非常发达、高度文明的国家,能去新加坡留学,不是“富二代”就是“官二代”。然而,杰并不是。他和我略微谈起他并不幸福的童年。留在他记忆深处的,是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对他们母子不闻不问的冷落,也是周围邻居投来的鄙夷的目光。当他看到这一双双冷酷的目光,就想起了那一年除夕的晚上,他爸爸酒醉后冲着全家人怒吼,并以一记耳光,打碎了一家人的亲情。第二天清晨,他爸爸和一个突然出现的女人,消失了。

当杰和我说起这些往事,我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破碎和伤痛。他说:“我不明白为什么身边最亲爱的人却在彼此伤害。那个给了你生命的人,现在却正在以他的生命伤害所爱的人。”

我说:“上帝所爱的人,都是破碎的人。他们身处破碎中,也能用爱拥抱破碎。”

有人说,苦难可以更早地催生一颗早熟的心灵,站在这个角度,所有的苦难都有意义。杰在童年时受到的伤害,并没有让他成为一个愤世嫉俗的人。尽管,他也有许多困惑和疑虑。杰喜欢艺术,以及和艺术相关的一切,比如舞蹈。他说:“从小生活在家庭暴力中,我越来越不信赖身边的人,但是我又特别渴望一份真实的慰藉,我感到身心处在巨大的张力中。为了缓解,我只能将所有视线,转移到更为稳妥的方舟之内了。这个方舟,就是艺术。和丑陋的现实相比,艺术太神圣、完美。我用艺术在自己的生活范围内筑起一道高墙。艺术之内,鲜花盛开;艺术之外,管他天崩地裂。我只有从最丑陋的存在身上,转移到最完美的存在身上,这样才能感受到活下去的信心。”

杰的阿姨在新加坡开了一间餐馆。在妈妈的联系下,他们母子踏上了异乡的旅途。那次远行,母子两个背负着全心的痛苦,他们只想换一个环境,逃避至亲带来的伤害。杰说:“飞机起飞的那一刻,我的故乡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寄托,而是一个毫无概念的存在。”

去新加坡之后,他读了一所艺术类专业院校,他渴望用形体美打通灵魂深处的障碍。在杰的意识里,他对美有独特的体验。杰给我发过来他参加舞蹈比赛时的照片,流畅的曲线美、赋有弹跳力的舞姿,丝毫不像一个“90后”。我觉得,杰的美感和力度,始终充满内在美的力量。

回忆起从一名艺术爱好者,成长为舞蹈演员,他说:“艺术的共通点,都在描述人类自我放逐的过程。我在跳舞的时候,觉得身心灵愉快极了。我可以彻底忘怀以前的所有记忆。我青春的梦想、生命的价值、存在的意义,似乎都融入在舞台上了。在尽情欢跳的那一刻,我感觉双脚好像在宇宙间舞动,台下那么多观众,都将焦点聚集在我的身上。”

有一天,我问他:“杰,你真的可以在艺术中获得解放吗?”

他发来一个可爱的表情“^_^”,后面是一行字:“艺术只是虚假的安慰。舞蹈艺术只是我出轨了的爱情。但是我所寻觅的真爱在哪里,我不知道。”

以父之名

和许多中国大陆留学生一样,杰在新加坡的生活,一度面临危机。许多从大陆出去的留学生,大部分有着优越的家境,一旦脱离家庭,自身又没有成熟的自制力,很容易被灯红酒绿的世界诱惑,最终无法自拔。这些对杰来说,丝毫不具有杀伤力。他有自己舞蹈的梦想,但是在这个看似斑斓的梦想背后,其实隐藏的是一颗柔弱易碎的心。

杰说:“我在这边的生活很辛苦,白天有学校的功课,晚上还要帮阿姨在餐馆做事。我妈妈在新加坡,短时间也适应不了,幸好在这里有亲人,才比较好过。”

对他来说,去新加坡唯一的意义,在于他可以不用面对他的爸爸,不用面对家庭的分裂与争吵。但是,逃避也是另一种形式的面对。

去年父亲节的那一天,杰和我聊了很久。我知道他内心中对“父亲”这个词汇的逃避,所以尽可能回避与“父亲”有关的话题。我们一起聊到了周杰伦。

“我很喜欢Jay。”我说。

“他的演绎风格略带忧郁,在表象的嘻哈中又带着极强的情感穿透力。比如那首《东风破》。”杰快速地回复。

“他是一个古典与后现代相结合的人。”

……

“我喜欢他的《以父之名》。”话题又绕到了“父”的身上。

聊天停止了几分钟。

“没有任何人的名义值得我们崇拜。我指的是,那个“父”如果只是一味地伤害和剥夺,他的名也只是污名。”

我知道杰的话外音是什么意思,便想立即转移话题:“我想,Jay的妈妈是基督徒,对他影响很大。所以这里的以父之名,是否可以理解为‘以圣父之名’?”

我们每个人都有罪/犯着不同的罪

我能决定谁对/谁又该要沉睡

争论不能解决/在永无止境的夜……

脆弱时间到/我们一起来祷告

仁慈的父我已坠入/看不见罪的国度

请原谅我的自负

——周杰伦《以父之名》

停顿了一刻。杰说:“这首《以父之名》有很深的宗教含义。你很聪明,看出我还没有完全释怀吧?我爸给我带来的伤害,在我的潜意识里挥之不去。最初我想的很天真,认为只要找到自己喜欢并为之奋斗的事业,就可以忘记一切。可事实不是这么简单。用艺术或其它方式陶醉自己,回避那些本应该面对的问题,是不现实的,只会让我更深的陷入纠结中。再卓越的艺术,都只是瞬间的灵感,可是当灵感过后,一个人深夜时,甚至在梦中,都会看到我爸的影子。说实话,我不能宽恕他。这一点,我做不到。”

“宽恕别人,其实也是善待自己。”我说。

……

那次的对话,我感受到他心灵中的隐痛,这些隐痛伴随他的成长,已经成为人生中的重负。这些不被释然的痛苦,随时有可能幻化成一个消极的思想、一个冷漠的表情、乃至于一次暴力的宣泄。真实的人性在真实的伤害面前,极其容易失去理智。

杰对新加坡的生活,越来越充满了疑问。他经常和我谈起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他告诉我,这个时代人类的道德滑坡,不管是国内国外,人性的黑暗比比皆是。他说有一次在餐馆做服务生,顾客需要一包餐巾纸,餐馆正好没有,那顾客极不高兴,还恶语相向。接下来的几次交流,他明显比以前沉静了许多。他不再谈起童年时存记在心的伤痛。这些是否已淡然?已被忘却?或者被另一些更长久和宽广的痛苦暂时遮蔽?我不知道。我发现,他不再为父亲所加的伤痕难过,他应该有一些其它的新的故事。

在圣经的世界里

那天,阳光明媚。杰的MSN头像换成了一个微笑的太阳。他的签名也从之前的“在死亡的阴影里跋涉”,改成了“活着的每一天都是奇迹。”

杰告诉我:“有一天,我在餐馆帮阿姨做事。无意中看到一位客人,他在看圣经。我觉得很好奇。以前在家乡,也零零散散读过圣经的故事,但总觉得像是神话小说,再加上我们从小就认为世界上没有神,官方教科书也一直这么写着。但是当我看到那位客人,他大约也年纪大了,脸上有一种非常安详的光。我一看到他,就想起了我的爸爸。这形成了一种对比。但是奇怪的是,他看圣经的那一幕,似乎带着非常确定的力量,使我不能恨我的爸爸,也恨不起来,反而让我的心平静下来。你知道的,在新加坡这个国家,没几个人喜欢读书。”

说到这里,杰兴奋了,好像急于和乞丐们分享他得到的美食。

“我走过去,礼貌地向老先生问好。他和善地笑了,然后我坐在他旁边,和他聊了起来。没想到,他知识面非常广,对古今中外的历史很熟悉,而且听他口音,是地道的新加坡人。我问他是在看圣经吗,他说是的。我说,都什么年代了,您还在读吗?他开始给我讲解耶稣,讲解圣经。他一讲话,我就无语了。不是我辩论不过他,而是他那双执着的眼神,使我不再有发表言论的勇气。他谈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我刚开始并不认同,我觉得如果大家都犯了罪,监狱早就容纳不下,世界也就完蛋了。但是他依然给我耐心地说,圣经中说的罪,是人的罪性,而不仅仅是罪行。罪性是每个人都有的,只是罪性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如果罪性达到一个很严重的程度,演变成触犯法律的罪行,那这个人肯定要接受法律的制裁。他还告诉我,人依靠自己不能拯救自己,因为人性是败坏的,所以上帝就差遣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死在十字架上,拯救每一个深陷罪恶泥潭的人。我似乎明白了一些。但是这次突如其来的相遇,让我猝不及防。在老先生离开时,他将圣经送给了我。我回家后打开,扉页写着‘**牧师’”

杰和我分享时,我略微知道他签名的意义。

“那次的遭遇,让我惊奇。小时候,我一直幻想着哪天能遇见一位世外高人,指点迷津。所以我很珍惜那位老先生送给我的圣经,虽然我看不懂,但是我知道这本书一定包含不可思议的力量。尤其当我读到诗篇、箴言、传道书的时候,那些精致的修辞、缜密的逻辑、精深的思想,令我十分佩服。我在网上也搜索到一些圣经方面的注释书,帮助我理解圣经的历史背景。我发现,圣经的成书年代至少横跨1600多年,作者有君王、农夫、先知、政zh i家、税吏等等,但是他们的经历和思想却出奇得一致,就是对独一上帝的认识和体验,以及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我觉得这根本不是出于人类的思想。所以我就每天读几章。”

“我发现,我开始对圣经产生强烈的兴趣。我在圣经中找到了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可能找到的东西,那么神圣,充满了爱。这不就是我从前一直预备从艺术中寻找的东西吗?”他发来一个调皮的表情:“O(∩_∩)O”。

我很欣喜。此刻的杰,就好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欢喜至极。我也确定,那位老先生与杰的相遇,并不是偶然事件。在上帝那里,没有偶然事件。许多事,上帝其实早已在暗中安排好,等待着每一个流浪的心灵归回。

突然,杰发来一个视频抖动。

他告诉我:“你知道吗?还有更不可思议的呢。后来那位老先生,经常来我们餐馆用餐,也常给我讲圣经。他看出我很认真学习圣经,就递给我一张名片,让我周末可以按照名片上的地址找他。MyGod!终于有一个周末,我怀着期待的心找到了那个地址,你猜是什么?原来是一间教会呢,上面高耸着一个十字架。我去的时候,他们正在主日崇拜,主要以华人为主。而那位老先生,看样子是这间教会的牧师。”

“那天的聚会,我现在都记忆深刻。牧师讲的是关于饶恕。他一讲饶恕,我之前的欣喜就结束了。哎,牧师说我们要饶恕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因为耶稣说我们若饶恕人的过错,上帝也会饶恕我们的过错。他一讲到这,我开始坐立不安。我又回想起那个伤害我和我妈妈最深的人。其实那天聚会,我丝毫没感受到信仰的乐趣。我承认,圣经是很伟大的,但是这份伟大距离现实太遥远,耶稣的教导也很好,但是太卓越了,平凡的我根本做不到。”

“聚会结束后,我要离开了。牧师留意到我闷闷不乐,然后带我到他房间。那天我们聊了很久。他为我祷告,求主将他圣洁纯全的爱放在我的心里,挪走我心灵中的一切伤痛,他也奉耶稣基督的名,除去我情绪和心灵中的所有拦阻。他祷告的时候,我感到从头上有一股暖流浇灌,祷告结束后,我睁开眼,好像整个世界都改变了,我的视线变得非常清澈。真的太奇妙了。临走时,牧师告诉我,耶稣爱我。每当出现负面的情绪,我可以向主耶稣祷告。祂是活着的救主。”

“那天聚会回到家,我和妈妈一起用餐,那天的晚餐是我到新加坡后,吃的最开心的一次。我觉得心灵中有些东西,已经不知不觉被一种爱融化了。那爱,就来自耶稣基督。”

爱情在关系中被建立

接下来的几天,正值暑假期间。杰所在的学校已经放假,他的舞蹈演出日益频繁。他总是定期发给我他的演出照片。此时的杰,真正以一颗简约单纯的心,完成艺术的跨越。

而我,经常会给他写信,或留言。他的签名,一次次变得积极、阳光、友爱。你知道,对于E时代的新新人类来说,虚拟的网络世界恰恰反映了他们真实的心灵处境,仅仅一个签名,就可以流露出许多忧伤与欢乐。

杰给我E-mail中说:“我暑假要回国一次。不是游玩,我要去看望我的爸爸。请为我祷告。”

一个月过后,杰告诉我,他的大陆之行非常顺利。他见到了他的爸爸。他爸爸的转变远超过他的预想。他们父子离别时,都哭了。那次回国,化解了他心灵中隐藏多年的情感的割裂和迷惘。

他说:“其实圣经的信仰,就是指引我们来认识神的爱,以及实践人与人之间的爱。”

杰会经常告诉我他的日程安排。他正式成为那间教会的成员,也带领青少年主日学课程,还相继去马来西亚、印度、缅甸等国家短宣(短期宣教)。对我来说,这些遥远的土地如同一个梦,梦中充斥着灾难和不安。我问他如果去那些国家宣教,会不会有安全方面的隐患?他说不会。他们是一个团队,弟兄姐妹彼此照顾,互相帮助,更可贵的是,他们每次短宣,都会真实经历上帝的同在。他告诉我:“向普世的人传福音,是主耶稣给我们的命令。我们只要顺着这个命令去行,主就会显明祂的同在。”

有一次,我发现杰的MSN头像变成了两个“爱心”,签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潜意识里,我知道杰的爱情有了一些变化。隔了几天,他发给我他和女朋友的照片。婉约的女孩,一袭披肩的秀发,两颗虎牙格外可爱,胸前戴一枚精致的十字架项坠。杰告诉我,她们全家都是信主的,他们是在团契里认识。对于他们是否能够在一起,杰开始时有一些疑虑。

他告诉我:“我们两个人的家庭背景、性格,都有很多不同。有时我怀疑自己对爱情的选择是否真实,是否上帝的预定,而不是出于自我的一厢情愿?我们现在都很小,还没到谈婚论嫁的年龄。彼此相处时,会发现经常为了一些小事闹别扭。这时我就反省自己对爱情的理解太不成熟了。我也在主面前祷告。上帝让我看到两节经文‘不要惊动,不要叫醒我所亲爱的,等他自己情愿’(雅歌8:4);‘你趁着年幼,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就是你所说,我毫无喜乐的那些年日未曾临近之先,当记念造你的主。’(传道书12:1)。我心中明确了一件事:爱情不是被强迫的,真正的爱情需要在一种关系中被建立。这个关系首先是人与上帝的关系,其次才是人与人的关系。如果只是我与她在一起,却没有上帝支撑,就不稳固。学习到这个功课,以后我们相处时,我会勇敢地承担起男人的角色,比如在一起时,多祷告,一起学习上帝的话。这样坚持下来,我发现一个很奇妙的事,再不和睦的两个人,都可以互相看到对方的优点,彼此性格上的一些弱点,也可以运用圣经的原则加以调整。”

杰发来超级大笑的表情:“(*^__^*)”。

过后,他的签名改为:“0.5个我+0.5个她=1”

……

回想起和杰的相识,他在生命旅途中走过的点点滴滴,似乎是一次平凡的告白,没有太多惊奇和赋有挑战性的场面。这个平凡的过程,却像大多数人那样,充斥着个体的伤痛与辛酸。有多少不被抚慰的冰层,严密的阻碍着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沟通,或相遇。是的,只有在爱的实体——上帝那里,所有苦闷的心才会得到释然。那光已经来到,要照亮死荫黑暗中的人,穿透一切的冰冷与沉寂。

【作者简介】 罗博学:1986年出生,雅博网作者,基督徒作家,来自西安。先后在海内外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100余篇。如北美的《海外校园》、《国际日报》、《中信》,《东西方》、加拿大的《真理报》、以及大陆《西北电力报》、《青年文摘》、《家园》、《华夏散文精选》、《芥菜籽》、《信仰之旅》等刊物,并常见于“人民网”、“信仰之门”、“一五一十”、“雅博网”、“爱思想”等思想文化网站,在“中国学术论坛”、“影响力网站”开辟个人专栏。现为华人基督徒文学艺术者协会会员、网站编辑、《OC爱梦想》执行编辑。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