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皮袋”的四种“眼泪”
2014-12-19
作者:李世峥
来源:李世峥牧师文字工作室我也要投稿
——自牧系列之三十六
《诗篇》第56篇,是大卫在困境中写下的充满信心的诗歌,读来十分感人。其中有这么一段:“我几次流离,你都记数。求你把我眼泪装在你的皮袋里。这不都记在你册子上吗?我呼求的日子,我的仇敌都要转身退后。上帝帮助我,这是我所知道的。”(诗56:8-9)
有解经家指出,“求你把我眼泪装在你的皮袋里”这一诗句,可能源于埃及文化。古代埃及有这样一种风俗:当一个人离世时,前往凭吊的亲友会将自己的泪水收入一个瓶子,主人将之永久珍藏,以寄哀思。犹太人没有这样的风俗,但诗人可能熟悉这种有趣的风俗,所以把这样的观念写入了自己的诗歌。诗人没有提到“瓶子”,那是因为他们的风俗与埃及不同,类似于埃及的“瓶子”的,是犹太人的“皮袋”。“皮袋”是犹太社会中一种极为常见的生活用具,以羊皮缝制而成,用以盛水、酒或者牛奶。诗人写诗时,正在遭遇流离之苦,悲痛之心可想而知。这种境遇中,诗人坚信,上帝会以专用的“皮袋”,细心地收集他在遭遇患难时流下的“眼泪”。
在我们的文化中,“眼泪”似乎是懦弱的代名词,“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儿流血不流泪”等类的俗语,让人总在刻意掩饰“眼泪”,但《圣经》告诉我们,流泪并没有什么不体面的。相反,上帝特别看重我们的“眼泪”,他会时时注意以他的“皮袋”收集我们的每一滴“眼泪”。因此,我们可以坦然地向他流泪。读《圣经》时,发现有四种“眼泪”,是上帝一定会收于“皮袋”的。
其一,伤痛的“眼泪”。人生在世,苦难多多,来自各个方面的伤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身体的疾病、心灵的忧郁、感情的挫败、经济的拮据……哪一样都不会让人轻松。这个时候,最需要上帝的安慰,但任凭怎么祷告,上帝好像压根儿不听。面对此种处境,有些人会故作镇静,强作欢颜,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其实他内心的痛苦依然沉重。对于认识上帝的人而言,我们不必如此,完全可以坦诚地来到上帝面前,向他倾诉,向他流泪。一位诗人写道:“我的心渴想上帝,就是永生上帝;我几时得朝见上帝呢?我昼夜以眼泪当饮食,人不住地对我说:‘你的上帝在哪里呢?’”(诗42:2-3)他的处境,似乎可以看到;他的真诚,似乎可以触摸。苦难中,他知道寻求上帝,知道向上帝倾诉他的痛苦。如此,上帝必会抚平他心灵的创伤。耶稣说:“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16:31)上帝深知我们所遭的患难,惟有他最体谅我们的苦衷。苦难中,我们可以通过“眼泪”向他倾诉,他一定会将之收入“皮袋”。
其二,忏悔的“眼泪”。“眼泪”,不仅是痛苦中的一种倾诉,还是忏悔时的一种表达。一位诗人写道:“我因唉哼而困乏,我每夜流泪,把床榻漂起,把褥子湿透。”(诗6:6)朴实的诗句中,带有些许夸张的成分,但却传递着诗人的心声,他为得罪上帝而懊悔,于是以“眼泪”向他忏悔。“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罗3:10),活在世上的人,没有不犯罪、不得罪上帝的。先贤说:“主耶和华啊,你若究察罪孽,谁能站得住呢?”(诗130:3)“落在永生上帝的手里,真是可怕的!”(来10:31)这是何等重要的警句!不要以为哪一件事可以“神不知,鬼不觉”,明察秋毫的上帝洞察我们的每一个行动。再者,我们怎忍重复犯罪,让为我们钉死十字架的耶稣心痛。因而,我们不应继续活在罪中,乃应悔改,及时回到他的怀抱。传说,彼得晚年时,每当听到清晨的鸡啼,便会难以入睡,因为他总会想起自己三次不认主之后的那两次鸡啼。于是,起床祷告,直到天亮。并且,每次祷告都是痛哭流涕。据说晚年的彼得,鼻梁两边留下两道深深的泪痕。这位令人景仰的使徒,是一位懂得深刻忏悔的人,他的伟大,他的能力,也许正是来自他忏悔的泪水。我们相信,彼得的所有“眼泪”,都已装入上帝的“皮袋”。我们应当常有忏悔的“眼泪”!
其三,悲悯的“眼泪”。古语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上帝所造的人,都有他的“形像和样式”,其中一定包含着恻隐之心和悲悯之情。因此,上帝对百姓说:“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太9:13)一个具有悲悯情怀的人,“眼泪”一定是免不了的,尽管“眼泪”并不能解决他人的任何实际问题,但在心灵上,一定会给他无比的慰藉。并且,悲悯的“眼泪”还会促成我们进一步的爱的行动。先知耶利米被成为“流泪的先知”,他拥有一副忧国忧民的柔肠,看到国破家亡的百姓,看到麻木不仁的同胞,他就悲痛难忍,泪如泉涌。他说:“我眼中流泪,以致失明;我的心肠扰乱,肝胆涂地!都因我众民遭毁灭,又因孩童和吃奶的在城内街上发昏。那时,他们在城内街上发昏,好像受伤的,在母亲的怀里,将要丧命。”(哀2:11-12)又说:“愿我的头为水,我的眼为泪的泉源,我好为我百姓中被杀的人昼夜哭泣。”(耶9:1)这是每一位真正的基督徒的属灵心声,是每一位具有上帝的“形像和样式”之人的真情流露。每一滴悲悯的“眼泪”,上帝都不会错过,都会被收入他的“皮袋”!
其四,愤怒的“眼泪”。一位诗人写道:“我的眼泪下流成河,因为他们不守你的律法。”(诗119:136)每一个真正的基督徒,都与教会休戚相关,教会的兴衰,一定会牵动他的喜怒哀乐。“他们不守你的律法”,这与我何干?我管好自己不就得了?很多人会如此说。但在上帝看来,这是不负责任的,是没有良知的。倘若一个声称是基督徒的人对教会的失败及他人的软弱无动于衷,他一定是假冒的。“因为他们不守你的律法”,诗人就“眼泪下流成河”,内心的悲愤,可想而知,这种情怀令我敬佩!一首赞美诗这样说:“爱她,我常流泪,念他,我常祈求,为他事工,我更努力,直到力尽方休。”(《我爱教会歌》)这应该是每个基督徒的心理。爱教会的,必定会为教会的罪恶悲愤,必定会为教会的软弱流泪。
少年时期,我很厌恶自己的性格,总感觉自己过于感性,每遇伤心之事,总会泪水如注。因此,我时常告戒自己,不要轻易流泪,免得失去男儿本色。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了“你把我眼泪装在你的皮袋里”这个诗句。原来,流泪不是罪过!并且,上帝还要以“皮袋”收集我的“眼泪”,并且将之记录在他的册子。之后,我不再厌恶自己的性格,也不再掩饰自己的泪水。
原题目为:《“眼泪”与“皮袋”》,编辑时有所改动
【作者简介】 李世峥,男,汉族,1979年1月生于陕北农村。受家庭熏陶,自幼跟从基督。曾先后在两所基督教神学院攻读神学五年,2001年起在教会全职侍奉,2004年接受教师(副牧师)圣职,2010年接受牧师圣职。现任一基督教杂志责任编辑,并参与基督教图书出版事工。同时,在一教会参与讲台侍奉及圣事,亦在圣经学校做兼职教师。博主向来爱好写作,成为传道人之后,对文字事工有所看见,亦有所托付,因而一直致力于文字侍奉。1998年以来,已在全国主要教会刊物发表文章160余篇,共约60万字。
[ 赞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