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与习俗
2017-05-30
作者:张远来
来源:灵修平台 QT灵修我也要投稿
——兼议基督徒当如何看待传统节日
端午节简介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又称"端五,端阳",民间还有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称谓。是中国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传统节日。
民间各地庆祝端午节的习俗不同,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端午节的某些习俗已经流传至中国的邻邦国家。如赛龙舟等活动,已发展成了一项国际性的体育赛事。前几年还传出韩国成功申请端午节为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事,可见,端午节对东南亚一带的影响之深远。
端午节的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但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等的专门考证,端午原本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后因国人受感于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国人专门把这一节日用作纪念屈原的爱国情怀,即是对封建王朝无奈的抗诉,也是对国富民前的一种夙愿表达。正如基督徒把罗马他们的节日太阳日转为纪念耶稣基督的圣诞节相似。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有关端午节的来源,史载流传较广的主要有四个人,他们都与爱国与孝道相关:
一、端午节纪念屈原说
据《史记》的"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其中,《天问》、《九歌》都有对中国文化渊源的探求,有从文化的本质思考中国人问题的处萌反思。故,对基督教也有很大影响。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二、端午节纪念伍子胥说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三、端午节纪念孝女曹娥说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四、端午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有关端午节来源的说法各异,但基本都与纪念爱国志士和弘扬孝道文化有关。中国文化有着朴实的国与家的观念,在人们朴实的心愿里,都渴望国家平康,家道兴旺。故,端午节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对一个人的纪念,而是一个民族夙愿的表达--渴望爱国志士得到尊重,国可以公义富强,家可以兴盛发达。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很多,但流传至今最为主要的就是赛龙舟和吃粽子。
1、賽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国际性影响的习俗了。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遂将赛龙舟推向世界。
2、吃粽子
粽子原本是以竹笋的皮,粽叶等包裹糯米等做成。粽子的历史悠久,做法各异。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一家人聚餐,即享受传统节日,有享受天伦之乐。那种带有忧国忧民情怀的纪念已经淡了,但表达家庭亲情的诉求却从未改变,不管形式如何变化,国家之民族富强,家庭之和睦兴盛,依旧是端午节历久弥新的主旋律。
兼议:基督徒如何看待中国传统节日
融入文化的端口
和很多传统节日一样,端午节在教会有着一定的争议,特别是其活动赛龙舟,更被很多基督徒视为迷信和宗教的成分。因而,对这些传统中国节日,当代中国基督徒表现的并不一定很积极。有关基督徒如何看待端午节,或者中国传统节日的问题,关系到中国教会与中国文化适应的问题。
过去传教士在中国做了大量推动基督教信仰与中国文化相适应,或者相融合的工作。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利玛窦,李提摩太,戴德生等所代表的不同类型的传教士。他们针对的群里不同,利玛窦对政zh i人士做了很多工作,李提摩太对中国学者花了很多精力,戴德生一生致力于向中国草根传道。但他们无疑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用中国人的文化,见证福音信仰。粗略表述,过去中国教会人士对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适应提出了几个较有代表性的思路:合儒、补儒与超儒。
以利玛窦为代表的早期天主教传教士就提出了补儒的观点,他们认为,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有本质的优点,但也有所先天的不足。故,需要用基督信仰来补助中国文化的缺陷。早在1678年开始,张星曜就编辑了系列相关著作,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天儒同异考》、《天教明辨》20册等,提出了以基督教思想补充传统儒家的不足。有人认为儒家思想先天优异,故基督教思想可以合儒。也有人认为基督教思想超越儒家,故超儒。但不管哪种认知和表述,传教士都没有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希望能将基督教嫁接在中国文化的沃土里。即所谓处境化的适应论。
毫无疑问,基督教要在中国取得成功,除了自身个人布道,教会管理,亦要有文化的布道--适应中国文化。你不适应,你就不能改变;你不入水深之处,你就不能得着水里的鱼;你不进入世界,就不能得着世人。借用那句共识:入世而超世!而如何入世,把中国传统节日赋予基督教的信仰意义,补其不足,合其精髓,然后才能有所超越。
而对于端午节这种弘扬爱国与孝道,高歌公义与慈爱的节日,实在是一件基督徒该支持的美事。正如保罗提出的伦理观。
腓4:8弟兄们,我还有未尽的话: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
罗马书12章17也教导我们: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
所谓留心去做,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表述:
[NIV]Becarefultodowhatisrightintheeyesofeverybody.细心地做好大众认为美的事。
[现代中文]大家看为美好的事,要踊跃去做。
[新译本]大家以为美的事,要努力去作。
[当代圣经]要尊重别人,大家赞成的事,应该尽力而为。
[文理本]勿以惡報惡、眾所善者則為之、
[吕振中]众人以为美好的、务要筹谋。
圣经的意思已经明显不过了,如果大众都认可为美的话,我们更当努力而为之了。正如,耶稣的教导:太5:20我告诉你们,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套用在父亲节上,也许我们可以如此理解:天国的文化要求我们比那些追求高雅的人士更要热衷美善之事。
笔者以为,在中国教会发展遭遇瓶颈期的时代,我们更当谨慎而积极地推动福音与文化的接轨,把握一切我们可以把握的契机,见证我们应当见证的信仰。
面对传统节日,笔者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1、运用适合我们文化的方式,藉着有形的文化符号,装饰教堂和我们的家庭,表达我们内在的信仰理念;
2、讲台信息配合节日意义,传达积极向上的福音真理,鼓励烘托节日氛围,提倡家庭伦理与孝道;
3、适应普世文化,我们可以配搭相关花朵,让子女为父母做早餐,馈赠相关礼物,增加节日气氛;
4、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利用传统节日,凝聚家人,建立家庭聚餐。
5、照顾有需要的老人,发扬基督爱的精神,使我们身边的孤寡老人,医院病人,都能享受一次节日的特别问候与关爱;
6、配合社区服务,举办相应活动。
而对于那些有明显违反人性的糟粕恶俗,有封建迷信色彩,或者有属灵崇拜成分的东西,我们需要摒弃,取而代之以积极美好的现代意义的高雅、亲情,伦理与爱的表达。
对这些传统节日,我们需要的不是否定,而是转化与改善。如此,好让一切有利传播爱与希望的节日,都能成为教会福音的端口。
【作者简介】 张远来:雅博网作者,现居广州。本人为专职牧师,自由撰稿人,主要著作有《借古鉴今》、《危机与契机》、《中国教会体制的反思》、《灵恩运动反思》、《我信故我思》、《广州教会发展现状》等。
[ 赞一下: ]