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试问基督徒,明月几时有?

2016-09-13 作者:大漠  
来源:雅博网作者我也要投稿

 a6683b8b5258f3561ce0e3603d5be0eb.jpg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气势磅礴之词,乃为宋代大文豪苏轼所写。其实,类似如此的中秋之诗,佳节之词,何止苏轼一人独有?有关中秋佳节的诗文,历代以来,不仅层出不穷,更是风格各异,绮丽多姿,旖旎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道独具色彩的风景。
 
  当明清之际基督教进入中国,在今日崛起之时,作为基督徒的我们,在回望这道风景的时候,却是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弄不清基督徒该不该过这个节日。
 
  其实,不仅是中秋节,只要是中国传统节日的莅临,就有基督徒争论该不该过的问题。这种争论,已是年久日深,都有些积习成弊了。今日基督教的风声水起,信徒剧增,自然令我们欣喜若狂,但是在这表面浮华复兴的背后,却难以掩盖这么一个令人失望的事实,这就是,当我们对基督真理的认识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时,很多时候都是处于一种茫然甚至无知的状态。尤其对社会上一些突发事件,更是不知道如何以圣经真理来诠释。
 
  基督徒人数虽众,但基督徒对圣经真理认识的来源,却始终局限在牧师和传道人的讲道上,极少有研读圣经或者阅读神学书籍的基督徒。由于多数基督徒的文化水准不高,牧师和传道人的讲道,自然不能涉及太深,多数讲道,也都是浅尝辄止而已。比较深入的真理,能够将基督真理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讲道,基本是凤毛麟角的。一切只能靠基督徒自己去追求和探寻了。也许为了弥补这一点,一些教会开始创办了对圣经真理进行深度研究的学习班,学员对象主要是针对拥有一定圣经真理基础,想进深的信徒。
 
  这就是每到传统年节莅临,都有基督徒对过与不过的争论的原因。
 
  然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上述所提的那些,还有一个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表面上,我们在争论中秋节或者其他传统节日过与不过的问题,而实际上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基督文化融合与冲突的问题。这个问题,不用说一般基督徒难以诠释回答,就是那些教会领袖与神学家,对此也都是莫衷一是,各说各理,从明清之际的“礼仪之争”直到现在,一直都在探讨和争论,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认知。
 
  所以,一般基督徒对过不过节的茫然与无知,也就自在情理之中了。
 
  由儒释道杂糅而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这是公认不争的事实。同时,这里有与基督真理可以融合的,也有与其尖锐对立的。既有上帝的运行之工,也充斥了撒旦的作为。就中秋节而论,在远古本是农耕文明的一种体现,月亮的圆缺是形成历法的重要依据。这就是精华,与圣经中上帝创造太阳月亮,给与人类恩典的真理是吻合的。但是周代以后的“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就产生了对月膜拜的一种图腾。把中秋之月做为图腾,显然这是偶像崇拜,与基督真理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如此,历代文人的咏月诗词,很多都是对月亮的一种祭拜。“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这种奇伟瑰丽的想象,就是来源于对月的祭拜。到了明清时代,中秋节便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这时候虽没有跳脱出对月祭拜的藩篱,但人们更注重的是一种期望,成为物质匮乏年代的一种美好想象,期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月两圆。在今天,中秋节的意义也依然没能跳出这个圈子,但观月赏月和对月祭拜的事情却是大大减少了。所以,这就是中秋节的精华,与基督真理中和睦与感恩的意义是相近的。
 
  传统文化典籍浩若烟海,糟粕与精华同在。从这里既可以看到神在中国的运行轨迹,也可以看到撒旦的颠覆与对立。但是,历史的演变终究是沿着神的意思而转变的。所以,对中国传统的节日不能轻易做出肯定或者否定的结论,我们基督徒只有按照神的真理而行,在俗世的生存中过一种分别为圣的生活,正如《以西结书》中所言:“他们要使我的民知道圣俗的分别。”(44:23)“可以将圣的、俗的、洁净的、不洁净的,分别出来。”(利10:10)但什么是圣的,什么是俗的必须弄清。这段经文里的所谓圣,不是圣人之圣,主要是圣洁之意。凡是与圣经真理能够融合的就都是圣洁的,反之就是俗的。譬如在这个中秋节期间,我们可以取其和睦与感恩的真理,大家可以聚会以示团圆,这是在基督里的团圆,是真正的一家人。在这个聚会里,我们可以畅谈主恩,弟兄姊妹可以互帮互助等。但是绝对禁止赞赏天上的月亮,如果我们赞赏月亮,就犯了崇拜偶像之罪。另外对请客送礼之风,大吃大喝等习俗要加以抵制。这就是将圣的与俗的分别出来。
 
  要解决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基督文化的融合与冲突,这虽然是一个大的命题,我觉得也应该以分别为圣这个原则去进行。如果偏执一方,这个问题就永远不能解决。无论是牧师或者神学家,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基督文化融合的问题时,必须首先以信仰的视角去研究。脱离信仰的研究,不但不会解决这个问题,也是神所不能悦纳的。比如,就苏轼这首冠绝千古的《明月几时有》一词来看,在艺术的表现上的确无人能敌,但在内容思想上却是不可取的。虽然表现的是“对家人团圆的渴望”,但是最后的落脚点“千里共婵娟”,对基督徒而言,苏轼流露出的思想意识就是对月的崇拜,“千里共婵娟”这句话,自然也就成为祭月的祭词。
 
  最后,借用苏轼这首词的第一句话,问一下基督徒,明月几时有?
 
 

【作者简介】 大漠,2009年8月28日在沈阳东关教会受洗归主。2012年开始在《雅博网》网站做文字侍奉至今。先后在《信仰之旅》、《文化中国》及网站发表信仰文章近200篇。现为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